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墨子的思想见解3000字作文

论墨子

墨学是我国最早同儒学齐名并与之对立的最大的一个学派墨学的鼻祖墨子,不仅是我国古代的一位杰出的思想家、科学家,还是一位同孔子办私学齐名的教育家。

墨子姓墨名翟,鲁国人,生年难以确考。据《史记》所载:或生于孔子尚且在世之时,或生于孔子已经逝世以后。他出身于手工业者,被称之为“贱人”。传说后任职宋国大夫,老死于齐国。

墨学的经典著作为《墨子》。该书大部分系墨家后学所记,墨子本人撰著不多。原在《汉书·艺文志》中收录有71篇,现仅存53篇。墨子的社会政治观点和教育思想,散见在这些著录之中。

墨子从维护“农与工肆之人”的利益出发,主张实行贤政,幻想能建设起一个农工劳动人民安居乐业的社会,使“饥者得食,寒者得衣,劳者得息,乱者得治”。为了实现这种理想社会,主张“非攻”,反对诸侯与诸侯之间的连年战争;主张”兼爱”,人与人之间彼此相爱,两相互利;主张“尚贤使能”,认为“官无常贵,民无常贱”,反对按血缘关系,别贵贱,定亲疏。

墨子为实行他的政治主张,一生在做“上说下教”的工作:上说诸侯士大夫,下教墨家弟子。他非常重视教育,认为教育能培养“贤士”、“兼士”人才,是改革社会的工具;并要求有墨学之道的人,积极进行“劝教”工作。他还认为人的成长主要取决于个人的努力,同时环境和教育对人有着巨大的作用。他把人的本性,看成如同没有经过任何颜料染过的“素丝”,染上黑色则成黑丝,染上黄色则成黄丝。

墨子把培养“贤士”、“兼士”的思想品德,放在教育工作的首位。他创办的私学,近似于宗教集团,要求弟子能够行义,吃苦耐劳,又能严格遵守象法律一样的组织纪律。墨子所说的行义,就是为着“农与工肆之人”,兴天下之利,除天下之害,要“摩顶放踵”而为之。但墨子对本身和弟子,却要求能自愿吃苦,穿着短衣和草鞋,昼夜不停的工作。譬如,弟子禽滑厘事墨子三年,由于每日劳苦磨炼,手足生起老茧,面目黧黑,服役_使,不敢提出任何不合理要求。这样培养的结果,墨学弟子为了赴义,不惜牺牲自己。《准南子》说:_学徒属“皆可使赴火蹈刃,死不旋踵,化之所致也。”事实也正是这样,由于墨子的教化,愚学中出现许多义士。据《吕氏春秋》记载:墨门弟子孟胜,为阳城君守城,为了保义,维护墨家纪律和声誉,毅然自我牺性,这样为义而死者,先后竞达185人之多。墨家徒众,文武兼备,有侠义声名。墨子防止妄杀无辜,为墨学立法:“杀人者死,伤人者刑。”不料,墨家腹_在秦,其子杀人,秦王以他年老独子,下令赦罪,劝他听命;而腹辩“不可不行墨者之法”,仍杀子抵罪。在墨子教育下,墨家弟子都能公而忘私,舍生取义。

墨子重视生产劳动教育,是他教育思想的一大特点。他与孔子反对学稼、学圃不同,主张:“赖其力则生,不赖其力则不生。”他是我国最早考虑教育怎样才能有利于劳动生产的教育家。墨子曾到鲁国南边,访问一个冬天做陶器、夏天耕田而“自比于舜”的吴虑,询问“教人耕与不教人耕”哪一种做法有功于义呢?吴虑回答他:“教人耕者其功多”。墨家学派,不仅重视生产劳动教育,还以能参加生产劳动,不怕劳苦,辛勤工作,作为美德。

