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齐都是哪里啊?
齐都镇位于山东省淄博市临淄区中部,是齐国古都所在地,现辖47个行政村,43000余人,面积53平方公里
二、韩赵魏楚燕齐的都城今何在?
齐都临淄(淄博市临淄区)、楚都郢都(荆州市荆州区纪南城)、燕都蓟(北京)、韩都新郑(河南新郑)、赵国邯郸(今邯郸)、魏都大梁(河南开封)及秦都咸阳(今咸阳)。
1、齐都临淄
齐国国都是临淄(今山东省淄博市临淄区),齐胡公时曾迁都至薄姑(临淄西北五十里),田氏代齐之后,仍以临淄为都城。
2、楚都郢都
楚都是郢都,楚文王自丹阳迁于此,今湖北省荆州市荆州区纪南城,在此建都400余年。楚国最鼎盛时期的首都。
3、燕都蓟
燕国在八百年的历史中,曾建有五座都城,西周初年封召公于燕地(今北京房山琉璃河镇东北董家林古城),燕地为燕国始封地。
燕桓侯时北方游牧民族山戎不断南下侵扰,燕国被迫迁都临易。齐桓公打败山戎之后,燕庄公逐渐营建上都蓟,并逐渐迁都于此,至燕襄公时上都蓟就成为燕国的国都。
4、韩都新郑
公元前403年,韩、赵、魏三家大夫得到周威烈王的承认,正式位列于诸侯,韩国建立,建都于阳翟(今河南禹州)。公元前375年,韩哀侯灭郑国,迁都新郑(今河南新郑)。
扩展资料
从春秋战国时期的各国地理位置来看,燕、齐二国距离秦最远,这两个国家根本不与秦接壤。而韩国与秦国挨着最近,其次赵国也距离秦比较近。而魏、楚与秦之间的距离恰好只比韩国和赵国离秦远那么一些。因此我们可以得出这么个结论:秦灭六国的的顺序至少是按着距离远近而来的。
每个国家的硬实力也是影响秦国起兵攻打的重要原因。俗话说:“吃柿子挑软的捏。”攻打国家的道理也一样:先把容易吃掉的国家拿下,再进攻难啃的骨头就简单了。
战国后期,韩国一向就没有什么存在感,加上本身实力就不济,因此成了秦国吃的第一只“螃蟹”。赵国经过长平一战,国家损失了45万精兵。
到了秦灭六国时,赵也只是个打酱油的国家了。但赵国还有名将廉颇、李牧存在,所以这个国家比韩国还是要强,因此赵成了秦消灭的第2个对象。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山东六国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临淄区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郢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蓟
三、齐国的首都叫什么名字?在现在的什么地方?
战国时代,齐国的都城在临淄,也就是现在的山东省淄博市临淄区。
武王伐纣灭商后,姜子牙的长子丁公被封于齐,建都营丘(有观点认为,营丘就是临淄),后来胡公迁都薄姑(今天的山东博兴)。公元前859年,迁都临淄,至公元前221年齐被秦所灭。临淄作为齐国都城,历时600多年之久。
临淄城东南有个湖,叫做“天脐渊”;城北有两条东西向的大道称为“庄”,宽15米,可六辆马车并行;中部有一条东西向的大道称为“康”,宽17米,可陈师列阵,在康、庄大道之间,是城中最为繁华的地带——“国市”。
当时的齐国人,自从姜子牙伐纣灭商之后,被周武王封于此地后,就世代生活在这天之脐上。
扩展资料:
1950年时,临淄属淄博专区,1953年属昌潍专区,1958年并入益都县,属昌潍专区,1961年10月复临淄县,属昌潍专区,1969年12月属淄博市,改临淄县为临淄区。
而“淄博”这个地域名称,是近代随着淄川、博山煤矿的开发于上世纪20年代才形成的。作为区域名称,是从1938年10月成立中共淄博特委时开始的;作为一个行政区域,始于1945年8月23日中共鲁中区党委建立的淄博特区专员公署。
1948年8月再次成立淄博特区,隶属鲁中南行政区。1949年7月,淄博特区与华东财政经济办事处工矿部合并,成立淄博工矿特区。1955年3月,撤销淄博工矿特区,设立淄博市(地级);淄博成为继济南、青岛之后山东省第三座省辖市(地级市)。
四、齐国是现在的什么地方
齐国是从西周到春秋战国时期的诸侯国,齐疆土在今山东省东北部。齐国自姜子牙封邦建国以来,煮盐垦田,富甲一方,兵甲数万。传至齐桓公时,齐国是疆域濒临大海的大国,成为了春秋五霸之首。
齐国是现在哪里
在今山东省东北部,面临大海,是周王朝开国功臣姜尚(姜太公)的封国。都城设在临淄(今山东省淄博市临淄区)。
齐国(前1044年—前221年)是中国历史上从西周到春秋战国时期的一个诸侯国,被周天子封为侯爵,分为姜齐和田齐两个时代。疆域位于现今山东省大部。始封君为周武王国师、军师太公望(姜子牙)。被左丘明的《左传·襄公二十七年》、《国语·郑语》和司马迁的《史记·十二诸侯年表》共同评价为春秋四大国之一。
