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散念什么
雨散
霰
拼音:xiàn
简体部首:雨五笔:FAET总笔画:20
笔顺:
横,点,横撇/横钩,竖,点,点,点,点,横,竖,竖,横,竖,横折钩,横,横,撇,横,撇,捺
雨散组合在一起是什么字
上面一个雨字,下面一个散字是:霰,读音:[ xiàn ]
部首:雨
笔画:20
基本解释
1、〔霰弹(dàn)〕炮弹的一种,内装黑色炸药和小铅球、钢球,弹头装有定时的引信,能在预定目标上空及附近爆炸。亦称“榴霰弹”、“子母弹”、“群子弹”。
2、在高空中的水蒸气遇到冷空气凝结成的小冰粒,多在下雪前或下雪时出现。
相关组词:
霰弹 、冬霰、 秋霰 、冰霰 、雪霰 、烟霰 、霰子 、寒霰 、霰雪 、雨霰、阴霰 、雹霰 、皓霰 、霜霰等。
扩展资料:
霰在古文中的应用:
寒霰夜闻时,窗空人寂寞。——明 高启 《闻霰》
译文:寒冬时节,独自一人听风吹冰霜击打着窗户的声音,感到寂寞难耐。
相关词汇解释:
1、冬霰[dōng xiàn]
冬天空中降落的白色小冰粒。
2、冰霰[bīng xiàn]
下雪前或下雪时降落的白色小冰粒。
3、雪霰[xuě xiàn]
雪和霰。亦偏指雪。
4、烟霰[yān xiàn]
蒙蒙的雪珠。
5、流霰[liú xiàn]
飞降雪粒。常形容流泪。
上面一个雨字,下面一个散字,怎么读
霰,读作xiàn。
基本字义:(形声。从雨,散声。本义:雪珠) 同本义。亦称“雹” [graupel;sleet]
出处:夜深烟火灭,霰雪落纷纷。——白居易《秦中吟》
白话释义:深夜烟火熄灭,大雪纷纷飘落。
组词:冬霰、秋霰、冰霰、雪霰、烟霰、霰子、寒霰、霰雪、阴霰、雹霰、皓霰、惊霰、流霰、榴霰弹
扩展资料
字形演变
组词解释:
1、冬霰
冬天空中降落的白色小冰粒。
2、秋霰
犹秋霜。
3、冰霰
下雪前或下雪时降落的白色小冰粒。
4、烟霰
蒙蒙的雪珠。
5、雪霰
雪和霰。亦偏指雪。
6、霰子
雪珠。
7、寒霰
霰雪。
8、阴霰
山北的飞霰。泛指霰。
雨散是怎么读的呢?
雨散,读音yǔ sàn,汉语词语,意思为比喻朋友离散。
更多释义:
1、雨水普降,如雨布散,众多貌。
2、比喻朋友离散。
3,指男女欢会已毕。
4,谓雨过天晴。
出处:
晋·曹毗 《晋江左宗庙歌·歌中宗元皇帝》:“化若风行,泽犹雨散。”
南朝·梁·刘孝标 《东阳金华山栖志》:“回流映流,则十仞洞底;肤寸云合,必千里雨散。”
《文选·扬雄<剧秦美新>》:“云动风偃,雾集雨散。” 李善 注:“言众瑞之多也。”
《文选·刘孝标<广绝交论>》:“骆驿纵横,烟霏雨散。” 李周翰 注:“烟霏雨散,众多貌。”
南朝·齐·谢朓 《和刘中书絵入琵琶峡望积布矶诗》:“山川隔旧赏,朋僚多雨散。”
唐·王维 《酬诸公见过》诗:“登车上马,倏忽雨散。”
雨字头下面一个散是什么字
雨字头下面一个散是“霰”字。
1、霰是一个汉语词汇,属于形声字。从雨,散声。
2、霰的读音是xiàn。
3、霰具有三个意思:
(1)霰的本义指雪珠,亦称“雹”。霰在高空中的水蒸气遇到冷空气凝结成的小冰粒,多在下雪前或下雪时出现。出自南朝梁沉约《奉和竟陵王郡县名》的“阳泉濯春藻,阴邱聚寒霰”。
(2)指姓氏。明末,青州城朱氏衡王后裔为了逃避清军的追杀,改霰姓。
(3)指霰弹,炮弹的一种,内装黑色炸药和小铅球、钢球,弹头装有定时的引信,能在预定目标上空及附近爆炸。亦称“子母弹”、“榴霰弹”或“群子弹”。
雨加散念什么 雨加散如何念
1、雨加散念xiàn,是霰字。
2、霰,汉语二级字,在高空中的水蒸气遇到冷空气凝华成的小冰粒,多在下雪前或下雪时出现,霰又称雪丸或软雹,由白色不透明的近似球状(有时呈圆锥形)的、有雪状结构的冰相粒子组成的固态降水,直径2-5mm,着硬地常反跳,松脆易碎。
3、形声。从雨,散声。本义:雪珠。同本义,亦称“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