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采茶季节是什么时候

问题一:一年中采茶最好的时候 我国大部分茶区,季节分界明显,一般每年3-5月份采摘和制作的茶叶,称为春茶

一般6-7月份采制的茶为夏茶,因夏季气温高,有利于茶多酚的合成与积累,茶叶苦涩味较重,适于做成品红茶。一般每年8-9月份采制的茶叶为秋茶,因秋高气爽,有利于茶叶芳香物质的合成与积累,所以秋茶具有季节性高香,有些茶的品质也不错。但夏茶因防虫害喷施农药而致农药残留量较高;而通过春、夏两次采摘后的秋茶,相对较粗老,且一些营养成分含量明显降低。故从茶的品质及农药残留量方面来看,一般夏、秋茶均不如春茶。

问题二:一年四季都可以采茶吗?什么季节的绿茶最好喝? 很高兴为你解答。

1、一年四季都可以采茶,但是以春茶为最佳,也就是纯毛尖,然后是夏季。

2、最差的是秋冬季节的茶,都是老茶叶,一般拿来制作一些茶饮料,不用来泡茶喝。

祝你生活愉快!

问题三:每年的新茶是什么时候采摘? 从季节来看:由于不同茶叶品种成熟期不一,故春季、夏季、秋季均适合不同茶叶品种采摘。所谓明前茶即是清明前采摘的,由于时期早、茶质细嫩,可谓当年新茶中的佳品;

由时间来看:一般选择每日清晨至上午进行采摘;

由茶叶生长时期来看:多挑选茶园中1叶1心至2叶1心(即2.5叶)的幼嫩叶片进行采摘,当然也有不分青红皂白大把瞎抓的,多为加工制作成袋装茶包商品。

问题四:什么时候采茶 清明前后

问题五:茶叶是什么季节采摘 茶叶

读音:chá yè

采摘时间:就以龙井茶为例,龙井茶采摘是从春茶开始,由于龙井茶生长季节的问题因此,那时的头茶(春茶)一定要在立夏前结束,前后才1个多月时间。

采摘标准:春季一般按一芽一叶为标准。“清明”前后是采特、高级茶的原料;“谷雨”前后至“立夏”前采“小三档”,即一芽一、二叶或幼嫩的对夹一、二叶,是高、中级茶的原料;夏秋茶一芽一、二叶开采,前期采“小三档”,后期采一芽二、三叶。

问题六:一天中最好的采茶时间是什么时候? 专家说得不对,太阳出来之前露水比较重,带露采的茶非常容易“烧尖”。最好的时间在上午7点后、1畅点前。如果茶园里有树能挡阳光的话,下午1点后至4点前也可以。

问题七:蒙顶山采茶季节是什么时候 一般游客认为是清明前后,但是茶农是从春天2,3月一直采到10月以后,看你想去采什么茶,如果是观光游玩为主就建议4月左右去,那时候天气比较好,茶叶也比较好

问题八:江南丘陵几月采茶 这个要看具体季节,一般在清明前后,佳采茶的时间是在上午9-11点.

1:春茶;春茶又分早春(明前)和正春(明后)两种。

早春茶(明前茶):采摘季节应该在公历的3月5日左右,在农历二十四节气中就是“惊蛰”这一天开始的,茶树冬眠了整整一个冬天,经过春雨这么轻轻一浇,苏醒过来吐处嫩芽。

早春茶的大规模采摘是在3月20日左右也就是农历二十四节气中的“春分”,那时的茶树大部分都发第二茬芽了。早春茶的采摘工作在“清明”过后十天左右就结束了。

正春茶(明后茶):早春茶的采摘结束后就到了采摘正春茶是时候了这时候也到了二十四节气的“谷雨”随着降雨量的逐渐增加,茶树在次发出新芽。至此正春茶(明后茶)开始采摘到5月20日也就是农历二十四节气的“小满”的前一天春茶就全部采摘结束。

春茶――条索肥嫩紧实,芽毫丰满,色泽乌润灰白,嫩度优于夏、秋茶;汤色金黄、橘黄或淡黄,明亮剔透,银豪涌动。香气沉稳,日光味鲜明。滋味清醇,茶汤入口茶气饱满,口腔收敛性较强。

