煮粥为什么要放碱?
首先明确:煮粥并不一定要放碱,而且现在大部分家庭煮粥已经不放碱了,只是老一辈人喜欢放碱而已。
食用碱,就是我们常说的纯碱、碱面,它的化学名称是碳酸钠,归类为强碱弱酸盐。
在食物中加入食用碱,主要起到软化食物纤维的作用。煮粥的过程中加入食用碱,可以中和发酵过程带来的酸味,,提升口感。值得注意的是不可添加过多,否则会加重颜色、增加苦涩感。
以前,人们煮粥愿意放碱,有这几种原因:
一是过去做饭主要使用柴火或者煤炭。同时,过去以粗杂粮为主食,质地比较硬也难以煮烂糊,加点碱,让煮粥的速度快一些,也让食物更柔软一些。
二是食用碱能使谷物等迅速发胀、软化,适当使用可为粥带来极佳的颜色、香味,增进人们的食欲。
不过,煮粥不建议加碱
碱能破坏粥中的B族维生素
食用碱对于大部分维生素来说是一种可怕的敌人。维生素C、维生素B1、维生素B2、叶酸等都非常怕碱。碱性条件下加热,损失就更为惨重。
谷物中的淀粉是以淀粉粒的形式存在,淀粉粒的外层由含蛋白质的膜所包裹。煮粥加碱能破坏淀粉粒的蛋白膜,使其中的蛋白质溶入粥中,让其中的淀粉释放出来,提高粥的黏度,煮粥时间也会缩短。煮粥用的谷物(大米、小米、麦仁等)、豆类(如红豆、绿豆)含有一定量的蛋白质。加碱后的粥,经过长时间加热,蛋白质会发生变性,部分蛋白质中的氨基酸将变得不能被人体吸收,降低蛋白质的营养。
另外,谷物中有丰富的B族维生素,如果煮粥加碱,大量的B族维生素(如维生素B1、维生素B2)在碱性条件下不稳定,造成B族维生素流失。当人体缺乏维生素B1时,会思维迟钝、便秘、焦虑不安,还会增加突发心脏病的风险。维生素B2缺乏可导致脂溢性皮炎、脂溢性脱发、弥漫性上皮角化、口角炎等,严重缺乏时影响生长发育。
并不是所有的粥都不宜加碱,玉米面(玉米糁)粥就适合加碱。虽说玉米面粥里也含B族维生素,放碱会使其损失,但玉米面里的烟酸会因加入碱而易被人体吸收,因此,在某些地方提倡用玉米面煮粥时加碱。
煮粥加碱提升粥的升糖指数
虽然煮粥加碱后比较容易煮烂,但同时也提高了粥的升糖指数,还增加了食物的钠含量(碱中含钠),糖尿病患者、高血脂患者和肥胖者尤其不宜多吃,常喝加碱的粥不利于防治糖尿病、高血压和中风等。
煮小米粥为什么要放碱
原因有以下:
1.加快成熟:粥里面放碱可以使碱破坏粮食中的细胞,从而增加米的吸水性,使米易于成熟和粘稠,用老爸的话说:“以前部队炊事班熬粥,米汤都给熬绿了,喝起来特别香”。这也是他为何喜欢熬粥放碱的原因。
2.加快谷物中的淀粉糊化:熬粥放碱后碱会使谷物中的淀粉加速糊化,从而熬出来的粥特别粘稠,而且带有碱的香味。
3.喝了比较容易消化:加碱熬出来的粥比较烂糊,而且碱可以综合胃里面的胃酸,一些消化不好和胃酸过多的人吃加了碱的粥反而更容易消化一些。
有人在熬粥的时候会放一些碱,有什么作用吗?
注意把握火候就是了。只是粥里以大米为主料,还会放入红豆、绿豆、花生等不易熬熟、熬透的食物。人们一般的做法都是会加一点碱进去,一起熬起来。我是有选择地会加少量碱煮粥的。会尝试各种办法去煮粥。但是,由于方法不对,煮出的粥不利于健康。其中有一种方法,就是在煮粥的时候往里边放碱面。这样煮的粥粘稠味度随好,营养价值损失很大。
从营养学角度来讲不能放碱。如果碱不小心放多了,还会有碱味,影响粥的味道。如果觉得粥熬的稀,可以选择放一些糯米,或者燕麦之类,这样做出来的粥也会很粘稠,更好喝一些。但是我很少买外面的粥喝,我家孩子在外面快餐点吃饭点了粥喝几口就不喝了。有没有发现外面卖的粥都特别地粘稠,看起来特别诱人,但喝着一点儿也不香,那就是加了碱的原因。
加的食材时间也是不一样,因此,熬粥别看很简单,其实,熬好一锅好粥,真的是个技术活。有人熬粥很浓郁香气重,有人熬粥粘浓软糯好吃,也有人熬粥没有香味不好吃,这就是熬粥的差别。煮粥的时候我从来不放碱,一方面是以前不知道有这种食用碱存在;另一方面我始终认为,保持食物的”纯”、保持原材料的”真”就最好。
小米粥。不放盐。原汁原味儿。地瓜南瓜粥。不放盐。紫薯南瓜粥不放盐。放盐的是是皮蛋瘦肉粥。蔬菜粥。排骨粥说话海鲜粥。放盐。中国美食博大精深。太多么美食。个人爱好吧。老幼皆宜,伴随着人民从古到今,大江南北都源远流长它的足迹。我是南方人,从小到大爱喝粥,特别是虾粥,皮蛋瘦肉粥,牛肉香菜粥,八宝粥等等,广东人煮粥讲求的是软、绵、滑。
煮粥加碱有什么好处?
