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正黄旗和镶黄旗相比,地位有高下之分吗?
镶黄旗地位更高。
八旗制度是满清政权建立时最重要的军事户籍管理制度,包括正黄旗、镶黄旗、正白旗、镶白旗、正红旗、镶红旗、正蓝旗、镶蓝旗总共八旗。
努尔哈赤以爷爷、父亲遗留的十三副铠甲起兵,逐渐统一女真部落之后,面临的最大的问题就是如何有效管理大量的民众。1601年,努尔哈赤提出了八旗制度,刚开始建立了正黄、正白、正红、正蓝4旗,1615年,又增加设立了镶黄、镶白、镶红、镶蓝4旗。八旗制度成为后金和满清政权的重要基础,后来征服蒙古和辽东之后,参照满八旗,设立了蒙八旗和汉八旗。
八旗制度下,最大的单位是“旗”,满语就是“固山”,相当于一个师;旗下面是“甲喇”,相当于一个团;甲喇下面是牛录,相当于一个营。一个牛录差不多300个人。
八旗设立之初,地位并没有高低之分,八旗旗主共议朝政。
只是在今后的皇位争夺,权力斗争过程中,镶黄旗地位逐渐高于其他旗。
入关之前,正黄旗和镶黄旗归努尔哈赤自己管理,其他旗由其子侄统领。
正黄旗(45牛录):努尔哈赤
镶黄旗(20牛录):努尔哈赤;
正红旗(25牛录):努尔哈赤次子代善
镶红旗(26牛录):代善长子岳托
镶蓝旗(33牛录):努尔哈赤同母弟舒尔哈齐次子阿敏
正蓝旗(21牛录):努尔哈赤第五子莽古尔泰
正白旗(25牛录):努尔哈赤第八子皇太极
镶白旗(15牛录):努尔哈赤长子褚英长子杜度
努尔哈赤死后,经过多尔衮摄政,正黄、镶黄、正白三旗成为上三旗,其余五旗被称为下五旗。在经过几番演变,镶黄旗成为皇帝的唯一亲卫军,皇帝的户籍也属于镶黄旗。经过几代皇权的巩固,镶黄旗的地位逐渐高于其他旗。
清朝276年间,镶黄旗出身的大臣、皇后、外戚等等也远多于其他旗。像电视剧中经常出现的瓜尔佳氏、钮祜禄氏、博尔济吉特氏、舒穆禄氏、叶赫那拉氏等9大贵族世家,以及外戚家族董鄂氏和富察氏,他们全都出自于镶黄旗。
努尔哈赤时代的开国大臣额亦都、费英东。 康熙时代的辅政大臣遏必隆、鳌拜。 以及后来雍正、乾隆时期,大家耳熟能详的一等公傅恒、郡王福康安、一等公海兰察、 佟国维、隆科多、萨布素等等都出自镶黄旗。
以至于清朝末期,慈禧太后为提升家族地位,将其父亲从正蓝旗抬旗至镶黄旗。
二、富察氏的正黄旗和镶黄旗有什么不同 具体指哪些方面
1、名称来历不同:正黄旗以旗色纯黄而得名;镶黄旗因旗色为黄色镶红边而得名。
2、地位不同:虽然正黄旗与镶来黄旗都属于上三旗源,但镶黄旗是上三旗之首。
3、建立时间不同:正黄旗建于明万历二十九年,镶黄旗建于明万历四十三年(公元1615年)。
三、满洲镶黄旗人和满洲正黄旗人有什么区别?