2、夏茶(雨水茶):每年5月5日前后是农历二十四节气的“立夏“此时春茶采摘以接近尾声到了5月21日农历二十四节气的“小满”就进入夏茶的采摘了,夏茶是一年之中产量最高,采摘季节最长的,从“小满”到立秋后的“白露”前都是夏茶。

夏茶――条索肥硕紧结重实,芽长紧细显毫。色泽乌褐油润稍显灰带花。汤色黄亮,银毫飘逸。香气平和沉闷,略有水腥味。滋味平和,茶汤入口稍淡薄,苦底较重,口腔收敛性强。

3、秋茶(谷花茶):“立秋”后的“白露”随着降雨量的减少,天气也逐渐转凉了,这时就进入了秋茶的采摘季节了,同时茶花也基本含苞欲放了。秋茶从“白露”到“霜降”后“立冬”前采摘就结束了。

秋茶――条索紧结粗大,稍显芽毫。色泽乌黑油润稍显灰带棕。汤色清亮。香气飘逸,多有松烟味,滋味纯和,茶汤入口柔和,苦、涩味稍重,口腔收敛性强。

一般春茶采摘1-2次,夏茶采摘1次,秋茶采摘2-3次。

清明前后的茶叶最好喝,当然根据气候的变化,也会有所推迟,比如今天由于雪灾,影响了南方春茶的采摘.

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二、茶叶一般什么时候采摘

问题一:茶叶什么时候采摘最合适 采茶的时间会因为茶叶的出产地域和品种而各不相同。

对一般人来说,绿茶通常都讲究“清明前后”,但实际上是,太过于细嫩的茶叶其实只有“清气”而没有香气,并且不耐冲泡。

乌龙茶似乎更要在长老些味道才浓郁。

而有些茶冬天采摘的才是极品,比方说台湾乌龙。

而花茶的窨制茶底一般都是到了夏天才会采摘的,这就可以使茶叶在反复的窨制过程中保持最佳的吸收味道的能力,还可以令茶形完整。

一般采茶的时间都是选择在清晨完成,这时是湿度最大而又凉爽的时间,可以在堆放茶叶时另茶不发酵、不畏缩福在炒制前将茶儿素最大限度的保护好,令鲜味不会消失。

问题二:茶叶什么时候采是最好 清明茶是清明时节采下的嫩芽制成的茶叶,是一年之中最早的第一批茶。由于春季气温适中,雨量充沛,且春茶一般无病虫危害,无须使用农药,茶叶无污染,富含多种维生素和氨基酸;香高味醇,奇特优雅,是一年之中的佳品。清乾隆皇帝下江南观看了龙井茶,赞其“火前嫩,火后老,惟有骑火品最好。”而谷雨茶是指在谷雨时节采制的春茶,又叫二春茶。谷雨茶的除了采摘嫩芽外,还有一芽一嫩叶的或一芽两嫩叶的,与清明茶同为一年之中的佳品。明代许次纾在《茶疏》中提到“清明太早,立夏太迟,谷雨前后,其时适中。”可见,明前茶和谷雨茶因为比较早采摘内质好受到大家的推崇。

而与清明茶、谷雨茶相比,夏季炎热,茶树生长很快,容易变老,有“茶到立夏一夜粗”的说法,秋茶虽然天气温和,但是天气干燥,经过了春夏采摘的茶树不仅内质不足还容易枯老,茶叶质量自然不如春茶好,但是春季的茶叶却不一定是一年中最好喝的茶叶,那一年之中什么时候的茶叶最好喝呢?

