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带四点底的字跟什么有关系 带四点底的字与啥有关
1、四点底的偏旁“灬”与火有关,少部分与动物尾巴有关,极少数仅做构字的部件四点底在《中华大字典》里作为一个汉字收入,音huǒ或 biāo。
2、其读(huǒ)时,古同“火”,烈火,是由“火”演变而成,是煮、蒸等字构成元素。读(biāo)时,是烈火的意思。因此四点底在古代是与火有关的。
二、带有四点底的字大多与什么有关?
与火有关,少部分与动物尾巴有关。
一、煎
1.烹调方法,锅里放少量油,加热后,把食物放进去使表面变黄:~鱼。~豆腐。
2.把东西放在水里煮,使所含的成分进入水中:~茶。~药。
3.煎中药的次数:头~。二~。这病吃一~药就好。
二、点
1.液体的小滴:雨~儿。掉~儿了。
2.小的痕迹:墨~儿。斑~。
3.汉字的笔画,形状是“、”。
4.几何学上指没有大小(即没有长、宽、高)而只有位置,不可分割的图形。如两直线的相交处、线段的两端都是点。
5.小数点,如432.5读作四三二点儿五或四百三十二点儿五。
6.表示少量:一~儿小事。吃~儿东西再走。
7.用于事项:两~意见。
8.一定的地点或程度的标志:起~。终~。冰~。沸~。据~。先突破一~。
9.事物的方面或部分:优~。重~。特~。
10.姓。
11.铁制的响器,挂起来敲,用来报告时间或召集群众。
12.旧时夜间计时用更点,一更分五点:五更三~。
13.时间单位,一昼夜的二十四分之一。
14.规定的钟点:误~。到~了。
15.点心:茶~。早~。糕~。
三、黑
1.像煤或墨的颜色(跟“白”相对):~板。~白分明。白纸~字。脸都晒~了。
2.黑暗:天~了。屋子里很~。
3.夜晚;黑夜:摸~儿。起早贪~。
4.秘密;非法的;不公开的:~市。~话。~户。~社会。
5.坏;狠毒:~心肠。这种人心太~。
6.姓。
四、照
1.照射:日~。阳光~在窗台上。用手电筒~一~。
2.对着镜子或其他反光的东西看自己的影子;有反光作用的东西把人或物的形象反映出来:~镜子。湖面如镜,把岸上的树木~得清清楚楚。
3.拍摄(相片、电影):这张相片~得很好。
4.相片:小~。玉~。
5.执照;政府所发的凭证:车~。护~。牌~。取缔无~摊贩。
6.照料:~管。~应。
7.通知:关~。~会。
8.比照:查~。对~。
9.知晓;明白:心~不宣。
10.姓。
五、然
1.对;不错:不以为~。
2.指示代词。如此;这样;那样:不尽~。知其~,不知其所以~。
3.然而:此事虽小,~亦不可忽视。
4.副词或形容词后缀:忽~。突~。显~。欣~。飘飘~。
5.又同“燃”。
三、四点底的字都是跟什么有关系
四点底的字跟火有关,如:蒸、煮、烹、热、煎。
蒸字释义:
1.热气上升:~汽。~腾。~发。~气(液体或固体因蒸发沸腾或升华而变成的气体)。~馏。云~霞蔚。~~日上。
2.用水蒸气的热力把东西加热或使熟:~饼。~饺。~笼。
3.古代以麻秸、竹木制成的火炬:~烛。
4.细小的木柴。
煮字释义:
把东西放在水里,用火把水烧开:烹~。~饭。~字(喻书生玩味文字)。~豆燃箕(喻骨肉相残)。~鹤焚琴(喻大煞风景的事)。
烹字释义:
1.煮:~调(tiáo)(烹炒调制)。~饪。~茶。
2.一种做菜的方法,先用热油略炒之后,再加入液体调味品,迅速搅拌,随即盛出:~对虾。
热字释义:
1.温度高,感觉温度高,与“冷”相对:~水。~带。灼~。~度。水深火~(喻人民生活处境异常艰难痛苦)。
2.身体发烧:~症。
3.使温度升高:~敷。
4.情意深:~心。~情。~忱。~切。~血。~爱。
5.旺、盛:~闹。~潮。~火朝天。
6.形容非常羡慕或急切想得到:~中。
7.受很多人普遍欢迎、关注的:~销。~门儿。
8.物理学上指物体内部分子不规则运动发出的一种能:~能。~力学(研究热能和别种能相互转化的科学)。
9.放射性强:~核武器。
煎字释义:
1.熬:~药。~熬。
2.烹饪方法,把食物放在少量的热油里弄熟:~鱼。
3.量词,指中药煎汁的次数:头~。二~。
参考资料
李新.常用词语大全【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1
四、四点底的字与什么有关
四点底的字与火有关,如:煎、熬、煮、烹、热
一、煮拼音zhǔ
释义:把东西放在水里,用火把水烧开:烹煮。
二、烹拼音pēng
1、煮:烹调(tiáo )(烹炒调制)。
2、一种做菜的方法,先用热油略炒之后,再加入液体调味品,迅速搅拌,随即盛出:烹对虾。
扩展资料
煮汉字笔画:
相关组词:
1、煮面[zhǔ miàn]
亦作“煑面”。犹汤面。
2、煮书[zhǔ shū]
“煮”书:就是反复品读,钻研,将书中的内容深入了解,透彻了解。
3、烂煮[làn zhǔ]
煮至熟烂。
4、炊煮[chuī zhǔ]
炊煮的意思是烧火煮物。
5、羌煮[qiāng zhǔ]
古代西北少数民族的一种食品,后传入内地。
五、四点底跟什么有关 四点底的汉字有哪些
1、与火有关,少部分与动物尾巴有关,极少数仅做构字的部件。
2、四点底在《中华大字典》里作为一个汉字收入,音huǒ或 biāo。其读(huǒ)时,古同“火”,烈火,是由“火”演变而成,是煮、蒸等字构成元素。读(biāo)时,是烈火的意思。因此四点底在古代是与火有关的。
3、但是同时,四点底也与一些动物的尾巴有关,这是有些字的“灬”跟“火”没有关系,是文字发展过程中形体的讹变。很多情况下,跟动物的脚和尾巴等有关。如:燕。
4、还有一种情况是,由“灬”组成的汉字做声旁组成新的汉字,只做构字的部件。如:遮、蕉、嘿、墨、默、憔等。
5、四点底字旁的字有哪些 :点、热、照、熟、煮、煎、焦、烈、煦、熊、烹、杰、熙、熬、勲、缹、炰、黒、焎、喣、烋、烝、爢、焘、焄、麃、炁、焣、焘、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