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俄罗斯前总统叶列钦还活着吗?

叶利钦在2007年4月23日,因心脏病加重在莫斯科突然逝世,享年76岁。

二、叶利钦死了?

1.2007年4月23日,因心脏病加重在莫斯科突然逝世,享年76岁。

2.鲍里斯·尼古拉耶维奇·叶利钦(1931年2月1日-2007年4月23日),苏联解体后首任俄罗斯总统。

叶利钦1931年2月1日出生于苏联加盟共和国苏维埃俄国斯维尔德洛夫斯克州达里茨基区布特卡村的一个农民家庭。1951年考入乌拉尔工学院建筑系,1955年毕业。1961年加入苏联共产党。曾历任苏共中央政治局委员、苏共莫斯科市委第一书记、苏联加盟共和国苏维埃俄国最高苏维埃主席等职。1990年7月退出苏联共产党。1991年6月12日当选苏维埃俄国总统。

1991年12月25日苏联解体,苏联最大加盟共和国苏维埃俄国独立。苏维埃俄国独立后更改国名为俄罗斯联邦。叶利钦担任独立的俄罗斯联邦的首任总统,执政时推动市场经济和民主制,采取的"休克疗法"让俄罗斯联邦经济濒临崩溃。在任总统期间曾四次访问中华人民共和国。1999年12月31日辞职并推举普京作为接班人。2007年4月23日,因心脏病加重在莫斯科突然逝世,享年76岁。

三、叶利钦怎么死的啊

叶利钦是因病去世。

2007年4月23日,俄罗斯总统机关事务管理局医疗中心称,莫斯科时间23日15时45分(北京时间同日晚上20时45分),叶利钦因心脏病加重,在中央临床医院突然去世,享年76岁。

由于叶利钦对俄罗斯的奉献,他的葬礼以国葬的形式在2007年4月25日进行,而且定为全国哀悼日。当日早上,仪式在东正教的救世主大教堂进行后,随即走到莫斯科三里外的新圣女公墓下葬。

扩展资料:

叶利钦的早年生活:

1931年2月1日,叶利钦出生于苏联加盟共和国俄罗斯苏维埃联邦社会主义共和国斯维尔德洛夫斯克州(南乌拉尔)达里茨基区布特卡村的一个农民家庭,是这个家庭的长子。

叶利钦出生后不久,在当地一处东正教堂受洗礼时,一名牧师在醉酒状态下为他施洗,将他浸入水中却忘记让他脱身,几乎将他溺死。为纪念儿子在出生后受洗时所经历的生死考验,父亲给他取名鲍里斯(俄语意为斗志)。

他在家乡完成中学学业,1951年考入乌拉尔工学院建筑系。大学毕业后,作为一名建筑工程专家,在家乡附近的斯维尔德洛夫斯克市工作三十年,曾在斯维尔德洛夫斯克州建筑部门、南方城市建筑托拉斯建筑管理局任职。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鲍里斯·尼古拉耶维奇·叶利钦

参考资料来源:人民网—俄罗斯前总统叶利钦逝世

四、俄罗斯历届总统

俄罗斯总统历任总统名单:

列宁、斯大林、马林科夫、赫鲁晓夫、勃列日涅夫、安德罗波夫、契尔年科、戈尔巴乔夫、叶利钦、普京、梅德韦杰夫。以上就是苏联(俄罗斯)历史上的十一名领导人。

在十月革命之后,身处地缘边缘地带的俄罗斯,逐渐成长为了一个世界级的强国。时至今日,俄罗斯依旧对全球格局具有着不可忽视的影响力,而这与俄罗斯(苏联)历史上的历代领导人的努力,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

第一任:列宁(1917—1924)

佛拉基米尔·列宁是苏俄(联)的第一代领导人,更是世界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被我党誉为“革命的导师”。

1903年,列宁一手缔造了“布尔什维克党”,这个党正是后来苏联共产党的前身。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沙皇俄国作为协约国的一方参战。因为前线的失利,经济的危机,俄罗斯国内百姓的生活在沙皇的苛政压迫之下步履维艰。1917年2月革命爆发,沙皇的统治被俄罗斯的资产阶级、无产阶级联手推翻。1917年底,列宁提出了“一切政权归苏维埃”的口号,在同年11月,也就是俄历的诗月发动革命,推翻俄罗斯资产阶级临时政府,成功建立了人类历史上第一个无产阶级国家:苏俄,史称“十月革命”。十月革命的一声炮响,不仅解放了俄罗斯人民,更给中国带来了马克思主义。在列宁的领导下,苏俄红军击败了由英、法、美、日等多国组成的干涉联军,成功捍卫了新生的红色政权。1922年,俄罗斯、乌克兰、白俄罗斯和外高加索联邦共同签署条约,成立联合体国家,苏联正式诞生,列宁任首任苏联人民委员会主席。在此之后,列宁便开始组织起苏联的战后经济恢复与重建工作,在此期间列宁倡导的“新经济”政策,也给予了我国改革开放诸多的借鉴和启示,成为了社会主义道路探索的一次有益尝试。1924年,列宁因病与世长辞,享年54岁。

第二任:斯大林(1922—1952)

在列宁逝世后,斯大林通过一系列的方式击败党内的竞争对手,树立威信,最终成为了继列宁之后的苏联第二任领导人。

斯大林对苏联的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均有着不可磨灭的历史贡献。在斯大林就任苏联最高领导人后,列宁此前的新经济政策被终止,苏联开始通过“五年计划”的计划经济方式,开展起了大规模的工业化、社会主义化建设运动。在斯大林执政期间,苏联通过第一个、第二个五年计划,从一个欧洲传统的落后农业国一举成为了欧洲第一,世界第二的工业国,其发展速度令世界西方国家都为之惊叹。此外,斯大林通过大型企业国有化、农业集体化的方式,将列宁在苏联构建的社会主义蓝图,变成了现实。1936年苏联新一部宪法的通过,标志着社会主义在苏联正式建成。而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斯大林则领导苏联取得了卫国战争的胜利,并最终消灭了以轴心国为首的纳粹德国。1941年6月,德国发动“巴巴罗萨计划”,大举入侵苏联,苏德战争就此爆发。在斯大林的坚定领导下,苏联在初期战场上极为不利的情况下,逐渐化主动为被动,先后取得了莫斯科保卫战、斯大林格勒保卫战的胜利,消灭了德军大批有生力量,并在1943年逐渐开展对德军的反攻。1945年,苏联红军攻克德国首都柏林,并将苏联的红旗插在了国会大厦的楼顶,而这也成为了苏联在历史上为人类反法西斯事业做出卓越贡献的象征。

然而,斯大林也因历史上的“大肃反”“卡廷森林惨案”等历史问题,也饱受世界各国的非议,而他在苏联执行五年计划期间一手塑造高度集中的斯大林模式,是造成苏联最终解体的主要原因之一,这让斯大林成为了在世界现代史上颇具争议的人物。1952年,斯大林因病与世长辞,享年74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