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麻姑节什么意思

麻姑节也称孟兰节,在河北省冀东一带,有七月十五请麻姑的风习。旧时,每年农历的这一天,各家各户都要煮肉、蒸馍馍,被称为麻姑节。麻姑又称寿仙娘娘、虚寂冲应真人,中国民间信仰的女神,属于道教人物,道场位于麻姑山,现属江西省抚州市南城县。其中,有三月三日西王母寿辰,麻姑于绛珠河边以灵芝酿酒祝寿的故事,因此过去中国民间为女性祝寿多赠麻姑像,取名为麻姑献寿。

中元节:

是道教名称,民间世俗称为七月半、七月十四、祭祖节,佛教则称为盂兰盆节。节日习俗主要有祭祖、放河灯、祀亡魂、焚纸锭、祭祀土地等。中元节的诞生可追溯到上古时代的祖灵崇拜以及相关时祭。七月乃吉祥月、孝亲月,七月半是民间初秋庆贺丰收、酬谢大地的节日,有若干农作物成熟,民间按例要祀祖,用新稻米等祭供,向祖先报告秋成。该节是追怀先人的一种文化传统节日,其文化核心是敬祖尽孝。

二、麻姑节有什么讲究

麻姑节也称孟兰节,在河北省冀东一带,有七月十五请麻姑的风习。旧时,每年农历的这一天,各家各户都要煮肉、蒸馍馍。根据传统习俗,麻姑节需祭拜逝者。麻姑节的前一天,逝者的至亲好友都要把贡品摆上,还有从野外采来野麻、谷子、高粱三种植物,一并都供在逝去的亲人的牌位前,到麻姑节这天时,所有亲戚朋友到齐后,一起把上供的纸品和野麻、谷子、高粱拿去墓地烧掉即可。

麻姑节:

也就是盂兰节,即中元节。在唐朝,除了祭拜之外,还有丰富的民间活动。像灯会、放焰口、放河灯等等。台湾还保留着这种习俗,主要活动有放水灯、普度和抢孤。放水灯总是被赋予很多浪漫色彩。水灯分为水灯头、水灯排两种。水灯头分为圆形灯笼和纸厝两种。水灯排是用木材扎成木筏上面再悬放灯笼。把水灯放入水中,相传水灯流得越快,该字姓人家当年运气愈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