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富先跑路绝不带后富!潘石屹再次套现200亿要跑路但被儿子坑了

前不久,鬼精鬼精的潘石屹出掉了soho中国91%的股份,完美套现近200亿,至此,潘石屹几乎清空了大陆所有资产

就在几年前,潘石屹还说,如果我们抛了资产要跑路,请问我们往哪里跑?我拿着中国护照,还是北京市的人大代表,我往哪里跑?这才短短过了几年,资产清理干净了,这次真要一去不复返了。

回过头来看,潘石屹早在2014年就开始谋划跑路的事情了。从2014年陆续出售了上海的soho海伦广场、soho静安广场以及凌空soho物业,15年出售了上海soho世纪广场,17年出售上海虹口soho,19年又把北京、上海的八大金刚出售了,截至到现在,已经把中国的所有资产进行了出售,累计套现400亿左右。如此的非常规操作,也是看出了潘石屹是铁了心的要逃离。

以前说的潘石屹,人们都会给他竖大拇指,因为他挣钱多嘛,有钱。但自从潘石屹要逃离中国的消息传出来后,他的名声可谓是一落千丈。他在中国挣了那么多钱,一点也没有回报 社会 ,从不做慈善,0捐款,反而是为美国的多所大学捐款合计6亿的资金。当人们指责潘石屹吃里扒外时,他的老婆张欣站出来说,给美国大学捐款,是为了让中国的贫困生可以去世界的一流大学读本科,这话一出,舆论顿时一片哗然,因为人们都知道,潘石屹的两个儿子都在美国入学,这笔钱可以说是他们的入学资格,不得不说,潘石屹一家真的很虚伪。

如今潘石屹一家除了他自己以外,其他人全都已经是美国籍了,所以他在抛售完中国资产后前往美国在人们看来已经是板上钉钉的事,但老天爷实在是看不下去了,不会让潘石屹走的这么轻松。正在他打着如意算盘的时候,他被他的儿子坑惨了。潘石屹的儿子因为诋毁英雄烈士,造成了恶劣的影响,构成犯罪行为,因此被国家通缉,也就是说,潘石屹已经成为逃犯的家属,不具有移民的资格,他逃跑的美国梦看来是不能成行了。

国家常说的一句话是,让一部分人先富裕起来,然后带动后来的人富裕,最终实现共同富裕奔小康。潘石屹是靠炒房发的家,然而潘石屹在吃尽了时代红利成为超级富豪后,拥有了移山填海的能力。现在到了他们该履行带动后富责任的时候,他却选择套现离场,我想请问潘石屹,你的良心不会痛吗?国外真的比家里好吗?朋友们,不知道你们怎么看呢?

潘石屹是怎么回应“跑路”传言的?

8月20日报道,SOHO3Q新征程广州·媒体见面会20日在广州举行,SOHO中国董事长潘石屹在约一小时的时间里回答了众多媒体记者的提问,涉及中国房地产市场方向、SOHO轻资产战略、共享办公模式、SOHO3Q在广深的落地等。

近期房地产市场最大的新闻之一,要数王健林将万达集团部分酒店和文化旅游项目以600多亿元出售给了融创中国;与此同时,潘石屹也在“卖卖卖”, SOHO中国旗下光华路SOHO和凌空SOHO纷纷被卖出,潘石屹先后将300多亿资金收入囊中。一时间,“王健林、潘石屹接连甩卖资产,房地产市场要变天”的传闻充斥网络。

潘石屹在20日的发布会中对此作出回应,潘石屹表示:“ 最近,关于我们负面新闻比较多,说我们跟王健林、李嘉诚一样把资产都抛了、我们要跑了。请问我们往哪里跑?我的护照还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护照,我还是北京市人大代表,我能往哪里跑?”

谈及对中国房地产的看法,潘石屹认为,经过过去20多年的快速发展和建设, 中国已经不缺房子了,但“满足不了的是人们的贪欲”;在与王健林曾共同提倡的“轻资产”方向上,潘石屹说,可能一部分的思考跟王健林的思考是一样,一部分思考跟王健林的思考是不一样的,可是正确道路只有一条,“我也不知道我这个思考对不对”。

潘石屹该次广州媒体见面会重点是围绕着SOHO当前重点市场策略3Q来进行的,潘石屹表示,当前对中国经济和社会带来最大改变的就是互联网;而互联网第三次浪潮中带来的共享经济将带来伟大的前景;SOHO3Q的共享办公理念因此而来。

