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鲁迅的著作有哪些

鲁迅的著作如下:

小说集

《呐喊》1923年8月,北京新潮社出版

《彷徨》1926年8月,北京北新书局

《故事新编》1936年,上海文化生活出版社

杂文集

鲁迅生前所创作的未结集出版的杂文作品死后由蔡元培、许广平等整理出版纳入第一版鲁迅全集中,然而时间仓促,难免遗珠,1948年、1952年唐弢又整理出版了《鲁迅全集补遗》、《鲁迅全集补遗续编》,这些文章后以不同分类方式纳入各种版本的鲁迅全集之中,在这些全集中对这些文章总集所取名目颇多,以下皆以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版《鲁迅全集》所取名为准

鲁迅杂文合集

《坟》 1927年3月,未名社

《热风》 1925年11月,北京北新书局

《华盖集》 1926年8月,北京北新书局

《华盖集续编》 1927年5月,北京北新书局

《续编的续编》 1948年,上海出版公司

《而已集》 1928年10月,上海北新书局

《三闲集》 1932年9月,上海北新书局

《南腔北调集》 1934年4月,上海同文书店

《二心集》 1932年,上海合众书店

《花边文学》 1936年6月,上海联华书店

《伪自由书》 1933年10月,上海青光书局

《准风月谈》 1934年12月,上海联华书店

《且介亭杂文》 1937年7月,上海三闲书屋

《且介亭杂文二集》 1937年7月,上海三闲书屋

《且介亭杂文末编》 1937年7月,上海三闲书屋

《集外集》 1935年5月,上海群众图书公司

《集外集拾遗》 1938年,鲁迅全集出版社

《集外集拾遗补编》 1952年,上海出版公司

翻译作品

《壁下译丛》 1929年4月,上海北新书局

《现代日本小说集》 1923年6月,上海商务印书馆

《现代新文学的诸问题》 1929年4月,上海大江书铺

《桃色的云》 1923年7月,北京新潮社

《艺术论》 1929年6月,上海大江书铺

《苦闷的象征》 1924年12月,北京未名社

《文学与批评》 1929年6月,上海水沫书店

《出了象牙之塔》 1925年12月,北京未名社

《月界旅行》 1903年,日本东京进化社

《小约翰》 1928年1月,北京未名社

《工人绥惠略夫》 1922年5月,上海商务印书馆

《思想·山水·人物》 1928年5月,北新书局

《现代小说丛译》 1922年7月,上海商务印书馆

《近代美术史潮论》 1929年,北新书局

《爱罗先珂童话集》 1922年7月,上海商务印书馆

《小彼得》 1929年11月,上海春潮书局

《文艺政策》 1930年6月,上海水沫书店

《艺术论》 1930年7月,上海光华书店

《毁灭》 1931年9月,上海大江书铺

《竖琴》 1933年1月,上海良友图书公司

《十月》 1933年2月,上海神州国光社

《一天的工作》 1933年3月,上海良友图书公司

《表》 1935年7月,上海文化生活书店

《俄罗斯的童话》 1935年8月,上海文化生活书店

《死魂灵》 1938年,上海文化生活出版社

《坏孩子和别的奇闻》 1936年6月,上海联华书局

《药用植物及其它》 1936年6月,上海商务印书馆

