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字的含义
基本字义
1.
不弯曲:~线。~角。~径。~立。~截了当。~觉(jué)。~观。
2.
把弯曲的伸开:~起腰来。
3.
公正合理:是非曲~。理~气壮。耿~。正~。
4.
爽快,坦率:~爽。~率(shuài)。~谏。~诚。~言不讳。
5.
一个劲儿地,连续不断:一~走。~哭。
6.
竖,与“横”相对:不要横着写,要~着写。
7.
汉字笔形之一,自上至下。
8.
姓。
详细字义
〈形〉
1.
(会意。小篆字形,从L(
yǐn),从十,从目。
徐锴:“L,隐也,今十目所见是直也。”本义:不弯曲,与“枉”、“曲”相对)
2.
同本义
[straight]
直,正见也。——《说文》
木直中绳,輮以为轮,其曲中规。——《荀子·劝学》
正直为正,正曲为直。——《左传·襄公七年》
木曰曲直。——《书》
巽为绳直。——《易·说卦》
先定准直。——《礼记·月令》
争高直指。——吴均《与朱元思书》
中通外直。——宋·
周敦颐《爱莲说》
梅以曲为美,直则无姿。——清·
龚自珍《病梅馆记》
3.
又
斫直删密。
4.
又
锄其直。
5.
又如:直线;直路;笔直;直迫(直直愎愎。直直劈劈。直搭直。直截了当);直橛橛(身体挺得直直的);直隆隆(高而直起);直堑(直的沟渠);直缕(形容直直挺挺,形容笔直或僵直的样子);直坦坦(笔直而平坦)
6.
竖。与“横”相对
[vertical]。跟地面垂直的
直栏横槛。——唐·
杜牧《阿房宫赋》
7.
又如:直上直下;直升机
8.
引申为正直;公正;不偏私
[honest;fair]
夫君之直臣,父之暴子也。——《韩非子·五蠹》
师直为壮,曲为老。——《左传·僖公二十八年》
屈平正道直行,竭忠尽智,以事其君。——《史记·屈原贾生列传》
直道而行。——宋·
司马光《训俭示康》
居正惮瑞峭直。——《明史》
9.
又如:直辞(正直的言辞);直声(正直之言);直质(正直朴实的资质);直信(正直诚实);直言正色(言语正直,仪容严肃)
10.
直爽
[frank;straightforward]
哥哥是口直心快射粮军。——《元曲选》
11.
又如:心直口快;直势(耿直坦率);直性子(性情直爽的人);直人(直爽的人;正直的人);直心眼(指人的心地直率)
12.
正
[due]
云白山青万余里,愁看直北是长安。——
杜甫《小寒食舟中作》
13.
又如:直南(正南);直北(正北);直准(正则)
14.
正当,有理
[appropriate;correct;right]
师直为壮,曲为老。——《左传·僖公二十八年》
二、什么叫直言?
直言,汉语词汇。
拼音:zhí yán
指诚挚地和直率地说。语出《国语·晋语三》:“下有直言,臣之行也。”
中文名
直言
外文名
blow off
拼音
zhí yán
注音
ㄓㄧˊ ㄧㄢˊ
意义
诚挚地和直率地说
基本信息
拼音:zhí yán
英文:blow off
注音:ㄓㄧˊ ㄧㄢˊ
反义词:婉言、讳言
基本解释:[blow off;speak bluntly] 诚挚地和直率地说。[1]
引证解释
正直、耿直的话。
①《国语·晋语三》:“下有直言,臣之行也。”
②《荀子·解蔽》:“故人君者,周则谗言至矣,直言反矣;小人迩而君子远矣。”
③唐 韩愈 《送进士刘师服东归》诗:“公心有勇气,公口有直言。”
④《宋史》卷三百一十五:“陛下忧闵旱灾,损膳避殿,此乃举行故事,恐不足以应天变。当痛自责己,广求直言。”
⑤ 曹禺 等《胆剑篇》第三幕:“他还是对的,他的忠谏还是有道理的。我应该听取他的话,我应该耐心听取百姓的直言。”
直率地说;说实话。
①《左传·成公十五年》:“初,伯宗每朝,其妻必戒曰:‘盗憎主人,民恶其上。子好直言,必及於难。’”
②《史记·张丞相列传》:“昌为人彊力,敢直言,自萧曹等皆卑下之。”
③唐 刘餗 《隋唐嘉话》卷上:“后退而具朝服立於庭,帝惊曰:‘皇后何为若是?’对曰:‘妾闻主圣臣忠,今陛下圣明,故魏徵得直言。妾幸备后宫,安敢不贺?’”
