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明朝的昏君有哪些
对于明朝有几个昏君,首先明白昏君是什么,下面是对昏君的解释:
昏君,古代对无道的君主的贬称,一般而言,他们昏聩不明、荒淫无道,对国家和民众犯下了许多罪行
按照这个要求我们可以对比看到,以下明朝皇帝属于昏君范畴:
1、明武宗朱厚
武宗朱厚照即位之初宠信宦官刘瑾等人,使刘瑾掌 司礼监,丘聚、谷大用提督东、西厂,张永督十二团营兼神机营 ,各居要职, 擅权跋扈。
2、明神宗朱翊钧
他晏处深宫,不常视朝,声色犬马,荒废政事;又大肆兼并土地,溺志于财货。万历24年起,派遣大批宦官充任矿监税使, 到全国各地开矿征商,疯狂掠夺,不断激起农民起义和城市,市民阶层的反抗。史书道:“明之亡,亡于神宗”。
3、明思宗朱由检
和其他昏君不同,思宗并没有通常昏君所共有的特征。例如,他不好女色,不好财货,也没有玩物丧志的去做书法家或小木匠,更没有想成仙的不切实际的幻想。他的唯一理想就是要重振朝纲作为明君名垂青史。但是他的能力实在太差。而且为人刚愎自用,刻薄寡恩。对于百姓只知道搜刮。明明已经是饥荒遍野,不但不救济,反而还要变本加厉的征收。以至激起遍地的农民起义。对外作战不知变通,只想一举消灭后金,但对有才能的大臣却疑神疑鬼。终于连唯一有能力扭转局势的袁崇焕也被他杀掉。到最后手下只剩下一批能力比他还差的奴才。到最后起义军围城,他想逃跑时,身边只有一个太监王承恩跟从。而把守城门的太监还拒绝给他开门。亡国之君众叛亲离到这种程度的大概也只有崇祯一人,最后他走投无路只好在煤山上吊了。
二、孝恭孙皇后生平简介 孝恭孙皇后最后是怎么死的
孝恭章皇后孙氏(1399年-1462年),山东省济南府邹平县(今山东省邹平市)人,明宣宗朱瞻基的第二任皇后, 明英宗朱祁镇生母,永城县主簿孙忠之女。
孙皇后与明宣宗朱瞻基朝夕相处,感情很深。明宣宗即位之后,册封孙氏为贵妃。宣德三年(1428年),明宣宗废胡皇后,改立孙贵妃为皇后。宣德十年(1435年),明宣宗驾崩,朱祁镇继位为帝,孙皇后被尊为皇太后。正统十四年(1449年),明英宗朱祁镇被瓦剌所俘。孙太后采纳了兵部侍郎于谦等主战派的意见,让朱祁钰即位,是为景泰帝,化解了危机。
景泰八年(1457年),明英宗复位,孙太后上徽号曰"圣烈慈寿皇太后"。天顺六年(1462年)九月,孙太后崩逝。全谥为孝恭懿宪慈仁庄烈齐天配圣章皇后,葬于景陵。
三、孝恭孙皇后是什么身份?她在明朝的三位皇帝之间扮演什么角色?
是一个被人景仰的身份。扮演的是贤良淑德的角色。这三位皇帝都是非常敬重她的。甚至让她去干预朝政,
四、明朝三大昏君排名
明朝三大昏君排名:
1、朱翊钧
明神宗朱翊钧(1563年9月4日—1620年8月18日),号禹斋,明朝第十三位皇帝。隆庆六年(1572年),明穆宗驾崩,十岁的朱翊钧即位,年号万历,在位四十八年,是明朝在位时间最长的皇帝。
万历帝是个贪婪的君主,他和皇室大肆侵占土地,以采木、烧造、织造、采办为名搜刮民财。万历十九年(1591年),仅景德镇御窑厂烧造的瓷器就达23万多件。他派遣宦官为矿监税使,盘剥工商,引发了百姓的抗税斗争。万历帝又废除考成法,形成了皇帝黩货、臣下贪污、党争激烈的状况。
2、朱由校
明熹宗朱由校(1605年12月23日-1627年9月30日),明朝第十五位皇帝,16岁即位,在位七年(1620年-1627年)。
在位期间正值以魏忠贤为首的佞臣执掌朝政之时,而这位皇帝同时还醉心修仙问道,沉湎于声色犬马之中,放手佞臣为祸朝纲。
他执掌期间朝堂迫害了不少妄图改革的东林党人,并计划了社会内部矛盾,使得明末期间民变和农民起义接连不断的爆发,对外还先后罢免了不少抗敌良将,最终让金军先后攻下了多座城池,让辽东战局陷于不利之地,最终因吃一些所谓的灵丹妙药而死。
3、朱由检
明朝三大明君
1、明太祖
明太祖朱元璋出生于1328年,1368年建立明朝,开国皇帝,即位后先后收复了西南、西北、辽东等地,完成了全国的统一,而后对外开始设立不征之国,保证了明朝对外的稳定性。