《山民牧唱》 1938年,鲁迅全集出版社

《译文补编》 2008年3月,福建教育出版社

《地底旅行》 1906年3月,上海普及书局及南京启新书局

《域外小说集》 1909年3月,上册;1909年7月,下册 署会稽周氏兄弟纂译,周树人发行,出版社未知

学术专著

《中国小说史略》 1923年12月,上册;1924年6月,下册,北大新潮出版社

《汉文学史纲要》 1938年,鲁迅全集出版社,鲁迅全集委员会整理

《中国小说的历史的变迁》 1938年,鲁迅全集出版社,鲁迅全集委员会整理

其他作品

鲁迅其余作品合集

《野草》 1927年7月,北京新潮社 散文诗合集

《朝花夕拾》 1928年9月,北平未名社 散文集

《古籍序跋集》 1938年,鲁迅全集出版社 鲁迅全集委员会整理合编

《译文序跋集》 1938年,鲁迅全集出版社 鲁迅全集委员会整理合编

《两地书》 1933年,上海青光书局 鲁迅与许广平书信合集

《鲁迅书简》 1937年,三闲书屋 许广平整理

《鲁迅日记》 1951年,上海出版公司 许广平整理

鲁迅(1881年9月25日-1936年10月19日),原名周樟寿,后改名周树人,字豫山,后改豫才,“鲁迅”是他1918年发表《狂人日记》时所用的笔名,也是他影响最为广泛的笔名,浙江绍兴人。著名的文学家、思想家、教育家,五四新文化运动的重要参与者,中国现代文学的奠基人。毛泽东曾评价:“鲁迅的方向,就是中华民族新文化的方向。”

鲁迅一生在文学创作、文学批评、思想研究、文学史研究、翻译、美术理论引进、基础科学介绍和古籍校勘与研究等多个领域具有重大贡献。他对于五四运动以后的中国社会思想文化发展具有重大影响,蜚声世界文坛,尤其在韩国、日本思想文化领域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和影响,被誉为“二十世纪东亚文化地图上占最大领土的作家”。

二、鲁迅的所有名著

鲁迅的所有名著:《呐喊》、《彷徨》、《故事新编》、《朝花夕拾》、《中国小说史略》、《野草》、《门外文谈》、《坟》、《热风》、《华盖集》、

《华盖集续编》、《南腔北调集》、《三闲集》、《二心集》、《而已集》、《花边文学》、《伪自由书》、《附集》、《准风月谈》、《集外集》、《且介亭杂文集》、《且介亭杂文二集》、《且介亭杂文末编》。

1,《呐喊》是现代文学家鲁迅的短篇小说集,收录鲁迅于1918年至1922年所作的14篇短篇小说,1923年由北京新潮社初版,现编入《鲁迅全集》第1卷。

小说集真实地描绘了从辛亥革命到五四运动时期的社会生活,从革命民主主义出发,抱着启蒙主义目的和人道主义精神,揭示了种种深层次的社会矛盾,

对旧时中国的制度及部分陈腐的传统观念进行了深刻的剖析和比较彻底的否定,表现出对民族生存浓重的忧患意识和对社会变革的强烈希望。《呐喊》是中国现代小说的开端与成熟的标志,开创了现代现实主义文学的先河。

作品通过写实主义、象征主义、浪漫主义等多种手法,以传神的笔触和“画眼睛”、“写灵魂”的艺术技巧,形象生动地塑造了狂人、孔乙己、阿Q等一批不朽的艺术形象,

深刻反映了19世纪末到20世纪20年代间中国社会生活的现状,有力揭露和鞭挞了封建旧恶势力,表达了作者渴望变革,为时代呐喊,希望唤醒国民的思想。奠定了鲁迅在中国现代文学史和现代文化史上的地位。