好处:在于碱的一种特殊作用——它能够提高大部分蛋白质与水的亲和能力。比如说,泡发各种海鲜的时候,如果加一点碱,吸水就多,泡发之后就饱满。对于各种粮食来说,加一点碱,其中的蛋白质就比较容易吸水溶入汤中,这样淀粉微粒也更容易散开,煮粥之后口感就比较黏稠。
坏处:碱对于大部分维生素来说,却是一种可怕的敌人。维生素C、维生素B1、维生素B2、叶酸等维生素都非常怕碱。碱性条件下加热,损失就更为惨重。加了碱,又长时间地熬粥,无异于把其中的维生素B1和B2赶尽杀绝。碱加多了,还有一种不舒服的碱味和滑溜感,而且会破坏新鲜粮食中原有的香气。
扩展资料:
说玉米粥应当加碱的理由,是因为玉米中的烟酸(也称尼克酸)这种B族维生素是结合状态,不易被人体吸收。如果加碱,就能把它释放出来。在过去只吃玉米没有其他东西吃的时候,人们比较容易发生烟酸缺乏,故而在某些地区提倡煮玉米粥加点碱。这样,烟酸倒是足了,维生素B1和B2就被牺牲了。因为玉米里面B1和B2不少,人们只要吃不加碱的玉米饼就能补充回来。
煮粥加碱的另一个意义,是让食物比较好煮。过去没有天然气灶,没有电压力锅,煮一顿饭费的时间太长太辛苦了。同时,因为过去以粗杂粮为主食,确实也很难煮。加点碱,让煮的速度快一些,让食物柔软一些,对于家庭生活是有帮助的,对于预防胃病也有一定意义。
参考资料来源:人民网-北方人煮粥加碱到底对不对?
煮粥放碱有什么作用
煮粥时加碱容易破坏米层蛋白膜,让其中的淀粉全部释放,同时可以使粥熟得更快,提高粥的整体黏度。然而这样做会让谷物里的营养流失。粥里加碱有好也有不好,要注意适当使用。
煮粥需要注意什么
防溢:在熬粥时往锅里加5~6滴油,可避免粥汁溢锅。用高压锅熬粥时,也可以滴几滴食用油,开锅时就不会往喷,比较安全。
防粘锅:粥烧开后不建议大火继续烧,淘好的米应立即下锅,不应久放,熬煮时不宜加水,也不宜搅动。
火候:煮粥应该先用大火煮开,再转小火熬煮约30分钟。正确的煮粥方式可以使粥更粘稠、美味。
煮粥放碱有什么作用 煮粥放碱的作用
1、煮粥加碱,在于碱的一种特殊作用——它能够提高大部分蛋白质与水的亲和能力。比如说,泡发各种海鲜的时候,如果加一点碱,吸水就多,泡发之后就饱满。对于各种粮食来说,加一点碱,其中的蛋白质就比较容易吸水溶入汤中,这样淀粉微粒也更容易散开,煮粥之后口感就比较黏稠。
2、但是,碱对于大部分维生素来说,却是一种可怕的敌人。维生素C、维生素B1、维生素B2、叶酸等维生素都非常怕碱。碱性条件下加热,损失就更为惨重。加了碱,又长时间地熬粥,无异于把其中的维生素B1和B2赶尽杀绝。碱加多了,还有一种不舒服的碱味和滑溜感,而且会破坏新鲜粮食中原有的香气。
3、煮粥加碱的另一个意义,是让食物比较好煮。过去没有天然气灶,没有电压力锅,煮一顿饭费的时间太长太辛苦了。同时,因为过去以粗杂粮为主食,确实也很难煮。加点碱,让煮的速度快一些,让食物柔软一些,对于家庭生活是有帮助的,对于预防胃病也有一定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