对内的经济方面实行休养生息的政策,并大兴移民措施,减轻农民税负问题,而后还丈量土地,清查户口,兴修水利,使得社会的生产能力得到回复。
政治方面设立三司分地方权力,加强中央集权,文化上重振科举制,并设立国子监,为明朝培养了众多优秀有能力的人才,他在位期间使得社会生产能力不仅得到恢复还大踏步的向前迈进,且经济方面得到发展,为其后代留下一个经济繁荣,社会安定的王朝,是一生建树颇多的中国最杰出的君主之一。
2、明成祖
明成祖出生于1360年,于1402年通过靖康之难即位,明朝第三位皇帝,他推翻的是建文帝朱允炆的统治,明朝因经过靖康之难导致经济受损,在他即位后,对内政治上设立了内阁和东厂,加强中央对地方的管理。
在经济方面注意生产,疏通漕运,使得当时的年岁收入达到巅峰,并且减轻了农民一定的赋役征派。文化方面编撰了《永乐大典》,并对海南、西藏等地区加强了管理,并对西藏提出了政教合一的政策;外交方面委派郑和下西洋。
对外更是以雷霆手段镇压蒙古等外敌势力,五次亲征蒙古,将安南收复国土,并且为加强对北方的控制,还将国都迁移至北京,这一系列的举措,使得明朝国力强盛,经济繁荣,后世将其统治期间称之为永乐盛世。
3、明宣宗
明宣宗朱瞻基是明仁宗的嫡长子,因自幼聪颖而受到祖父明成祖朱棣的喜爱,并起立为皇太孙,在明成祖在世时曾多次随征蒙古。
他于1425年即位,即位之初就率兵平定了汉王的叛乱,而后对内对外都有一系列的改革,对内经济上整顿财政,并实行休养生息的政策,在朝堂上重用三杨、夏元吉等贤臣良将,并提升了内阁的地位。
对外方面则委派了郑和第七次下西洋,加强了与西域之间的联系,军事上加强对边境的管辖,并且多次亲征北巡,加强对长城的修筑,使得外敌势力不敢轻易进犯。
这一系列的改革举措使得国家的经济得到空前发展,社会内部矛盾得到缓和,后世将其统治期间与其父合称为仁宣之治。除此之外,这位皇帝还精通书画方面,为后世留下了《瓜鼠图》、《武侯高卧图》等作品。
五、明朝皇帝皇后名单?按照先后的顺序
1、明太祖朱元璋,皇后为孝慈高皇后马氏。
2、明惠宗朱允炆,皇后孝愍让皇后马氏。
3、明成祖朱棣,皇后仁孝慈懿诚明庄献配天齐圣文皇后徐氏。
4、明仁宗朱高炽,皇后诚孝张皇后张氏。
5、明宣宗朱瞻基,皇后2位,分别是恭让胡皇后胡善祥、孝恭孙皇后孙氏。
6、明英宗朱祁镇,皇后2位,分别是孝庄钱皇后钱氏、孝肃周皇后周氏。
7、明代宗朱祁钰,皇后2位,分别是孝渊汪皇后汪氏、肃孝皇后杭氏。
8、明英宗朱祁镇,皇后2位,分别是孝庄钱皇后钱氏、孝肃周皇后周氏。
9、明宪宗朱见深,皇后4位,分别是吴废后吴氏、孝贞纯皇后王氏、孝穆皇后纪氏、孝惠皇后邵氏。
10、明孝宗朱祐樘,皇后为孝康敬皇后张氏。
11、明武宗朱厚照,皇后为孝静毅皇后夏氏。
12、明世宗朱厚熜,皇后4位,分别是孝洁肃皇后陈氏、张废后张氏、孝烈皇后方氏、孝恪杜皇后杜氏。
13、明穆宗朱载垕,皇后2位,分别是孝懿庄皇后李氏、孝安皇后陈氏。
14、明神宗朱翊钧,皇后2位,分别是孝端显皇后王氏、孝靖皇后王氏。
15、明光宗朱常洛,皇后3位,分别是孝元皇后郭氏、孝和皇后王氏、孝纯皇后刘氏。
16、明熹宗朱由校,皇后为懿安皇后张氏。
17、明思宗朱由检,皇后为孝节周皇后周氏。
扩展资料:
明朝后妃制度:
明太祖制定后妃制度的目的十分明晰:一是治天下首先要治理好家,家要管好就必须严守夫妻之道。二是后妃的职责是生儿育女、侍候皇帝和管理宫女,严禁过问宫外之事和参预朝政。三是强化教育,树立典范。四是严格等级,恩宠适度,尊卑有序。
在后妃的编制方面,明初不拘所谓三夫人、九嫔、二十七世妇、八十一御妻之数,设皇后一人,妃子数人,后妃以下,杂置宫嫔,而间以昭仪、婕妤、贵人、美人等人数不等。
嘉靖十年仿古礼册立九嫔,位在妃下。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明朝后妃
百度百科-明朝皇后
六、明朝昏君排名
您好,明朝共出现5位昏君,他们依次是,朱厚照,朱厚熜,朱翊钩和朱由校等5位昏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