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虎贲将军这个官职有多大

虎贲中郎将是汉朝官职,相当于现在的中央警备团团长,负责保卫国家最高领导人领导汉朝的虎贲骑兵。后朝多沿用之。

“虎贲”是为历代英勇无敌的军队的最高荣誉。虎贲将军是荣誉称号。

应劭《汉官仪》曰:虎贲中郎将,古官也。《书》称武王伐纣,戎车三百两,虎贲三百人,擒纣於牧之野。言其猛怒,如虎之奔赴。平帝元始元年,更名虎贲郎。古有勇者孟贲,改奔为贲。中郎将,冠两鹖尾。鹖,鸷鸟中之异劲者也。每所攫取,应爪摧碎。鹖尾,上党所贡。

《周礼·夏官下虎贲氏》曰:“虎贲掌先後王而趋以卒伍。军旅会同,亦如之。舍则守王闲。(闲,┕苫互也。)

《尚书·牧誓》曰:戎车三百两,虎贲三百人,与受战于牧野,作《牧誓》。

《周书》曰:古有虎贲士千人,以牛投牛,以马投马,以车捧车。

《汉书·百官公卿表》曰:期门仆射,秩比千石。平帝元始元年,更名虎贲郎,置中郎将,秩比二千石。

二、古代的中郎将是什么官职呢?

中郎将原是九卿光禄勋属下官员,汉朝朝廷设三公九卿,百官以丞相为首,名称时有变动,有汉武时设内朝对抗外朝即丞相制的朝廷,达到君权坐大,而光禄勋也由原来的名称郎中令改为光禄勋,职权似有所加大,主要负责皇帝身边的事务,算皇帝的近侍。

光禄勋的属官有负责议论的大夫;负责宾客迎送、接受群臣奏事的谒者;供奉宫廷、等待受职的诸郎;以及期门、羽林等禁卫军。这些部门需要专人管辖,统率皇帝近卫军的首领便是中郎将,有虎贲中郎将统虎贲郎,羽林中郎将,统羽林军,初期都是秩比二千石的官员。中郎将脱胎于皇帝的近卫性质的警卫部队职务,到东汉时又再反复,不再局限于禁卫统领等职,也可以带领外兵出征成为军事将领,是一个大致介于军队首长将军和地区部队首长校尉之间的阶层,如使匈奴中郎将、北中郎将等,既内又外,成为统内统外皆可的军职。

到汉末三国时,比较著名的有建威中郎将周瑜、军师中郎将诸葛亮、五官中郎将曹丕等人。而曹丕的职务,其时魏国已经存在,连钟繇、夏侯敦也担任魏国官职。曹操却让曹丕担任朝廷的五官中郎将,类似副丞相,制衡监视的意图明显。五官,有百官的意思,东汉规定,做郎官服役到五十岁以上的人,可以分配到五官中郎将麾下,其余郎官则归左右中郎将管理。

汉朝的武职原分为三个系统,即将军、中郎将、校尉。一品将军为大将军,二品有骠骑将军、车骑将军、卫将军等,三品则是四征四镇将军,之后就是杂号将军。而中郎将职位在杂号将军之上,将军平时无战事不设置,常设的只有中郎将,秩比二千石,应该属二品。校尉主要以地方划分,如司隶校尉,汉武时有屯骑、步兵、越骑、长水等校尉,汉灵帝时又设八校尉,曹操曾任典军校尉。后来地位没落,渐居于中郎将之下。

三、三国时期有关军衔的问题

三国中最大的是大将军。有四征和四镇,四征在四镇的前面,所以征西大将军肯定比镇军将军大。假节,就是假节钺,持有节钺,是一种类似于尚方宝剑的身份象征的道具,封疆大吏,有独断专权才会赐予,和军衔没有关系,但是有生杀大权。

四、唐代中郎将是几品官

正四品下。相当于现在的北京军区警备团的司令。中郎将最早设置于秦朝,后来汉朝延续了秦朝的制度,所以在武将上也一直采用中郎将这个职位。汉初时期,武将一般分为将军,中郎将,校尉三个级别,其中将军并不是常设职位,只有遇到战事发生的时候,皇帝才会设将军一职。

注意事项:

在秦末汉初时期,中郎将的官位很大,而且还有一定的实权,不过等到东汉末年的时候,中郎将一职的权力就被大大削减了,因为东汉末年战事频繁,各种将军层出不穷。

所以中郎将一职就被降低了,但千万别小看了那个时候的中郎将,虽然职位被降了,但权力依旧没有减弱。三国时期位居中郎将一职,掌握实权的有两个人,一个是诸葛亮,另一个是曹丕。

五、袁绍袁术当过,孔融董允也当过,虎贲中郎将到底是个什么官?