④清 陈康祺《郎潜纪闻》卷十四:“今属吏见长官,多嗫嚅逡巡,拘守仪节,公独於皇华公讌之座,侃侃直言,靡所避忌。”
⑤ 茅盾 《色盲》一:“这是个无可奈何的点头,正好象是有良心的医生不得不直言病人已经无望时候的那个点头。”
⑥明 施耐庵《水浒》第四十九回《孙立孙新大劫狱 解珍解宝双越狱 》伯伯在上,今日事急,只得直言拜禀。
直言敢谏。
①汉 晋 察举科目名。《后汉书·独行传·谯玄》:“平帝元始元年,日食,又诏公卿举敦朴直言。”
②晋 袁宏 《后汉纪·灵帝纪下》:“夏五月壬辰,晦,日有蚀之。诏公卿举直言。”
③明 冯梦龙 《东周列国志》第五十八回:“小人冒死直言,恐君之病,不能尝新麦也。”
④清 张庚《国朝画征录·袁枢传》:“父可立,明大司马,即万历中直言削籍,天启时忤璫再削籍者也。”
⑤清 陈鳣 《对策》卷五:“晋武帝 诏诸贤良方正直言,会东堂策问。”希望能够帮助到你
三、为什么直言直语,伤人伤己。
老狐狸说:直言直语是一把双面利刃,而不是一把可以披荆斩棘的开刀山。
其实某甲能力并不差,也有相当好的观察、分析能力,问题是,他说话太直了,总是直言直语,不加修饰,于是直接间接的影响了他的人际关系。
其实直言直语是人性中一种很可爱、很值得大家珍惜的特质,因为也唯有折中直言直语的人,才能让是非得以分明,让正义邪恶得以分明,让美和丑得以分明。只是在人性丛林里,“直言直语”却是有这种性格的人的致命伤,理由如下:
喜欢“直言直语”的人说话时往往只看到了现象或问题,也常只考虑到自己的“不吐不快”,而不去考虑旁人的立场、观念、性格。他的话有可能一派胡言,但也有可能精辟入理;一派胡言的“直言直语”对方明知,却又不好发作,只好闷在心里;鞭辟入里的直言直语因为直指核心,让当事人不得不启动自卫系统,若招架不住,恐怕就怀恨在心了。所以,直言直语不论是对人或对事,都会让人受不了,于是人际关系就出现了阻碍,别人宁可离你远远的,眼不见为净,耳不听为静。
所以在人性丛林里,直言直语是一把伤人又伤己的双面利刃。而不是披荆斩棘的“开山刀”,有这种直言直语个性的人应深思,并且建立几个观察:
——对人方面,少直言指陈他人处事的不当,或纠正他人性格上的弱点,这不是“爱之深,责之切”,而不在和他过意不去;而且你的直言直语也不会产生多少效用,因为每个人都有一个内心的堡垒,“自我”便缩藏在里面,你的直言直语恰好把他的堡垒攻破,把他从堡垒里揪出来,他当然不会高兴。因此,能不讲就不要讲,要讲就迂回的讲,点到为止的讲,他如果不听,那是他的事。
——对事方面,少去批评其中的不当,事是人计划的、人做的,因此批评“事”也就批评了人,所谓“对事不对人”,这只是“障耳法”。除非你力量大,地位高,否则直言直语只会替自己带来麻烦。如果能改变事实,则这麻烦倒还值得,如果不能,还是闭上嘴巴吧!
四、直言的近意词
直言——1.正直、耿直的话。2.直率地说;说实话。3.直言敢谏。
近义词:
直话——直言;正直的话。
坦言—— 1.坦率地说。2.坦率的话。
直说——照实说;坦白直率地说出来。
直白——直说;述说。
真话——1.犹言实情。 2.实话。3.对人、外界、物毫无防备时说出来的真心话。
五、理直气壮,直性子,直言不讳,口直心快,“直”的意思相同吗?
大致相同吧,理直气壮的直,表示理论上的正确程度,理论上的优势!直性子的直,是说一个人的性格直来直去,不会拐弯!直言不讳的直是说一个人有什么说什么,不隐藏!口直心快的直,是说这个人说话不经大脑思考,心里想什么马上就说出口!
六、直是什么意思
基本字义:
1、不弯曲:直线。直角。直径。直立。直截了当。直觉(jué)。直观。
2、把弯曲的伸开:直起腰来。
3、公正合理:是非曲直。理直气壮。耿直。正直。
4、爽快,坦率:直爽。直率(shuài)。直谏。直诚。直言不讳。
5、一个劲儿地,连续不断:一直走。直哭。
6、竖,与“横”相对:不要横着写,要直着写。
7、汉字笔形之一,自上至下。
8、姓。
拼音zhí,注音ㄓˊ。
部首目部,部外笔画3画,总笔画8画。
相关组词:
一直[yī zhí]
(副)表示顺着一个方向不变。表示动作始终不间断或状态始终不变。强调所指的范围。
直接[zhí jiē]
(形)不经过中间事物的:~关系。[反]间接。
笔直[bǐ zhí]
(形)直而长,不弯曲:~的公路|站得~。[近]笔挺。[反]弯曲|曲折。
心直口快[xīn zhí kǒu kuài]
性情直爽,有话就说。
直到[zhí dào]
径直抵达。
直立[zhí lì]
像笔杆一样直地竖着或站着。
垂直[chuí zhí]
(动)几何学上指两根直线、两个平面或一根直线和一个平面相交成直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