满洲镶黄旗人和满洲正黄旗人的区别在于:
1、旗色不同。
镶黄旗旗色为黄色镶红边。
正黄旗旗色纯黄。
2、创建时间不同。
镶黄旗建于明万历四十三年(1615年),是清代八旗之一。
正黄旗建于明万历二十九年,清代八旗之一。
3、佐领数、兵丁及人口数不同。
镶黄旗清末时的辖84个整佐领又2个半分佐领,约2.6万兵丁,男女老少总人口13万人。
正黄旗兵丁人口最多,至清末,下辖92个整佐领又2个半分佐领,约3万兵丁,男女老少总人口约15万人。
扩展资料
镶黄旗是上三旗之首,旗内无王,由皇帝所亲统,兵为皇帝亲兵,侍卫皇室的成员也从上三旗中选。
正黄旗,清代八旗之一,以旗色纯黄而得名。建于明万历二十九年,由皇帝亲自统领,是上三旗之一。
八旗最初源于满洲(女真)人的狩猎组织,是清代旗人的社会生活军事组织形式,也是清代的根本制度。八旗制度与清政权相始终,它既是清王朝取胜的重要因素之一,也使清王朝最终走向衰败没落之路。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镶黄旗
百度百科-正黄旗
百度百科-八旗
四、满族镶旗与正旗有什么区别吗?就比如镶黄旗和正黄旗,镶蓝旗和正蓝旗等等。。
有区别,以正黄旗和镶黄旗为例
1、旗色不同
正黄旗为纯黄色,镶黄旗为黄色镶红边。
2、属性不同
正黄旗为上三旗,皇帝亲统。镶黄旗为上三旗之首,皇帝亲统。
3、人数不同
正黄旗兵丁3万,人口15万;镶黄旗兵丁2.6万人口13万。
4、持令著名人物
正黄旗有索尼、纳兰性德,镶黄旗有孝贤纯皇后、哲悯皇贵妃、慈安太后、慈禧太后。
八旗本无高低之分。清军入关前,八旗中的正黄、镶黄两旗由汗王(皇帝)直接统领,其它6旗分别由汗王的子侄统领。惟镶黄旗只属于皇帝一人。镶黄旗内除了皇帝之外.没有其他宗室。稍后,皇权进一步加强,正黄旗与正白旗又归皇帝统属。
入关以后,宗室王公皆分隶镶白、正红、镶红、正蓝、镶蓝等五旗,皇子分府全部拨入这五旗。再无入正黄与正白旗的人。如此始有上三旗,下五旗之分。实际上,上三旗与下五旗只是相对于包衣佐领而言的,而与皇族和普通旗人无关。
皇室管家内务府三旗的包衣佐领,主要服务于宫廷。下五旗亦设包衣佐领,皆为王府所属,各随其主之旗。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八旗
五、满族镶黄和正黄的区别
主要区别是,得名不同、创建时间不同、地位不同、佐领数不同、兵丁和人口不同,具体如下:
一、得名不同
1、镶黄旗
镶黄旗因旗色为黄色镶红边而得名。
2、正黄旗
正黄旗以旗色纯黄而得名。
二、创建时间不同
1、镶黄旗
创建于明万历四十三年(1615年)。
2、正黄旗
创建于明万历二十九年(1601年)。
三、地位不同
1、镶黄旗
镶黄旗是清代八旗之一的上三旗之首。
2、正黄旗
正黄旗是清代八旗之一的上三旗之一。
四、佐领数不同
1、镶黄旗
84个整佐领又2个半分佐领。
2、正黄旗
92个整佐领又2个半分佐领。
五、兵丁和人口不同
1、镶黄旗
约2.6万兵丁 男女老少总人口约13万 。
2、正黄旗
约3万兵丁,男女老少总人口约15万人。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镶黄旗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正黄旗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八旗
六、正黄旗和镶黄旗的区别是什么?
名称来历不同,地位不同,建立时间不同。
1、满族镶黄旗由于旗色为黄色镶红边得名,由皇帝所亲统,镶黄旗姓氏有瓜尔佳氏、钮祜禄氏、博尔济吉特氏、舒穆禄氏、叶赫那拉氏、辉发那拉氏、乌拉那拉氏、郭络罗氏、伊尔根觉罗氏以及董鄂氏和富察氏。其中大多为满族八大姓,足以见得镶黄旗的尊贵。
2、正黄旗以旗色纯黄而得名,正黄旗姓氏多的数不胜数,比较著名的有爱新觉罗氏、伊尔根觉罗氏、乌雅氏、董鄂氏、李尔佳氏、马佳氏、纳兰氏等,同镶黄旗一样也属于上三旗,要说镶黄旗和正黄旗区别也非常简单,那就是正黄旗不如镶黄旗尊贵,八旗制度原本就是等级划分制度,因此地位的不同就是它们最大的分别。
3、明万历二十九年(1601年),努尔哈赤整顿编制,分别以牛录额真、甲喇额真、固山额真为首领,初置黄、白、红、蓝4色旗,编成四旗,万历四十三年(1615年)增设镶黄、镶白、镶红、镶蓝4旗,八旗之制确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