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牌洋作文的好开头

名闻遐迩的平潭石牌洋。“石牌洋”,现称“半洋石帆”或“双帆石”,在平潭岛西北看澳村西侧500多米的海面上,远远望去有一个圆盘状的大礁石,托着一高一低两块碑形海蚀柱。整个礁石像一艘大船,两块巨石像两面鼓起的风帆,正在迎着强劲的海风,破浪远航。

传说很久以前,海坛岛风沙成灾。有个哑童父母早故,与寡嫂相依为命,自幼喜欢游戏,常剪纸马纸兵,自己扮做皇帝带兵出征,乡亲称他“哑巴皇帝”。一日,蓬莱大仙云游至此,见哑童可怜,送给三张纸,教他剪成房子、粮仓、衣物等,使其往后不愁住、吃、穿。哑童心想:百姓受苦,罪在皇帝,就把纸剪成士兵、战马、刀箭,要除去皇帝,剩下的纸剪成舂臼和簸箕。一切准备停当,吩咐嫂嫂五更时刻叫他起床。只因嫂嫂报错了时间,才三更,哑童就向金銮殿御座射箭,此时皇帝尚未上朝。皇帝后来查明箭的来历,派兵直奔海坛岛捉拿哑童。哑童赶忙撒出纸兵纸刀应战,可是事先忘了点眼睛,兵刀全是瞎的,全军覆没。叔嫂急忙逃命,把纸舂臼和纸簸箕撒向海中,口中念咒,顷刻海上出现一艘帆船。上船后,哑童示意嫂嫂闭上眼睛,不料嫂嫂听到耳边风声呼呼,一时惊慌,眼睛一看,见狂涛滚滚,惊叫一声,顿时帆船沉没,嫂叔葬身海底。船身变成一块船型巨岩,平卧海上,双帆化成大小两个巨石,远看酷似帆船,此处俗称石牌洋,雅称“半洋石帆”。

据资料介绍,两个石柱均由粗粒灰白色的花岗岩组成,东侧的高达33米、胸宽9米、厚8米;西侧的一个高17米、胸宽15米、厚8米。两个石柱的底部都是近似四方形体,直立在礁石上。据地质学家考证,这是世界上最大的花岗岩球状风化海蚀柱,与平潭海坛天神并称平潭岛奇石“双绝”。

到平潭,最不能错过的景观就是半洋石帆(亦叫石牌洋)。景点是在苏澳辖区内的看澳村,远远的就望见茫茫海波中有一个圆盘状的大礁石,托着一高一低、一前一后的海蚀柱,犹如两片巨大的风帆,其奇异险绝令人过目难忘。据说,它是中国最大也是最罕见的燕山晚期花岗岩海蚀柱。晨雾晚霞里,石牌洋如巨舟扬帆,悠然行驶;风和景明时,似巨轮停泊,巍然不动;狂风骇浪中,又像战舰鼓满风帆,破浪前行,动人心魄!

平潭有什么好玩的地方景点

一:澳前台湾小镇

“澳前台湾小镇”是福建省平潭综合实验区的重点建设项目,也是平潭国际旅游岛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两岸共同家园建设的重要载体。它以平潭台湾免税市场为核心,是一座旨在为台湾特色商品提供展示、销售,并以此为基础打造为集休闲购物、体验消费、观光旅游于一体的展销馆区。

二:平潭石牌洋景区

只有两片像船帆一样的东西立在海中央,你见或不见,它都在那里。这是我国最大的花岗岩海蚀柱,这一奇特和壮观的景象颇具震撼力,值得去瞧瞧。说到半洋石帆,平潭当地人亲切地称之为“石牌洋”。这两根巨大的海蚀柱如同传说中的东海龙王的“神器”——金箍棒从海底顶出海面,有种直插云宵的气势,屹立在苏澳镇的看澳村海面上,这两根天然海蚀柱,东侧的一个高达33米,西侧的一个高17米,两个石柱的底部形似“印章”盖在礁石上。

三:平潭仙人井景区

脚底下是历经沧桑的石头,个个圆滑如鹅蛋,潮涨潮落,海侵海蚀,铸就了平潭岛古代和现代海蚀地貌并存,险趣自然的景观。“东海仙境”该景区位于流水镇王爷山南麓海滨,绵延数里的险崖峻峰临海而立,东海巨浪滔天,如千军万马奔腾而来,大有“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的气势,是难得的观潮好去处。此间有一口仙人井,井深超过47米,井口直径超过50米,井中水犹如两条蛟龙扑腾,喷起簇簇白色浪花。井里发出呼啸声,响彻云霄。坊间流传的“龙宫奏乐”、“海怪出没”、“峭壁无瑕”等传说为仙人井增添了一层神秘色彩。

