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惟有牡丹真国色——咏牡丹古诗词赏析(上)

惟有牡丹真国色 ——咏牡丹古诗词赏析(上)

王传学

牡丹花,娇艳多姿,雍容大方,富丽堂皇,是春天的代表,在我国被誉为“国色天香”、“花中之王”,自古以来引起许多骚人墨客的讴歌、赞美,历代文人专写牡丹的诗词就有四百余首,赋予牡丹意象深厚的文化意蕴

花本无言,士人借花立言,以此出现的名花审美景观,成为中国文化视野中魅力独具的一道风景。牡丹在南北朝时期才开始进入人们的审美视野,但其美学形象表露得并不充分。到唐代才得到充分展现。在唐代,牡丹以其色相之美,雍容华贵,大气磅礴,占尽“国色天香”的风光。再加上国君的爱宠与大力推崇,旋即名倾朝野,饮誉民间,被推举到了宠冠一代的花中至尊——“国花”的地位。在唐朝,“赏牡丹”成为一桩举国若狂的民俗盛事,文人们更是争相歌咏,佳作繁多,以其高明的艺术成就,流芳百世。牡丹意象在唐宋诗词中所形成的艺术内涵是极为丰富的,承载了丰厚的政治文化意蕴。

牡丹有花王至尊的国色之美,唐人视牡丹为“花王”,写了很多作品刻画牡丹艳压群芳之美,给予牡丹至高的评价。唐代诗人皮日休的《牡丹》诗曰:

落尽残红始吐芳,

佳名唤作百花王。

竞夸天下无双艳,

独立人间第一香。

明确赞颂牡丹为“花王”,誉其为“人间第一香”。

许多诗用世间绝色的女性之美来刻画牡丹,展现“花王”之美。例如唐代诗人徐凝的《牡丹》:

何人不爱牡丹花,

占断城中好物华。

疑是洛川神女作,

千娇万态破朝霞。

诗中“疑是洛川神女作,千娇万态破朝霞”是浓艳已极的笔墨。这无比美丽的洛阳牡丹,莫非是洛神宓妃化成的吧?她身披绚烂的朝霞,婀娜多姿,摆弄出令人心醉的万千娇态。

再如唐代诗人李商隐的《牡丹》诗:

绵帏初卷卫夫人,

绣被犹堆越鄂君。

垂手乱翻雕玉佩,

折腰争舞郁金裙。

石家蜡烛何曾剪,

荀令香炉可待熏。

我是梦中传彩笔,

欲书花叶寄朝云。

诗中以锦帷乍卷、容颜初露的卫夫人(春秋时期的著名美人)形容牡丹初放时的艳丽夺目、含羞娇艳。将牡丹的绿叶想象成鄂君的绣被,将牡丹花想象成 绣被覆盖的越人(典见《说苑·善说篇》:鄂君子皙泛舟河中,划桨的越人唱歌表示对鄂君的爱戴,鄂君为歌所动,扬起长袖,举绣被覆之),传神地描绘出初开的牡丹花在绿叶的簇拥中鲜艳的风采。三四句展示牡丹随风摇曳时的绰约丰姿,把牡丹比喻成善舞的女子,在舞动时一刹那垂手触动玉佩,在一转身时飘起长裙,(典见《西京杂记》所载“戚夫人善为翘袖折腰之舞。”)这两句以舞者翩翩起舞时垂手折腰,佩饰翻动,长裙飘扬的轻盈姿态来作比喻,描绘牡丹花叶在迎风起舞时起伏翻卷、摇曳多姿的形象。诗的五六句借《世说新语》所记石崇用蜡烛为炊之事,和《襄阳记载》刘季和所说:“荀令君至人家,坐处三日香”的典故,描写牡丹开放时的光采和芳香,给人的感受很强烈。从盛开的牡丹联想到这些历史典故,又以这些历史典故中的人物来表现绿叶丛中娇艳的牡丹所给人的印象,显示出牡丹的韵致引起读者美丽的遐思。诗的最后两句用江淹梦中得五色笔和巫山神女的典故,写诗人陶醉于国色天香。他恍惚梦见了巫山神女,盼望她传授一支生花彩笔,将思慕之情题写在这花叶上,寄给巫山神女。表明诗人心摇神荡的兴奋激动之情。

