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72厘米的腰围是多少尺

72厘米的腰围是2.16 尺

《大戴礼记·王言》:“布指知寸,布手知尺,舒肘知寻。”。《说文解字》:“十寸也。人手却十分动脉为寸口。十寸为尺。尺,所以指尺䂓榘事也。从尸从乙。乙,所识也。周制,寸、尺、咫、寻、常、仞诸度量,皆以人之体为法。”。

度量单位

远古时代“布指知寸,布手知尺”。

商代,一尺合今16.95cm,按这一尺度,人高约一丈左右,故有“丈夫”之称。

周代,一尺合今19.91cm。

秦代,一尺合今23.1cm。

汉朝,一尺合今21.35~23.75cm。

三国,一尺合今24.2cm。

南朝,一尺合今25.8cm。

二、腰围72是多少尺啊

72厘米是2尺16。根据度量换算单位,一米等于三尺,那么一尺则是约等于33.33厘米左右。而腰围72是几尺也就不难换算了,可以直接用72除以33.33即可得到,得到的结果是2.16尺。

尺,是一种长度单位,中国叫“市尺”(现代三尺等于一米)。尺是东亚传统长度单位,即十寸,最初是以成人的手臂长度作为度量。起源于中国殷代,之后各代制度不一,传到日本、朝鲜半岛、越南等地后,在各地又各自有所变化。英国有“英尺”。

有时我们也把测量长度的工具叫做尺,例如“竹尺”,“钢尺”。有时我们把像尺的东西也叫做“尺”例如:铁~(古代侠客用来比斗的武器)、戒~(宗教场所或教育机构用来体罚学员使之更加虔诚刻苦的器械)。

相关资料:

商代,一尺合今16.95cm,按这一尺度,人高约一丈左右,故有“丈夫”之称。

周代,一尺合今23.1cm 。

秦时,一尺约23.1cm 。

汉时,一尺大约21.35——23.75cm 。

三国,一尺合今24.2cm 。

南朝,一尺约25.8cm 。

北魏,一尺合今30.9cm 。

隋代,一尺合今29.6cm ; 唐代,一尺合今30.7cm 。

宋元时,一尺合今31.68cm 。

明清时,木工一尺合今31.1cm。

三、腰围-约72CM 是几尺的腰啊

72CM相当于2.1尺。

腰围常用的尺寸单位有英寸,厘米和市尺,其换算公式如下:

市尺换算成厘米:3尺等于1米,1尺等于0.333米,即一尺等于33.3厘米。那么120厘米换算成尺也就是72CM除以33.3厘米约为2.1尺。

英寸换算成厘米:1英寸=2.54厘米,那么72CM换算成英寸也就是,72厘米除以2.54厘米约为28英寸。

扩展资料

腰围尺码的标识,一般是由人体高度和人的胸围或腰围组成,如165/88A,180/82A等,比如180/82A,斜线前的180表示适合的人体身高180公分(厘米),斜线后的表示腰围。

除此外,还有体型,以人体的胸围与腰围的差数为依据来划分,并将体型分为四类,分别为Y、A、B、C型。字母A表示东方人的标准体型,B表示微胖点的体型,C表示比较胖的体型。在女装一般都只用A,在男装就会看到有B或C型的服装,另外还有Y型指胸大腰细的体型。

区别体型的方法是看胸围减去腰围的数值而定。Y表示胸围与腰围的差数为19cm~24cm之间,A表示胸围与腰围的差数为14cm~18cm之间,B表示胸围与腰围的差数为9cm~13cm之间,C表示胸围与腰围的差数为4cm~8cm之间。

还有另一种标法是“S”表示小号,“M”表示中号,“L”表示大号,“XL”表示加大号,还有“XXL”表示特大号。在国家标准GB/T1335中,女装上衣S号(小号)的号型是155/80A;M号(中号)为160/84A;L号(大号)为165/88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