四:龙王头海滨浴场

龙王头海滨浴场该浴场位于平潭岛东部,因传说中的龙公子和凤仙子的爱情故事而得名。这里沙滩广阔平缓,海沙洁净细致,岸线长约2公里,宽度500米,坡度只有1%。海水清澈澄碧,波光晶莹,潮声如乐,既有夏威夷的浪漫情怀,又有北戴河的瑰丽风采。该浴场背靠青翠的森林,面临蔚蓝的大海,环境组合美妙,和风拂来,海水轻漾,是理想的度假避暑胜地。龙凤头海滨度假村被辟为国家森林公园。

五:长江澳

对旅行爱好者和摄影爱好者们来说,平潭的长江澳风车田可谓是天堂。这里是福建省最大规模的风力发电田,一座座风车排列得错落有致,高高耸立尽情舞动在空中,碧海风车和蓝天白云,现代工业文明和自然景观,组成了一幅童话般的美丽的画面平潭长江澳风车田,得天独厚的风神厚爱着平潭,使其拥有极丰富的风能资源。错落有致的风车一座座的耸立在沙滩上,在空中挥动着细长的叶片尽情舞动着。远远望去,碧海荡漾、天蓝云白、配上缓缓转动的风车组成了一幅极美的画面。

六:海坛古城

“当他们选择海洋作为战场,挑起国际事端的时候,我选择了沉默;当他们侵占海洋资源,毫无节制的开发以谋取利益的时候,我选择了沉默;当他们毫无忌惮的将海洋占为己有的时候,我选择了沉默;当他们肆意扭曲海洋文明,将海洋变成掠夺、侵占、战场的时候……今天,我站在这里,代表一千多年前就创造闽越海洋文明的祖先们,向海洋的掠夺者宣战!”一座古城,只为寻找失落的闽越文明。这座以展现千年闽越海洋文化为宗旨,集观光休闲、滨海度假、互动体验、旅游购物为一体的大型旅游文化综合体,是中国首座海岛旅游古城。

七:南寨山

在平潭,除了海景其实还有很多的奇山异石也是挺好的,南寨山,一个被誉为“石头动物世界”、“石头公园”和“石景大观园”的景观,石之美在乎其形,形之胜在于其神”。用平潭人的话来说,南寨山的石头都是活的,这“活”的意思就是“活灵活现”,其拟人状物往往形神具备,千姿百态。南寨山位于平潭岛南部的北厝镇,是一处独特的海蚀地貌景观,以低丘陵为主的地形,遍布着形态各异的风化花岗岩海蚀石,其中不乏诸多象形山石。

八:平潭君山

君山,是平潭岛最高的山,登上君山,看平潭岛的梯田,民居,呈现出如画般的美景,绝对是一种视觉上的盛宴。 君山亦名军山,海拔434.6米,在峰峦起伏,流云迭翠之间,君山气势嵯峨,巅峰有云雾缭绕,呈一片青黛之色,颇有蓬莱仙境之风韵。不过,现在的君山山顶时军事重地,游客止步,古人笔下的那个绝壁万丈,天风拂来,潮声隐隐,山下沃田阡陌纵横,民居成片的绝美俯瞰风光就只能变成一种想象了。这是一个原生态的环境,绝对适合驴友出行。

九:平潭将军山

将军山原名老虎山,为纪念1996年初春三军联合演习期间,一百多名将军登山观战之盛况,平潭县委、县政府于同年4月1日决定更改山名,使该区的旅游开发主题更为突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就设置在当时将军们作战指挥的山洞中,当时的器具摆设都原封不动,内有一小放映厅,播放当年军事演习的壮观场面。山下有古代摩崖石刻,适合爱好书法者参研。山中有一处长数百米的一线天,山路曲折迂回,最窄处仅容一人通过,极富挑战性。

十:平潭大福湾

平潭大福湾位于平潭著名的将军山畔,属于平潭下湖澳的一个港湾。大福湾面对台湾海峡,宽阔的海域与外海大洋相连,海水清澈,众多的岛礁点缀其间,海域风光秀丽迷人。在大福湾畔,有一片小山,由于地质构造和海水侵蚀的影响,发育众多奇特壮观的海蚀地貌形态,有数不胜数的象形奇异岩石。湾内有一片小沙滩,非常干净,可供度假玩耍。港湾的栈桥、码头遍布着许多钓点,是垂钓爱好者的最爱。

