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节吃青团的来历 清明节吃青团子的寓意

清明节的时候是有吃青团的习俗的,这个清明吃青团它是怎么来的呢?在清明节这天的时候吃青团有什么样的寓意在里面的?

清明节吃青团的来历

相传是因晋文公纪念“割肉奉君”的介子推,把清明节的前一天定为寒食节,这一天大家不能生火做饭,只能吃冷食而冷食是事先做好无需加热的食品,青团正好是这种食品,大家也就纷纷吃起了青团。后来寒食跟清明节连在一起,吃青团也就成了清明节的一项习俗了。

清明节吃青团子的寓意

1.怀念祖先

清明节吃青团子并不是从现代开始的,其实一直可以追溯到古代。在古代的时候,讲究清明节的三天之内不能动火做饭,于是大家会准备一些烙饼,包子等不需要开火的食物,但是这些食物吃多了会无味,而且存放时间并不是很久。于是大家就用清明节特有的艾草汁和在面粉里面制作成青团。蒸熟的青团散发着艾草的香气,既好吃又能饱腹,而且放置的时间比较久,所以这个习俗也就流传至今。因此现在大家清明节吃青团也就是怀念祖先,尊重祖先的习俗。

2.企盼团圆

青团当中的“团”字也就寓意着团圆,所以在清明节吃青团也是寓意着能够全家团圆的意思。所以一到清明节的时候,全家人都会在一起来制作青团,蒸出来的青团非常的香,每人吃上一个都感受到清明节的传统节日风俗氛围。

3.得到庇佑

清明节的时候会准备各种食物来祭祀祖先,而青团着是在这些祭祀供品当中不能缺少的。那么祭祀完毕后的这些食物并不会扔掉,因为在中国人的观念当中,祭祀后的食品如果吃下去的话,一定会得到祖先的庇佑。所以清明节吃青团也是希望得到祖先的庇佑,不管在事业,生活还是身体上面,都能够变得越来越好。

清明节吃什么传统食物 

清明节吃的传统食物有青团、鸡蛋等。青团又称清明饼、棉菜馍糍、茨壳粿、清明粑、艾叶粑粑、艾糍、清明果、菠菠粿、清明粿、艾叶糍粑、艾粄、艾草糕、清明团子、暖菇包、艾草青团等等。

清明节的习俗

清明节风俗有扫墓、踏青、植树、荡秋千、放风筝。清明扫墓,谓之对祖先的思时之敬,其习俗由来已久。踏青又叫春游,古时叫探春、寻春等,四月清明,春回大地,自然界到处呈现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

清明节吃青团子的寓意,清明节为什么要吃青团

清明节是中国的传统节日之一,很多人们都会选择外出踏青,祭奠祖先,同时很多地区还会在清明节这天吃青团子,但是不太清楚为啥清明节要吃青团子,那么,清明节吃青团子的寓意是什么,清明节为什么要吃青团?下面就让我们带着问题一起去看看。

清明节吃青团子是有着企盼团圆的美好寓意的,青团有着团团圆圆的美好寓意,很多家庭也会选择在这一天制作青团,青团吃起来是很香的,在清明节这一天吃青团也能够让人们感受到传统节日的习俗氛围。

清明节吃青团还有另一种寓意就是纪念祖先,因为在古时候讲究清明节不能动火做饭,因此人们会用艾草和面粉制作青团,所以这种习俗也是流传了下来。在一些农村地区,清明节吃青团还有比较迷信的说法,比如就是在清明节这一天,用青团去祭祀祖先,祭拜完祖先后把青团吃下去会得到祖先的庇护,在之后的生活和工作上,都会越来越好。

以上是关于清明节吃青团子的相关介绍,也希望人们能够遵循不同地区的相关传统习俗活动,同时希望人们能够传播中国传统文化。

吃青团的由来和寓意是什么?

吃青团的寓意:青团是江南人家在清明节吃的一道传统点心,具有纪念先人、团圆的寓意。

吃青团的由来:传说有一年清明节,太平天国将领李秀成被清兵追捕,附近耕田的一位农民上前帮忙,将李秀成化装成农民模样,与自己一起耕地。没有抓到李秀成,清兵并未善罢甘休,于是在村里添兵设岗,每一个出村人都要接受检查,防止他们给李秀成带吃的东西。

回家后,那位农民在思索带什么东西给李秀成吃时,一脚踩在一丛艾草上,滑了一跤,爬起来时只见手上、膝盖上都染上了绿莹莹的颜色。他顿时心生一计,连忙采了些艾草回家洗净煮烂挤汁,揉进糯米粉内,做成一只只米团子。然后把青溜溜的团子放在青草里,混过村口的哨兵。

李秀成吃了青团,觉得又香又糯而且不粘牙。天黑后,他绕过清兵哨卡安全返回大本营。后来,李秀成下令太平军都要学会做青团以御敌自保。吃青团的习俗就此流传开来。

北方人不吃青团的原因

大抵上和糯米、艾草有关系。虽说好的大米产自北方,但北方大部分地区还是面食为主,用糯米粉制作的糕点并不算多,也不擅长,惠及面不广,自然也很难流行起来。

最大的问题还是出在艾草上,在北方,艾草并不是一种食物,最大的用处是过端午节插在门上避蚊虫的,或者当成药草吃,晒干了做成艾香用来熏蚊虫,熏身体不适的部位。

至于当成食物,想都没有想过,北方人喜欢吃野菜,从树上的榆钱、柳芽吃到地上的荠菜、马齿苋,但唯独把艾草排除在外,或许,是嫌它味道太浓烈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