这首诗构思巧妙,借物比人,又以人拟物,借容颜初露的卫夫人、绣被覆盖的越人、善舞的戚夫人、石崇家燃烛、荀令君留香等故事描写牡丹花叶的风姿绰约、艳丽色彩和馥郁香味,使牡丹的情态毕现。最后诗人突发奇想,欲寄牡丹花叶于巫山神女。明写牡丹,暗颂佳人,一实一虚,别具一格,令人回味无穷。

盛唐诗人王维的《红牡丹》诗,运用拟人手法,把牡丹花写得很有情思:

绿艳闲且静,红衣浅复深。

花心愁欲断,春色岂知心。

诗中运用娴熟的笔法,细腻地描绘出牡丹的娇美,还写出花亦有心,花也怨春,用拟人手法使诗意灵动有韵,把物之外相与内质结合在一起,由感官向心灵开拓,赋予牡丹以人格化的灵魂。

再看唐代诗人罗隐的《牡丹花》:

似共东风别有因,

绛罗高卷不胜春。

若教解语应倾国,

任是无情也动人。

芍药与君为近侍,

芙蓉何处避芳尘。

可怜韩令功成后,

辜负秾华过此身。

全诗的意思是:牡丹随着东风一起开谢,当是别有原因吧,是不是因为它能赢得东君眷顾?牡丹宛如一个云鬓高髻的雍容华贵的贵妇人,在春风吹拂下显得格外娇美。就好比昔日杨贵妃是唐玄宗的一枝解语花,只要有着倾国之美,即使无情,不也一样动人么?美艳的芍药也只是牡丹的近待罢了,芙蓉也为了避开你的芳尘而躲入了水池中去。似乎在花的世界里也有与人一样的高低贵贱,更显得牡丹的高贵不可攀。最好两句诗人发出感叹:可怜啊,如此美艳的牡丹,也有被韩弘这种人砍掉的时候,牡丹的秾华也便被辜负了。曲折地抒发了诗人的身世之感。

盛唐诗人李正封有首《牡丹诗》,刻画牡丹的“国色天香”之美:

国色朝酣酒,天香夜染衣。

丹景春醉容,明月问归期。

诗的意思是:早上对着有倾国之色的牡丹畅饮美酒,不禁沉醉。夜色如水,牡丹的天然花香也染香了衣袂。这一片如火如荼的仲春景色使得如花容颜如醉如痴,赏花忘记了时间,惹得低沉的明月不禁问起何时才回去。诗写得含蓄、典雅,对仗工整,成就了牡丹“国色天香”的超凡姿容之美誉。从此“国色天香”就成了人们对牡丹的定评。

在赞美牡丹的诗词中,唐代诗人刘禹锡的《赏牡丹》至为驰名:

庭前芍药妖无格,

池上芙蓉净少情。

惟有牡丹真国色,

花开时节动京城。

此诗将牡丹的形体之佳,色彩之美,芳香之浓,风韵之最,写得非常出彩。前两句写芍药的“妖无格”与芙蓉的“净少情”,用两种绝色花卉的美中不足借以烘托牡丹独具二者之长,以此铺垫出牡丹的品格、情韵、色泽之无与伦比。芍药与牡丹同科(牡丹又名“木芍药”),盛开时极艳丽,但花朵大都集中在花株的顶端,未免呆板、张扬了些,不及牡丹花掩映在绿叶疏枝中,千姿万态,婀娜多姿,花色丰富。荷花素有“君子花”的美誉:出污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但它的不枝不蔓,矜持冷艳,自是少了一些情趣和风致。诗人在点评了“芍药”、“芙蕖”的美中不足后,笔锋陡转,直抒胸臆:“惟有牡丹真国色,花开时节动京城”,两句喷薄而出,一个“惟”字,一个“动”字,极有力度,将牡丹艳压群芳的王者之美,以及牡丹花开始长安城中男女老少前往观赏,万人空巷的轰动盛况一下子呈现在了读者的眼前。其中牡丹的“国色之美”,正是通过它对京城至尊之地的轰动来衬托,或者说,它有一种“京城效应”。这种赏花狂热,反映了一种社会风尚,从而烘托了风尚的焦点——牡丹的“国色之美”。

美兮牵动时尚,足见美之力度。再看五代诗人徐夤的《牡丹花二首》之二:

