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主题教学
一、选择主题
这是在开展主题教学活动前首先要思考的问题在选择主题时我会考虑:这一学期幼儿发展的总目标、这一阶段幼儿的兴趣与需要,也会结合季节、节日等选择主题。
通过观察我们发现,孩子们经常在游戏时扮演和表现心目中不同职业的角色,孩子也需要从小获得关于工作的概念,能够懂得尊重工作并热爱工作,同时积累成长为社会人的经验。所以我们决定开展“各行各业”这一主题活动。
二、确立主题活动目标
主题活动目标就是通过主题活动孩子可以从中获得什么。在“各行各业”这个主题中,我们的目标就是希望孩子了解各行各业不同的工作者对社会的贡献,知道在生活中如何运用各行业的资源,尊重并感谢各行各业工作的人;了解不同职业的差异,培养孩子的观察分析能力;同时在玩游戏的过程中,体验社会生活中人与人之间存在的密切关系等。
三、确立具体活动目标
在确立具体的活动目标时我们是围绕有关“各行各业”这一核心经验来的,目标涉及到健康、语言、科学、社会、艺术各个领域,且相互联系,相互渗透。目标一经确立,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可能会随着咱们的活动推进而有所调整,这种思考也凸现了教育目标的发展性。这将在后面的《逛超市》例子中谈到。
主题学习与主题教学有什么
主题式学习(Theme Based Learning)是指学生围绕一个或多个经过结构化的主题( Theme) 进行学习的一种学习方式。在这种学习方式中,“主题”成为学习的核心,而围绕该主题的结构化内容成了学习的主要对象。主题式学习的前身可追溯自20世纪60年代的医学院教育,但其理念则可追溯至杜威的进步主义学派,强调"做中学"的学习方式,并以活动、专题及解决问题等方式作为学习的主轴。
主题教学法以培养综合学力为目的,以研究实际问题为课程方式,着重培养学生对原理与方法的掌握。主题教学法就是要通过原理与方法的教授,引导学生根据自己的需求,自主建立适合自身特点的知识框架,设计全新的探索过程,以获得自由且具有完整思考的自我体验。
主题式教学
主题式教学能够为学生提供良好的学习环境和学习动机,学生在这样的环境之中可以学习与主体相关的各种知识,不仅局限于相关教材资料,还能够打破数学与其它学科之间的隔阂。同时,科学的主题式教学能够合理的设计教学活动,正确引导和帮助学生,提升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以及深入思考的能力。
一、教师在初中数学主题式教学中应该遵循的观念
1.认清主体,营造良好氛围教师一定要能够清楚地认知到学生才是学习的主体,不要一味地靠“讲课”去打动学生,这样明显是不科学的,教师要能够让学生自发性的参与到数学探索之中,让学生在课堂之中有更多的机会去表达和解决自己的困惑。使得学生对于理论知识的好奇转变为实际应用的能力。2.教师要能够塑造正确的学生观笔者发现,在初中数学教学活动中,如果想要完全融合主题教学模式,那么必然是需要教师有一个正确的教育观念的。教师一定要在教学活动中发挥自己的教学身份,正确的帮助和引导学生去学习和探讨。例如:在人教版初中数学七年级教材之中,有关于直角坐标系的讲解,教师可以针对于直角坐标系提出一些简单的探索问题,比如说四个象限的坐标如何确定,单纯的数字确定可以么?我们如何区分这四个象限之间的的关系,并且通过坐标值能够一眼看出象限?那么学生在把这两个简单的问题解决了以后,教师就可以慢慢的加深难度,比如说坐标方法的简单应用,从而慢慢地引导学生去探索,顺理成章的也就促进了下一个二元一次课程的教学。这样的教学方式是十分连贯并且有效的,提高学生的分析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主题式教学实践活动的实施策略
1.设计教学活动,帮助学生掌握数学知识主题式教学需要完全依靠教材内容和教材知识点,教师一定要能够积极的.探索和发现与之相关的教学活动。教师通过研究教材的顺序关系,教材的章节联系去慢慢的设计或者是引导学生一步一步的探索和发掘知识。刚刚所说的坐标系与二元一次方程就是一个很好的顺承关系,坐标系能够帮助二元一次方程做出解释。那么在教材之中我们还可以发现很多这样的知识点。例如:在七年级下册的人教版教学之中二元一次方程的教学活动,教师可以利用生活实际创设一个合理的思考游戏:在本城市里面,七十岁以上的老人每个月可以领取80元的社会补助金来保证老人们生活,并且无子女的可以每个月多加70元,政府需要拿出9000元进行补助,那么由此老师给出了80A+150B=9000的方程,同学们仔细看看这个方程和我们学习的一元一次方程有什么不同呢?A,B又分别可能有哪些结果呢?那么同学可能会在这个问题之中出现几个情况,学生可能会不注意利用整数求值,第二个一个一个代算会花费大量的时间。其实教师完全可以让学生自己去探讨这个关系是否可以在直角坐标系之中构建出来,再去找一下整数坐标。这样就可以帮助学生轻而易举的解决了。2.差异教学,不做同等要求每个学生的接受能力和理解能力其实是不同的。相比较于优等生,教师更应该将注意力放在成绩中等或者是成绩稍差的学生身上,因为这一部分学生其实并不是学不起来,很有可能是因为学习信心没有建立起来。对此,教师要能够认知到知识应用的差异,提升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能力。教师可以在课堂之中组建小组进行讨论,让优等学生带着成绩略微差的学生去思考,进行六人或者是五个人的小组讨论,并且将这几个小组进行班级内部的“PK”以平均分来决定小组之间的优异,对于前面的小组进行小红花奖励。主题式教学能够有效地活跃初中数学课堂学习气氛,适度缓解学生中考的压力,让学生在一个轻快的环境之中去汲取更多的知识。同时,这种教学模式也能够改变传统的师生关系,加强教师与学生之间的沟通,让教师能够更好地去了解到学生学习的困难之处并及时的进行引导和答疑,从而进一步提升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朱华伟,徐章韬.教育数学:缘起、旨趣、现状和意蕴[J].数学教育学报,2015(04)
[2]李苹芳,朱华伟.初等数学新体系的教学实验调查与分析[J].数学教育学报,2015(02)
主题教学是怎么来的?主题教学的由来是怎样的?
