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维生素K1和K2什么用?
人类饮食中两种主要的维生素K形式是维生素K1和维生素K2那么,这两种维生素之间有什么区别呢?
1.维生素K1的食物来源
维生素K1主要存在于植物性食物中,如绿叶蔬菜,它占人类消耗的所有维生素K的约75%-90%。
下面是几种富含维生素K1的食物,每个数值代表一杯(500毫升/杯)熟蔬菜中含有的维生素K1的量:
羽衣甘蓝:1062微克;
菠菜:889微克;
芜菁:529微克;
西兰花:220微克;
抱子甘蓝:218微克。
2.维生素K2的食物来源
维生素K2(甲基萘醌)是一组相关化合物的总称,通常又被细分为短链甲基萘醌(MK-4)和长链甲基苯醌(MK-7、MK-8和MK-9等等)。其中最重要的是MK-4和MK-7。维生素K2的食物来源因这些亚型而异。
一些动物产品中可以发现其中一种亚型MK-4,这是唯一不由细菌生成的形式。鸡肉、蛋黄和黄油是MK-4的良好来源。
从MK-5到MK-15是具有较长侧链的维生素K2的形式。它们由细菌产生,通常在发酵食物中发现。以发酵大豆为原料的日本料理纳豆,MK-7含量特别高。以下数值是100克食物中含有的维生素K2含量:
纳豆:1062微克;
猪肉香肠:383微克;
硬奶酪:76微克;
猪排(带骨):75微克;
鸡(腿/大腿):60微克;
软奶酪:57微克;
蛋黄:32微克。
二、维生素K1和K2的差别
维生素K1和K2的差别只在于侧链有所不同(K1 n=3,K2 n=2),维生素K1为黄色油状液体,维生素K2为黄色晶体。维生素K1和K2广泛存在于自然界中,绿色植物(如苜蓿、菠菜等)、蛋黄、肝脏等含量丰富。维生素K1和K2的主要作用是能促进血液的凝固,所以可用作止血剂。
三、维生素K 为什么有K1、K2、K3、和K4 之分?有何区别?
维生素K有天然和人工合成的两个来源,K1、
K2
来源于天然,K1来源于植物性食物和动物性食物;K2来源于细菌产物,如人体肠道寄生菌的合成产物。K3
和K4
都是根据天然维生素K
的化学结构用人工方法合成的药物。因此,它们的来源是不同的,而且作用特点也有区别,主要是:
维生素K1
、K3
和K4都有止血的作用,但K1的作用较K3和K4
强,K3和K4
的作用弱,作用时间也短。
(2)K1用于注射,K4用于口服。因K1
在肠道里必须有胆汁或胆盐的协助才能被吸收入血,因此口服K1必须与胆盐同时服用,K3、K4则不需要胆汁或胆盐
的协助就可吸收。K3也用于注射。
(3)K1的不良反应较少,仅在静脉注射时出现面红、出汗、胸闷等。故常用于肌内注射。人工合成的K3
、K4的不良反应较多,口服后可有恶心、呕吐,大剂量时可引起蛋白尿。
四、维生素K2是干什么的,对人又什么好处?
维生素K2具有帮助成骨细胞分泌的初级骨钙素羧化,变成活性骨钙素,从而促进血液中的钙离子沉积入骨。如果体内维生素K2充足,就可以激活骨钙素,活化的骨钙素对钙离子具有独特的亲和力,可以引钙入骨,使钙盐沉积,从而促进骨矿化。
(2)治疗和预防骨质疏松症
维生素K2生成骨蛋白质,再与钙共同生成骨质,增加骨密度,防止骨折。
(3)维生素K2可预防肝硬化进展为肝癌。
(4)治疗维生素K2缺乏性出血症,促进凝血酶原的形成,加速凝血,维持正常的凝血时间。
(5)具有利尿、强化肝脏的解毒功能,并能降低血压。
维生素K2也是补钙重要因素
北京大学第三医院副院长、骨科副主任宋纯理说,维生素K2是一种独特的维生素,它是由肠道微生物中的一些细菌合成,可以直接穿过血管壁进入骨骼、组织中,在体内发挥多种作用。其中,最突出的就是“助钙成骨”。
很多人每天都会服用钙片,然而有些人收效甚微,腿疼、抽筋等缺钙症状不见缓解,究其原因,由于维生素K2不足所引起的活性骨钙素减少是一个重要方面。维生素K2具有帮助成骨细胞分泌的初级骨钙素“羧化”,变成活性骨钙素的能力,从而起到促进血液中钙离子沉积入骨的作用。
人体内如果维生素K2不足,那么补充的钙剂不仅不能起到效果,还会留下健康隐患。这是因为,经肠道消化进入血液的钙离子无法变成骨钙,就会异位沉积,这些钙一旦沉积到关节软骨、血管、肾脏、皮肤等组织和器官里,就会导致关节软骨钙化、骨刺骨痛、骨性关节炎、血管硬化等疾病。
维生素K2多存在于发酵食品,如纳豆、酸菜和一些奶酪中,但国人日常膳食中普遍缺乏这类食品。《中国人群骨质疏松症防治手册》推荐,为维护骨骼健康及预防骨质疏松,健康成人每日需补充的维生素K2量约50-120微克,骨质疏松及骨骼亚健康人群的维生素K2补充量则需适量增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