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南澳岛的重生:从海上桃花源到旅游新秘境

最近,在某知名 旅游 网站发布的“冬季 旅游 新秘境2020”榜单中,南澳岛排名第一,力压川藏众多著名景点,成为入冬以来最火的小众旅行目的地

然而,最近几年,一直以水清岛美著称于世的南澳岛,在 旅游 业愈发火爆的同时,也正在进行一场名为“蓝色海湾”的环境整治。许多人可能会觉得很诧异,难道南澳也有污染?如果连南澳都需要整治了,这天底下还有一块“净土”吗?

南澳岛是广东唯一的海岛县汕头南澳县的主体,周边另有28个小岛和8个岛礁。南澳岛内共有大小港湾66处,岸线绵长,岛内植被繁茂,环境优雅;因处于海疆前沿,又是海上丝路的重要节点之一,悠久的人文 历史 与优美的自然环境交相辉映,为这座海岛增添了别样的魅力。

南澳岛远离内陆,岛上无工业、企业,居民主要经济收入为海洋捕捞和养殖。在南澳大桥未建成开通的2015年之前,沟通海岛与内陆的唯一工具就是轮渡。附近海域天气多变,轮渡经常停航。因此,尽管改革开放已逾40年,南澳岛民的生活却并没有多大变化——很多时候,遇恶劣天气而交通不便,岛内居民便彼此以物换物,连货币交易这一环节都省了——简直是一个遗世独立的海上桃花源。

桃花源式的状态随着南澳大桥的开通不复存在。当地 旅游 局提供的数据显示,2015年大桥开通前,南澳每年游客数量约70—90万人次,而大桥开通当年激增至400多万人次,到了2019年已突破776万人次,是2015年以前的10倍!

入岛人数的剧增固然拉动了南澳各种消费的迅速攀升,但同时也对南澳现存资源构成极大考验。仅2015年大桥开通后的几天里,蜂拥而来的游客几乎将这里的淡水和海产品一扫而光,留下的却是遍地果皮、饮料瓶和塑料袋等垃圾杂物,平时光洁平坦的沙滩犹如长满疥癣。尽管南澳政府临时招募了包括义工在内的大批保洁和治安人员投入清理,结果还是让人触目惊心。

随着大量游客上岛,岛内原住民在海滩边搭建各类船屋、观光平台、高脚棚、啤酒吧等,供游客消费;鲍鱼、扇贝等小型养殖场一时星罗棋布;各类自建小楼房如雨后春笋争相冒出,偷挖海沙、向海滩倾倒建筑废土的现象也日趋严重……几十年来因封闭而侥幸存留下来的 幽雅 与美丽,难道就这样毁于一旦?

表面上,南澳海湾的污染似乎是游客暴增而造成的供求矛盾。其实,更大的问题还在于制度不完善与观念不到位。如何在发展的同时兼顾生态,或者,为了生态是否可以选择不一样的发展道路,需要深入探究和系统的制度保障。

在这样的背景下,南澳“蓝色海湾”整治修复项目开始启动。

2016年底,南澳县申报的“蓝色海湾”整治项目得到国家海洋局、财政部的批复。项目建设内容包括前期金澳湾、赤石湾十里银滩、烟墩湾、竹栖肚湾、龙门湾等在内的13个海湾整治及海洋环境监测建设项目,总投资为3.15亿元。

项目分整治和修复两个部分进行。整治是针对前期存在的脏乱现象进行清理、处置,而修复则是后期的跟进。两者相辅而成,目的都是让海岛恢复原来的模样。“蓝色海湾”,所谓蓝色,就是还原大海本来的颜色。还原,成了最根本的标尺。修复、保护、重塑、再生,是本次整治工程的一大特点。当然,修复工作并没那么简单。“蓝色海湾”整治设计施工工序复杂,涉及水电水利、市政园林、房屋建筑、桥梁栈道、生态环保等多个领域。目前整治过程已取得许多成果。

岸线修复 :清理建在沙滩上的游客观光台、亲水棚屋及冲浴点等违建物,同时清理大批存留已久的垃圾杂物。在建项目部还利用现有场地建筑垃圾作为回填料,既解决建筑垃圾去向问题,又为金澳湾增设了一个新景观点;对无人居住,无淡水、电力、道路等基础设施的岸屿岛礁,通过人工方法,遵照自然规律,恢复天然生态系统,并因地制宜在合适的位置设置太阳能和风力发电路灯。

岩石保护 :清理原来覆盖在岩石上的垃圾杂物,还岩石以本来颜色。根据岩石的分布情况,在上面架设悬空栈道,让原来中断的岩石群与岸线连成一片,既方便游客饱览岛上各处风光,又方便卫生管理和日常养护。经过彻底清理,海滩堆积如山的垃圾打扫一空,岩石又现出了本来面貌。