墨子的教育思想中最为突出之点,是他对生产知识和技术教育的重视。墨子是我国古代的科学家,墨家学派对我国古代科学技术有很大的贡献。墨子对几何学、力学、光学,都有很好的研究,创造出用定义形式,逻辑推理方法,精确地解释科学概念;学会运用试验方法证明所发现的科学原理。他还是古代的一位巧匠,对于科学技术造诣很高。他能用木料制成飞鸢,使它飞上天空;还能做成挡车轮子的车横木,载50石的重量,行走远路。他为了阻止楚国攻打宋国,制造了守城器械,在楚王面前,同公输般表演了一场防止用云梯攻城的战斗,一连击退了公输般先后使用九种办法的进攻,迫使楚王放弃了攻宋的念头。墨子平时把这些科学知识和技能,作为教学内容,传授给学生。因此,他制造的守城器械,他的弟子禽滑厘等300人,不仅都懂得原理和制作方法,而且还能使用。_子是我国古代最早进行科技教育并取得重大成就的教育家。

墨子重视辩术教育,注意发展学生思维,是他教育思想的另一特点。墨子从事“上说下教”活动,要求能以理服人,对辞辩非常重视。在他的私学中,把辩术作为一门重要课程。他认为,说话不在于多,而在于话中有智谋;不在于怎么有文采,而在于能辩出道理。墨子教人谦虚好学,服从真理,主张:无故从有故,弗知从有知,无辞必服,见善必迁。他要求弟子辩论时,需要有充分理由,找出因果联系,做到“别异同,明是非”。他是我国开创逻辑教育的先驱者。

墨子的教育和教学思想,是以他的认识论作理论基础的;而他的认识论集中体现在他提出的著名的“三表法”。作为墨子判断事物真假与是非标准的“三表法”,也是墨家私学用来指导学生判断是非、考虑问题的方法论。第一表是“上本之于古者圣王之事”,即要根据前人的经验;第二表是“下原察百姓耳目之实”,即要考查广大人民群众亲身经历的直接经验;第三表是“观其中国家百姓人民之利”,即要合乎国家和百姓人民的利益。这种判断事物真假与是非的标准,具有唯物主义的因素,对墨家的教育和教学工作,起到了积极的指导作用。墨子根据“三表法”,在施教过程中,提出了一些行之有效的教育和教学方法,至今仍值得我们加以借鉴。

首先,墨子重视“耳目之实”的感性经验教育。他认为,必须引导弟子把考察广大人民群众亲身经历的直接经验,作为判断事物的有无和是非的方法。他说过:“必以众人耳目之实,知有与亡为仪者也。”他为什么特别重视“耳目之实”的经验呢?有他的知识论作为认识的基础。他把知识,分为闻知、说知和亲知。闻知是通过传闻、书本得到的知识;说知是通过逻辑推理得到的知识;亲知是亲身经历的“耳目之实”的知识。他认为亲知,是直接经验,比间接经验可信程度大。所以,他重视直接经验的教育。

其次,墨子特别重视言行一致的教育。他认为:“士虽有学,而行为本”。在他看来,墨学弟子虽然学到了知识,但能否躬行实践,倒是一件根本大事。他反对光会说空话,而不务实际的人;他要求弟子,不管学习工作,还是以后从政治国,都要言行一致,讲求实效。只说不做,他鄙视之为空谈家的“荡口”。

第三,墨子要求弟子专心致志,学必量力。当墨学弟子学完课业以后,又向墨子请求学射时,他告诫说:“不可!夫知者必量其力所能至,而从事焉。”意思是说,不能这样办,凡是有学识的人,都必须量力而行。然后又说:_士在战场上,都做不到既要同敌人打仗,又要救护受伤的人员;而我们又不同于战士在战场上,怎么能同时做到既要完成学习知识任务,又要学习射箭呢?不从实际出发,一心二用,就不可能把学业搞好。