主题教学是目前信息技术教学中非常流行的一个趋势。当然除此之外还有一些其他教学形式。也许,相比任务驱动,主题教学显得更生动,活泼,也更能体现出教师对课程认识的深度,知识的广度。其次主题教学,与流行的文化风紧密合拍。大家跟风的同时,一个显要的弊端出来了。
基于主题的教学应用场合包括在教师的教学设计、教育资源建设,教师的授课和学生的学习等方面。20世纪80年代初,著名教育专家顾明远教授率先发表文章,提出“学生既是教育的客体,又是教育的主体”的重要观点,引起我国新时期教育改革开放的思想解放运动。黄济、王策三、孙喜亭、王道俊等一些著名教授纷纷发表见解,进一步阐发“学生是教育主体”的观点。90年代,北京师范大学裴娣娜教授组织了全国范围的主体教育实验研究,华东师范大学叶澜教授提出了新基础教育理论。我国在2001年进行了基础教育的新一轮改革。新课程主要是.,以学生发展为本”为核心理念,改变学科本位的观念;注重科学探究,提倡学习方式多样化。在新课程的内容上,按照学习领域,主题等来划分。要求突破以学科中心,关注学生的兴趣与经验。密切教科书与学生生活以及现代社会、科技发展的联系,打破单纯地强调学科自身的系统性、逻辑性的局限,尽可能体现义务教育阶段各学科课程应首先服务于学生发展的功能。具体的实施,则是各个地区按照新课程课标,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制定相应的本土化课程。主题式教学正是在符合新课程改革倡导以学生为中心,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这一时代背景提出的要求下被逐渐重视起来。
什么是主题式教学设计
主题式教学设计,是以主题为中轴,围绕教学主题而展开的,在系统论、学习理论与教学论指导下,以教学主题为枢纽,在系统内诸要素之间彼此联系、相互作用与协调运行中,驱动师生"双适应双发展"以达成教学主体心理结构的完善与自我实现的整体性设计。
主题式教学设计从理论层面表现为静态维度与动态维 度两个方面:从静态维度看,一方面表征为教学系统各基 本构成要素根据各自在教学系统中的地位、作用而联结起 来的横向空间分布形态,即教学结构。换言之,就是从共时性角度,把教学看作由部分组成的整体,注重了解各部 分之间的相互关系,从系统整体出发处理问题。从动态维度看,表征为以整体教学结构为运动体在运动过程中的纵向时间序列形态,即教学程序。换言之,就是从历时性角度,将教学问题看作由许多相互关联的小阶段、步骤等组成的过程,注重把握全过程,从全过程出发关照好各阶段的衔接。横向空间分布形态与纵向时间序列形态于三维空间中交会、融合、协同与共振以形成自催化循环回路式运行轨迹,从而促成整体性教学活动的顺利展开。
从横向空间分布形态(即教学结构)来看,一个教学主题包括主题内容、主题目标、主题形式、主题方法、主题评价、主题行为。(见图1)主题内容源于课程内容又高于课程内容,是教师以既定的课程内容为原型结合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和教师本人的教学经验进行课程再开发的结果;主题目标也源于课程目标且高于课程目标,是反映共性的一般教学目标与特定教学对象(学生)的学习需要相整合的结果;主题形式是学习特定主题内容达成主题目标的教学组织形式,根据每一主题教学的 需要灵活决定,它可以是班级授课式、小组合作式或个别辅导式几种教学组织形式的组合;主题方法是完成特定主题内容的学习所选取的教学方法,这也要求根据每一主题教学的需要(特别是教师的教学风格与学生的学习风格)来灵活决定,它可以是讲授法、发现法或自学法,总之,要在以讲授法和自学法为两极的教学方法序列中合理决策;主题评价是围绕主题内容的基本特点及 主题目标开发的评价体系,具体运用哪一种评价手段、 评价形式或评价方法均要随当前主题的内容及目标而定; 主题行为包括教师的教学行为和学生的学习行为。从纵 向时间序列形态(即教学过程)来看,一个教学主题的 完成包括七个有序环节,即课程内容主题化、主题内容 问题化、问题焦点生活境脉化、生活境脉问题化、问题 焦点互动解决化、知识运演结构化、能力迁移与知识活化,这是主题式教学设汁的内在运行机制(见图2)。
