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端午节的由来分别流传于哪儿?

端午节起源于中国,最初为祛病防疫的节日,吴越之地春秋之前有在农历五月初五以龙舟竞渡形式举行部落图腾祭祀的习俗;后因诗人屈原抱石自投汨罗江身死,又成为华人纪念屈原的传统节日;部分地区也有纪念伍子胥、曹娥等说法。

曹娥的孝行感天动地,在民间广为流传,当时的文人墨客纷纷作诔辞颂扬曹娥投江寻父的孝行。孝女曹娥之墓,在今天浙江绍兴,墓前有曹娥碑,传此曹娥碑为晋王义所书。后人为纪念曹娥的孝节,在曹娥投江之处兴建曹娥庙,她所居住的村镇改名为曹娥镇,曹娥殉父之江更名为曹娥江,而人们也就在曹娥投江寻父的五月初五这一天来祭奠她。

端午节的第四种说法是为了纪念现代革命女诗人秋瑾。秋瑾字睿卿、竞雄,号鉴湖女侠,小字玉姑,浙江绍兴人,幼年擅长诗、词、歌、赋,且喜欢骑马、击剑,有当代花木兰、秦良玉的美誉。28岁时参加革命,影响极大,预谋革命起义,不幸在开会时为清兵所捕,坚贞不屈,于光绪三十三年六月初五在绍兴轩亨口英勇就义。

秋瑾虽然是六月初五殉国的,但是后人敬仰其诗、其人,复哀其忠勇事迹,乃将其与爱国诗人屈原相提并论,合并举行纪念,也在端午节这一天纪念这位女英雄、女诗人。但是此说法认可的较少,因为在秋瑾时期,端午习俗已经传承多年。

二、端午节的来源是什么?

端午节还有很多名字,比如端阳、浴兰节、龙舟节、重午节、龙节、正阳节、天中节等等。

相传楚王听信谗言,将主张抗秦的屈原贬黜流放,在秦国攻破楚国首都后,绝望的屈原抱着一块大石头投入了汨罗江。屈原死后,楚国百姓哀痛异常,纷纷涌到汨罗江边去凭吊屈原,就有了端午龙舟竞渡、吃粽子的风俗。

端午节习俗

一、赛龙舟

赛龙舟是端午节的主要习俗。屈原含恨投江,楚国人民因舍不得贤臣屈原死去,于是有许多人划船追赶拯救,是为龙舟竞渡之起源,由此赛龙舟也成为端午最传统的风俗之一。

划龙舟历史悠久,自古流传是中国民间传统水上体育娱乐项目,多是在喜庆节日举行,是多人集体划桨竞赛。每年端午,赛龙舟比赛是不可错过的年度盛宴,众人齐心划桨的“嘿呦”声鼓舞着队员们,也振奋着岸边观战的群众。

二、吃粽子

传说屈原投江死后,为了不使鱼虾损伤他的躯体,人们纷纷用竹筒装米投入江中。从此以后,为了表示对屈原的崇敬和怀念,每到这一天,人们便用竹筒装米,投江祭奠,这就是我国最早的粽子“筒粽”的由来。

端午食粽是中华民族自古以来的传统习俗。其由来已久,花样繁多,粽籺最初是用来祭祀祖先和神灵。端午食粽的风俗在中国盛行不衰,并且流传到朝鲜、日本及东南亚诸国。

又有说是因为粽子的棱角像一把刀子,可以将疾病、灾害铲除。端午节吃粽子,不仅承载着家国情怀,更蕴含着家人朋友相聚团圆的浓浓真情,粽子被称为中国历史文化积淀最深厚的传统食品之一。

三、挂香包

端午节香包又叫香袋、香囊、荷包等,有用五色丝线缠成的,内装用中草药以及香料,它的制作工艺已成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如今成为端午节特有的民间艺品。

四、系五彩绳

端午节孩子们一觉醒来,手腕、脚踝上已系上用五彩丝线编的“五色绳”,大人们说系上就百病不侵。端午节后的第一场雨,再把五色绳剪下来,让雨水冲走,灾病也就随着被带走了。

关于五色线,各个地方的风俗大同小异,有的以五色丝结而成索,或悬于门首,或戴小儿项颈,或系小儿手臂,或挂于床帐、摇篮等处,俗谓可避灾除病、保佑安康、益寿延年。

五、悬挂艾叶

民谚说:“清明插柳,端午插艾”。民间认为五月为毒月,初五又是毒日。每年五月,正是艾蒿成熟,药性最好的时候,所以在端午节人们都要到野外去采摘艾蒿。

传说远古时候神仙与水怪约定,只要门前悬挂艾草和菖蒲的人家,都不可冒犯,于是人们端午节喜欢采摘和悬挂艾草,意欲驱散妖魔,保卫家族。艾草本身具有散寒除湿、温经止血等功效,其茎、叶都含有挥发性芳香油,可驱蚊蝇,净化空气。艾叶烟熏时产生的烟气可抑制病毒和细菌在空气中传播。