沙滩重塑 :根据沙滩的地形地貌,在尊重自然生态的基础上建成生态绿化带和生态廊道。一方面有效防止了以往屡禁不止的偷挖海沙的行为,还有一个别致的效果,就是栈道根据南澳海流回旋的现状,保持各个曲线窝点,让海浪带来的沙子能够留得住,从而慢慢形成形状各异、大小不一的沙滩堆。沙滩不断外延,也为游客创造了一处处亲海近水的天然场所。

海水养护 :南澳既是捕捞大县,也是养殖大县。目前,南澳各类养殖业总面积超过5万亩,整个浅海滩密密麻麻地布满各种养殖场。以前南澳养殖业大都以网箱养殖和滩涂养殖为主,养殖模式单一陈旧且易产生污染。近年淘汰原有的养殖模式,鼓励养殖户发展有利于海洋生态再修复的养殖类型,比如龙须菜养殖。南澳目前的龙须菜养殖已超过一万亩,对促进海洋微生物繁衍和海洋生态链平衡起到一定作用。其他各类养殖也按类分批由浅滩养殖向深海养殖转变。

改善水质 :南澳岛周围以一类水质居多,只有少数还未改造完毕的养殖区域属二类水质。在南澳前江蚝场,一群撬蚝工正在忙碌,说笑之间不时往嘴里塞点什么,原来他们为了解渴,居然直接吃起了生蚝。多少年来,后江一带的人们一直把生吃蚝当作水质是否过关的一个 “土标准”。可以生吃,意味着海水洁净。

除了上述修复整治外,还有许多配套工作也相应进行。比如在不破坏礁石和原生态的基础上,开展雨污管网、沙滩保洁、环境治理、 旅游 观光和人文景观等市政工程建设。水工结构物尽可能地选用岛上现有地材,契合周边环境;海岸景观绿化以海岛物种、本土植物为主,在保证成活率的同时与工程所在地的地貌环境相协调,并通过合理搭配体现其地域特色与景观价值。另外,对环境破坏和污染严重的采石场和盐田采取封闭停产措施。

“蓝色海湾”整治项目对南澳 旅游 的可持续发展有着现实和长远意义。一方面,无论是发展观光 旅游 还是休闲渔业,都必须有良好的生态环境作为基础支撑;另一方面,随着逐步整治的完成,这些海湾确已开始形成吸引力,开始将南澳 旅游 从过去的以主岛为中心,转变为向周边的线环岛拉伸的 旅游 格局,为南澳的发展带来更多商机。

不可否认,在粤东的发展进程中,南澳岛是一块“福地”。前期“以环境换取经济效益”的起步阶段,南澳因为交通不便被放弃,到后来的“腾笼换鸟”和“保住青山碧水”,这里始终是一片难得的人间净土。即便是“蓝色海湾”整治项目,修复的也只是之前被污染、破坏和改造的地方。而像青澳湾、金银岛、后江一带,由于海域状况和地貌构成等原因,至今仍保存着完好的自然生态环境。现在漫步青澳湾,依旧能看到环礁如棋、沙净如面、海平似镜的美景。

作为广东省唯一的海岛县,南澳与内陆相距十多公里的海程令其环境安全有着相对保障。加之南澳本岛无工业和企业生产,居民污水通过处理后,产生的影响可以说微乎其微。但是,这些都并非南澳可以从此高枕无忧的理由。

当地老渔民介绍,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在南澳海域有一种治疗外伤疮口的特种良药,即采用枯死的珊瑚树晒干研成粉末,存于密封瓶子里。用时只需调少许食用油,涂抹伤口上,不用几天就能起到杀毒收疮的奇效。可惜,现在的南澳极少能见到这种东西,因为珊瑚越来越少见了。

滔滔者天下皆是也,南澳怎能一岛独清?从某种角度上讲,南澳“蓝色海湾”修复整治工作,仅仅是万里长征的第一步。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快速发展,未来的海洋治污,南澳与其他沿海城市一样,任重而道远。

二、南澳大学世界排名

南澳大学(University of South Australia)在2019年度世界上排名264名。

南澳大学(University of South Australia)在2018年度世界上排名279名。

南澳大学(University of South Australia)在2017年度世界上排名288名。

南澳大学(University of South Australia)在2016年度世界上排名288名。

南澳大学(University of South Australia)在2019年度世界上排名333名。

南澳大学学科排名

1、Hospitality & Leisure Management酒店休闲管理——世界第27、澳洲第4;

2、Nursing护理——世界第48、澳洲第10;

3、Architecture / Built Environment建筑/建造环境——世界第51—100行列、澳洲第11;

4、Art & Design艺术与设计——世界第51—100行列、澳洲第13;

5、Accounting & Finance会计与金融——世界第101—150行列、澳洲第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