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新疆有多少个少数民族呀

新疆现有47个民族.

常住少数民族有11个,其主要有以下几个:

1. 哈萨克族:人口有128.7万(7.45%),主要分布在傍依天山的伊犁哈萨克自治州,木垒哈萨克自治县和巴里坤哈萨克自治县,绝大多数过着逐水草而居、按季节转移牧场的游牧生活,并因此而养成性情直爽、热情好客的习惯,对前来的拜访者,不论认不认识,都会热情招待

2. 回族:是中国少数民族中散居全国、分布最广的民族。新疆回族主要分布在昌吉回族自治州、焉耆回族自治县以及乌鲁木齐、伊宁、吐鲁番等地,人口大约68万。散居在城镇的回族人,穿戴基本汉化,只有回族聚集的乡村,才保持著传统服饰:男子戴小白帽,穿白布衬衫、黑坎肩;妇女喜欢颜色鲜艳的服装,并有戴项链、耳环、戒指的习惯。

3.柯尔克孜:大部份聚居在克孜勒苏柯尔克孜自治州,而在乌什、阿克苏等地也有小部份,总人口14万左右。 蒙古族:新疆蒙古族主要聚居在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博尔塔拉蒙古自治州及和布克赛尔蒙古自治县,部份为古代准噶尔部落後代,其余则是川世纪从伏尔加河地区和内蒙古迁来;他们主要从事畜牧业,人口约14万。

4. 满族:新疆的满族约有18,000多人,他们是300年前清朝政府从东北地区发往西域屯田戍边的满族八旗兵丁的後代,现在以从事农业生产为主。由于长期的交往融合,新疆满族除了忌吃狗肉、忌戴狗皮帽、逢节日妇女穿旗袍之外,其余生活风俗习惯、衣食住行和汉族已基本相同。

5.塔吉克族:主要分布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西南部的塔什库尔干塔吉克自治县,其余分布 主要分布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的伊宁、塔城、乌鲁木齐。少数散居在布尔津、奇台和南疆

6. 维吾尔族:新疆维吾尔族人口达720多万,遍布全疆。以天山以南的喀什、和田、阿克苏等地为最多。

7.乌孜别克族:新疆乌孜别克族人口只有15000左右,散居在天山南北的许多县市,主要从事商业和手工业,也有以农牧业为生的。

8.锡伯族:是我国人口较少的民族之一,新疆锡伯族共有33000多人,大部份居住在伊犁河南岸的察布查尔锡伯自治县及附近的霍城、巩留等县。他们是1764年(清乾隆二十九年)清政府抽调原居中国东北的锡伯族兵丁及家属共4,000人,到伊犁驻防後定居而发展起来的。每年农历四月十八日的「西迁节」,是锡伯族最为隆重的节日,所有的人都穿上民族盛装,聚在一起纵情歌舞。

9. 达斡尔族:新疆达斡尔族人口很少,只有5,800多人,大都居於伊犁、塔城等地区。他们的祖居地在东北地区,也是清朝时被调遣至西,达斡尔人本说蒙古话,在新疆长期与哈萨克族杂居,人人都会讲哈萨克语,孩子们又多进汉语学校,所以,他们被称为天生的翻译。 10.俄罗斯族:新疆俄罗斯族只有8000多人,是18世纪以後陆续从沙皇俄国迁来的,现在散居在伊犁、塔城、阿勒泰等地,信仰东正教。住在农村的俄罗斯人以农业为主,兼营畜牧业,而居住在城镇的俄罗斯人则主要从事修理业、运输业、手工业和园林艺术等。俄罗斯人和各民族通婚,一般都能讲好几种民族语言。

11. 塔塔尔族:只有5,000人左右,主要居住在伊宁、塔城和乌鲁木齐市,一般使用维吾尔和哈萨克语言,信仰伊斯兰教。他们的文化教育事业具优良传统,知识份子较多,文化生活丰富多彩,民族音乐以豪放的草原情调为特色。

国外的民族

俄罗斯族:俄罗斯国

哈萨克族:哈萨克斯坦国

乌孜别克族:乌兹别克斯坦国

塔吉克族:塔吉克斯坦国

塔塔尔族:俄罗斯鞑靼自治共和国

新疆少数民族的一些禁忌:

饮食忌讳:在饮食上,新疆穆斯林禁食猪、狗、驴、骡肉和猛兽猛禽的肉,忌食未经杀而自死的动物的肉,也禁食一切动物的血。这些忌讳源于伊斯兰教,现已演化为生活风俗。因而切不可将以上诸物带入穆斯林家庭或餐厅,或在这种场所议论这些物品。假如你能向穆斯林表示,本人不吃以上食品,那么就会更受欢送,例如,他们可能以为:物质决定知识,吃驴肉,性情也会跟驴一样,或认为情操高尚的人怎样能吃不知羞耻的驴呢?