春茶虽然好,但是受天气变化的影响或者茶园管理不善等因素的影响,不是每个茶园都能产出好喝的春茶,明前茶和谷雨茶的质量也有好坏之分,加上市场因素,不少商家借着人们赶早的心理,以次充好或者提前采摘茶叶,导致茶叶内质不足。有些人认为清明茶和谷雨茶是一年中最早的新茶,追求新鲜,买来就喝,但新茶往往带有火味,其实是很伤肠胃的,就算是绿茶也不宜现采现喝。此外,黑茶和白茶是越存越香,存着时间久了味道更醇厚,营养也更好。因而什么时候的茶叶最好喝还真不好说,一年四季都有好茶,不同季节适合喝不同的茶,喝茶并不用赶早。

问题三:什么季节采摘的茶叶最好 一年四季,只有冬季不采茶,而春夏秋三季都可采,春天因为刚刚经过冬季的积蓄,发出来的春茶内质最为丰厚。所以春茶是品质最好的茶。夏茶和秋茶则稍逊于春茶,价格也低于春茶。

问题四:茶叶什么时候采摘最合适 顶级茶,清明节前10天左右,量不多,很少,最贵,然后就一直可以摘到10月份,十月之后就基本没有了,等第二年了,明前最贵,9-10少差,5-8量最多,最便宜。

问题五:茶叶是什么季节采摘 茶叶

读音:chá yè

采摘时间:就以龙井茶为例,龙井茶采摘是从春茶开始,由于龙井茶生长季节的问题因此,那时的头茶(春茶)一定要在立夏前结束,前后才1个多月时间。

采摘标准:春季一般按一芽一叶为标准。“清明”前后是采特、高级茶的原料;“谷雨”前后至“立夏”前采“小三档”,即一芽一、二叶或幼嫩的对夹一、二叶,是高、中级茶的原料;夏秋茶一芽一、二叶开采,前期采“小三档”,后期采一芽二、三叶。

问题六:茶叶都在什么时候采摘 茶叶的采摘时间 茶叶的最佳采摘时间为:每年的三月或者四月,还有九月。

在我国,茶叶更多是生长在南方地区,因为南方有着充足的日照还有降雨,这样才能够使茶叶有更好的营养,三月或者四月是我国的一种采摘时间,这个时候茶叶生长的比较合适了。

另一个茶叶最佳采摘时间是九月份了,在经过了夏季充足的光照和降雨之后,茶叶生长得好,这个时候去采摘的话,可以得到非常鲜嫩的茶叶,味道比较清香,并且纯正。

问题七:哪个时间采摘的茶叶最好 一般什么时候才是茶叶最佳采摘时间呢?那就是茶叶在得到足够的滋养,并且生长鲜嫩的时候。在我国,茶叶更多的时候是生长在南方地区,因为南方地区有着充足的日照还有降雨,这样才能够使茶叶有着更好的营养,三月或者四月是我国的一种采摘时间,这个时候茶叶生长的比较适合了。

另一个茶叶最佳采摘时间就是九月份了,在经过了夏季充足的光照和降雨之后,我们可以看到茶叶生长得很好。这个时候去采摘的话,你就可以得到非常鲜嫩的茶叶了,味道比较的清香,并且纯正。因此,九月也是茶叶的最佳采摘时间了。

茶叶最佳采摘时间很重要的,因为如果你采摘的时间比较早的话,那么茶叶的味道就没有成熟,喝起来就没有茶的味道,味道非常的淡,并且有时候也会有苦涩的感觉。如果你采摘的时间比较晚的话,那么茶的味道就失去了鲜嫩的感觉了,所以茶叶的采摘时间非常重要。

问题八:茶叶什么时候进行采摘 就是现在这个季节!

问题九:铁观音的最好采摘时间是什么时候 3月下旬萌芽,一年分四季采制,谷雨至立夏(4月中下旬一5月上旬)为春茶,产量占全年总产量的40―45%;夏至至小暑(6月中下旬一7月上旬)为夏茶,产量占15―20%;立秋至处暑(8月上旬一8月下旬)为暑茶,产量占25―30%;秋分至寒露(9月下旬一10月上旬)为秋茶,产量占25―30%。有个别地方由于气温较高,还可生产一季冬茶,冬茶颜色较青绿,滋味也较青,产量不多。制茶品质以秋茶为最好,春茶次之。秋茶的香气特高,俗称秋香,但汤味较薄。夏、暑茶品质较次。鲜叶采摘标准必须在嫩捎形成驻芽后,顶叶刚开展呈小开面或中开面时,采下二、三叶。