三、端午节的起源

端午节,为每年农历五月初五。据《荆楚岁时记》记载,因仲夏登高,顺阳在上,五月是仲夏,它的第一个午日正是登高顺阳好天气之日,故五月初五亦称为“端阳节”。此外端午节还称“午日节、五月节、龙舟节、浴兰节”等。端午节是流行于中国以及汉字文化圈诸国的传统文化节日。 端午节起源于中国,最初为古代百越地区(长江中下游及以南一带)崇拜龙图腾的部族举行图腾祭祀的节日,百越之地春秋之前有在农历五月初五以龙舟竞渡形式举行部落图腾祭祀的习俗。后因战国时期的楚国(今湖北)诗人屈原在该日抱石跳汨罗江自尽,统治者为树立忠君爱国标签将端午作为纪念屈原的节日;部分地区也有纪念伍子胥、曹娥等说法。 端午节与春节、清明节、中秋节并称为中国汉族的四大传统节日。

四、农历五月初五端午节,中国端午节发源于什么地方?

谢邀:

开篇明义,农历五月初五是我国的传统节日端午节。端午节有着悠久历史的传统,起源于先秦时代的端午节从汉代开始盛行于长江两岸。

端午释义

端午从字面上还有端五、重五、重午等名称,端字面意思是初始,午属十二地支第七位马,用于计时。农历五月为午月,五、午同音,五、五相重,故端午节又名重午节或重五节。

端五即初五,农历五月也是午月,“端五”慢慢演变成了“端午”。农历五月正是仲夏,《荆楚岁时记》记载,因仲夏登高,顺阳在上,五月第一个午日正是登高顺阳天气好的日子,故五月初五也被称为端阳节。

此外,端午节这一天有很多种叫法: 端五节、端阳节、重五节、重午节、天中节、夏节、五月节、龙舟节、浴兰节、菖蒲节、解粽节、屈原日、女儿节等。

端午习俗

关于五月五日习俗的记载,最早见于《礼记》中的这句话:“五月五日蓄兰为沐浴。”秦代以后,南北方的端午习俗进一步融合,主要的风俗是避恶和避灾。

唐代端午风俗在沿袭前朝的基础上越来越丰富。唐代段成式笔记小说集《酉阳杂俎》记载:“北方妇人,五日进五时图、五时花,施之帐上。是日又进长命缕,宛转绳结,皆为人像带之。”用丝线结成人形,佩戴用于装饰辟邪,这种习俗一直延续至明清。

端午节制作粽子的风俗流传至今,与纪念屈原有着很深的渊源。粽子,古代还有糉、角黍、筒粽等不同的名称,关于粽子的最早的文献记载,源自南梁吴均的《续齐谐记》。

传说屈原于五月初五头汨罗江而亡,楚国人怀念他,就在每一年的这一天取竹筒贮米投水以祭之。后来,竹筒贮米的方式逐渐被粽叶包裹的方式取代。

晋代,粽子被正式定为端午节食品。这时,包粽子的原料除糯米外,还添加中药益智仁,煮熟的粽子称“益智粽”。唐代食用粽子的习俗已风靡大江南北,据宋代人庞元英撰写的《文昌杂录》记载:“唐时五日,有百索粽,又有九子粽。”其中,“百索粽”还是皇帝赏赐大臣的食品,这时的端午节主要侧重于避灾祈福。

据文献记载,在唐代初年,五月五日已成为官方法定假日。唐高宗显庆二年(657年)四月《停诸节敬献诏》云:“比之五月五日及寒食等诸节日。”到了唐玄宗时,已经有了“端午”这一节日名。宋代则有“端午节”之名,如孟元老《东京梦华录》卷八“端午”一栏下专门有对杭州人过端午节的文字描述。

端午节的由来

我国传统端午节的民俗活动,在历史传承过程中,糅合了不同地域的风俗,日益丰富。现今民俗在端午节多为祭祀屈原,甚至被称为屈原节、诗人节。其实历史上,各地曾有不同的名人祭祀,具有明显的地域特点和地理标识。

第一种说法是为了纪念屈原。屈原是战国时期楚国政治家、诗人。早年受楚怀王信任,后遭子兰等人排挤被流放。相传当楚国郢都沦陷后,于五月五日,抱石投汨罗江。《史记·屈原贾生列传》中记载了屈原怀石自投汨罗江,点出了屈原投江的地点和方式。其他文献如《世说新语》《续齐谐记》《荆楚岁时记》等则将屈原投江时间记为准确的五月五日,这或许是对五月五日节俗的一种迎合。