崇拜忌讳:忌蹂躏粮食、咸盐及各种食物,否则会遭到报应,不是日后变成乞丐,就是双目失明,永远生活在黑暗里;不能朝咸盐和火吐唾沫。忌踩或跨"亚拉克"(倒泔水的中央),以为这种中央有饭粒、馕渣和盐水,而这些都是"圣物",否则会带来厄运,遭到各种磨练。

赞誉忌讳:有些新疆人忌讳他人当面赞誉本人的孩子,特别不能用 "胖"、"漂亮"、"胃口好"等之类的词句;不管是亲戚还是朋友,忌讳一进屋就去抱主人家的孩子,特别忌讳远道而来的客人去抱,以为这样会使小孩受惊生病。因而,在新疆,你常会听到一些老人见到小孩经常说"这个小孩太难看了"。

二、乌鲁木齐有啥好玩·好吃的地方吗

乌鲁木齐,“美丽牧场”的意思,它是西域著名的“耕凿弦育之乡,歌舞游冶之地”,在这片原始大草原上,牧民们逐水草而居,过着“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的游牧生活。乌鲁木齐拥有汉、维吾尔、回、哈萨克、蒙古、柯尔克孜、塔塔尔、塔吉克、锡伯、乌孜别克、满和俄罗斯等47个民族,其中汉族约占72%。众多的民族,各种穿戴、语言、宗教信仰、风俗习惯,构成了乌鲁木齐五光十色的奇特风采。

景点

乌鲁木齐主要景点有:天山天池、柴窝堡湖-盐湖游览区、一号冰川、喀纳斯湖、水磨沟风景区、南山风景区、乌拉泊古城和古墓葬、陕西大寺、塔塔尔寺、汗腾格里寺、红山、乌鲁木齐革命烈士陵园、乌鲁木齐亚洲中心、新疆博物馆、乌鲁木齐人民公园、八路军驻新疆办事处纪念馆

天山天池

距乌鲁木齐110公里,天池位于该风景区的中北部,传说这里曾是王母娘娘的沐浴池。天池海拔1980米左右,长约3.4公里,最宽处为1.5公里,最深处达105米。湖水清澈碧透,周围云杉茂密,背后是白雪皑皑的博格达峰,湖光山色构成了天池迷人的高山景色。

柴窝堡湖

湖为乌鲁木齐市郊最大的淡水湖,距市区东南40余公里。湖呈圆形,面积约为28平方公里。湖中盛产鲤鱼、草鱼、鲢鱼、青鱼,也是新疆放养河蟹的基地之一。距柴窝堡湖东南仅5公里,面积47平方公里的盐湖是一座咸水湖。

一号冰川

冰川是高山气候的产物。高山雪线以上的降雪量超过冰雪的融化量,积雪不断加厚、增多,形成永久积雪,它们在适宜的盆地或山谷内积聚,通过自身的重压排挤雪层中的空气或经过反复的融冻作用,使粒雪变质成晶莹透明蔚蓝色的冰川冰,由于重力的作用,冰川冰由粒雪盆中缓慢流出,即成冰川。

南山天然风景区

位于北天山支脉喀拉乌成山北麓的山区,距乌鲁木齐市区60多公里,车行约2小时,是优良的天然牧场,羊群、马队点缀在绿色的草原上,云杉茂密,山花遍地;山谷深处还有一处20米高的小瀑布,景色十分优美。

水磨沟公园

乌鲁木齐市近郊东北部有一座大型山地公园,这就是著名的水磨沟名胜风景区。水磨沟风景优美,清泉山、水塔山、虹桥山、温泉山四山夹峙,榆柳参天,山坡上遍布花草,亭台楼阁掩映于绿荫间。山底百泉喷涌,长流不竭,汇成水磨沟穿流而成

乌鲁木齐主要景点有:天山天池、柴窝堡湖-盐湖游览区、一号冰川、喀纳斯湖、水磨沟风景区、南山风景区、乌拉泊古城和古墓葬、陕西大寺、塔塔尔寺、汗腾格里寺、红山、乌鲁木齐革命烈士陵园、乌鲁木齐亚洲中心、新疆博物馆、乌鲁木齐人民公园、八路军驻新疆办事处纪念馆

天山天池

距乌鲁木齐110公里,天池位于该风景区的中北部,传说这里曾是王母娘娘的沐浴池。天池海拔1980米左右,长约3.4公里,最宽处为1.5公里,最深处达105米。湖水清澈碧透,周围云杉茂密,背后是白雪皑皑的博格达峰,湖光山色构成了天池迷人的高山景色。