万万花中第一流,

浅霞轻染嫩银瓯。

能狂绮陌千金子,

也惑朱门万户侯。

朝日照开携酒看,

暮风吹落绕栏收。

诗书满架尘埃扑,

尽日无人略举头。

这首诗写得十分别致,将牡丹令人痴狂的魅力通过正面赞美、侧面烘托,完整地呈现在人们眼前还不算,又把人们沉迷于赏花,连平时爱读的诗书,也无暇顾及,任其与尘埃为伴的狂热痴迷点染出来。再如“三条九陌花时节,万户千车看牡丹”(唐 徐凝《寄白司马》),都是烘托牡丹富贵气象、举国同赏的佳作。

唐诗中刻画牡丹“国色之美”最为精彩的笔墨,是依托唐明皇、杨贵妃、李白这些尊贵无双、才华无双的第一流人物来完成的。天宝初,皇宫内庆兴池东沉香亭前牡丹盛开,唐玄宗李隆基与杨玉环乘夜游赏,招来翰林待诏李白赋诗助兴。风华正茂、雄心勃勃的李白借花喻人,一牡丹喻杨贵妃,写下了千古名作《清平调》辞三章:

云想衣裳花想容,

春风拂槛露华浓。

若非群玉山头见,

会向瑶台月下逢。

一枝红艳露凝香,

云雨巫山枉断肠。

借问汉宫谁得似,

可怜飞燕倚新妆。

名花倾国两相欢,

长得君王带笑看。

解释春风无限恨,

沉香亭北倚槛杆。

李白巧妙地提取杨贵妃与牡丹相通的特质——大气雍容、体态丰美、艳压群芳、宠冠后宫……将贵妃可堪代表盛唐气象的丰腴体态、卓绝无双的富贵姿容、集三千宠爱于一身的尊宠地位,巧妙地融于“牡丹”这一意象之中,达到了人花合一的华美境界。

在三首诗中,把牡丹和杨贵妃交互在一起写,花即是人,人即是花,把人面花光浑融一片,同蒙唐玄宗的恩泽。从篇章结构上说,第一首从空间来写,把读者引入蟾宫阆苑;第二首从时间来写,把读者引入楚襄王的阳台,汉成帝的宫廷;第三首归到目前的现实,点明唐宫中的沉香亭北。诗笔不仅挥洒自如,而且相互钩连,浑然一体。

第一首,起句“云想衣裳花想容,”把杨贵妃的衣服,写成真如霓裳羽衣一般,簇拥着她那丰满的玉容。“想”字有两面的理解,可以说是见云而想到衣裳,见花而想到容貌,也可以说把衣裳想象为云,把容貌想象为花,这样交互参差,七字之中就给人以花团锦簇之感。接下去“春风拂槛露华浓”,进一步以“露华浓”来点染花容,美丽的牡丹花在晶莹的露水中显得更加艳冶,这就使上句更为酣满,同时也以风露暗喻君王的恩泽,使花容人面倍见精神。下面,诗人的想象忽又升腾到天堂西王母所居的群玉山、瑶台。意为这样超绝人寰的花容,恐怕只有在上天仙境才能见到!玉山、瑶台、月色,映衬花容人面,使人自然联想到白玉般的人儿,又像一朵温馨的白牡丹花。与此同时,诗人又不露痕迹,把杨贵妃比作天女下凡,真是精妙至极。

第二首,起句“一枝红艳露凝香”,不但写色,而且写香;不但写天然的美,而且写含露的美,比上首的“露华浓”更进一层。“云雨巫山枉断肠”用楚襄王的故事,把上句的花,加以人化,指出楚王为神女而断肠,其实梦中的神女,那里及得到当前的花容人面!再算下来,汉成帝的皇后赵飞燕,可算得绝代美人了,可是赵飞燕还得倚仗新妆,那里及得眼前花容月貌般的杨贵妃,不需脂粉,便是天然绝色。这一首以压低神女和飞燕,来抬高杨贵妃,借古喻今。