1985年,日本出版的50卷本《世界最高杰作》,中国仅有《呐喊》与《论语》被收入;1999年6月,《呐喊》被《亚洲周刊》评选为20世纪中文小说100强之首。

2,《彷徨》是近代文学家鲁迅创作的小说集,于1926年8月由北京北新书局初版,列为作者所编的《乌合丛书》之一,后编入《鲁迅全集》。

《彷徨》中共收了《祝福》、《在酒楼上》、《伤逝》等11篇小说。作品表达了作者彻底的不妥协地反对封建主义的精神,是中国革命思想的镜子。

作品主要包括农民和知识分子两类题材。前者以《祝福》和《示众》为代表;后者以《在酒楼上》和《孤独者》为代表。

整部小说集贯穿着对生活在封建势力重压下的农民及知识分子“哀其不幸,怒其不争”的关怀。该小说集在深广的历史图景中,对人物命运的叙述渗透感情。

3,《朝花夕拾》原名《旧事重提》,是现代文学家鲁迅的散文集,收录鲁迅于1926年创作的10篇回忆性散文,1928年由北京未名社出版,现编入《鲁迅全集》第2卷。

此文集作为“回忆的记事”,多侧面地反映了作者鲁迅青少年时期的生活,形象地反映了他的性格和志趣的形成经过。前七篇反映他童年时代在绍兴的家庭和私塾中的生活情景,后三篇叙述他从家乡到南京,又到日本留学,然后回国教书的经历;

揭露了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种种丑恶的不合理现象,同时反映了有抱负的青年知识分子在旧中国茫茫黑夜中,不畏艰险,寻找光明的困难历程,以及抒发了作者对往日亲友、师长的怀念之情 。

文集以记事为主,饱含着浓烈的抒情气息,往往又夹以议论,做到了抒情、叙事和议论融为一体,优美和谐,朴实感人。作品富有诗情画意,又不时穿插着幽默和讽喻;形象生动,格调明朗,有强烈的感染力。

4,《门外文谈》是鲁迅论述文字起源、发展和改革的一篇重要著作。其中涉及文艺问题的部分,精辟地阐述了文艺起源与人类劳动实践的关系,

肯定了民间文艺对于民族文化发展的积极作用,指明了新文学家对于人民大众所应取的立场和态度。全文批判了文字与文艺起源问题上的各种唯心论观点。

5,《三闲集》收集鲁迅1927年至1929年所作杂文三十四篇。1928年,创造社、太阳社和鲁迅之间有过一次以革命文学问题为中心的论争,

成仿吾说鲁迅先生“坐在华盖之下正在抄他的小说旧闻”,是一种“以趣味为中心的文艺”,“这种以趣味为中心的生活基调,它所暗示着的是一种在小天地中自己骗自己的自足,

它所矜持着的是闲暇,闲暇,第三个闲暇。”所以先生在1932年出版该集时,“编成而名之曰《三闲集》,尚以射仿吾也。”

三、l鲁迅所有作品

一、小说集

《呐喊》:

《呐喊》是现代文学家鲁迅的短篇小说集,收录鲁迅于1918年至1922年所作的14篇短篇小说,1923年由北京新潮社初版,现编入《鲁迅全集》第1卷。小说集真实地描绘了从辛亥革命到五四运动时期的社会生活,从革命民主主义出发,抱着启蒙主义目的和人道主义精神,揭示了种种深层次的社会矛盾,对旧时中国的制度及部分陈腐的传统观念进行了深刻的剖析和比较彻底的否定,表现出对民族生存浓重的忧患意识和对社会变革的强烈希望。

《彷徨》:

《彷徨》是鲁迅的小说作品集,于1926年8月由北京北新书局初版,列为作者所编的《乌合丛书》之一。现编入《鲁迅全集》。该小说集共收入其1924年至1925年所作小说十一篇。首篇《祝福》写于1924年2月16日,末篇《离婚》写于1925年11月6日。整部小说集贯穿着对生活在封建势力重压下的农民及知识分子“哀其不幸,怒其不争”的关怀。

《故事新编》:

《故事新编》是2014年天津人民出版社出版的图书,作者是鲁迅。本书为鲁迅的一本历史小说集,共8篇,其中有5篇写于鲁迅生命的最后时期,本书整体的风格显示出前所未有的从容、充裕、幽默和洒脱。

二、散文集

《野草》:

《野草》是现代文学家鲁迅创作的一部散文诗集,收1924年至1926年间所作散文诗23篇,书前有《题辞》1篇,1927年7月由北京北新书局初版,列为作者所编的“乌合丛书”之一,现编入《鲁迅全集》第2卷  。