问题十:茶叶是在什么时候才能采摘? 中国茶树生长多数是有季节性的,就一般红绿茶产区而言,全年采茶时间的长短,因地区而异,短的只有5~6个月,如北部茶区;长的可达9~10个月,如滇南、粤南、闽南等地;个别地区甚至终年可采茶,如海南岛;产茶面积最广的中部茶区,采茶时间是7~8个月。由于茶树一年中有生长活动与休止的交替,形成春、夏、秋三季茶,采摘的茶叶分别称春茶、夏茶、秋茶,南部少数地区四季采摘有冬茶,总称茶季。季节不同,茶叶品质不同,价格也有差异。各季节的划分如下:春茶,节气清明~小满前,4月上中旬~5月上中旬。夏茶,节气小满后~立秋前后,5月下旬~8月上旬。秋茶,节气立秋~寒露或霜降前,8月上中旬~10月上中旬。

三、西湖龙井采摘时间

从春茶开始,由茶芽萌发到新梢形成的不同时期,对鲜叶有不同的称呼。

一般采说,高档茶(特一、特二、特三)应于清明前采摘,只采龙牙(单芽)和雀舌(一芽一叶初展,芽长于叶,长度1.5-2·ocm);中档茶(l级、2级、3级茶)于谷雨前采摘,采下的鲜叶称旗枪(一芽一叶半开展)和糙旗枪(一芽一叶开展和一芽二叶初展,长度2.3-27cm);低档茶(4级茶以下)于谷雨后采摘,采下的鲜叶称象大(一芽二三叶和同等嫩度的对夹叶,长度2.8-3.scm)。

无论哪种鲜叶原料,都应提手采,要求芽叶成朵,大小均匀,不能采碎,不带带头,尤其是春茶,采摘要求更加严格。鲜叶要轻采轻放,用竹篓盛装、竹筐贮运,防止重力挤压鲜叶,确保鲜叶质量。

很早以前,西湖龙井茶采摘更细嫩,清明前茶蓬上只露出芽头时就开采,采下的全是芽头。“谷雨茶,满把抓”,对于一向以采摘精细、原料细嫩著称的西湖龙井茶采说,谷雨后的鲜叶已属粗老原料。

因此,那时的头茶(春茶)一定要在立夏前结束,前后才1个多月时间,采摘期短,这与西湖龙井茶见芽就采有关系。二茶在小满开采,到芒种后几天结束;三茶在夏至开采,到大暑前几天结束;四茶又称小春茶,于立秋前10天左右开采,到白露时结束并封园。当时茶农认为,白露后还采茶,茶蓬容易受冻。

现在,西湖龙井茶的采摘标准比过去放宽了很多,一般特级西湖龙井茶原料为一芽一叶初展;l-3级西湖龙井茶原料为一芽一叶和一芽二叶初展;4-5级西湖龙井茶原料以一芽二叶和幼嫩对夹叶为主,少量一芽三叶;6级以下的西湖龙井茶原料多为对夹二三叶。由于采摘标准放宽,冬季茶采期延长,同时,肥培管理比过去重视,因此封园时间比过去推迟1个月左右。

西湖龙井茶在讲究采摘的同时,也十分重视养蓬,而且两者有着密切的联系。除了头茶采摘结束后要抓紧洗蓬(将当季留下采的鲜叶全部采净),以促使茶芽早发外,二茶、三茶和四茶都要留叶采,留下不符合原料嫩度要求的叶片。

如果某块茶园茶树叶片特别少,就可留养二茶,只打须采摘。如果留叶太多,认为也是不好的。会使第2年头茶推迟几天发芽,这对西湖龙井茶采说是最犯忌的,因为西湖龙井茶历采都是“以早为贵”,人们说的“早采三天是个宝,迟采三天变成草”就是这个意思。一般情况下,留叶的多少,以茶树刚好不露枝干为宜。

四、问龙井茶采摘时间

每年春天,茶农分四次按档次采摘青叶,“清明”前三天采摘的称“明前茶”。此茶的嫩芽初迸,如同莲心,故又叫“莲心茶”,一斤干茶有三万六千颗嫩芽,是西湖龙井茶中的珍品。清明后到“谷雨”前采摘的叫“雨前茶”,这时,茶柄上长出一片小叶,形状似旗,茶芽稍长,形状似枪,故又称“旗枪”。“立夏”时采摘的叫“雀舌”。再过一个月采摘的茶,谓之“梗片”。