十一:东痒岛

东痒岛风景怡人,适合拍照留念,岛上海蚀崖、海蚀洞、海蚀穴、海蚀平台、海蚀阶地等星罗棋布,形态各异。东痒岛有很多无污染沙滩,海水清澈见底,适合游泳。岛上一处海景盛好,海天交接,天气好时肉眼可看到台湾妈祖。来这里呼吸着带有点咸味的海风,露宿海滨沙滩的帐篷,品尝平潭当地风味海鲜,尽情享受海岛与沙滩的风情。

十二:红岩海滨山庄

红岩海滨山庄,位置靠近龙王头浴场,是平潭著名的旅游景观与休闲度假为一体的综合性景区。山庄整体面向东海,建设有酒店,休闲俱乐部,红岩客栈等。度假游客可在山庄伴月楼的饮茶谈趣,或登上观音山,朝拜滴水观音,祈求安康,亦或可前往神龟池,欣赏两只百年海龟。

十三:三十六脚湖

三十六脚湖,福建省最大的天然淡水湖。它是平潭人民的生命湖,总面积210万平方米,蓄水量1290立方米,最大水深16米。其中,湖、海、山、林交相辉映,岩、礁、碑、屿穿插交错,湖平如镜,秀色可餐,被称为海岛明珠。 三十六脚湖是平潭县城生活和工业用水的重要水源。周围海蚀地貌发育,景色绮丽,是著名的风景区之一。 福建省帆船队将此地作为训练基地。湖滨拱卫着的有照镜山、牛山、海坛山等,层峦迭翠,山光流影,岸草阡阡,怪石峥嵘。

十四:海坛天神

海坛天神是平潭岛奇石“双绝”之一(另一为石牌洋),位于南海乡塘屿南中村南海中,天神头枕沙滩,足伸南海。身长330米,体宽150米。胸高36米,头长33米,头宽35米,头高31米,脖子长18.3米,下身斜翘一柱状风化岩体,如男性特征,其高4.15米,围径4.50米,为周边渔妇传宗接代膜拜物,相传只要触摸此物,即可生个大胖小子。周身均为花岗岩球状风化造型,如此巨大的球状风化造型世所罕见,天下奇绝。

平潭石牌洋的传说?

据传,这个被誉为"天下奇观"的海上绝景,是古时人称"哑巴皇帝"的哑童造反兵败后沉舟的化石。古时,皇帝昏庸无道,朝廷腐败,境内饿殍遍野,十分荒凉。这一日蓬莱大仙驾云经过海坛岛的芦洋埔,见一哑童关心疾苦百姓,抱负不凡,便送他三张仙纸,嘱他可任意剪裁模型。于是哑童便将之剪成兵马等物事,完工时所剪之物刹时成真,他也竟能开口说话。此时的哑童开始调兵遣将,筹划部署起兵大事,俨然帝王风度。但其嫂不明就理,没有按哑童的 吩咐准备造反行动,导致良机坐失,造反失败。朝廷派出大队兵马来攻海坛岛,哑童见大势已去,便把事先剪给其嫂日用的石臼、石锤、簸箕扔进大海,化为舟帆与其嫂共同搭乘而去。后遇风暴,舟沉后双帆化作二石并立,成为平潭旅游资源一绝。

平潭旅游景点有哪些景点

平潭旅游景点

1.平潭石牌洋景区

只有两片像船帆一样的东西立在海中央,你见或不见,它都在那里。这是我国最大的花岗岩海蚀柱,这一奇特和壮观的景象颇具震撼力,值得去瞧瞧。

说到半洋石帆,平潭当地人亲切地称之为“石牌洋”。这两根巨大的海蚀柱如同传说中的东海龙王的“神器”——金箍棒从海底顶出海面,有种直插云宵的气势,屹立在苏澳镇的看澳村海面上,这两根天然海蚀柱,东侧的一个高达33米,西侧的一个高17米,两个石柱的底部形似“印章”盖在礁石上。

2.平潭仙人井景区

脚底下是历经沧桑的石头,个个圆滑如鹅蛋,潮涨潮落,海侵海蚀,铸就了平潭岛古代和现代海蚀地貌并存,险趣自然的景观。“东海仙境”该景区位于流水镇王爷山南麓海滨,绵延数里的险崖峻峰临海而立,东海巨浪滔天,如千军万马奔腾而来,大有“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的气势,是难得的观潮好去处。

3.平潭岛

位于平潭县境内。岛屿南北长29公里,东西宽19公里。平潭素有“千礁岛县”之称,全县由126个岛屿,702座岩礁组成。海坛岛面积为267.13平方公里,为平潭县主岛,占全县总面积的72%,为全国第五大岛、福建第一大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