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臣危机的车臣历史

有关车臣的历史可以追溯到7世纪初以前车臣人素以英勇善战著称,民族意识极强。在十九世纪上半叶,沙俄经过40多年的高加索战争,才于1859年把车臣并入沙俄帝国版图。在苏联时代,车臣自治区于1922年11月30日成立,属俄罗斯联邦。1934年1月15日,车臣与其西邻的印古什自治区合并成立车臣—印古什自治区,1936年12月5日为加入俄罗斯联邦的自治共和国。1944年,苏联政府以车臣人同德国侵略者合作为由,把他们强行迁出家园,50万车臣人被集体流放到高加索以北

和西伯利亚地区,直到1957年车臣才恢复民族自治。可以说,斯大林当年所奉行的错误民族政策为后来车臣问题的出现埋下了伏笔,而苏联的解体和车臣分离主义势力的崛起,则是导致这一问题爆发的直接原因。

1991年,曾任苏联空军重型轰炸机师少将师长的杜达耶夫趁“8.19事件”爆发之机,将原车臣—印古什领导人赶下台,并在同年的总统大选中当选为车臣第一任总统。上台后不久,杜达耶夫便急不可待地宣布车臣脱离俄联邦独立,这使得刚刚目睹了苏联解体过程的俄当局自己也面临着国家分裂的现实危险。为了遏制杜达耶夫的分离倾向,俄当局最初对车臣采取了“以压促变”的策略:在宣布杜达耶夫政权“非法”的同时,在财政上冻结对其预算补贴,在政治上则致力于扶植车臣反对派。

车臣历史

自15世纪奥斯曼帝国入侵开始,车臣人在高加索山区不断抵抗外来入侵。自从投向穆斯林的阵营,便缓和了与奥斯曼帝国的紧张关系,但却与信奉基督教的格鲁吉亚人及哥萨克人及信奉佛教的卡尔梅克人之间的冲突不断升级。

车臣在18世纪被沙俄征服,之后一直都属于俄国。十月革命之后,车臣继续留在俄罗斯联邦里。苏联成立后的1922年11月30日,成立车臣自治州,隶属于俄罗斯苏维埃联邦社会主义共和国,1934年1月15日和同属俄罗斯联邦的印古什自治州合并为车臣-印古什自治州,1936年12月5日改名为车臣-印古什苏维埃社会主义自治共和国。

由于在二战中,部分车臣人试图与德国军队合作谋求独立,1944年,在斯大林领导下的苏联政府撤消了车臣的自治共和国地位,将几乎整个车臣民族强行迁往哈萨克境内。直到1957年赫鲁晓夫执政时期,车臣-印古什苏维埃社会主义自治共和国方才得以恢复。

1989年后,苏联局势急剧动荡,民族分离势力在车臣、印古什和北奥塞梯等高加索地区严重膨胀,车臣和北奥塞梯等自治共和国均有流血冲突发生。

自从苏联解体以后,俄罗斯联邦的不少成员,特别是外高加索地区的共和国,都希望像邻近的亚美尼亚或格鲁吉亚一样享有独立的地位。加上过去在前苏联年代里,一直受到压迫,造成车臣人争取民族解放、要求民族独立和反俄罗斯的旺盛心态。

第一次车臣战争1991年,时任车臣共和国总统的焦哈尔·杜达耶夫发表了独立宣言,可是得不到俄罗斯的承认。1992年12月10日印古什共和国与车臣共和国分开。1994年,俄罗斯总统叶利钦指派俄军大举攻打车臣,造成一场十万人死亡的屠杀惨剧。之后,双方的冲突不但一直没有平息,还让车臣的伊斯兰原教旨主义分子得势。结果莫斯科的恐怖袭击不断发生。

1999年,7月4日,沙米利·巴萨耶夫指挥5000人的武装部队偷袭了俄内务部队哨所。导致了第二次车臣战争。俄罗斯第二任总统普京以较强硬的态度反驳了国内的分离主义思潮,指挥部队从两路进入车臣。以绝对优势的实力,军事压制了车臣分离主义势力。之后,双方冲突依然如前。