潘石屹透露,近期做出了一个重要的决定,就是把自己的办公室消灭了。他双肩背着黑颜色的包,走到什么地方,什么地方就是他的办公室,这样他跟员工之间工作效率提高了。另外,他经常出差,办公室就经常会闲置,他认为这就是资源浪费。

在北京、上海获得了3Q共享办公的宝贵市场经验后,潘石屹确定下一步将把共享办公这一模式放到广州、深圳来发展,不过他强调不会与地产商合作共享办公;他表示,目前中国很多城市办公楼空置率很高,不会继续买地自己盖商业地产,空置率这么高还盖会成为自己和银行的负担,在广州等地会选择租场地做共享办公市场。

作为最早进入房地产市场的一批人,潘石屹表示,自己之所以进军共享办公这一领域,是因为必须跟上时代变化的角度,他强调SOHO3Q还只是个实验室,当前社会进步、行业进步非常快,每个人都要适应社会变化,之前的BB机、摩托罗拉手机、爱立信手机都是高科技的代名词,可现在都纷纷远离我们的生活了。

在媒体问及SOHO3Q的利润周期时,潘石屹笑称要理解开发商的心理,房地产市场里的都是赚过大钱的人,他对3Q项目目前的要求是不亏钱,没打算一定要赚多少钱,关键是做成规模,如二十万座位以上,到时看效果如何,模式起来了,钱就自然而然来了。

“逃跑”失败后,国家再次出手,潘石屹接连遭受暴击,到底发生了什么?

SOHO中国在港交所发布公告称,就此前高盛代表黑石集团收购本公司全部已发行股份的要约,鉴于目前满足先决条件的进展不足,各方在咨询执行人员后决定并一致同意不作出要约。

雷达财经注意到,公告中提到的要约指的是“6月16日黑石集团以5港元/股,最高对价236.58亿港元收购SOHO中国54.93%股权的交易”。而所谓的“先决条件”则涉及国家市场监管总局的经营者集中审查。

潘石屹是SOHO中国的创始人,也是中国房地产行业顶级富豪。在过去几年,潘石屹不断减持国内资产,加大海外市场投资。潘石屹不打算停手,想要将SOHO中国出售给国外资本。针对这一行为,国家已经立案调查了,对此潘石屹会遇到哪些麻烦呢?还能顺利出售SOHO中国吗?

潘石屹吃尽了中国房地产市场的红利,在国内不断扩大SOHO中国的业务。不可否认潘石屹是个商业奇才,很早就发现了中国房地产行业的前景,过去几十年来一直从事房地产开发。小有成就的潘石屹不再局限国内市场,开始聚焦海外市场。

“金星秀”上主持人金星对潘石屹的采访还记忆犹新,也就是在这时候大家才看清潘石屹的“奴性”。中国有句老话叫面由心生,看潘石屹的长相就知道这个人绝非善类,一脸滑头的奸商嘴脸,如果仅仅是奸商还不至于被国人口诛笔伐,没有脊梁骨的媚外才是国人最痛恨的。

在“金星秀”上主持人问潘石屹,中国有那么多大学,很多贫困生都是需要资助的,你为什么只捐款给外国的哈佛大学?谈到向哈佛捐出的1500万美元潘石屹满面春风,甚至还为自己能有捐出这么一大笔钱而骄傲,他回答道不是捐给哈佛学校的,而是捐给哈佛贫困生。

国人之所以痛恨潘石屹,并不是因为出于“仇富”的心理,而是因为“忘本”!SOHO中国之所以能够成为国内房地产行业的头部企业,主要还是因为从联想手中拿到了秀水东街琼民源那块黄金土地,赚了近千亿。要知道,这块土地本来是要用作中科院计算所的科研基地。

潘石屹凭借SOHO中国在房地产在短短的几年内攫取了大量的财富,但是其在功成名就之后,并未尽到一个“企业家”的责任,反而不断清空国内资产,在海外大量购置资产,且向美国高校无偿捐赠数亿元。

潘石屹在海外不断散财树立“善人”的形象,反而在国内吝啬无比,无论是武汉疫情,还是河南水灾,面对处于水深火热之中的同胞,他变成了一个“铁公鸡”,未曾向灾区捐出一分钱,甚至连一句慰问的话都不想说!

