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贲怎么读
贲的拼音:bēn,feacute;i,中国常用汉字,多用作姓氏,有bēn和feacute;i 两种读音有美饰的意思,《易经贲卦上九》:白贲,无咎。孔颖达《周易正义》:以自为饰而无忧患。上下结构,部首为贝,总笔画数为9。
动词
(1) 通奔。急走;逃亡 [run;flee]
虎贲三千人。mdash;mdash;《孟子尽心下》
卫士旅贲。mdash;mdash;《汉书百官公卿表》
下比周贲溃以离上矣。(比周:勾结)mdash;mdash;《荀子强国》
(2) 又如:贲溃(奔走溃散)
(3) 奔流 [flow at great speed]
蚕珥丝而商弦绝,贲星坠而渤海决。mdash;mdash;《淮南子天文》
(4) 又如:贲星(流星)
名词
(1) 今名膈膜或横隔膜,膈的古称 [diaphragm]。如:贲门(中医指胃上端的开口)
(2) 虎贲:勇士 [warrior;brave and strong man]
令贲士主将皆听城鼓之音而出。mdash;mdash;《墨子备梯》
(3) 又如:贲士(敏捷善战的勇士);贲石(指古代勇士孟贲和石蕃);贲育(指古代勇士孟贲和夏育)
(4) 另见bigrave;
贲姓起源,贲氏有两支,一支音bēn(奔),另一支音feacute;i (肥)。据《元和姓纂》所载,贲(bēn,奔)氏为春秋时鲁国县贲父之后,以祖字为氏;一说春秋时晋国大夫苗贲父之后。此一支起源与贲(feacute;i,肥)氏不同。
二、贲姓怎么读?
贲作为姓氏念bēn。
起源:
1、源自县贲父
根据《名贤氏族》的记载可知贲姓最主要的起源就是来自鲁国,在春秋时期,鲁国有一位贵族叫做县贲父,是当时鲁庄公的亲信,而他的后裔中庶出的后代就需要以祖先名为姓,最终也就形成了贲姓氏族,而这一脉也是最正宗的贲姓氏族。
2、源自嬴父
根据《风俗通》可知,贲姓的另一个分支始祖叫做嬴父,他是秦王室的后裔,同时也是大夫,是秦非子的后人,因为受封于贲地,所以被称为贲父,于是他的子孙也就以祖先名为姓,最终贲姓也就传承至今了。
当然历史上还有一个叫贲父的人是晋国的大夫,他受封于苗地,所以又被称为苗贲父,最终他的子孙也就改为了贲姓正宗。
3、源自官职名
还有部分贲姓族人则是源自官职名,在西周时期设置了一个叫做虎贲氏的官吏,主要负责统领君王的近卫军队,能够掌管八百将士,最初的时候都叫做“虎奔”,后来因为“贲”“奔”通用,于是便改为了虎贲,而担任虎贲的官吏子孙也就以“虎贲氏”为姓,后来则简化为贲姓。
4、源自地名
贲姓中也有另一脉氏族源自地名改姓,就像裘姓起源和来历一样,在春秋时期鲁国境内有一个叫做贲泉的地方,这里也就是今天的山西省运城,原本贲泉是莒国的地界,但后来莒国被鲁国所占,于是这里才归于鲁国,后来居住在这里的人也就改为了贲泉氏,最终简化为贲姓。
姓氏名望
1、贲赫,汉朝时的将军。汉高祖刘邦打天下建立汉朝后,将有功劳的开国大臣封为诸侯王,但有些诸侯王受封后,自己养了些军队,又造刘邦的反。贲赫因事得罪了英布,他担心受到诛杀,就逃到长安,将英布的反叛阴谋和盘托出,英布得知消息,迅即公开反叛,并杀了贲赫全族。
2、贲蒿,汉代汝南郡人,以操守清高纯洁之士而知名,为时人所敬重。
3、贲亨,元代宣武年间的将领,处州路管军万户。出生入死,因为军功,升到大将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