端午节祭祀屈原,最早可见史料是南梁吴均的《续齐谐记》,其曰:“屈原五月五日投汨罗而死,楚人哀之,每至此日,竹筒贮米投水祭之。”后人遂以此认为端午节源自祭祀屈原。

屈原舍身取义、高洁的品质被后人尊敬,成为历代文人的楷模,他忧国忧民的爱国主义情怀具有强大的感召力,甚至东南亚十几个国家将端午节作为自己国家的节日。屈原自身的人格魅力以及作为优秀诗人的才华历来被人们传颂,是中国人民崇敬爱戴的先贤。

第二种说法是为了纪念伍子胥。伍子胥是春秋楚国人,后为吴国大夫,一度助吴成为强国,后吴王夫差听信谗言,令其自尽,相传这一天正好是农历五月五日,因此端午节亦为纪念伍子胥之日。

第三种说法是为了纪念曹娥。曹娥,东汉会稽上虞人,著名孝女,《后汉书记》载:“孝女曹娥者,会稽上虞人也。父盱,能弦歌,为巫祝。汉安二年五月五日,于县江泝涛迎婆娑神,溺死,不得尸骸。”曹娥思念父亲,昼夜沿江号哭。过了十七天,在五月五日投江,五日后抱出父尸。上虞人被曹娥的事迹感动,所以他们将这一天定为纪念她的节日。

可见,历史上不少地方都曾以本地名人为纪念对象。显然,先有“五月五日”节俗,后有不同名人附会。名人纪念丰富了“五月五日”节俗活动,成为后来端午节民俗活动的一部分。

端午节与地域文化

龙舟竞渡,是端午节的具有象征意义的一种文化。时至今日,全国各地人们在端午节划龙舟纪念屈原的习俗十分常见,长江中下游地区龙舟赛最为盛大,影响最大。苏宋代文学家苏轼在《六幺令·天中节》的一词中写道:“虎符缠臂,佳节又端午。门前艾蒲青翠,天淡纸鸢舞。粽叶香飘十里,对酒携樽俎。龙舟争渡,助威呐喊,凭吊祭江诵君赋。”

此外,很多诗人在作品中描绘赛龙舟时热闹喧嚣的场景和水手们高超的划船技术。如明代诗人袁宏道《午日沙市观竞渡感赋》中写道:“金鳞圻日天摇波,壮士麾旄鸣大鼍,黄头胡面锦魅额,疾风怒雨鬼神过,渴蛟饮壑猊触石,健马走坂丸注坡,倾城出观巷陌隘,红霞如锦汗成河。”

从端午节的一些其他习俗中也能看出明显的地域文化色彩和地理标识。艾、菖蒲和蒜被称为“端午三友”。南北朝时,长江流域的荆楚一带有采艾的习俗。采艾要在鸡未鸣以前就出发,挑选最具人形的艾草带回去挂在门上,有的还将艾草扎成虎形,再粘贴艾叶於其上。艾与菖蒲中含有芳香油,它们和蒜一样都有杀菌作用。

端午节这天,人们以菖蒲作宝剑,以艾作鞭子,以蒜头作锤子。古人认为“端午三友”可以避免虫蛇叮咬。江南地区,有的习俗是在端午节饮菖蒲酒,则其药用效能就更为直接。通常是在节前,便把菖蒲切碎,伴上雄黄,浸入酒中,节日便可饮用。

端午节采药与浴兰汤也是古老的习俗,据《荆楚岁时记》记载:“五月五日,竞采杂药,可治百病。”由此可见,端午节采药的习俗最初盛行于荆楚一带。

与端午采药一样,端午浴兰汤最初也是盛行于荆楚一带的。《荆楚岁时记》:“五月五日,谓之浴兰节。”当时的兰不是现在的兰花,而是菊科的佩兰,有香气,可煎水沐浴。在广东,则用艾、蒲、凤仙、白玉兰等花草;在湖南、广西等地,则用柏叶、大风根、艾、蒲、桃叶等煮成药水洗浴。不论男女老幼,全家适宜,这一风俗至今流传。

古老的端午节,历经千年传承,民俗活动不断丰富,衍生出许多习俗。各地有多种习俗,各具特色、丰富多彩,划龙舟并不是普遍的唯一的活动,而拴五色线、饮雄黄酒、用雄黄画额、佩香囊、熏艾草、挂菖蒲等已日渐式微,唯有粽子经久不衰。

小结

如今,端午节已成为全国法定假日,成为流行于中国以及汉字文化圈诸国的传统文化节日, 端午节是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具有深厚的文化精神。

端午节具有时间上的转换意义,也被赋予了新的时代内涵:端午节习俗包含了中国传统文化中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价值理念以及生存智慧,是人们一种仪式感、娱乐性的表达方式,端午节文化起源于中国人和谐的自然观念和丰富的精神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