龙井属绿茶。绿茶的基本工艺流程分杀青、揉捻、干燥三个步骤。红茶是全发酵的茶类.有萎凋、揉捻、发酵、干燥四个工序。

【龙井的采制】A篇

采摘:采滴龙井茶务须细心嫩采,选取茶枝上之鲜嫩芽叶,以大拇指与食指柑紧,折断采下,投入竹篮。最忌用指甲刻摘,以免断部水份榨出,内部组织受损而酦酵,损及色味。且忌握手中,以免受热萎雕,此两点必须特别注意。

制造:制造龙井之方法纯用手工,非其它工具可代替,普通分为初炒与复炒两个步骤,有所谓『透』『挺』『捏』『荡』『拓』等手续,前二步手续即为初炒,后三步手续乃为复炒,其法如下:

A. 炒菁:茶菁采回后,薄摊于匾中,即须尽速炒制,以免久置而萎雕劣变。炒制前因茶片大小不均,须用元号筛,筛分其等级,(但明前芽极细嫩,则不必分筛)。入锅前,先用松毛柴烧热铁锅,锅温愈高愈好,盖杀菁时温度愈高,则成茶之香气愈佳也。普通须烧至锅底微红为度,约在摄氏一百度至一百四十度以上,视炒制者之技术而定,技术高着,温度可酌提高,技术差者,温度太高,则手易起泡,茶极易焦变,因茶叶甚嫩故也。(茶投入锅中,须拍拍作响,温度方为适度)锅面须先磨擦光滑,并擦以乌臼油少许,使更润滑(乌臼油可用普通所用之白腊代之)。然后将茶菁投入锅中,每锅约十两左右,投入量视炒制者之技术而定,投术差者每锅半斤足矣,技术忧者,则可在一斤以上,切勿贪多,否则手术不易灵活运用,茶叶亦易焦变。

龙井炒制时,一手扶住锅边,一手将茶叶榻起,抖散均匀,使水份蒸发,是谓『逶』,即相当于绿茶之杀菁,透之杀菁工作业己完成,可取出急剧扇冷,以增香气,次为挺榻,此时火力宜即逐渐降低,约l30℃-9℃然后将手掌伸直,紧贴锅面,将茶叶作单方向之挺压,此项工作名为『挺』,具有打胚与揉捻之双重作用,茶叶之呈扁直状态,即于此时形成,故此项操作极为重要,挺时如用右掌,则先将茶叶由右前方压向左后方,然后将茶叶翻转向反对方向挥去,此项压之作用,为使茶叶压成扁平,挥之作用,为使茶叶挺直,操作时切忌将茶旋转,否则茶易弯曲,压时亦不可使茶转动,否则茶易成条,即不能达到扁平之目的。挥挺时须酌用力,否则茶不易挺直,压时压力须由小而大,不可骤用大力,否则茶汁易于流出,粘附锅面,而极易使茶焦变,即不焦变,茶色亦易变黑,失去龙井特有之美观翠绿色泽,是应特别注意者。以上透之工作,约五分钟至八九分钟完成。

(温度低则须十二分钟,但温度太低,成茶香味不佳),挺之工作,约二十五分镣至半小时完成,挺之工作,计可分为三步骤,第一步骤曰抖块,即将茶叶来同反转,不宜用力,经1-2分钟后,茶叶渐结成扁平,须行抖松,约经三四次之抖松,乃可渐加轻压力,一拓一挺,是谓揉胚,约经十余分钟,压力可再渐渐加重,用掌心抵住茶叶,使与锅底紧贴,然后使茶与锅摩擦,并予翻转,且不时加涂油腊,使锅润滑,是谓裹条,约经十余分钟,裹条乃告完成,经透挺后,茶叶已有八成左右干燥,即可起锅,置匾中摊凉,初炒即告完成。

