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苏联解体什么时候

正式解体于1991年12月

1991年12月23日,叶利钦来到克里姆林宫,同戈尔巴乔夫进行了8小时的会谈,要他交出武装力量的最高指挥权、发射2.7万个核弹头的"核按钮"、克里姆林宫总统府等。戈尔巴乔夫还把一批珍贵的档案材料交给了叶利钦。

叶利钦保证戈尔巴乔夫辞职后享有包括国家别墅、汽车、警卫人员在内的优厚待遇。1991年12月24日,戈尔巴乔夫同他的工作人员,包括雅科夫列夫、谢瓦尔德纳泽等人举行了告别会,大家依依惜别。

拓展资料:

苏联解体的原因

(一)高度集权的弊端

苏联模式社会主义的最基本特征就是高度的集权,这个特征表现为高度的政治经济体制和统一的思想意识形态和严密的社会舆论控制。苏联成立之前商品经济很不发达,小农经济明显占主体地位,走上社会主义道路以后,采取的单一的公有制,优先发展重工业,管理权经营权统一,指令性计划经济造成的结果就是社会矛盾的爆发。人民要求发展生产力,提高生活水平,减少官僚阶层腐败的要求得不到满足。人民群众看到苏联生活水平不仅落后于西方发达国家,甚至落后于东欧一些国家和亚洲的许多国家,与其声称的超级大国地位极不相称。

(二)党组织建设的薄弱

基层组织缺乏凝聚力和战斗力,党员队伍质量下降,不能发挥先锋作用,使党失去了保卫自己、推进事业的组织力量。苏共各级党组织失去了政治警觉性,往往埋头于经济问题,相当一部分干部和党员失去了先进性,党的建设没有搞好。戈尔巴乔夫上台后,出台了不允许在企业、农村、学校等基层单位建立党组织的法律,结果造成党的基层组织大大萎缩,党失去了在群众中开展活动的基础。

(三)路线及政策的失误

戈尔巴乔夫改革思想背离了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和社会发展方向,推行的路线和政策造成了苏联社会的动荡与混乱。戈尔巴乔夫抛弃了马克思列宁主义,过分匆忙推进民主改革。戈尔巴乔夫其性格同赫鲁晓夫相似,极端急躁、非常简单化从权威制度向民主制度过渡、从极端集中化向分散的市场经济过渡,导致国家控制力的丧失。

参考资料:

苏联解体(二十世纪历史事件)_百度百科

二、苏联是什么时候解体的?

一、时间:

1991年12月25日,苏联总统戈尔巴乔夫宣布辞职,苏联国旗从克里姆林宫上空缓缓降下,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宣告解体,国际共产主义运动遭受重大挫折,冷战结束。

在政斗中获胜的叶利钦所领导的俄罗斯联邦连同乌克兰和白俄罗斯于1991年12月27日分别继承联合国、联合国安理会和其下属国际组织中的原苏俄、原乌克兰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和原白俄罗斯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的席位。其他12个原苏联加盟共和国以新国家身份加入联合国。苏联在海外的一切财产、存款、外交机构、使领馆等由俄罗斯接收。

二、苏联全称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俄语:Союз Советских Социалистических Республик;俄文缩写:СССР),1922年12月30日由俄罗斯苏维埃联邦社会主义共和国、白俄罗斯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乌克兰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外高加索苏维埃社会主义联邦共和国合并而成的社会主义联邦制国家,于1991年12月25日解体。

苏联是当时世界上国土面积最大的国家和人口第三多的国家。疆域横跨东欧、中亚、北亚的大部分;陆上与挪威、芬兰、波兰、捷克斯洛伐克、匈牙利、罗马尼亚、土耳其、伊朗、阿富汗、中国、蒙古及朝鲜接壤;与瑞典、日本、美国的阿拉斯加州和加拿大隔海相望。

苏联宪法规定苏联是一个联邦制国家,由15个权利平等的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按照自愿联合的原则组成,但其权力高度集中,并奉行世界上第一个完全的社会主义制度及计划经济的经济政策,由苏联共产党执政。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苏联成为了与美国并称的世界超级大国,随即世界进入到两极格局的世界格局,苏联主张通过大力发展军事力量来同美国争夺世界霸权,之后苏联与美国的冷战在1946年3月正式拉开序幕。

1991年12月25日,以苏联总统戈尔巴乔夫宣布辞职为标志,苏联最高苏维埃于次日通过决议宣布苏联停止存在,在政治斗争中获胜的鲍里斯·尼古拉耶维奇·叶利钦所领导的俄罗斯联邦继承苏联主要的综合国力和国际地位。至此,苏联解体,苏共解散,国际共产主义运动遭受重大挫折。

三、苏联是哪一年解体的?