柴窝堡湖

湖为乌鲁木齐市郊最大的淡水湖,距市区东南40余公里。湖呈圆形,面积约为28平方公里。湖中盛产鲤鱼、草鱼、鲢鱼、青鱼,也是新疆放养河蟹的基地之一。距柴窝堡湖东南仅5公里,面积47平方公里的盐湖是一座咸水湖。

一号冰川

冰川是高山气候的产物。高山雪线以上的降雪量超过冰雪的融化量,积雪不断加厚、增多,形成永久积雪,它们在适宜的盆地或山谷内积聚,通过自身的重压排挤雪层中的空气或经过反复的融冻作用,使粒雪变质成晶莹透明蔚蓝色的冰川冰,由于重力的作用,冰川冰由粒雪盆中缓慢流出,即成冰川。

南山天然风景区

位于北天山支脉喀拉乌成山北麓的山区,距乌鲁木齐市区60多公里,车行约2小时,是优良的天然牧场,羊群、马队点缀在绿色的草原上,云杉茂密,山花遍地;山谷深处还有一处20米高的小瀑布,景色十分优美。

水磨沟公园

乌鲁木齐市近郊东北部有一座大型山地公园,这就是著名的水磨沟名胜风景区。水磨沟风景优美,清泉山、水塔山、虹桥山、温泉山四山夹峙,榆柳参天,山坡上遍布花草,亭台楼阁掩映于绿荫间。山底百泉喷涌,长流不竭,汇成水磨沟穿流而成。

三、锡伯族的饮食

锡伯族多数居住在中国新疆各县,锡伯族人喜爱骑马射箭。他们能歌善舞,早期的锡伯族人世代以狩猎、捕鱼为业,锡伯族过去信仰多神,也有信仰喇嘛教的。锡伯族是以粮食为主食的民族,包括小麦、稻子、玉米、高粱、黄米、小米等,这和本民族的生产形式有关。 锡伯族的饮食种类较丰富,面食有发面饼、死面饼、锅盔、馒头、面条、拉面等,馅食有包子、饺子、菜合子、肉馅饼等,米食有大米干饭、抓饭、大米(小米)稀饭。 发拉哈喀分(发面饼)是每天都离不开的日常主食,其做法:面和得较柔软,面团发酵透后,将面团擀薄,贴在锅底,三翻九转即熟。其大小因铁锅的大小而异,一般直径约三四十厘米左右,厚度为1厘米左右。烙发面饼,一般用生铁锅,掌握火候是关键,把握住火候,烙出的发面饼才酥软可口。 肉食来源主要依靠家庭饲养,多以牛、羊、猪肉为主。冬闲时锡伯族还常进行狩猎,野猪、野鸭、野兔、黄羊等均是冬季餐桌上常见的野味。锡伯族在吃猪肉方面,有一个特殊的方法。每当宰猪,将清炖的猪肉、杂碎都切成碎块或碎片后与灌肠煮熟的猪血拌在一起,同时调以佐料、蒜泥、葱花、盐等,其味道鲜美,再肥的肉也不感到腻。这种吃法,称作"猪血拌肉"。 锡伯族有一种别有风味的咸菜,叫哈吐浑索吉(咸菜),也称花花菜。它是用韭菜(要老的)红、青辣椒与芹菜、黄萝卜、包心菜做成。由于及时拌以盐并盛入瓦缸里,各种蔬菜原有的红、绿、白、黄等颜色截然分明,在冰天雪地的隆冬、饭桌上有那么一小碟夏季各种蔬菜色调俱全的花花菜,会激起人们强烈的食欲。 米顺是锡伯族调味用的具有民族特色的面酱。每年阴历四月十八日前,家家户户都将小麦数十斤发芽,刚发芽后倒入开水锅里煮熟,盛进瓦缸里,放在火炕最热处捂起来,等过几十天发酵成酒曲状并有甜味(这时不可食用),有时发酵过程中被厌氧的肉毒杆菌污染,过去,人们不知道这个道理而误食,结果许多人患病,甚至丧失生命。 熬各种果酱、制作罐头食品是锡伯族妇女的拿手技艺。每年夏天妇女制作各种果酱、西红柿酱及其他食品罐头。常做的是杏子酱、草莓酱、桃子酱、苹果酱、糖水葡萄、糖水海堂果等。蔬菜类罐头有西红柿酱、虎皮辣子、烧茄子等。 其做法是,将做好的成品盛入玻璃罐头瓶内,把有密封圈的瓶盖盖在上头,置开水锅里蒸半小时左右,蒸完立即将瓶盖拧紧,这样就可起到密封的效果。家庭制作的罐头可谓是绿色食品,不放任何添加剂,原汁原味,别具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