蟑螂的主要特点
蟑螂的主要特点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食物
蟑螂的食物广泛得超过许多人的想象,这也正是蟑螂能够从远古存活至今的一个关键因素
从普特的食物到刷衣服的刷子,人类居住范围所有的物质几乎都能作为他们的吃食,如:电线的胶皮,一木质的家具,洗衣服用的肥皂,包装货物的纸板,种植的植物,掉落的枝叶,家中的沙发、鞋子的皮革,甚至于掉落在地上的头上也可以是它们的食物。
蟑螂尤其喜欢吃油脂重的食物,所以在四川等地蟑螂又有“偷油婆”的叫法。
二,习性
蟑螂体型很扁,这让他非常擅长爬行,只要稍有缝隙之地都能自由穿行,同时蟑螂会游泳,也会飞行。
蟑螂的繁殖能力超强,一只蟑螂一年可以繁殖出一百万的后代。
蟑螂不同于许多动物的一个习性是它在吃东西的时候能够一边吃一边吐一边排泄,所以被蟑螂爬过的食物会受到污染,这也是蟑螂造成食物污染和传播病菌的一个重要方式。
三,环境
蟑螂喜欢阴暗的地方,不喜强光,所以这个特点决定了它们昼伏夜出的习性。
蟑螂喜欢温暖的地方,所以厨房是蟑螂出没的重灾区,但是在盛夏,它们又会从厨房迁出,搬到更为适宜的地方,远离炎热。
扩展资料:
预防蟑螂滋生的办法
一,采用木质、金属、塑料、乙烯基或玻璃器具等易于清洁的厨房器具;
二,未吃完的食物要及时放到冰箱内;
三,定期打扫厨房的各个角落及主要器具的下方,清除所有食物的碎屑。
四,餐后立即清洗所有碗筷,脏盘子不宜长期浸泡在水中。
五,所有食物垃圾倒在密封的垃圾容器中,及时清理垃圾桶。发现环境中有蟑螂,可用蟑螂屋、蟑螂药等消灭蟑螂。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蟑螂
蟑螂是什么样子的 蟑螂的特征介绍
1、身体扁,卵圆形;触角长,丝状;体壁呈革质光泽,黑或棕色。头向下弯,口器尖端指向後方,而不是像大多数其他昆虫一样指向前方或下方。
2、雄体通常有两对翅;而雌体常为无翅或翅退化,身体上卵荚突出,用以将卵携带。雌体排出卵荚後,若虫从卵荚中孵出,初为白色,暴露於空气中後身体变硬并变为棕色。蟑螂成虫体大,某些种的翅展可达12公分(4.7英寸),其结构及大小使生物学家感到兴趣,将其用于实验室中。
3、蟑螂,泛指属于“蜚蠊目”(学名:Blattodea)的昆虫,已被发现大约有4000多种,除了其中大约有数十种会入侵人类家居,又有数种被人类饲养为宠物及作为宠物的粮食外,绝大部份品种只能在野外山涧树林或昆虫博物馆中见到。
4、家居最常见的蟑螂,大的有身长约5.0厘米(1.2英寸)美洲蟑螂、澳洲蟑螂及短翅的斑蠊;小的有体长约1.5厘米(0.59英寸)的德国蟑螂、日本姬蠊及亚洲蟑螂,热带地区的蟑螂一般比较巨大。家居蟑螂普遍夜行及畏光,野外蟑螂因品种而异,趋光性有正亦有负。
蟑螂有哪些特征?
蟑螂总体特征:体扁平,黑褐色,通常中等大小。头小,能活动。触角长丝状,复眼发达。翅平,覆盖于腹部背面;有的种类无翅。不善飞,能疾走。不完全变态。产卵于卵鞘内。约有2250种,主要分布在热带、亚热带地区。生活在野外或室内。
蟑螂是这个星球上最古老的昆虫之一,曾与恐龙生活在同一时代。根据化石证据显示,原始蟑螂约在4亿年前的志留纪出现于地球上。我们发现的蟑螂的化石或者是从煤炭和琥珀中发现的蟑螂,与你家橱柜中的并没有多大的差别。亿万年来它的外貌并没什么大的变化,但生命力和适应力却越来越顽强,一直繁衍到今天,广泛分布在世界各个角落。
曾经有生物学家根据蟑螂的生态习性下了一个定论:如果有一天地球上发生了全球核子大战,在影响区内的所有生物包括人类和甚至鱼类等都会消失殆尽,只有蟑螂会继续它们的生活!这是因为通常情况下人类身体所能忍受的放射量为5rems,一旦总辐射量超过800rems则必死无疑。而德国小蠊可以忍受9000-105000rems,美洲大蠊则达到967500rems!所以即使有核子爆炸蟑螂也可以幸存下来。现在美国政府用来消灭蟑螂一年的费用就达到15亿美元,大约是用在防治艾滋病预算的两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