第四,墨子施教,能从实际出发,注意个别差异。当弟子问他:“为义”时什么最关紧要?回答说:如同筑墙,能筑者筑,能夯土者夯土,墙就会筑成;“为义”也是一样,“能谈辩者谈辩,能说书者说书,能从事者从事,然后义事成也”。这是因材而用,从实际出发。他还主张:施教时,对程度较好的弟子,要讲得深一些;对程度较差的弟子,要讲得浅一些;对需要增益的弟子,要讲得多一些;对需要抑制的弟子,要讲得少一些。总之,要注意个别差异,要适合施教对象的实际水平。

第五,墨子施教,要求弟子不仅“知其然”,还要“知其所以然”。他在《公孟》篇中辩难儒家说:为什么要作乐?答复说:作乐是为了作乐;这好象问:为什么要做房屋,答复是:做房屋就是做房屋一样。儒家的这种回答法,不能使受教育者得到“知其所以然”的解释。由此可以看出,墨子的施教方法,有些是学于儒家而高于儒家的。

尽管墨子有尊天信鬼等唯心迷信思想和历史的局限性,但他留下了很多宝贵的教育思想和教育方法,象一颗光辉灿烂的明珠在教育史上永远闪烁着光芒。

来源:人民教育

二、论孔子和墨子教育思想的异同论文

儒家创始人孔丘和墨家创始人墨翟都是伟大的思想家,儒家与墨家都重视教育问题,提出了许多重要的教育思想。下面是我给大家推荐的论孔子和墨子教育思想的异同论文,希望大家喜欢!

论孔子和墨子教育思想的异同论文篇一

《试析孔子和墨子教育思想的异同》

作者:刘晓筝

摘 要:儒家创始人孔丘和墨家创始人墨翟都是伟大的思想家,儒家与墨家都重视教育问题,提出了许多重要的教育思想。孔子和墨子在教育作用上都肯定教育必须为社会政治服务,都认为人性可变,环境和教育能影响和改变人性。孔子提出培养统治阶级需要的德才兼备的治术人才。墨家主张培养必兴天下之利,除天下之害的兼士或贤士。在教育内容、教育教学原则、教育对象以及对待古代文化典籍等方面,孔子和墨子既有相同之处,也有不同之处。

关键词:孔子;墨子;教育思想

自公元前770年周平王东迁洛邑,至公元前221年秦并六国,前后500年,王室日衰,诸侯争霸,七国称雄,史称春秋战国时期。这一时期,是中国社会由奴隶制度向封建制度转变的过渡时期。这一时期,生产力的大解放,带来了经济的发展,经济基础的变革,促成了政治的变革,礼崩乐坏的局面标志着王权的衰落。在这种局面下,文化教育方面也随之发生变化。其主要标志是官学衰落,私学兴起。

一、孔子和墨子私学简介

1.孔子私学

孔子生活在春秋末期。当时的社会正处于王权衰落、礼崩乐坏的动荡期。此时,统治阶级忙于政治争斗,无暇顾及教育,天子失官,学在四夷,文化和教育下移。孔子适应社会需求,首创私学,而且规模、影响都很大,实现了从学在官府到百家之学的转变,破除了政教合一的禁锢,使教育独立化,开辟了中国古代教育发展的新篇章,推动了历史发展,培养了众多人才,为当时的社会作出了重大贡献,对后世影响深远。

2.墨子私学

墨子是孔子之后开设私学规模、影响较大者。墨子曾学儒者之业,受孔子之术,以为其礼烦扰而不说,厚葬靡财而贫民,(久)服伤生而害事,故背周道而用夏政。他自立门户,开办私学,创立了与儒家相对立的墨家学派。墨家学派独树一帜,重视科技教育,包括光学、几何学、物理学以及木工、防守器械等方面的知识和技术,从学者众多,徒属弥众,弟子弥丰,充满天下。吕氏春秋曰:孔墨之后学,显荣于天下者众矣,不可胜数。儒、墨两家在春秋战国时期并称显学。