20世纪20年代初期,作者鲁迅生活在北洋军阀统治下的北京,处于极度苦闷中的鲁迅当时心境很颓唐,但对理想的追求仍未幻灭,这部诗集真实地记述了作者在新文化统一战线分化以后,继续战斗,却又感到孤独、寂寞,在彷徨中探索前进的思想感情。诗集内容形式多样、想像丰富、构思奇特、语言形象,富有抒情性和音乐性,成功地运用了象征手法,具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  ;诗集以独语式的抒情散文形式,诗性的想象与升华,深化了中国散文诗的艺术和思想意境。

《朝花夕拾》 :

《朝花夕拾》原名《旧事重提》,是现代文学家鲁迅的散文集,收录鲁迅于1926年创作的10篇回忆性散文,1928年由北京未名社出版,现编入《鲁迅全集》第2卷。

此文集作为“回忆的记事”,多侧面地反映了作者鲁迅青少年时期的生活,形象地反映了他的性格和志趣的形成经过。前七篇反映他童年时代在绍兴的家庭和私塾中的生活情景,后三篇叙述他从家乡到南京,又到日本留学,然后回国教书的经历;揭露了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种种丑恶的不合理现象,同时反映了有抱负的青年知识分子在旧中国茫茫黑夜中,不畏艰险,寻找光明的困难历程,以及抒发了作者对往日亲友、师长的怀念之情。

文集以记事为主,饱含着浓烈的抒情气息,往往又夹以议论,做到了抒情、叙事和议论融为一体,优美和谐,朴实感人。作品富有诗情画意,又不时穿插着幽默和讽喻;形象生动,格调明朗,有强烈的感染力。

三、杂文集

《而已集》:

《而已集》是1927年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的杂文集,作者是鲁迅。面对反动军阀大肆屠杀革命党人和进步人士,鲁迅先生既愤恨,又无能为力,“这半年我又看见了许多血和许多泪,然而我只有杂感而已。泪揩了,血消了,屠伯们逍遥复逍遥,用钢刀的,用软刀的。而我只有‘杂感’而已。连‘杂感’也被‘放进了应该去的地方’时,我于是只有‘而已’而已。”

《坟》:

《坟》是鲁迅的一部杂文集,包括《论雷峰塔的倒掉》《论“费厄泼赖”应该缓行》《娜拉走后怎样》《论“他妈的!”》《文化偏至论》《从胡须说到牙齿》《寡妇主义》等二十四篇。这些杂文写于1907年到1925年间,在这些杂文中,鲁迅突出地运用史笔,生动形象地引据事实,表达自己的是非爱憎,指陈时弊,论证古今,显现他不屈不挠与旧势力战斗到底的革命形象。

《花边文学》:

《花边文学》是鲁迅的一部杂文集,收录了鲁迅在1934年所写的杂文六十一篇。包括《女人未必多说谎》《北人与南人》《古人并不纯厚》《读几本书》《玩具》《算账》《看书琐记》《汉字和拉丁化》《考场三丑》《略论梅兰芳及其他(上)》等。

《华盖集》:

《华盖集》是1926年北新书局出版的图书,作者是鲁迅。收录了鲁迅在1925年间所写的杂文三十一篇, 包括《咬文嚼字》《青年必读书》《论辩的魂灵》《夏三虫》《忽然想到》《我观北大》《碎话》等。 在1926年由北新书局出版。现已编入《鲁迅全集》第3卷。

《集外集》:

《集外集》是2010年3月由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出版的图书,作者是鲁迅。该书是作者1933年以前出版的杂文集中未曾编入的诗文的合集。

《南腔北调集》:

《南腔北调集》是鲁迅的一部杂文集,收录了鲁迅在1932-1933年间所写的杂文五十一篇。 包括《我们不再受骗了》,《听说梦》,《为了忘却的记念》,《关于女人》,《沙》,《上海的儿童》,《火》,《论翻印木刻》,《家庭为中国之基本》等。