第三首从仙境古人返回到现实。起首二句“名花倾国两相欢,长得君王带笑看”,“倾国”美人,当然指杨贵妃,诗到此处才正面点出,并用“两相欢”把牡丹和“倾国”合为一提,“带笑看”三字再来一统,使牡丹、杨妃、玄宗三位一体,融合在一起了。由于第二句的“笑”,逗起了第三句的“解释春风无限恨”,春风两字即君王之代词,这一句,把牡丹美人动人的姿色写得情趣盎然,君王既带笑,当然无恨,恨都为之消释了。末句点明玄宗杨妃赏花地点──“沉香亭北”。花在阑外,人倚阑干,多么优雅风流。

这三首诗,语语浓艳,字字流葩,而最突出的是将花与人浑融在一起写,充分刻画了牡丹倾国倾城的国色天香之美,由此对杨贵妃的娇容给予了含蓄有度却妙喻传神的赞美,既令龙颜大悦,又使诗名远扬。时至今日,无论从任何角度品评,都无愧是咏牡丹诗中的极品。

在许多咏牡丹的诗词中,不少是赞美牡丹花的娇艳多姿,富丽堂皇。

“娇含嫩脸春妆薄,红蘸香绡艳色轻。早晚有人天上去,寄他将赠董双成”。( 徐夤《尚书座上赋牡丹得轻字韵其花自越中移植》)用拟人的手法,写牡丹的艳丽。“虚生芍药徒劳妒,羞杀玫瑰不敢开”。(唐 徐凝《开元寺牡丹》)也用了鲜明对比和烘托的手法写出了牡丹艳超群芳的特点。唐代诗人孙光宪的《生查子》词,将牡丹拟人化,比作头插玉簪,艳压群芳的美人:“清晓牡丹芳,红艳凝金蕊。乍占锦江春,永认笙歌地。感人心,为物瑞,烂漫烟花里。戴上玉钗时,迥与凡花异。”

宋代文学家欧阳修赞美说:“天下真花独牡丹”,他在《咏白牡丹》诗中,用蟾精雪魄来比喻她:

蟾精雪魄孕云荄,

春入香腴一夜开。

宿露枝头藏玉块,

暧气庭面倒银杯。

传说月宫中有蟾蜍,后以蟾蜍指代月亮。诗人赞美牡丹是月宫中孕育出来的仙花,花朵如美玉,珍贵无比。

明代诗人李贽的《牡丹》诗写道:

忆昔长安看花时,

牡丹独有醉西施。

省中一树花无数,

共计二百单八枝。

将牡丹比作古之美女西施,生动形象、比喻贴切。

牡丹花,一般在暮春开放。民谣曰“谷雨三朝看牡丹”。牡丹花开时,桃、梨、杏花都已败落,牡丹迟开不争春。这点,也引起诗人、词家的赞美,以花喻人,风格高尚。如唐代诗人殷文圭诗《赵侍郎看红白牡丹,因寄杨状头赞图》:

迟开都为让群芳,

贵地栽成对玉堂。

红艳袅烟疑欲语,

素华映月只闻香。

剪裁偏得东风意,

淡薄似矜西子妆。

雅称花中为首冠,

年年长占断春光。

诗中不仅赞颂牡丹的美丽,更赞颂她风格的高尚。“迟开都为让群芳”,牡丹敢让百花先,敢殿三春后,表现了不与百花争春的高尚风格。

又如,唐朝诗人李山甫的《牡丹》诗:“邀勒东风不早开,众芳飘后上楼台。数苞仙艳火中出,一片异香天上来。”元代诗人李孝光的《牡丹》诗,颇能表达人们对牡丹的赞美之情:

富贵风流拔等伦,

百花低首拜芳尘。

画栏绣幄围红玉,

云锦霞裳涓翠茵。

天是有各能盖世,

国中无色可为邻。

名花也自难培植,

合费天工万斛春。

诗中赞美牡丹超凡脱俗、居百花之首的高贵气质,及灿烂艳丽的芳姿,赞颂牡丹在百花盛开后于暮春开放,不与百花争先的品格。

二、倾国倾城成语故事

倾国倾城成语故事1

【成语】:

倾国倾城

【拼音】:

qīng guó qīng chéng

【解释】:

原指因女色而亡国,后多形容妇女容貌极美。

【出处】:

《诗·大雅·瞻卬》:“哲夫成城,哲妇倾城。”《汉书·外戚传》:“北方有佳人,绝世而独立,一顾倾人城,再顾倾人国。”

【举例造句】:

