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泾县来富排档儿子怎么样

泾县来富排档儿子怎么样

挺好的

饰的非常色古香~很中式~不错不错菜很好吃,尤其是一道叫干锅筋的菜(应该是这个名字,哈哈)非常喜欢啊~总的来说,是新式的徽菜,融了其的口味,招的徽菜,臭鳜,做的还不错,但不是传统的臭,哈哈哈

打分

二、泾县有什么好吃的

1 泾县特产——古代贡品——琴鱼

典故:关于琴鱼的由来,当地有许多有趣的传说。相传,晋代时,有一位隐士叫琴高,他在这里修仙炼丹,常将丹渣倒于山下溪水中,丹渣入水,就化作条条小鱼。一日,琴高“修炼道成,控鲤上升”。后来,人们为了纪念他,便将山下石台叫“琴高台”;水溪取名“琴溪”;溪中小鱼则称为“琴鱼”。在泾县古县志中,也有不少有关琴鱼的记载。

特点:琴鱼干,是一种罕见的小鱼干,为泾县独有的著名特产。这种鱼干一般不作食用,多用来泡水代茶饮,故有“琴鱼茶”之称。琴鱼长不过寸,口生龙须,重唇四腮,鳍乍尾曲,嘴宽体奇,龙首鹭目,味极鲜美。饮用时,将琴鱼干放入杯中,冲入开水,鱼干上下游动,栩栩如生,似活鱼跃于杯中;入口则觉清香醇和,沁人心脾;喝罢茶汤,再将琴鱼吃在口里细 品,鲜、香、咸、甜,别具风味。

功效:有解毒养生之功。

工艺:每年“清明”节前后,是捕捞琴鱼的旺季。当地渔民使用竹篓、竹篮在琴溪捕捞。所捕获的琴鱼放进盐开水中,再加入茴香、茶叶、食糖等佐料炝熟,然后以炭火烘干,即为成品琴鱼干。

三、泾县陶肴餐厅怎么样

我觉得整体挺好的。

饭店环境不错,菜品味道也还不错。

泾县陶肴餐厅,成立于2021-11-15,法定代表人为宋强发,注册地位于安徽省宣城市泾县泾川镇东郡郦华门面房21号、22号、23号、24号、25号、26号,经营范围包括许可项目:餐饮服务等。

四、泾县哪家饭店烧菜好吃 什么菜好吃

春节,是农历正月初一,又叫阴历年,俗称"过年"。这是我国民间最隆重、最热闹的一个传统节日。春节的历史很悠久,它起源于殷商时期年头岁尾的祭神祭祖活动。按照我国农历,正月初一古称元日、元辰、元正、元朔、元旦等,俗称年初一,而之前则是年三十了。呵呵,大抵与平安夜是一个级别。

传统的春节应该怎样过?

腊月25:接玉皇赶乱岁照田蚕

接玉皇

旧俗认为灶神上天后,天帝玉皇于农历十二月二十五日亲自下界,查察人间善恶,并定来年祸福,所以家家祭之以祈福,称为"接玉皇"。这一天起居、言语都要谨慎,争取好表现,以博取玉皇欢心,降福来年。

赶乱岁

送灶神上天后至除夕才迎回,其间人间无神管辖,百无禁忌,民间多嫁娶,被称为"赶乱岁"。乱岁是民众为自己设计的调节社会生活的特定时段。岁末年终,人们有了闲暇与积蓄,对于平时难得有精今日焦点:

力操办大事的人来说,这是一个好时机。因此,人们根据现实生活需要,发明了这一特殊的时间民俗。可见,在传统社会里,民众生活秩序是依赖着民俗进行调节的。

照田蚕

也叫"烧田蚕"、"照田蚕"、"烧田财",是流行于江南一带的民间祈年习俗。腊月二十五这一天将绑缚火炬的长竿立在田野中,用火焰来占卜新年,火焰旺则预兆来年丰收。有些地方在年三十举行这一活动。

千灯节

是蒙古族、达斡尔族的宗教性节日。蒙语称"明干卓拉",意即千盏灯节。腊月二十五这一天,做"明干卓拉"去庙里点燃,认为点得越多越吉利。这一节日习俗,在新疆维拉特蒙古族中最为盛行。当地群众在这天吃烤牛羊肉,举行传统的体育游艺活动。