儒家与墨家都重视教育问题,提出了许多重要的教育思想。但两者既有相同之处,也有不同之处。

二、孔子和墨子教育思想中的相同之处1.在教育作用上都肯定教育必须为社会政治服务

第一,孔子继承了文王、周公的道德和文化传统,倡导以德治国,执行德治、仁政。孔子认为,治理国家只靠政令、刑律,不如徳治和礼教。孔子认为政治、道德和教育三者是密不可分的统一整体,教育是德政教化的手段。他在论语为政篇中提出为政以德,希望国君用道德教化来治理国家。依靠政令和刑律,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不如道之以德,齐之以礼,使民众做到有耻且格。他指出只有重视道德修养与教育,才能形成良好的社会风气和社会秩序,百姓才能安居乐业,国家才能昌盛繁荣。孔子认为道德修养与道德教育,不仅可提高社会个体的道德素质,对治理国家、维护社会安定也有不可低估的作用。社会由个体组成,要建立良好的社会秩序和社会风气,必须注意个人的道德修养与教育,社会成员个人的道德素质是社会道德风气的基础,社会道德风气又影响着社会成员的道德面貌,两者相互依存,相互影响。孔子把教育看得比政令、刑律更为重要有效。他虽然认为教育和政治关系密切,但并不把二者等同,教育只是通过传播文化、培养人的道德情操、提高人的素养来影响政治。

第二,墨子代表小生产者的利益,他希望通过教育提高民众的觉悟和素质,实现社会的完善,使大家兼相爱,交相利。针对当时社会弊病,他认为连年征战,劳民伤财,百姓不得安居乐业,就是因为人们之间不相爱,交争利。因此,他提出兼爱、非攻的主张,强烈希望停止战争,使饥者得食,寒者得衣,劳者得息;他反对奴隶主世袭制度,主张尚贤、尚同,希望统治者与劳动人民兼相爱,交相利,共同建设一个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安定有序的理想社会。

2.教育和环境能够改变人性

在教育和人性关系方面,孔子和墨子都认为人性可变,环境和教育能影响和改变人性。

第一,孔子明确提出性相近也,习相远也。性指的是人先天的素质,习则指的是后天教育与社会环境的影响。孔子认为人的本性是很接近的,后来有较大差别,主要是教育和学习的结果。人的聪明才智不是先天的,是后天学习的结果,任何人只要接受教育,努力向学,就一定能获得成功。因此,孔子特别重视教育。他认为人只有学而时习之才能获得一切知识能力和美德。但是孔子保留了命定论残余,把人性分成等级,认为唯上智与下愚不移,承认有少数生而知之的圣人和学而不能的下民。

第二,墨子也重视环境和教育的作用,他发展了孔子性相近,习相远的思想,他认为人的本性如素丝,染于苍则苍,染于黄则黄,人们所处的环境和所受的教育使人们形成了不同的人性。墨子以染丝为例,说明环境和教育对人的作用及影响。墨子反对命定论,认为官无常贵,民无终贱,否定了孔子唯上智与下愚不移的理论,强调人性平等,肯定了教育和环境可以改变人性,同时强调发挥人的主动精神,认为人的富贵贫贱不是先天决定的而是后天环境和教育以及人主观努力的结果。

三、孔子和墨子教育思想中的不同之处1.教育目的不同

第一,在教育目的上,孔子提出培养德才兼备的从政君子,即士和君子,让士和君子参与国家政事管理。同时孔子还主张仕而优则学,学而优则仕,将学优和仕优联系起来,以学优保证仕优,赞成任人唯贤,反对当时统治阶级内部任人唯亲的世袭制度,以培养统治阶级所需要的治术人才。

第二,墨子代表小生产者的利益,主张培养以兼易别的兼士或贤士,就是必兴天下之利,除天下之害的人。墨子认为只有兼士才能做到爱人若爱己,才能清除乱不得治饥不得食寒不得衣劳不得息的社会弊端,使天下太平。