他就是一个精神外国人,同时中国身价百亿的企业家,马云,刘强东虽然被国家频繁点名,但是大义上从来没有含糊,只要中国一有灾情这两家捐款捐物从来没有落在别人后面,作为一个土生土长的中国企业家,不仅不管自己祖国的危难,还处处讨好国外,这种软骨病是时候给他治治了。

虽然捐款是出于个人意愿,不强求是否要捐款。但这种区别对待的行为,还是令许多国人感到失望。事实上,潘石屹正在不断投资海外市场,向美国捐款1亿美元或许也是投资的一种方式。用1亿美元如果能换来在国外好的名声和前途,估计很多富豪都愿意这么做。

除了捐款,潘石屹收购国外地产的股份。潘石屹斥资14亿美元,拿下了美国通用汽车公司大厦40%的股份,另外还参与了纽约曼哈顿公园大道广场的投资等等。又是捐款,又是投资国外房地产,潘石屹的意图已经非常明显了,就是在为海外市场铺路。既然已经展开布局,潘石屹就不会轻易停止动作,这一次潘石屹打算出售SOHO中国。

然而,让所有人没想到的是,潘石屹“逃跑”失败后,其旗下公司因涉嫌偷税漏税问题被有关部门立案调查,随后7家SOHO中国因私自给租户增加电费牟取暴利被罚8000万!

其实,何止潘石屹有问题,其子潘瑞也颇有乃父之风,其曾因在英国留学期间,多次在社交平台上公开诋毁为国戍边的英雄烈士,贬低中国等,上了通缉名单,但可惜的是,潘瑞至今都未能伏法!

潘石屹小区跑步 居民为何害怕

这是个真实的事。之所以要这么强调,是因为整个事件有点荒诞剧的感觉。 上周末,著名房地产商潘石屹带小孩去一个小区上课。小孩在上课,他在小区里跑步,据说是完成每天一万步的计划。但后面的接着发生的事,完全出乎潘石屹的预料。 如今,潘石屹的脸不亚于“四大天王”,小跑几步,立刻就被认出来了。但待遇与明星不同,来的不是索要签名的“粉丝”,相反,整个小区如临大敌:“房地产商来了!”、“潘石屹来了!”、“要拆我们家的房子了!”这些信息在小区内通过电话、短信等各种渠道快速传播着。 原因很简单,一个敏感的人跑到敏感的地区,整个地区就会异常敏感起来。潘石屹跑步的小区是一个“小产权小区”,几天前政府刚贴出公告,要拆迁他们的房子。潘石屹的到来,不亚于给小区的紧张情绪火上浇油。于是他们组织起来:有“领导小组”,有负责收集文件资料的,有专门负责去政府请愿的,有专门负责谈判的。正在跑步的潘石屹,不知不觉间就陷入了一场“人民战争”的漩涡。 当“领导小组”组长收拾好一切,出现在潘石屹面前的时候,老潘有点怕了,反复解释他没有任何拆房子的意思,只是陪小孩到小区来上课的。到这个时候,异常紧张的小区才解除了“警报”,明白是一场误会。老潘在自己的博客里说:“走出这个小区,想起来都后怕,有点被当成了‘鬼子进村’的感觉。” 很佩服老潘的豁达。被误会为“鬼子”后,还饶有兴趣地参观了“领导小组”的“小产权房”。但老潘走后,依然人心惶惶的小区,却说明了一个铁一般的事实:潘石屹是一个误会,但开发商绝对不是误会。因为潘石屹不来,还有李石屹,任石屹,该来的还是要来的。 笔者无意讨论小产权房的对与错,老潘在博客里说,房地产行业的纠纷主要集中在两个问题:房地产商逾越法律框架的土地储备和小产权房,这自有一番道理。但真正的问题是,老潘们成了“鬼子”?从财富的对立,到情感的对立,这才是我们更应该担心的地方。 相比复杂的房价问题,这种紧张情绪比小产权房本身更为严重。任其发展,一切在市场经济中得到大益处的人,都容易被列入“鬼子”行列。现在追究谁是“鬼子”,谁是“八路”,根本就无济于事。伴随中国城市化进程,人多地少是个不争的事实,“广厦千万间”愿景的实现实在需要超级智慧和艰苦求索。 万事离不了一个“理”字。该拆谁的屋,该赔多少钱,怎么个进度,为什么这么安排等等,这一系列的问题如果能够做到“有理有据、信息公开、待遇公正”,对抗也许会少很多,至少身在局中的“领导小组”们能少体会些惶惶之感。当然关系到利益之事,谁都有不甘心的时候,如果能够坚持把一切都摊到桌面上,在“理”字上站住了脚,至少能让我们真正区分出谁是“鬼子”,谁是“八路”。到时候,成了“鬼子”您也别喊冤。(陈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