一个太真妃倾国倾城。 ★元·白朴《梧桐雨》第一折

【成语故事】:

倾国倾城语出自汉武帝时音乐家李延年诗“北方有佳人,绝世而独立,一顾倾人城,再顾倾人国。宁不知倾城与倾国,佳人难再得”。这位佳人就是他的妹妹,武帝闻此曲后,遂纳纳其妹为妃,即史上所称的“李夫人”。

李夫人貌美如花,通音律,善歌舞,很受武帝宠爱,后因病重,武帝时常前往探望,而李夫人始终背对武帝,不以正面侍君,说是病颜憔悴,怕有损在武帝心中的美好形象,李夫人死后,武帝在很长一段时间都对她怀念不已。白居易据此写了一首讽谕诗《李夫人》。

倾国倾城成语故事2

【出处】

《汉书·孝武李夫人传》。

汉武帝在位时,有一位叫李延年的乐师,此人能歌善舞,能弹会奏,技艺不凡。一次,武帝在欣赏李延年的歌舞时听李延年唱道:

“北方有佳人,

绝世而独立。

一顾倾人城。

再顾倾人国。

宁不知倾城与倾国,

佳人难再得。”

武帝听李延年这样形容女子的'美貌,不禁问道:“世上真有如此绝世佳人吗?”

武帝的姐姐在旁边笑道:

“李乐师的妹妹就是这样的佳人啊!”

武帝十分高兴,忙命人召李氏入宫。武帝一看还真是倾城倾国的佳人。于是,将她封为夫人,陪伴左右。可怜李夫人红颜命薄,在武帝身边不久便病故了。武帝想到李夫人都伤感泪下。

释义

倾国倾城字面意思是使全城乃至全国的人为之倾倒。后来用来形容女子的美貌。

倾国倾城成语故事3

【注音】qīng guó qīng chéng

【出处】哲夫成城,哲妇倾城。 《诗·大雅·瞻卬》北方有佳人,绝世而独立,一顾倾人城,再顾倾人国。 《汉书·外戚传》

【解释】倾:倾复;城:国。原指因女色而亡国。后多形容妇女容貌极美。

【用法】作谓语、定语;用于女性

【结构】联合式

【相近词】倾城倾国、国色天香、出水芙蓉

【反义词】奇丑无比

【同韵词】一年被蛇咬,三年怕草绳、贩交买名、鬼瞰高明、睹物伤情、异路功名、怀乡之情、货赂公行、感激涕零、允理惬情、风俗人情、......

【英语】extremelybeautiful

【成语故事】汉朝时期,中山李氏兄妹三人到京城长安发展,李延年进入皇宫乐府,他向汉武帝推荐他妹妹是绝世佳人,一见倾城,再顾倾国。汉武帝十分高兴就召见李延年的妹妹并封她为夫人,生下昌邑王刘贺,汉武帝十分宠爱这个绝色夫人

【成语示例】一个太真妃倾国倾城。 元·白朴《梧桐雨》第一折

【其它使用】

◎ 在这里:有苍翠挺拔的松柏,倾国倾城的牡丹,妩媚的芍药,娇艳的西府海棠,雪海似的梨花,双瓣的碧桃,珍珠似的丁香,金丝垂柳,夜合马缨,百年以上的藤萝,江南移来的香妃竹,闽浙运来的素心兰,六安的绿梅,东瀛的樱花,西洋的玫瑰……尤其在秋天,那菊花,各种各色,几乎可堆成一座灿烂的山。

◎ 美奴班上有个叫张多多的女同学,个子很高,并不漂亮,但她却自以为有倾国倾城的美,上课时老是故意迟到两三分钟,以期供人观赏。

词类符号:名词; 时间名词; 方位名词; 处所名词;人名; 姓氏; 名字; 地名; 机构名; 其他专有名词; 动词;联系动词;能愿动词;趋向动词;形容词;区别词; 数词;量词; 副词; 代词;介词; 连词; 助词;叹词; 拟声词;习用语;缩略语;前接成分;后接成分; 语素字; 非语素字;

三、倾国倾城是什么属相的,倾国倾城是什么生肖啊?