主题式教学设计在操作维度来看,表现在三个面:一是单元式主题教学设计,即以学科内特定知识点 为主题内核,以教学单元为主题外延而展开的教学设 计。单元式主题教学设计基本上不改变教材系统本身所 固有的学科体系结构,按教材本身的逻辑结构确定教学主题并进行设计与教学。从课程实施取向来看,单元式 主题教学设计属于"忠实取向"的课程实施观。二是学科式主题教学设计,即在教师充分地将教材知识内化为 教师知识的基础上,根据学生现有知识水平与知识结 构,建构出符合学生最近发展区需求的新的教材结构, 进而确定教学主题并进行设计与教学。从课程实施取向 来看,学科式主题教学设计属于"相互调适取向"的课 程实施观。三是学习领域式主题教学设计,这又表现为 两种形式王一一是以学段为时间单位,在跨学科的基础 上,整合本学段各学科学习内容后,结合学校师资结构 与学生知识与能力水平形成具有本学校特色的综合性学 科结构网络,从而确定教学主题并进行设计与教学;二是模块式教学设计,即对某一学习领域认真研究后形成 学习领域独特的教学结构,进而确定教学主题并进行设 计与教学。这种形式主要表现在各种综合实践活动课程 与高中的模块式学习领域的教学中。从课程实施取向来看,学习领域主题教学设计属于"缔造取向"的课程实施观。
综上所述,主题式教学设计本质上是一种整体性设计,是对课堂教学中铀的真实突现,是以真实情境去表达教学主题,以教学主题去表达教学目标和具体教学要求,以教学目标和具体教学要求去刺激和满足学生的认知和非认知发展需求的一种实质性教学设计。它也是当前盛行的几种教学设计的整合,尤其注重形成教学目标、教学活动、教学主题、教学关系以及教学设计手段和方法诸要素的统一体。该设计能使教学主题在教学过 程中得以处处、时时的有效体现,能做到形式与实质的 有机统一,合作交流式学习与自主性学习的有机统一; 能使抽象的内容主题形式来实现具体化,概括性的内容以主题形式来实现有效表达,逻辑性的内容以主题形式来体现程序化。
主题教学设计的特点是什么?
教学设计是在教案、学案、评价方式,甚至学生问题的设计。它是课前的一个准备。它是以传播理论和学习理论为基础,应用系统理论的观点和方法,分析研究教学中的问题和需求,确定教学目标,制定教学策略,选择相应的教育媒体,确立解决问题的方法和步骤,并对教学结果作出分析、评价的一种计划过程与操作程序,以使教学效果达到最优化。教学设计是以分析教学需求为基础,以确立解决教学问题的步骤为目的的。教案仅是实施教学的计划安排,而教学设计有明确而具体的教学目标,着眼于激发学习兴趣,促进学生的学习,能够客观地评价和判断教学结果。教学设计更加符合教学规律,容易取得最优的教学效果 1.是围绕着主题来组织学习内容,以一些综合性的学习任务来驱动学习,偏重于对活动的设计,让学生在活动过程中体验知识的形成过程。
2.是围绕着主题制定相关的知识、情感和能力目标,它更强调学习者在体验知识形成的过程中培养高级思维能力和科学的探究态度,关注学习者多元智能的发展。
3.主题教学内容是在选择并提炼与主题相关的课本教学内容的基础上,拓展增加与主题相关的课外教学内容,经整合后形成高度结构化的学习内容。 4.学习者可以自由探究与主题相关的任何学习材料,学习资源的内容更为广泛。
5.主题教学设计则以问题探究、任务驱动式的学习活动为主。
6.主题教学设计的学习评价则是对学习者对主题的理解的评价,以及对学习者参与主题活动的过程性的评价,是一种面向学习者学习过程的评价。
7.主题教学教学组织形式不局限于课堂集体教学,而是更加灵活多样,大部分的教学周期比较长,是以一个主题单元为单位。
8.师生角色上,一节课的教学设计,主题教学设计中的学习者的积极性、主体参与性能得到更充分的发挥,学习者不再是知识的被动接受者,他们可以联系自己的知识背景、生活经历、兴趣爱好参与到主题的设计过程中;教师也不再只是知识的传递者,而是成为学习环境的创建者、学习资源的提供者以及学习者学习活动的合作者和促进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