公元前1046年,姜子牙辅佐周武王灭商后,被封国建邦。自太公望封国建邦以来,煮盐垦田,富甲一方、兵甲数万,传至齐桓公时,已经是疆域濒临大海的东方大国,齐桓公通过“尊王攘夷”,成为春秋五霸之首,齐国被当时的人称为海王之国。姜齐传至齐康公时,大夫田和放逐齐康公于临海的海岛上,“食一城,以奉其先祀”。田和自立为国君,是为田齐太公。
公元前386年,田和被周安王列为诸侯,姜齐为田齐取代,田和正式称侯,仍沿用齐国名号,世称“田齐”,成为战国七雄之一。公元前334年,齐侯田因齐称王。齐湣王时期,齐国对外扩张,南吞宋国,西却强秦,后招至五国伐齐,国势大减。前221年,齐王建向秦王政投降,齐国覆灭,秦建立了统一的封建王朝。
历任齐王
(1)姜齐:
1、齐太公 姜尚,字子牙 前年—前1000年 在位年
2、齐丁公 姜伋 (一说姜及) 前999年—前年 在位年
3、齐乙公 姜得 前年—前年 在位年
4、齐癸公 姜慈母 前年—前年 在位年
5、齐哀公 姜不辰 (一说姜不臣) 前年—前863年 在位年
6、齐胡公 姜静 前862年—前860年 在位3年
7、齐献公 姜山 前859年—前851年 在位9年
8、齐武公 姜寿 前850年—前825年 在位26年
9、齐厉公 姜无忌 前824年—前816年 在位9年
10、齐文公 姜赤 前815年—前804年 在位12年
11、齐成公 姜脱 (一说姜说) 前803年—前795年 在位9年
12、齐前庄公 姜购 前794年—前731年 在位64年
13、齐厘公 姜禄 前730年—前698年 在位33年
14、齐襄公 姜诸儿 前697年—前686年 在位12年
15、齐前废公 姜无知(公孙无知) 前686年 在位2月
16、齐桓公 姜小白 前685年—前643年 在位43年
17、齐中废公 姜无诡 前643年 在位3月
18、齐孝公 姜昭 前642年—前633年 在位10年
19、齐昭公 姜潘 前632年—前613年 在位20年
20、齐后废公 姜舍 前613年 在位5月
21、齐懿公 姜商人 前612年—前609年 在位4年
22、齐惠公 姜元 前608年—前599年 在位10年
23、齐顷公 姜无野 前598年—前582年 在位28年
24、齐灵公 姜环 前581年—前554年 在位6年
25、齐后庄公 姜光 前553年—前548年 在位6年
26、齐景公 姜杵臼 前547年—前490年 在位58年
27、齐晏孺子 姜荼 前489年 在位10月
28、齐悼公 姜阳生 前488年—前485年 在位4年
29、齐简公 姜壬 前484年—前481年 在位4年
30、齐平公 姜骜 前480年—前456年 在位25年
31、齐宣公 姜积 前455年—前405年 在位51年
32、齐康公 姜贷 前404年—前379年 在位26年
(2)田齐:
1、齐太公 田和 前404年—前384年 在位21年
2、齐废公 田剡 前383年—前375年 在位9年
3、齐桓公 田午 前374年—前357年 在位18年
4、齐威王 田因齐 前356年—前320年 在位37年
5、齐宣王 田辟强 前319年—前301年 在位19年
6、齐愍王 田地 前300年—前284年 在位17年
7、齐襄王 田法章 前283年—前265年 在位19年
8、齐废王 田建 前264年—前221年 在位44年
以上就是我整理的齐国是现在哪里,感谢阅读。
五、齐国是现在的什么地方?
齐国国都是临淄(今山东省淄博市临淄区)。
1、西周封国
齐国早在西周时期已出现,当时周武王为了酬谢周朝的功臣和宗室,大行分封制度,首封身为师父的功臣吕尚于营丘(后改称临淄),国名为齐。
因国君为姜姓,故又称为姜姓齐国。太公东去就国,近邻的莱子率军与太公争夺营丘。太公至营丘后,因应当地风俗,简化礼节而修政。发展工商业,利用当地鱼盐之利,人口大增,使齐国成为大国。
2、早期历史
齐国在诸侯中地位崇高,周成王曾在三监之乱后,使召康公命姜太公曰:“东至海, 西至河,南至穆陵,北至无棣,五侯九伯,实得征之。”齐国由此得到征伐之权,成为大国,建都于营丘。
周康王时期,周康王分别以珍宝之器分给齐丁公吕伋、卫国第二代君主卫康伯及晋国第二代君主晋侯燮和周公旦之子鲁公伯禽。
3、齐国始霸
文公三传至僖公。齐僖公先后与郑庄公及鲁隐公结盟,得到两国帮助,在其后十数年间齐僖公先后主持与多国会盟,平定宋、卫与郑三国之间的斗争。
齐国与盟国郑、鲁以宋殇公不向周天子朝觐而讨伐宋国,以郕国不听从周天子之命令而讨伐郕国,平定许国逼使许庄公出走,立其弟许桓公为国君,平定宋国华督之乱。
扩展资料:
齐国海洋经济:
春秋时期齐国和吴国在今青岛市东南部海域爆发了迄今为止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海战,不过当时两国都是千余人的小股部队,规模并不大。吴国当时比较注重水师的发展,约有8000多海军,齐国也有4,5千海军,东北的燕国在战国后期乐毅组织下有一支2万余人的水师,五国伐齐时在今山东滨州一带登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