​一人一桌一椅一抚尺,看孤罔炎一家也史

今日话题:虎贲中郎将

虎贲中郎将,听名字就感觉好霸气的样子。三国历史上,曾经担任过虎贲中郎将的有袁绍袁术兄弟、孔融、夏侯渊孙子夏侯绩、荀彧儿子荀恽、关羽孙子关统、赵云儿子赵统、糜竺儿子糜威、董允、来敏等。其中颇多广为后人熟知的三国人物。那么,虎贲中郎将,到底是个什么官职?为什么连孔融这样典型的文人都会担当此职呢?今天我们就来聊聊 “虎贲中郎将” 的那些事。

袁氏双熊

一、虎贲是什么?

也许有人对这个词很陌生,怎么读都不知道。贲通“奔”,本意就是像猛虎奔跑的样子。贲字的选择来源于战国勇士孟贲。而老虎身为百兽之王,古今中外文化中都具有极高的地位。也因此,凡是带有虎字的称呼,往往也都有着很高的地位。在传统中华文化中,虎贲大致有三种含义:1、是古代帝王赏赐有功大臣的一种礼器,是九锡(音赐)之一。2、指如猛虎奔腾追捕猎物一样的勇士。3、代表狮子座。

虎威

虎贲中郎将

二、中郎将位不高但权重

中郎将是从秦朝开始设立的武职,归属于九卿之一的光禄勋(早期称为郎中令)统领。光禄勋主管宫廷禁卫军,是皇帝身边最重要的一支护卫力量。凡是称为中郎将的,都是比二千石的中高级官员。中郎将有五官中郎将、左中郎将、右中郎将、虎贲中郎将和羽林中郎将。是光禄勋下属的主要统兵军官。比将军略低, 大致相当于现代准少将的级别 。曹丕就曾任五官中郎将。虎贲中郎将具体的负责内容是宫廷的护卫和皇帝出行的守卫之责。

禁军

仅从光禄勋负责的事情来看,我们就已经很清楚他的权力到底有多重了。凡是能被任命为光禄勋的都是皇帝高度信任的人,而光禄勋所选的统兵将领也一定是自己信得过的人才行。这就使得如袁绍、袁术、曹丕这样背景极其深厚的子弟,也会担任中郎将。除了表示被高度信任外, 通过负责守卫宫城,也会给他们带来更多与朝廷官员及宫中官员接触的机会。这对于人脉的快速积累意义重大 。

虎符

光禄勋最早成为郎中令的时候,本就是一个偏文职的官职,汉武帝以后才改为光禄勋。尽管改了称呼,但因为不用对外征伐,所以我们仍旧看到很多文人担任这样的武职。不用出征在外,也就不会面对西北风的肆虐,武职又如何?中郎将毕竟只是比二千石,距离中二千石的九卿乃至更高的三公级别还是有不小的差距的。对于想要进一步向上的士族子弟而言,有了这样的履历,未来才更好升迁。况且,通过中郎将的经历结识禁军和更多武将,往后才是文武通吃啊。

孔融

三、没落的虎贲中郎将

东汉从明帝往后,虎贲中郎将多由贵戚担当 。在何进谋诛宦官的时候,袁术亲率200虎贲进入宫中守住门户。可见虎贲中郎将的尊贵和职权之大。但从三国时代开始,虎贲中郎将就或多或少失去了往日的威严了。首先,虎贲中郎将的职责不再是如两汉时期的禁军统领,而是被广泛应用于普通领军将领。其次,因为职权的降低,它的级别也由准少将级别降为上校级别,离大校还有点远。到了唐朝,虎贲中郎将又被恢复禁军统领的职责,品级达到正四品。宋代以后被废,彻底成为过去。

将军出塞

知识拓展:汉朝九卿按照地位高低排序,依次是太常(奉常)、光禄勋(郎中令)、卫尉、太仆、大理(廷尉)、大鸿胪(典客)、宗正、大司农(治粟内史)、少府 。括号中的称呼是曾用过的名字。中国自古以来都是作为极重宗庙祭祀的国家,太常作为主管宗庙礼仪的卿,自然具有九卿中最高的位置。光禄勋的位次仅次于太常,也更进一步可见虎贲中郎将的地位。

喜欢的话,就关注我吧。同孤罔炎一起看两汉三国故事。

推荐阅读:魏延被杀,是诸葛亮的无奈,更是蜀汉的悲哀,该担责的或许是刘备

能够让曹操另眼相看,刘备的履历就足够亮瞎我们的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