2.教育内容不同

第一,在教育内容上,孔子从培养治国安民的治术人才的教育目的出发,以礼、乐、射、御、书、数六艺为主,学习诗书礼乐易春秋等六经,他认为诗礼乐具有重要的教育作用,因而重点突出对诗礼乐的学习并将其作为培养学生道德情感的教材。他要求学生: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他说:诵诗三百,授之以政,不达;使于四方,不能专对;虽多,亦奚以为?他认为弟子们学习诗,可以培养他们迩之事父,远之事君的才能,要求学生要按照诗的观点立身处世。他主张行有余力,则以学文,特别强调思想品质和伦理道德教育。总体来说,孔子忽视自然科学知识的传授,轻视生产劳动知识、技能的教育,偏重于文事。

第二,墨子为了培养贤士、兼士,在主导思想上,以兼爱为中心,强调道德教育和无差别的爱,以培养贤士、兼士高尚的道德品质和坚定的政治信念。在教育内容和方法上,注意自然科学、生产技能、军事知识和技能以及论辩才能的培养、训练,帮助学生获得各从事其所能的实际本领;培养、锻炼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使他们具有说服他人、推行自己政治主张的才能。总体来说,墨子的教育内容突破了六艺的范围,具有自己的特色。

3.对行的看法不同

第一,孔子强调的行是道德实践,以礼仁为核心,以孝为基础。在道德教育方法上,主张诉诸内,不主张诉诸外,主张培养具有礼仁孝品质的君子。他认为一般知识的学习也要贯穿着道德教育,以知识学习促进道德修养。渊博的学识能避免道德的偏差,学而不行,停留在口头,等于未学。他重视道德实践,把礼仁贯彻实施于社会关系的各个方面,提倡知行结合,学以致用。他重视伦理道德的培养,十分强调内心动机的问题。在道德修养方面,强调欲望服从理性,以行为动机作为衡量道德行为的标准。提出克己复礼为仁的道德标准,克己要求从自我做起,有一种高度的主观自觉能动性。仁是主观意识,道德是人们内心的思想情感,它通过行动体现出来。道德修养和道德教育的最终目的在于道德实践,身体力行是道德的基础。孔子所说的道德教育的内容包括道德认识、道德情感、道德意志和道德行为。在论语中有多处强调实践力行的言论,孔子提出君子耻其言而过其行,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听其言而观其行,要达到我欲仁,斯仁至矣的理想道德境界,必须言行一致,把内在的道德品质与外在的表现完美地结合起来,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质是指内在的道德品质,文则指外表的礼仪行动。孔子认为只有内在的好品质而没有相应的外在表现,就容易流于粗野;只有外在的表现而没有内在的道德品质,就会流于虚浮。把内在的道德修养与外在的道德实践统一起来,才能成为文质彬彬的君子。孔子以此来协调封建社会的人际关系,维护上尊下卑的封建统治。

第二,墨子强调的行内容更宽泛。在道德教育上主张无差别的爱,以兼爱实现人与人之间的平等和睦;以非攻去除强凌弱,众暴寡的非正义征战;以尚贤破除世袭特权,实现贤人政治;以节用非乐制止劳民耗财;以非命鼓励人们发挥主观能动性,在社会实践中自强不息。通过天志明鬼约束统治者的行为,使之体恤百姓。生产、科学技术、军事方面的行,目的在于帮助兼士获得各种实际本领,培养思维逻辑能力和论辩能力,推行自己的政治主张。墨家所培养的兼士,不仅接受了兼爱非攻的系统道德教育,掌握了丰富的文化科学知识,而且还具备了运用科学技艺到实践中的能力。墨子主张动机与效果的统一,以此作为判断行的标准。他认为一个完全的道德行为,应该兼有内外各种因素。在行为未发之前,有动机、欲望等因素;在行为出现后,应有实际的效果。这两个方面是相互关联的。由此可见,墨家十分注重思想与实践的结合,在道德教育方法上不仅诉诸内也同时诉诸外。墨子的教育目的是培养具有高尚道德品质的兼士,这些兼士贤士必须具有一定的实践能力。

