产业领域分类有哪些?
产业领域分类法是按生产活动的性质及其产品属性对产业进行分类。
按生产活动性质,把产业部门分为物质资料生产部门和非物质资料生产部门两大领域。
前者指从事物质资料生产并创造物质产品的部门,包括农业、工业、建筑业、运输邮电业、商业等;后者指不从事物质资料生产而只提供非物质性服务的部门,包括科学、文化、教育、卫生、金融、保险、咨询等部门。
拓展资料:
根据所需投入生产要素的不同比重和对不同生产要素的不同依赖程度可以将全部生产部门划分为劳动密集型产业、资本密集型产业和知识密集型产业三类。
生产要素分析法能比较客观地反映一国的经济发展水平,也反映了产业结构的高度化趋势,这有利于一国根据产业结构变化的这种趋势制定相应的产业发展政策。所以生产要素分类法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局限性:它的划分界限比较模糊,也比较容易受主观因素影响。另外,资源的密集程度是相对的,也是动态变化的。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产品领域分类法
20个行业类别分别是什么
国家统计局20个行业分类中镇政府属于公共管理、社会保障和社会组织的分类。
公共管理、社会保障和社会组织的分类分别是:
1、中国共产党机关;
2、国家机构;
3、人民政协、民主党派;
4、社会保障;
5、群众团体、社会团体和其他成员组织;
6、基层群众自治组织及其他组织。
国家统计局20个行业分类分变为:
1、农、林、牧、渔业;
2、采矿业;
3、制造业;
4、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
5、建筑业;
6、批发和零售业;
7、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
8、住宿和餐饮业;
9、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
10、金融业;
11、房地产业;
12、租赁和商务服务;
13、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
14、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
15、居民服务、修理和其他服务业;
16、教育;
17、卫生和社会工作;
18、文化、体育和娱乐业;
19、公共管理、社会保障和社会组织;
20、国际组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