《且介亭杂文》:

“且介”读作“租界”,因为有一段时间,鲁迅先生住在上海闸北帝国主义越界筑路的区域,这个地区有“半租界”之称。鲁迅先生有很强烈的民族自尊心,对帝国主义十分憎恨,因此将“租界”二字各取一半,成“且介”,以表憎恨。“且介亭”标明这些杂文是在上海半租界的亭子间里写的,将“租”与“界”的“禾”与“田”去掉,表示先生不愿将自己国家的“禾”与“田”让给帝国主义。二字形象地讽刺了当时国民党统治下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的黑暗现实。

《热风》:

《热风》是鲁迅写于1918年到1924年的杂文集。当时中国处在最黑暗的时代,许多志士仁人在探索社会病根所在,文化界有无情的冷嘲和有情的讽刺。鲁迅在"题记"中说:"我觉得周围的空气太寒冽了,我自说我的话,所以反而称之曰《热风》。

《三闲集》:

《三闲集》,鲁迅的杂文集,编讫于1932年。集子中出现“闲”字,是因为成仿吾批评鲁迅“有闲”,并且“有闲”有三种缘由,“它所矜持着的是闲暇,闲暇,第三个闲暇”。鲁迅先生以此为文集名,据题记中说,“编成而名曰《三闲集》,尚以射仿吾也”。

《伪自由书》:

《伪自由书》是1933年1月底至5月中旬,鲁迅写给《申报》副刊《自由谈》的短评合集。然而,它透过个别事件揭示的客观规律,它剖析具体事物的精湛的马克思主义思想,却超越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使它成为具有普遍意义的马克思主义的文学武器。外文出版社于2010年出版了由陆津开翻译的该书法文版。

《准风月谈》:

《准风月谈》是鲁迅的一部杂文集。收录了鲁迅在1933年所写的杂文六十四篇。包括《夜颂》,《“吃白相饭”》,《晨凉漫记》,《秋夜纪游》,《四库全书珍本》,《男人的进化》,《电影的教训》,《关于翻译(上)》,《喝茶》,《外国也有》等。     

扩展资料:

鲁迅(1881年9月25日-1936年10月19日),原名周樟寿,后改名周树人,字豫山,后改豫才,“鲁迅”是他1918年发表《狂人日记》时所用的笔名,也是他影响最为广泛的笔名,浙江绍兴人。著名文学家、思想家,五四新文化运动的重要参与者,中国现代文学的奠基人。毛泽东曾评价:“鲁迅的方向,就是中华民族新文化的方向。”

鲁迅一生在文学创作、文学批评、思想研究、文学史研究、翻译、美术理论引进、基础科学介绍和古籍校勘与研究等多个领域具有重大贡献。他对于五四运动以后的中国社会思想文化发展具有重大影响,蜚声世界文坛,尤其在韩国、日本思想文化领域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和影响,被誉为“二十世纪东亚文化地图上占最大领土的作家”。

鲁迅以笔代戈、奋笔疾书,战斗一生,被誉为“民族魂”。毛泽东评价他是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和革命家,是中华文化革命的主将。“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是鲁迅先生一生的写照。以自身实现了“我以我血荐轩辕”的誓言。

鲁迅名言警句:

1、勇者愤怒,抽刃向更强者;怯者愤怒,却抽刃向更弱者。不可救药的民族中,一定有许多英雄,专向孩子们瞪眼。这些孱头们。

2、从来如此,便对吗?