4.教育教学的原则不同

第一,关于教育教学的原则,孔子采取了叩则鸣,不叩则不鸣的消极等待态度,对传授学生知识方面,则采取了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的拱己以待的被动方法。

第二,墨子采取了与孔子完全不同的教育教学原则。墨子以兴天下之利,除天下之弊为己任,他想以上说下教的社会教育手段实现自己的社会理想,不赞成儒家拱己以待的教育原则。因此,墨子采取了积极主动的强说人的态度。他主张在教学中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对学生劝教说教,叩则鸣,不叩亦鸣,问则答,不问则讲。

5.教育对象不同

第一,在教育对象上,孔子教人是来者不拒,提出了有教无类的主张,扩大了受教育的对象,打破了少数奴隶主贵族对文化教育的垄断,使那些愿意学习而在经济上、时间上又允许学习的人,不论贫富、贵贱、国别,都有受教育的权利和机会,扩大了教育的社会基础,满足了平民入学受教育的愿望,适应了社会发展的需要,在当时的社会条件下,最大限度地开发了人才的来源。

第二,墨子则进一步拓宽了孔子的教育对象范围。他主张每个人都要接受教育,将王公大人和匹夫徒步之士都作为自己的教育对象,将受教育的群体扩大至下层劳动者。墨子对不来者也主动施教,他发挥强说人的主动精神,送教上门,以教人为己任,希望用上说下教的方法实现自己的政治主张。

6.对待文化典籍的差异

第一,在对待古代文化典籍方面,孔子注重述,偏重于古代文化知识、政治知识等间接经验,采取信而好古,述而不作的保守态度。晚年他以严谨的学术精神,整理编辑了5诗65书65礼65乐65易65春秋6等六书。孔子在文化教育方面的最大贡献之一就是整理、保存了我国古代文化典籍。

第二,与孔子相比,墨子在文化典籍方面更偏重作,即具有述而又作的创造性精神。他认为:吾以为古之善者则述之,今之善者则作之,欲善之益多也。不仅应该继承古代文化中善的东西,还要创造出新的善来,使善的东西日益增多;不仅要继承古代文化知识、政治知识等间接经验,而且要把它们运用于实践中,在实践中检验、完善、扩充和发展这些间接经验。

四、结论

春秋战国时期的社会变革,促使思想领域空前活跃,私学兴起,养士之风盛行,直接推动了各个学派发展,形成百家争鸣的局面。儒家和墨家当时并称显学,是当时影响最大的两个学派,它们之间既有激烈论争,也有相互吸收、渗透,从而达到了学术上的繁荣,极大促进了各自的进一步发展。儒家和墨家的教育思想都包含有很多的合理主张,对后世有十分深远的影响,至今仍有重大的启发和借鉴意义。

参考文献:

[1] 黄济.教育哲学通论[M].太原:山西教育出版社,2001.

[2] 王炳照,等.简明中国教育史[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3] 孙培青.中国教育史[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

[4] 刘琦.译评论语[M].长春:吉林文史出版社,2006.[5] 毛礼锐,沈灌群.中国教育通史:第一卷[M].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2005.

[6] 刘晓筝.从5四书6看儒家道德修养与道德教育思想[J].河南财政税务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8(5).

