幽禽兀自啭佳音中的幽禽指的是什么
幽禽指的是鸣声幽雅的禽鸟“幽禽兀自啭佳音,玉立雕笼万里心。只为从前解言语,半生不得在山林”这是明代方孝孺的诗。诗中“幽禽”指的是鹦鹉。
幽禽相关典籍
唐贾岛《光州王建使君水亭作》诗:极浦清相似,幽禽到不虚。
宋陆游《西村》诗:茂林风送幽禽语,坏壁苔侵醉墨痕。
明高启《天平山》诗:高鹘有危栖,幽禽无俗哢。
鹦鹉
明代:方孝孺
幽禽兀自啭佳音,玉立雕笼万里心。
只为从前解言语,半生不得在山林。
方孝孺(1357—1402年7月25日),宁海人,字希直,一字希古,号逊志,曾以“逊志”名其书斋,因其故里旧属缑城里,故称“缑城先生”;又因在汉中府任教授时,蜀献王赐名其读书处为“正学”,亦称“正学先生”,明朝大臣、学者、文学家、散文家、思想家。后因拒绝为发动“靖难之役”的燕王朱棣草拟即位诏书,被朱棣杀害。南明福王时追谥“文正”。
幽禽兀自啭佳音中的幽禽指什么
幽禽指的是鸣声幽雅的禽鸟。“幽禽兀自啭佳音,玉立雕笼万里心。只为从前解言语,半生不得在山林”这是明代方孝孺的诗。诗中“幽禽”指的是鹦鹉。
原文
《鹦鹉》
方孝孺
幽禽兀自啭佳音,玉立雕笼万里心。
只为从前解言语,半生不得在山林。
作者介绍
方孝孺(1357-1402年7月25日),宁海人,字希直,一字希古,号逊志,曾以逊志名其书斋,因其故里旧属缑城里,故称缑城先生;又因在汉中府任教授时,蜀献王赐名其读书处为正学,亦称正学先生,明朝大臣、学者、文学家。
幽禽兀自啭佳音玉立雕笼万里心诗中幽禽指的是
幽禽兀自啭佳音玉立雕笼万里心诗中幽禽指的是鹦鹉。
全文:
鹦鹉(方孝孺)
幽禽兀自啭佳音,玉立雕笼万里心。
只为从前解言语,半生不得在山林。
译文:
幽禁的鹦鹉仍然发出悦耳的鸣叫声,在雕饰的笼中亭亭玉立不免有高飞万里的心。
只因为从前会说话,懂得人们的言语,所以致使半生不能在山林中自由地生活。
注释:
幽离:鹦鹉。
兀自:仍旧,还是。
赏析:
被囚禁的鹦鹉,仍有一颗向往自由的心,只是因为它会学人说话这门本领,就被人捉,被人关在笼子里终生不得出去,表示有的本领看起来很强大,实际上却会带来灾难,借喻有的人貌似有过人的本事,却也因此而终生不能幸福快乐,得不偿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