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荠菜又叫什么菜?
荠菜别名:护生草、菱角菜、地米草、扇子草等荠菜是十字花科荠菜属中的一二年生草本植物,以嫩叶供食用。主产于地中海、欧洲及亚洲西部。中国产1种。荠菜原为中国野生蔬菜,自古有之。20世纪中期后,北京、长江流域及以南各城市近郊也开始进行栽培。一般之前需要取得健康防疫站的证明,并准备好相应的手续证明。相反,浇水太少的话也是会因缺水黄叶的,要赶紧补水。
二、"荠菜"的俗名是什么?
“荠菜”的俗名叫“地地菜”。
形态特征
根白色,茎直立,单一或基部分枝。基生叶丛生,埃地,莲座状、叶羽状分裂,不整齐,顶片特大,叶片有毛,叶耙有翼。茎生叶狭披针形或披针形,基部箭形,抱茎,边缘有缺刻或锯齿。
属耐寒性蔬菜,要求冷凉和晴朗的气候。种子发芽适温为20~25摄氏度。生长发育适温为12~20摄氏度,气温低于10摄氏度、高于22摄氏度则生长缓慢,生长周期延长,品质较差。荠荠菜的耐寒性较强,-5摄氏度时植株不受损害,可忍受-7.5摄氏度的短期低温。在2~5摄氏度的低温条件下,荠荠菜10~20天通过春化阶段即抽薹开花。
扩展资料:
生长习性
十字花科一年生草本植物,基叶丝生,茎上部有分枝,叶片长圆状披针形、羽状分裂、两侧的裂片浅裂或成不规则的粗锯齿状,茎生叶数目少,无柄,长圆形或披针形,上部叶片儿成线形,基部箭形而抱茎,先端渐尖,边缘具缺刻或锯齿,或近于全缘,有清香。
花多数小形,顶生或腋生成总状花序;小花梗长2 mm (毫米) ~4 mm (毫米) , 绿色,展开,卵形,基部平截,有白色边缘;花瓣白色有4个,倒卵形,有爪,雄蕊6个,4强,4枚长蕊每2枚聚生一起,相对而生,2枚短蕊对生于长蕊之间,其基部各具有2个腺体;雌蕊1个,子房三角状倒卵形,2室,各室有数个胚珠,花柱极短;果实是倒三角形,扁平,光滑无毛,白色,质薄,两缘着生两列种子;白花,耐低温,一般的土壤均可生长,生命力较强,适应性广,生物量较高。
参考资料来源:人民健康网-荠菜,春季护生草
三、荠菜的别称
荠菜别名芊菜、地菜、蓟菜、护生草、清明草、鸡心菜、净肠菜、地米菜、菱角菜、鸡脚菜、鸡腿草、假水菜、芨芨菜等
四、荠菜又叫什么菜
荠菜(拉丁学名:Capsella bursa-pastoris(Linn.) Medic.,别名:花花菜),十字花科荠属双子叶植物。它生在山坡、田边及路旁。 其高10~50厘米,茎直立,基生叶丛生呈莲座状,顶裂片卵形至长圆形,茎生叶窄披针形或披针形,基部箭形;总状花序顶生及腋生,萼片长圆形,花瓣白色,短角果倒三角形或倒心状三角形,扁平,裂瓣具网脉,种子2行,长椭圆形,浅褐色。它起源于东欧和小亚细亚,全世界温带地区广布。
中文学名
荠菜
目
白花菜目
拉丁学名
Capsella bursa-pastoris (Linn.) Medic
别称
扁锅铲菜、地丁菜、地菜、荠、靡草、花花菜、菱角菜、地米菜等
科
十字花科
二名法
Capsella bursa-pastoris
界
植物界
族
独行菜族
门
被子植物门
属
荠属
纲
双子叶植物纲
种
荠菜
亚纲
五桠果亚纲
分布区域
中国各地均有分布
英文名
Shepherdspurse Herb
分类
阔叶荠菜、麻叶荠菜、紫红叶荠菜
主要品种
板叶荠菜,散叶荠菜
病虫防治
病害,虫害
主要形式
两年生草本
吃法
炒菜包饺子馄饨春卷包子涮烫蘸酱
五、荠菜又叫什么菜?
荠菜又叫菱角菜。
荠,十字花科荠属一年生或二年生草本植物,高可达50厘米,茎直立,基生叶丛生呈莲座状,叶柄长5~40毫米,茎生叶窄披针形或披针形,总状花序顶生及腋生,萼片长圆形,花瓣白色,花果期4~6月。
荠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