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生菜的营养价值
生菜是人们日常生活中经常吃的一种蔬菜,不但美味而且营养丰富,生菜的营养及功效有哪些呢,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生菜的营养价值
生菜营养含量丰富,可以加强蛋白质和脂肪的消化与吸收,同时还能保护肝脏,促进胆汁形成,防止胆汁淤积,有效预防胆石症和胆囊炎。另外,生菜可清除血液中的垃圾,具有血液消毒和利尿作用,还能清除肠内毒素,防止便秘。
生菜的功效
1、生菜茎叶中含有莴苣素,故味微苦,具有镇痛催眠、降低胆固醇、辅助治疗神经衰弱等功效。适宜高胆固醇、神经衰弱者、肝胆病患者食用。
2、生菜中含有甘露醇等有效成分,有利尿和促进血液循环的作用。
3、生菜中含有一种“干扰素诱生剂”,可刺激人体正常细胞产生干扰素,从而产生一种“抗病毒蛋白”抑制病毒。
4、生菜中膳食纤维和维生素C较多,有消除多余脂肪的作用,具有养胃的功效。适宜胃病、维生素C缺乏、肥胖、减肥者,生食、常食可有利于女性保持苗条的身材。
生菜的营养成分很高,每100克生菜里就含有以下多种营养素:
营养素名称 含量 营养素名称 含量 营养素名称 含量 热量 13.00(大卡) 钾 170.00(毫克) 磷 27.00(毫克) 叶酸 31.6(微克) 铜 0.03(毫克) 镁 18.00(毫克) 碳水化合物 2.00(克) 钙 34.00(毫克) 维生素C 13.00(毫克) 钠 32.8(毫克) 蛋白质 1.30(克) 膳食纤维 0.70(克) 铁 0.90(毫克) 硒 1.15(微克) 维生素A 298.00(微克) 锌 0.27(毫克) 胡萝卜素 1790.00(微克) 脂肪 0.30(克) 锰 0.13(毫克) 烟酸 0.40(毫克) 维生素B2 0.06(毫克) 维生素B6 0.05(毫克) 维生素B1 0.03(毫克) 维生素E 1.02(毫克)
生菜的适用人群
一般人群均可食用,特别适宜肥胖之人食用。但生菜性凉,故尿频、胃寒之人不宜多吃。
孕妇、产妇和哺乳期妈妈都能食用生菜,但不宜生吃。作为生冷食物一种,生菜上往往含有细菌、农药等,生吃易腹泻,不利于胎儿健康,也不利于母乳喂养的质量,所以烹饪之前一定要洗干净,做熟了才食用。
婴幼儿宝宝也能吃生菜,但由于年幼的宝宝肠胃尚未发育成熟,给宝宝吃的时候最好是剁碎煮熟,方便食用消化。
二、生菜有什么营养
生菜的营养价值以及作用:1、能够清热败火,口腔溃疡、咽喉肿痛、眼睛红肿的人,适当吃生菜有很好的清除虚火、缓解症状的作用。2、能够润肠通便,因为生菜当中含有丰富的膳食纤维,能够机械性的刺激肠道蠕动,对于大便秘结、排便困难的人,如果适当吃生菜,通过补充膳食纤维而有很好的促进排便、预防便秘的作用。3、能够为机体补充丰富的维生素C,进而在提高机体免疫力、抵御疾病方面的作用非常强。
三、生菜的营养价值与功效有哪些
导语:生菜的营养价值与功效有哪些?以下是我精心为大家整理的有关生菜的营养价值与功效,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欢迎阅读。
生菜味甘、性凉,有清热爽神、清肝利胆、养胃、降低胆固醇、减肥等诸多功效。
生菜富含水分,每100克食用部分含水分高达94%一96%,故生食清脆爽口,特别鲜嫩。每100克食用部分还含蛋白质1—1.4克、碳水化合物1.8— 3.2克、维生素C10—15毫克及一些矿物质。
生菜还含有丰富的微量元素和膳食纤维素、维生素,有钙、磷、钾、钠、镁及少量的铜、铁、锌。
生菜的营养价值
抗衰老
生菜含有抗氧化物、β胡萝卜素及维生素B1、B2、B6和维生素C、维生素E,经常用眼的人,可多吃此菜,补充维生素(B一胡萝卜素在人体内可转化为维生索);而维生素E具有延缓细胞老化的作用,可调节人体的机能。
减肥
生菜中含有膳食纤维和维生素c,有消除多余脂肪的作用,而且生菜的含水量很高,营养非常丰富,而且最突出的特点就是超级低脂、低热量,如果想减肥,生菜是你最好的.选择。
强化胃肠道功能
生菜中富含B族维生素和维生素C、E等,此外富含膳食纤维以及多种矿物质。多吃生菜,对于人的消化系统大有裨益。生菜可以促进胃肠道的血液循环,对于脂肪、蛋白质等大分子物质,生菜能够起到帮助消化的作用。
排毒、利尿
生菜中含有甘露醇等有效成分,可清除血液中的垃圾,具有血液消毒、促进血液循环、利尿作用,还能清除肠内毒素,防止便秘。
促进儿童发育
生菜中含有丰富的维生素c,可以增强宝宝的免疫力。
生菜中含有钙、铁、铜等矿物质,其中钙是宝宝骨骼和牙齿发育的主要物质,还可防治佝偻病;铁和铜能促进血色素的合成,刺激红细胞发育,防止宝宝食欲不振、贫血,促进生长发育;生莱是碱性食物,与五谷和肉类等酸性食物中和,具有调整体液酸碱平衡的作用。
生菜中含有丰富的膳食纤维,还能防止儿童便秘问题的出现。
生菜还能保护肝脏,促进胆汁形成,防止胆汁淤积,有效预防胆石症和胆囊炎。
生菜因其茎叶中含有莴苣素,故味微苦,具有镇痛催眠、降低胆固醇、辅助治疗神经衰弱、催眠等功效。
生菜中含有一种“干扰素诱生剂”,可刺激人体正常细胞产生干扰素,从而产生一种“抗病毒蛋白”抑制病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