3、小的时候,不把他当人,大了以后也做不了人。

4、时间就像海绵里的水,只要愿挤,总还是有的。

5、我好象是一只牛,吃的是草,挤出的是牛奶。

6、我们目下的当务之急是:一要生存,二要温饱,三要发展。

7、凡是总须研究,才会明白。

8、愿中国青年都摆脱冷气,只是向上走,不必听自暴自弃者的话。

9、中国一向就少有失败的英雄,少有韧性的反抗,少有敢单身鏖战的武人,少有敢抚哭叛徒的吊客;见胜兆则纷纷聚集,见败兆则纷纷逃亡。

10、哪里有天才,我是把别人喝咖啡的工夫都用在了工作上了。

11、倘只看书,便变成书橱。

12、其实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

13、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

14、愈艰难,就愈要做。改革,是向来没有一帆风顺的。

15、必须敢于正视,这才可望敢想敢说敢做敢当。

16、贪安稳就没有自由,要自由就要历些危险。只有这两条路。

17、无情未必真豪杰,怜子如何不丈夫。

18、寄意寒星荃不察,我以我血荐轩辕。

19、墨写的谎说,决掩不住血写的事实。

20、其实先驱者本是容易变成绊脚石的。

21、不满是向上的车轮,能够载着不自满的人前进。

22、沉着勇猛,有辨别,不自私。

23、代人作代,农人掘锄,本是平平常常的,若照相之际,代人偏要装做粗人,玩什么“荷锄带笠图”;农夫则在柳下捧一本书,装作“深柳读书图”之类,就要令人肉麻。

24、凡事总须研究,才会明白。

25、唯有民族魂是值得宝贵的,唯有它发扬起来,中国才有真进步。

参考链接:百度百科:鲁迅

四、鲁迅的代表作都有哪些

鲁迅(1881年9月25日-1936年10月19日),原名周樟寿,后改名周树人,字豫山,后改豫才,浙江绍兴人。著名文学家、思想家、教育家,五四新文化运动的重要参与者,中国现代文学的奠基人。在1918年5月,首次以“鲁迅”作笔名,发表了中国文学史上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毛泽东曾评价:“鲁迅的方向,就是中华民族新文化的方向。”

代表作品有: 

小说集:《呐喊》、《彷徨》、《故事新编》;(《狂人日记》《阿Q正传》等皆收于《呐喊》中)

散文集:《朝花夕拾》(原名《旧事重提》共收录10篇散文)(含《藤野先生》《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等,其中,《藤野先生》《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阿长与》已被纳入初中语文人教版课本)

散文诗集:《野草》(含《风筝》、《雪》收录在人教版语文七年级课本)、

杂文集:《坟》《热风》《华盖集》《华盖集续编》《南腔北调集》《三闲集》《二心集》《而已集》《花边文学》《伪自由书》《附集》《准风月谈》《集外集》《且介亭杂文集》《且介亭杂文二集》《且介亭杂文末编》等。

五、鲁迅的著作有哪些?

鲁迅的著作如下:

小说集

《呐喊》1923年8月,北京新潮社出版

《彷徨》1926年8月,北京北新书局

《故事新编》1936年,上海文化生活出版社

杂文集

鲁迅生前所创作的未结集出版的杂文作品死后由蔡元培、许广平等整理出版纳入第一版鲁迅全集中,然而时间仓促,难免遗珠,1948年、1952年唐弢又整理出版了《鲁迅全集补遗》、《鲁迅全集补遗续编》,这些文章后以不同分类方式纳入各种版本的鲁迅全集之中,在这些全集中对这些文章总集所取名目颇多,以下皆以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版《鲁迅全集》所取名为准。