B. 挥锅(初干):复炒又名挥锅,将初炒完成之两锅并为一锅,此时火力宜小,约70-80℃,酌用少许油腊揩锅,投入茶叶,依旧用手透挺,并徐徐用手捏之,自锅底将茶榻起,一榻一松,至茶叶将达干燥时,再向锅之四周荡转榻起,并向锅壁紧擦数下,使茶叶更为扁平光滑,约二三十分钟,茶叶表面已发出灰白色,捻之即碎,是为干燥业已适度之明证,即可起锅。挥锅时,压力须由大而小,因此时茶已相当干燥,压力太大,每易粉碎。

C. 烘焙:挥锅后如仍含水10%,则可移置焙笼上用文火烘焙之,成茶品质较佳,至含水量仅3%,完全干燥为止。

【龙井的采制】B篇

龙井茶的采制技术相当考究。

龙井茶采摘有三大特点:一是早,二是嫩,三是勤。历来龙井茶采摘以早为贵,茶农常说:“早采三天是个宝,迟采三天变成草”。明代田艺衡在《煮泉小品》中曾有“烹煎黄金芽,不取谷雨后”之句,说明高级龙井茶向来就强调要早采。通常以清明前采制的龙井茶品质最佳,称明前茶,谷雨前采制的品质尚好,称雨前茶。另外龙井茶的采摘十分强调细嫩和完整。一芯二叶初展的,叶形卷如雀舌,称“雀舌”。通常制造500克特级龙井茶,需要采摘3.5-4万个细嫩芽叶,其采摘标准是完整的两叶一芯,芯长于叶,芯叶全长约1.5厘米。龙井茶区的茶农,每到龙井茶采摘季节,绿色的茶山上几乎天天可以见到三五成群的采茶姑娘,身挎茶篓,用熟练的双手像鸡啄米似地采摘着细嫩的龙井茶。长期以来,形成的及时分批采摘制度已经代代相传,习惯于按标准采大留小,一般春茶前期天天采或隔天采,中后期隔几天必采一次,因此全年茶叶生产季节中要采摘30批左右,采摘次数之多是龙井茶特有的。

采回的鲜叶需在室内进行薄摊,厚度为3厘米左右,中下级原料可稍厚。经8-10小时摊放后,叶子失去一部分水分,减重15-20%,鲜叶含水量达70%左右为适度。目的是散发青草气,增进茶香,减少苦涩味,增加氨基酸含量,提高鲜爽度。还可以使炒制的龙井茶外形光洁,色泽翠绿,不结团块,提高茶叶品质。

经过摊放的鲜叶需进行筛分,分成大、中、小三档,分别进行炒制,这样不同档次的原料,采用不同锅温、不同手势来炒制,才能恰到好处。

高级龙井茶全凭一双手在一口光滑的特制铁锅中,不断变换手法炒制而成,炒制手式有抖、搭、搨、捺、甩、抓、推、扣、压、磨等,号称“十大手法”,炒制时根据鲜叶大小、老嫩程度和锅中茶坯的成型程度,不断变化手法,非常巧妙。只有掌握了熟练技艺的人,才能炒出色、香、味、形俱佳的龙井茶。而且因全用手工在热锅中操作,劳动强度甚大。难怪当年乾隆皇帝在杭州观看了龙井炒制后,也为花费劳力之大和技艺功夫之深而感叹不已。

高级龙井茶的炒制分青锅、回潮和煇锅三道工序。青锅,即杀青和初步造型的进程,当锅温达80-100°C时,涂抹少许专用油脂使锅内更光滑,投入约100克经摊放过的叶子,开始以抓、抖手式为主,散发一定的水分后,逐渐改用搭、压、抖、甩等手式进行初步造型,压力由轻而重,达到理直成条、压扁成型的目的,炒至七、八成干时即起锅,历时约12-15分钟。

起锅后进行薄摊回潮,摊凉后经筛分,筛底筛面茶分别进行煇锅,摊凉回潮时间一般为40-60分钟。

煇锅目的是进一步整形和炒干,通常四锅青锅叶合为一锅煇,叶量约250克。锅温60-70°C,需炒制20-25分钟,锅温掌握低、高、低过程。手势压力逐步加重,主要采用抓、扣、磨、压、推等手法。其要领是手不离茶,茶不离锅。炒至茸毛脱落,扁平光滑,茶香透出,折之即断,含水量达5-6%为适度,即可起锅,摊凉后簸去黄片,筛去茶末即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