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猴子捞月是伊索寓言故事吗
《猴子捞月》不是伊索寓言故事,是民间童话故事,《猴子捞月》讲述了一群贪心的猴子发现月亮想把它占为己有,结果用了各种方式,最后都没弄到月亮的故事
一群猴子在森林中各自玩耍时,蓝猴抬头看到了又圆又亮的月亮,梦想拥有它,于是吹了一声口哨把大伙召来,它们采用接竹竿的形式摘起月亮来,无奈竹竿接再长,月亮仍高高在上。黄猴看到井水中月亮的倒影时,也兴奋地吹起口哨召来大伙,蓝猴搔搔脑袋再生一计,大伙又一个接一个倒挂金钩捞起月亮来,可是月亮果然被捞进葫芦瓢里时,它们又为谁拥有它打起架来,结果,葫芦瓢落地,月亮“碎”成一片,真应了“水中捞月一场空”。
《猴子捞月》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不要仅凭不切实际的幻想做事,遇事要多动脑,认真思考以及不要在虚幻的事情上投入过多,最后只会白费力气并且什么都得不到。
二、猴子捞月亮是童话故事还是寓言故事
《猴子捞月亮》属于童话。
童话,儿童文学的一种体裁,通过丰富的想象、幻想和夸张来编写适合于儿童欣赏的故事;具有语言通俗生动,故事情节离奇曲折、引人入胜的特点。
寓言,是用比喻性的故事来寄托意味深长的道理,给人以启示的文学体裁,字数不多,但言简意赅,故事的主人公可以是人,也可以是拟人化的动植物或其它事物。
三、《狼和小羊》、《狐狸和葡萄》、《猴子捞月》各出自哪个寓言故事?
《
狼和小羊
》-《
伊索寓言
》
《
狐狸和葡萄
》-《伊索寓言》
《
猴子捞月
》-《法苑珠林·愚戆篇·杂痴部》
四、猴子捞月是寓言故事吗?
猴子捞月是寓言故事,这个故事的启发是这群猴子太傻了,竟干出如此不切实际的事。然而世上也有类似的人,他们凭幻想办事,其结果也只是跟猴子一样。
典出《法苑珠林·愚戆篇·杂痴部》,现如今,人们常用这则典故来告诫,如果庸人自扰,难免会招致灾祸。
寓言故事是含有讽喻或明显教训意义的故事,是文学体裁的一种。中国历来有些著名的寓言故事其成功之处在于故事的可读性很强,无论人们的文化水准高低,都能在简练明晰的故事中悟出道理。
扩展资料: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不要仅凭不切实际的幻想做事,遇事要多动脑,认真思考以及不要在虚幻的事情上投入过多,最后只会白费力气并且什么都得不到。
这个故事出自《法苑珠林·愚戆篇·杂痴部》:过去有一个伽师国,国内有一座波罗柰城。在城郊人迹稀少的森林中,生存着数百只猴子。一天晚上,这群猴嬉戏着来到了一口井旁。不知是哪只猴子先发现月影在井中一晃一晃,便大吃一惊:“不好了,月亮掉到井里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