鲁迅杂文合集

《坟》 1927年3月,未名社

《热风》 1925年11月,北京北新书局

《华盖集》 1926年8月,北京北新书局

《华盖集续编》 1927年5月,北京北新书局

《续编的续编》 1948年,上海出版公司

《而已集》 1928年10月,上海北新书局

《三闲集》 1932年9月,上海北新书局

《南腔北调集》 1934年4月,上海同文书店

《二心集》 1932年,上海合众书店

《花边文学》 1936年6月,上海联华书店

《伪自由书》 1933年10月,上海青光书局

《准风月谈》 1934年12月,上海联华书店

《且介亭杂文》 1937年7月,上海三闲书屋

《且介亭杂文二集》 1937年7月,上海三闲书屋

《且介亭杂文末编》 1937年7月,上海三闲书屋

《集外集》 1935年5月,上海群众图书公司

《集外集拾遗》 1938年,鲁迅全集出版社

《集外集拾遗补编》 1952年,上海出版公司

翻译作品

《壁下译丛》 1929年4月,上海北新书局

《现代日本小说集》 1923年6月,上海商务印书馆

《现代新文学的诸问题》 1929年4月,上海大江书铺

《桃色的云》 1923年7月,北京新潮社

《艺术论》 1929年6月,上海大江书铺

《苦闷的象征》 1924年12月,北京未名社

《文学与批评》 1929年6月,上海水沫书店

《出了象牙之塔》 1925年12月,北京未名社

《月界旅行》 1903年,日本东京进化社

《小约翰》 1928年1月,北京未名社

《工人绥惠略夫》 1922年5月,上海商务印书馆

《思想·山水·人物》 1928年5月,北新书局

《现代小说丛译》 1922年7月,上海商务印书馆

《近代美术史潮论》 1929年,北新书局

《爱罗先珂童话集》 1922年7月,上海商务印书馆

《小彼得》 1929年11月,上海春潮书局

《文艺政策》 1930年6月,上海水沫书店

《艺术论》 1930年7月,上海光华书店

《毁灭》 1931年9月,上海大江书铺

《竖琴》 1933年1月,上海良友图书公司

《十月》 1933年2月,上海神州国光社

《一天的工作》 1933年3月,上海良友图书公司

《表》 1935年7月,上海文化生活书店

《俄罗斯的童话》 1935年8月,上海文化生活书店

《死魂灵》 1938年,上海文化生活出版社

《坏孩子和别的奇闻》 1936年6月,上海联华书局

《药用植物及其它》 1936年6月,上海商务印书馆

《山民牧唱》 1938年,鲁迅全集出版社

《译文补编》 2008年3月,福建教育出版社

《地底旅行》 1906年3月,上海普及书局及南京启新书局

《域外小说集》 1909年3月,上册;1909年7月,下册 署会稽周氏兄弟纂译,周树人发行,出版社未知

学术专著

《中国小说史略》 1923年12月,上册;1924年6月,下册,北大新潮出版社

《汉文学史纲要》 1938年,鲁迅全集出版社,鲁迅全集委员会整理

《中国小说的历史的变迁》 1938年,鲁迅全集出版社,鲁迅全集委员会整理

其他作品

鲁迅其余作品合集

《野草》 1927年7月,北京新潮社 散文诗合集

《朝花夕拾》 1928年9月,北平未名社 散文集

《古籍序跋集》 1938年,鲁迅全集出版社 鲁迅全集委员会整理合编

《译文序跋集》 1938年,鲁迅全集出版社 鲁迅全集委员会整理合编

《两地书》 1933年,上海青光书局 鲁迅与许广平书信合集

《鲁迅书简》 1937年,三闲书屋 许广平整理

《鲁迅日记》 1951年,上海出版公司 许广平整理

鲁迅(1881年9月25日-1936年10月19日),原名周樟寿,后改名周树人,字豫山,后改豫才,“鲁迅”是他1918年发表《狂人日记》时所用的笔名,也是他影响最为广泛的笔名,浙江绍兴人。著名的文学家、思想家、教育家,五四新文化运动的重要参与者,中国现代文学的奠基人。毛泽东曾评价:“鲁迅的方向,就是中华民族新文化的方向。”

鲁迅一生在文学创作、文学批评、思想研究、文学史研究、翻译、美术理论引进、基础科学介绍和古籍校勘与研究等多个领域具有重大贡献。他对于五四运动以后的中国社会思想文化发展具有重大影响,蜚声世界文坛,尤其在韩国、日本思想文化领域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和影响,被誉为“二十世纪东亚文化地图上占最大领土的作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