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电的发现、使用和历史

人类用电灵感应该是来自于自然闪电现象。

早在1752年富兰克林著名的风筝实验证明天空的闪电和地面上的电是一回事。其实人类从古至今就一直在接触电,只是没有理性加以应用,闪电静电都是自然电的一种,电是像电子和质子这样的亚原子粒子之间的产生排斥力和吸引力的一种属性,是自然界四种基本相互作用之一,至于说人类谁最先发现了电,认识了电无可追溯。

早在1767年蒲力斯特里发现静态电荷间的作用力与距离平方成反比的定律标志着量性方面开始发展,同时也为静电的基本定律奠定了基础

1865年苏格兰的马克斯威尔提出电磁场理论的数学式,这理论提供了位移电流的观念,磁场的变化能产生电场,而电场的变化能产生磁场

就知道这么多了

二、电的发现,使用和历史

1、发现:1752年7月美国本杰明.富兰克林,以危险的方式接引空中雷电,证实自然界电的存在。并以此原理发明了避雷针。

2、使用和历史

1832年法国人皮克西制造出世界第一台试验性发电机。

1850年英国斯旺用纸碳制成灯丝泡问世。

1866年德国西门子制出可应用的发电机。

1879年10月21日,美国爱迪生(和英国约塞夫·斯旺)都研究碳质灯丝电灯泡。爱迪生经千余次的试验用碳素灯丝的白炽灯泡得到了实际应用,故称爱迪生发明了电灯。

1882年6月,美国纽约珍珠街电厂建立,是美国、也是世界第一个商业发电厂。同年7月26日,上海电气公司—乍浦路的一台12千瓦发电机组点亮了15盏弧光灯。

1882年塞尔维亚血统的克罗地亚人的尼古拉.特斯拉,发明世界首台交流发电机,旋转磁场,已获专利。

1885年交流电之父特斯拉设计多相交流电动机和发电机。

电真正的应用是在18世纪末19世纪,直到20世纪21世纪才真正的走入平常百姓家。

扩展资料:

从粒子到量子对“电”的认识

而类一直以自然界中存在的粒子与波来描述“电”的世界,到了19世纪,量子学说的出现,使得原本构筑的粒子世界又重新受到考验。海森堡(Werner Heisenberg)所提出的“测不准原理”认为一个粒子的移动速度和位置不能被同时测得;电子不再是可数的颗粒;也不是绕著固定的轨道运行。

一九二三年,德布罗意(Louis de Broglie)提出当微小粒子运动时,同时具有粒子性和波动性,称为“波粒二象性”,而薛定谔(Erwin Schrodinger)用数学的方法,以函数来描述电子的行为,并且用波动力学模型得到电子在空间存在的机率分布,根据海森堡测不准原理,我们无法准确地测到它的位置,但可以测得在原子核外每一点电子出现的机率。

在波耳的氢原子模型中,原子在基态时的电子运动半径,就是在波动力学模型里,电子最大出现机率的位置。随著科学的演进,人类逐渐理解“电”的物理量所能取得的数值是不连续的,它们所反映的规律是属于统计性的。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