提起倾国倾城是什么属相的,大家都知道,有人问倾国倾城是什么生肖?另外,还有人想问冰肌玉骨是哎呀十二属啊?你知道这是怎么回事?其实倾国倾城是嗬哟十二生肖啊?下面就一起来看看倾国倾城是什么生肖啊?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倾国倾城是什么属相的

十二生肖倾国倾城的动物是什么?

倾国倾城是嗬哟十二生肖啊?

倾国倾城打的生肖是指,兔。兔在人们心目中是柔顺、善良、聪明、活泼的象征。

倾国倾城百媚生是什么生肖?

不是有“环肥燕瘦”吗,也许没这么复杂。句子让人联想起《长恨歌》中的。因而是猪。不过我也不知道对不对:“回眸一笑百媚生”联想到杨玉环,杨贵妃象猪一样肥应该是猪吧

嘶骑渐遥征尘断何处认郎踪

双鸳池沼水溶溶南北小桡通梯横画阁黄昏又还、

倾国倾城指什么生肖?

是牛,丑牛,要有对比才能体现出她的美丽。

是狗狗的人今年工作虽有成果,但得来绝非易事,真可谓一分耕耘才有一分收获。故此必须全力以赴。今年工作进展畅顺的月份,是农历二月、五月、七月、十一月以及十二月,应好好把握机会,奋发向上。今年因有“豹尾”这颗凶星出现:显示会有诸多人事纷争,请记紧以和为贵,切勿针锋相对,更切勿触犯上司,否则便会一败涂地。兔子

倾国倾城是什么属相的:倾国倾城是什么生肖?

倾国倾城说的是哪个生肖

你好,答案,属相的人一般喜欢勇往直前,心强好胜,总想一鸣惊人。

弱点:脾气古怪,爱争善辩,固执已见,稍微自私。

希望我的回答可以帮到你

倾国倾城打一生肖

兔子吧,因为在生肖中只有“她”倾国倾城

倾国倾城打个生肖

嗯,我也觉得是蛇(美色)

倾国倾城猜一生肖

倾国倾城打的生肖是指,兔。

兔在人们心目中是柔顺、善良、聪明、活泼的象征。给属相为兔的孩子命名最好名中要有“月”字。如:钦育、育英、育华、鹏飞、鹏展、知鹏、朝辉、朝霞、明辉、辰朝、昭明、欣明、朋泰、泽朋、愉媛、愉美、月清、月祺、胜鉴、胜彩等。

真心为你答题,只愿一起学习。如果还有哪里不明白的,可以继续在这里向我继续追问,采纳哦!

以上就是与倾国倾城是什么生肖啊?相关内容,是关于倾国倾城是什么生肖?的分享。看完倾国倾城是什么属相的后,希望这对大家有所帮助!

四、铜陵市的倾国倾城的各种包厢价格

豪包要一千多,大包五六百,中包四百,中小包(比中包稍微小一点,)两百九,,小包两百零八,每个包厢送的东西也不样,价格越贵的送的东西越多,如果人多的话,我建议酒水自带(但须五十元开瓶费,不要去前台,建议直接去找服务生,因为前台收开瓶费要贵好多,),我觉得那里音响效果蛮好的,铜陵好的KTV,好的也就那么几个了,祝你玩的开心!

五、倾国倾城原唱是谁 歌曲倾国倾城原唱是谁

1、《倾国倾城》原唱是陈楚生、齐秦;由小柯、张虎填词,小柯谱曲。

2、歌词

雨过白鹭州

留恋铜雀楼

斜阳染幽草

几度飞红

摇曳了江上远帆

回望灯如花

未语人先羞

心事轻梳弄

浅握双手

任发丝缠绕双眸

所以鲜花满天幸福在流传

流传往日悲欢眷恋

所以倾国倾城不变的容颜

容颜瞬间已成永远

此刻鲜花满天幸福在身边

身边两侧万水千山

此刻倾国倾城相守着永远

永远静夜如歌般委婉

回望灯如花

未语人先羞

心事轻梳弄

浅握双手

任发丝缠绕 双眸

所以鲜花满天幸福在流传

流传往日悲欢眷恋

所以倾国倾城不变的容颜

容颜瞬间已成 永远

此刻鲜花满天幸福在身边

身边两侧万水千山

此刻倾国倾城相守着永远

永远静夜如歌般委婉

此刻鲜花满天幸福在身边

永远静夜如歌般委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