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别是一家之说是谁提出的

李清照“别是一家”说是李清照继承了苏门论词,“自是一家”说的菁华,在其所著《词论》提出新的词学观点。李清照的“别是一家”的观点出自其《词论》一文。

别是一家

《词论》是中国文学史上最早的一篇关于论词的文章,其中追朔了词的发展,兴起直至对词坛宿将的批评,其中提出的“别是一家”说是李清照在考查了数百年词的创作实践的基础上提出来的、关于词之文体和题材及主题之规定性的一个鲜明判断,其中提出了词的见解和要求,包括词的高雅,浑成,协乐,典重,铺叙,故实等特征。李清照词论维护了词的艺术体性,维护了词的传统风格。

李清照文学成就

李清照工诗善文,更擅长词。李清照词,人称“易安词”、“漱玉词”,以其号与集而得名。《易安集》、《漱玉集》,宋人早有著录。其词据今人所辑约有45首,另存疑10余首。

前期:真实地反映了她的闺中生活和思想感情,题材集中于写自然风光和离别相思。

后期:主要是抒发伤时念旧和怀乡悼亡的情感。表达了自己在孤独生活中的浓重哀愁,孤独,惆怅。

提出“词别是一家”的作家是?

李清照。

李清照作《词论》,在理论上确立了词体的独特地位,提出了“别是一家”之说。她以词应合律为基本立场,强调了词与音乐的血脉联系以及词与诗的不同之处,并以此来认识、维护词的独特性,严分诗词界限。首先是词必须要合于音律。李清照认为,词从唐代诞生以来,始终与音乐有着不解之缘。尽管自唐以来新的词调层出不穷,词的体式也流变日繁,但词作为“歌词”的本质始终未变。因而,合于音律,是词区别于诗的首要特点。她指出词不仅要像诗那样分平仄,还要“分五音,又分五声,又分六律,又分清浊轻重”,以规矩成其方圆,以此维护词之本色。李清照关于词应合律的这些要求,是她用以区分诗词差别的标尺,也是她“别是一家”的理论的主要基石。其次是词应该有自己的审美特点。针对"别是一家”的词论,李清照指出词要有自己独到的审美特点:词要高尚文雅;词要浑成,讲究意象的完整性以及全篇的整体美;词要讲究情致;词要典重,崇尚故实;词要善用铺叙手法,这里是针对慢词而言词家铺叙之法;不能以诗为词、以文为词、以才学为词,李清照认为这样不符合词的审美特点。她所提出的这些审美标准,对后人认识、掌握传统词风的艺术特征,以及进行填词的艺术创作实践,都具有指导意义。再次,词和诗有各自适宜表现的题材和要求。诗与词不同的表现题材和要求,是李清照“别是一家”的内涵之一。

词别是一家是哪位诗人提出的 词别是一家是谁提出的

1、李清照所说的词别是一家。

2、《词论》是中国文学史上最早的一篇关于论词的文章,其中追朔了词的发展,兴起直至对词坛宿将的批评,其中提出的“别是一家”说是李清照在考查了数百年词的创作实践的基础上提出来的、关于词之文体和题材及主题之规定性的一个鲜明判断,其中提出了词的见解和要求,包括词的高雅,浑成,协乐,典重,铺叙,故实等特征。李清照词论维护了词的艺术体性,维护了词的传统风格。

3、李清照工诗善文,更擅长词。李清照词,人称“易安词”、“漱玉词”,以其号与集而得名。《易安集》、《漱玉集》,宋人早有著录。其词据今人所辑约有45首,另存疑10余首。

别是一家是谁提出来的

李清照。

“别是一家”是李清照在考查了数百年词的创作实践的基础上提出来的、关于词之文体和题材及主题之规定性的一个鲜明判断,其中提出了词的见解和要求,包括词的高雅,浑成,协乐,典重,铺叙,故实等特征。

别是一家是李清照在《词论》中提出的观点。

李清照提出的“别是一家"到底是什么?

李清照所说的词"别是一家",就是说词应有别于诗,词与诗源同而流异,界线迥然,不能混淆,因而二者无论是在内容、形式,还是在意境上,都应有所区别。这种区别自诗词分疆而治便开始存在,且越来越趋于明显。李清照提出词"别是一家"的理论是符合当时词的发展现实的,但她在关于诗与词的关系及词"协音律"这两个问题上,表现了明显的不足:过分地强调了"不可混淆"一面,而忽视了"互相借鉴"一面;过分地强调"协音律",把它看得过重,搞得过细过严,未免又有些保守。但她的《词论》,在文学批评史上有其特定地位。

李清照是一位很有成就的女词人,她在《词论》中鲜明地提出了自己对词的见解和主张,并且尖锐地批评了许多词坛名家。她的基本观点是主张词“别是一家”,即词不能混同于诗,应该有自己的独特品质。这种品质应该是什么呢?从《词论》中可以概括出五点:(一)浑成,(二)协乐,(三)铺叙,(四)故实,(五)高雅、典重。尤其注重词的音乐性,主张词应分五音、四声、六律、清浊、轻重。

李清照提出词“别是一家”的主张,是针对苏轼“以诗为词”的作法的。苏轼继承欧阳修和梅尧臣改革文风和诗风之后,又改革词风,他的词打破了诗词的界限;创立了与传统的词的婉约风格相对的豪放风格,而当时一般文人却强调“尊体”之说,讥笑他的词“虽极天下之工,要非本色”。《词论》就是这种论调影响下的产物。李清照对词的音乐性的强调,也是沿袭北宋文人词的传统说法,以此作为词“别是一家”的佐证。

到两宋之际,词的发展已进入激变阶段,在民族矛盾大爆发的时代里,词要接受时代的要求,就必须蜕去它几百年来的“艳科”面目。南宋大作家辛弃疾,不但打破了诗词的界限,并且以辞赋、散文各种体裁来作词。李清照主张保持“婉约”的传统风格,说词“别是一家”,不许诗来侵犯它的疆域,无疑的具有保守性和局限性的。

但是,不管怎样打破诗词的界限,词毕竟是词,应有自己作为一种独立体裁的特点和风味。如果从这个角度来理解李清照主张的词“别是一家”,无疑是有其合理性的。

综观李清照留下的词作,是尽力做到了高雅而不卑俗,浑成而不破碎的,但却不是很典重和尚故实,长于铺叙的也不多,也看不到严守宫律的痕迹,尤其是她晚年的几首名作。由此可以推断《词论》可能是她早年在优裕的生活条件下写成的,不可能预见到社会激变带给词的变化。遭乱之后,她流离民间,个人生活也发生激变,使她的创作实践能够突破早年的文学观点。

总之,《词论》是宋代有个人见解、有组织条理的第一篇词论,在我国两千多年的文学史上,能依据创作经验写理论文字的的女性作家,李清照是第一人。她反对词里的“郑卫之声”,不满南唐君臣的“亡国之音”和柳永的“辞语尘下”的作品,都是应当应该予以肯定的.

在词论中提出词别是一家主张的词人是

两宋之交女词人李清照的词,风格委婉,感情真挚,善于运用口语,显得格外清新自然,“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出自李清照的《醉花阴•薄雾浓云愁永昼》.

故选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