三、许慎的名言是什么意思“教,上所施下所效”

指学校教育,其涵义是教育者根据一定社会(或阶级)的要求,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对

受教育者的身心施加影响,把他们培养成为一定社会(或阶级)所需要的人的活动。

1、拼音:

jiāo ,shàng suǒ shī xià suǒ xiào

2、广义上解释:

凡是增进人们的知识和技能、影响人们的思想品德的活动,都是教育。

3、句子来源:

“教育”一词,在中国最早见于《孟子·尽心上》:“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三乐也。”《说文解

字》释为:“教,上所施下所效也。”“育,养子使作善也。”

4、知识扩展:

《说文解字》里说:“教,上所施下所效也。”意思是说“教”字的本义就是在上面的施教,

在下面的效仿的意思。段玉裁注云:“上施,故从攴;下效,故从效。”“教”字当“教

育”、“教导”义讲一直到今天还在使用,从其造字方法上我们似乎也可以窥见古代教育方法

的某些信息。古人说:“教不严,师之惰”,意思是说不严格教育学生是老师的过错。后来

由“教育”义引申出“传授”义,如《左传·襄公三十一年》里说“教其不知,而恤其不足”,

意思是说,要传授给他所不知道的,要抚恤给他所不足的东西。在当“传授”讲时的“教”应

读为平声“jiāo”,特指传授知识、技能等。由“传授”后又引申出“使令”义,如唐代王昌

龄《出塞》诗中“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jiāo)胡马度阴山”。这里的“但使”和“不

教”是对语,“但使”是“只能使”、“只能让”的意思,“不教”就是“不能使”、“不能

让”的意思。整句的意思是说只能让抗击匈奴的名将们驻扎在龙城,不能使匈奴的戎马度过阴

山来。后来又由“教导”、“教育”引申指某种学术或某种学术派别。

四、上说下教是谁提出的?

是庄子所说。

出处:《庄子·杂篇·天下》

原文:见侮不辱,救民之斗,禁攻寝兵,救世之战。以此周行天下,上说下教。虽天下不取,强聒而不舍者也。故曰:上下见厌而强见也。

虽然,其为人太多,其自为太少,曰:“请欲固置五升之饭足矣。”先生恐不得饱,弟子虽饥,不忘天下,日夜不休。曰:“我必得活哉!”图傲乎救世之士哉!

翻译:认为天下人沉湎于物欲而不知觉醒,不能讲庄重的与之讲话,以自然随意的话来推衍,借重先哲时贤之言来使人相信,以寄寓之言拓展胸臆与思想。独自与天地精神往来而不傲视万物,不拘泥于是非,与世俗相处。

他的书虽然奇伟却宛转连缀无伤宏旨,言辞虽然变化多端却奇异引人入胜。他内心充实而思想奔放,上与造物者同游,下与忘却死生不分终始的人为友。

他论述道的根本,博大而通达,深广而畅达;他论述道的宗旨,和谐妥贴而上达天意。然而,他对于事物变化的反应和解释,没有止境,不离于道,茫然暗昧,未能穷尽。

主要影响:

庄子在哲学思想上继承和发展了老子“道法自然”的思想观点,使道家真正成为一个学派,他自己也成为了道家的重要代表人物,与老子并称“道家之祖”。

庄子之学其要本归于老子之言,故其著书十余万字,大多都是寓言,如其中的《渔父》《盗跖》《胠箧》等篇,都是用来辨明老子的主张的。

他把“贵生”“为我”引向“达生”“忘我”,归结为天然的“道”“我”合一。《庄子》和《周易》、《老子》并称为“三玄”,在哲学有较高研究价值

以上内容参考:百度百科-庄子·杂篇·天下

五、上侈下教是什么意思

、浪费,用财物过度:侈糜。奢侈。穷奢极侈。

2、夸大:侈谈。

3、邪行:“放辟邪侈”。

下教:有很多种用法,但都是前辈,长辈给予后辈知识,经验,财富时才用.比如老师-学生,老板-员工,父母-子女,祖宗-后代.因此,如果是用【hand down】来表达传递东西,就有继承的意思了.如果说只是普通的传递东西,用【hand me(给我)】,【hand her/him(给她/他)】就可以了.不太明白你想用hand on表达什么.【hands on】是实际操作的意思【hand in】,是递交,上交的意思.

所以可能解释为:上面怎么浪费奢侈也会教会后代这种不可取的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