车臣问题是俄罗斯国内民族宗教矛盾,国际社会过问较少,有证据表明许多车臣妇女的丈夫或儿子无故失踪,她们搜集并纪录数百卷恐怖罪行的录像带,并将之偷渡入欧洲,向国际人权法庭控诉。影响所及,亦有部分车臣妇女选择加入炸弹自杀的恐怖事件[2]。

2004年5月9日,车臣发生炸弹爆炸,总统艾哈迈德·卡德罗夫被当场炸死。2006年3月4日,艾哈迈德·卡德罗夫之子拉姆赞·卡德罗夫被任命为车臣共和国总理。[3]2007年4月5日,拉姆赞·卡德罗夫宣誓就任车臣总统[4]。

2009年4月16日,俄国当局宣布车臣战争正式结束。

2010年3月30日,车臣战争的阵亡者遗孀(或称“黑寡妇”(черная вдова)),在俄罗斯首都莫斯科进行了自杀式炸弹袭击,以期谋求车臣的独立自主。

2010年10月19日在格罗兹尼列宁区的车臣议会大楼遭到武装分子攻击,有6人死亡17人受伤

车臣到底是怎样的一个存在?你了解多少?

独立的国家

历史上车臣曾经是一个独立的国家,沙皇俄国经过60年的血腥入侵吞并了车臣。苏联解体后车臣与俄罗斯政府又爆发了两次独立战争,最终车臣被普京指挥的俄罗斯军队再一次征服了。

车臣国土面积1.79万平方公里,有128万人口,是俄罗斯北高加索地区一个自治共和国。车臣人有自己的语言和民族文化,他们信仰伊斯兰教,是俄罗斯少数民族之一。历史上车臣人就生活在高加索地区,1816年沙皇俄国开始入侵车臣和达吉斯坦地区,而车臣民族与沙皇俄国军队爆发了激烈的战斗。最终车臣人被俄罗斯征服了。

谋求独立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车臣人试图与德国军队合作谋求独立。1944年苏联领导人斯大林以车臣人同德国侵略者合作为由,将几乎整个车臣民族强行驱逐到中亚和西伯利亚地区。车臣人在被斯大林驱逐的路上,因为缺乏食物和药品,病死饿死10万多人。一直到1957年赫鲁晓夫执政时期,才允许车臣人返回他们世世代代生活的高加索地区。

苏联解体后高加索地区的亚美尼亚、格鲁吉亚、阿塞拜疆等地区相继独立。由于苏联时期车臣人一直遭受压迫,因此车臣在1991年11月宣布独立,可是没有得到俄罗斯的承认。欧美国家为了消耗俄罗斯的国力,对车臣分裂武装进行了经济和军事援助,这让俄罗斯总统叶利钦非常生气。

所以1994年12月为了维护国家统一,叶利钦指挥6万军队发动了第一次车臣战争。由于车臣人得到了欧美国家的支持,很多欧美国家退役的特种兵,帮助车臣分裂武装打击俄罗斯军队,导致1996年俄罗斯军队战败并从车臣撤军,车臣获得了短暂的独立。

最后一战

1999年8月7日车臣武装分子主动向俄军进攻,8月10日刚刚成为俄罗斯总理的普京,建议总统叶利钦发动第二次车臣战争,消灭车臣分裂武装收复车臣地区。1999年9月13日车臣分裂分子把莫斯科一栋八层居民楼用炸弹夷为平地,导致楼内数百人死亡。普京忍无可忍在1999年10月,指挥8万俄罗斯军队开始进攻车臣地区。经过八个月的战斗,俄罗斯军队打败了车臣分裂武装。

目前车臣共和国总统是小卡德罗夫,小卡德罗夫非常崇拜普京。

车臣的历史

车臣汗部是外喀尔喀东路,在外蒙东部,东界黑龙江。 车臣共和国位于高加索山脉的中亚腹地,相差十万八千里。 而且,名字的来源也不同, 一个是俄语,一个是蒙语, 只不过汉语译音不小心雷同了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