苏联是1991年解体的。

苏联解体(俄文:Распад СССР,英文:Dissolution of the Soviet Union)是指20世纪90年代初苏联共产党失去执政地位及由15个加盟共和国组成的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的解体的事件。

1991年9月6日,爱沙尼亚、拉脱维亚、立陶宛(波罗的海三国)独立;12月8日,俄罗斯联邦、白俄罗斯、乌克兰三国领导人签署《独立国家联合体协议》宣布组成“独立国家联合体”。

1991年12月25日,戈尔巴乔夫宣布辞去苏联总统职务。1991年12月26日,苏联最高苏维埃共和国院举行最后一次会议,宣布苏联停止存在,苏联正式解体,俄罗斯联邦成为苏联的唯一继承国。原苏联在海外的一切财产、存款、外交机构、使领馆等由俄罗斯接收。

四、苏联解体时间及原因?

苏联解体一事是二十世纪重大历史事件之一,是指20世纪90年代初苏联共产党失去执政地位及由15个加盟共和国组成的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的解体的事件。

关于苏联解体的原因,可以追溯到苏联前领导人列昂尼德·伊里奇·勃列日涅夫的上台,勃列日涅夫上位之后提拔了大量亲信,苏联政坛形成了以勃列日涅夫为核心的特权阶层,各种歪风邪气也因此而滋生。

等到勃列日涅夫执政后期,苏联国内已经行贿成风,生产效率变得十分低下,而那段时间则被称之为是苏联的“停滞期”和“僵化期”。

据俄罗斯专家估计,在勃列日涅夫时期,苏联的特权阶层发展到50万人-70万人,加上他们的亲属,共有300万人之多,约占全国人口的1.5%。苏联的特权阶层早已将大量国家财富占为己有。

1985年戈尔巴乔夫上台,试图扭转这种停滞僵化的局面,进行了非常激烈的改革,但是因为缺少宏观决策和相应的配套措施。

加上戈尔巴乔夫仍没有放弃苏联的传统做法,继续优先发展重工业,致使经济不断滑坡,人民生活水平继续下降。 同时引发了苏联的特权阶层强烈不满和社会动荡。

1988年,见改革无果的戈尔巴乔夫开始把改革的重点转向政治领域,结果导致反对派迅速崛起,社会动荡日益加剧。

1990年3月11日,作为苏联十五个加盟国之一的立陶宛率先宣布独立,其他各国纷纷效仿;1991年9月6日,爱沙尼亚、拉脱维亚、立陶宛独立则成为了压垮苏联的最后一根稻草。

1991年12月8日,俄罗斯联邦、白俄罗斯、乌克兰三国领导人签署《独立国家联合体协议》宣布组成“独立国家联合体”,12月25日,戈尔巴乔夫宣布辞去苏联总统职务。12月26日,苏联举行最后一次会议宣布苏联停止存在,苏联正式解体,俄罗斯联邦成为苏联的唯一继承国。

五、前苏联解体发生在哪一年?是什么原因?

苏联解体是在1991年12月25日。

1991年以来,国内外政治界、学术界许多人士对苏东剧变的原因、影响和后果进行了多视角的探视和研究,已经出版的著述和发表的论文数量浩繁,观点各异。大体上有以下几种主要观点:思想理论上,马克思主义教条化、知识分子没有表达意见的自由,思想僵化,照抄照搬脱离本国国情。

政治领域中,长期实行高度集中的政治体制,忽视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建设,官僚主义盛行、严重脱离群众;在经济发展上,计划经济体制一统天下,经济结构严重失衡,片面发展重工业特别是国防工业,收入分配长期搞平均主义,人民生活改善十分缓慢。

在对外关系上,搞大国主义、霸权主义,干涉其他社会主义国家内政,全面扩军备战,与美国争霸,消耗和削弱自身实力,等等。由于意识形态的原因苏联不承认私有财产也不尊重和保护一切私有财产与公民权利,违背了国际历史文明的发展潮流。

至于改革失败的原因,戈尔巴乔夫在2015年归结为两点:

1、起步太晚,等到他上台启动实质性改革,对积重难返的苏联模式来说为时已晚;

2、急于求成,他推动的改革开始后,一系列措施的出台引起了社会矛盾的激化,当时苏联 社会并没有做好相应的准备。

扩展资料

1992年,曾短暂出任俄罗斯总理的盖达尔曾说:“苏联没钱了”!据他回忆说,当时苏联政府没钱了,居然在储户没同意的情况下去银行提取他们的存款。当然戈尔巴乔夫写书的外汇也在里面。因为苏联外汇不够用,而且大量印钞。导致这种情况出现,必然与腐败有一定关联。

据雷日科夫在他的书中写道,苏联干部特权现象太严重,而且时间长,二战后就形成了特权阶层,而且享有既得利益,形成了一个既得利益集团。赫鲁晓夫曾试图纠正特权腐败,但最后失败了。

其实,赫鲁晓夫就是被那些不甘心放弃腐败特权的人赶下台,因此在特权阶层的支持下,勃列日涅夫又来了。勃列日涅夫上台后,虽然赶上苏联大发展时期,但他也给各级干部贪腐创造了有利环境。

于是勃列日涅夫时期,就形成了一个庞大的官僚群体,这些群体间互相攀亲联姻,建立各种联系,以保住他们的固有利益,这样做的结果,就让苏联官员与民众距离越来越来越远。

戈尔巴乔夫执政后,也意识到特权问题,但他并没有像赫鲁晓夫那样从干部队伍下手,而是从经济改革入手。戈尔巴乔夫的自由化经济改革,不仅没有消除腐败,反而使特权与经济结合在一起,形成了更大腐败。

就如苏联历史上有名“共青经济”,就是在戈尔巴乔夫经济改革下,居然形成了一个个股东化的大公司。有些官员、D员、T员成为企业家,还有的一夜暴富成为寡头。

难怪在这种特权腐败下,当“8.19”事件发生后,叶利钦逼戈尔巴突乔夫下台时,戈尔巴乔夫并不关心国家命运,而是关心自己的房子、车子、警卫等诸多待遇。

苏联解体后,在俄罗斯民众流传一句话:“苏G是唯一一个在自己的葬礼上致富的D”。此句话精辟地概括了苏联时期严重的特权腐败问题。可见在国家利益面前,苏联特权阶级的官员并不在乎国家的安危,而是在乎自己的个人财富和以后的生活。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苏联解体

六、苏联解体的时间是什么时候?解体的原因是什么?有哪些影响和教训?

苏联是什么时候解体的?为什么会解体?有什么教训呢?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苏联解体的内容吧!苏联解体,是自20世纪90年代苏联共产党失去了执政地位,及由15个苏联加盟共和国组成的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的解体的事件。苏联解体的时间是1991年12月26日。苏联完全解体的标志是《阿拉木图宣言》的签署。1991年12月25日戈尔巴乔夫宣布辞去苏联总统的职务。1991年12月26日,苏联最高苏维埃共和国院举行最后一次会议,宣布苏联解体。

苏联解体的原因有内部原因和外部原因两方面,内部原因有:第一,体制僵化,经济衰退。斯大林模式是一种高度集中和集权的体制。不符合当时的发展导致经济落后,政治落后。第二,领导人的因素,斯大林的残暴专制,赫鲁晓夫的全盘否定,勃列日涅夫的腐败和戈尔巴乔夫的总统制和新思维等,脱离了马克思主义,这个是苏联解体的根本原因。

第二,搞军备竞赛拖垮了苏联经济是主要原因。因为长时间搞军备竞赛导致了经济的发展,引起各种社会的矛盾。第三,民族问题,由于历史上传下来的民族问题的严重性和民族关系的复杂性,再加上处理民族问题的一些理论和实践上的错误,导致民族问题没有得到根本的解决。第四,战略上,一系列战略决策的失误,领导层战略目标与人民利益不一致。外部原因有:美欧和平演变和军事失败,一系列对外战争的失败。

给我们带来的启示主要有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生产力,坚持改革开放,改善人民生活。还有就是要发展科学技术,积极参与国家治理与社会治理中。最后还要建立制度自信。以上仅是小编个人的观点,如果有什么错误,请谅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