腊月29:小除夕过赶年

小除夕

除夕前一日,叫"小除夕",家置酒宴,人们往来拜访叫"别岁"。焚香于户外,叫"天香",通常要三天。

腊月31除夕:贴门神贴春联放爆竹

除夕

除夕是指每年农历腊月的最后一天的晚上,它与春节(正月初一)首尾相连。"除夕"中的"除"字是"去;易;交替"的意思,除夕的意思是"月穷岁尽",人们都要除旧部新,有旧岁至此而除,来年另换新岁的意思,是农历全年最后的一个晚上。故此期间的活动都围绕着除旧部新,消灾祈福为中心。

周、秦时期每年将尽的时候,皇宫里要举行"大傩"的仪式,击鼓驱逐疫疠之鬼,称为"逐除",后又称除夕的前一天为小除,即小年夜;除夕为大除,即大年夜。

贴门神

我国各地过年都有贴门神的风俗。最初的门神是刻桃木为人形,挂在人的旁边,后来是画成门神人像张贴于门。传说中的神荼、郁垒兄弟二人专门管鬼,有他们守住门户,大小恶鬼不敢入门为害。唐代以后,又有画猛将秦琼、尉迟敬德二人像为门神的,还有画关羽、张飞像为门神的。门神像左右户各一张,后代常把一对门神画成一文一武。门神分三类:第一类是"大门门神",多贴在车门或整间大门上,高约四五尺,宽约二三尺。第二类是"街门门神",多贴小街门上,高约二尺,宽约一尺。这两种门神都是一黑脸一白脸两位尊神。白左黑右,白善易,黑狞恶,各手执槊钺。第三类是"屋门门神",较街门门神稍小有限,也是黑白二神,但也有黑白二神是坐像的。屋门最多是贴"麒麟送子"像,两个傅粉涂脂梳太子冠的娃娃,各乘麒麟。这种门神,本应贴在新结婚的屋门上,以取吉利,后来也就作普通街门的新年点缀品了。

贴春联

春联亦名"门对"、"春帖",是对联的一种,因在春节时张贴,故名。春联的一个源头是桃符。最初人们以桃木刻人形挂在门旁以避邪,后来画门神像于桃木上,再简化为在桃木板上题写门神名字。春联的另一来源是春贴。古人在立春日多贴"宜春"二字,后渐发展为春联。春联真正普及始于明代,与朱元璋的提倡有关。据清人陈尚古的《簪云楼杂说》中记载,有一年朱元璋准备过年时,下令每家门上都要贴一幅春联,以示庆贺。原来春联题写在桃木板上,后来改写在纸上。桃木的颜色是红的,红色有吉祥,避邪的意思,因此春联大都用红纸书写。但庙宇用黄纸,守制(服孝未满)用白、绿、黄三色,第一年用白纸,第二年绿纸,第三年黄纸,第四年丧服满才恢复用红纸。因满族尚白,清宫廷春联用白纸,蓝边包于外,红条镶于内。

贴福字、贴窗花、贴年画、贴挂千

这些都具有祈福、装点居所的民俗功能。年画是我国的一种古老的民间艺术,他反映了人民大众的风俗和信仰,寄托着人们对未来的希望。年画,也和春联一样,起源于"门神"。春联由神荼、郁垒的名字而向文字发展,而年画依然沿着绘画方向发展。随着木板印刷术的兴起,年画的内容已不仅限于门神之类,而渐渐把财神请到家里,进而在一些年画作坊中产生了《福禄寿三星图》、《天官赐福》、《五谷丰登》、《六畜兴旺》、《迎春接福》等彩色年画、以满足人们喜庆祈年的美好愿望。因明太祖朱元璋提倡春节贴春联,年画也受其影响随之而盛行开来,全国出现了年画三个重要产地:苏州桃花坞,天津杨柳青和山东潍坊;形成了我国年画的三大流派。民国初年,上海郑曼陀将月历和年画二者结合起来。这是年画的一种新形式。这种合二而一的年画,以后发展成挂历。挂千,就是用吉祥语镌于红纸之上,长尺有咫,粘之门前,与桃符相辉映。其上有八仙人物的,为佛前所挂。挂千民户多用它,世家大族用它的较少。其黄纸长三寸,红纸长寸余,是"小挂千",为市肆所用。最早的挂千当是以制钱(铜钱)串挂的,与压岁钱一样,有压胜的作用。

置天地桌

这是一个临时性的供桌,是除夕专设之桌。一般无大佛堂之家特别重视天地桌,因为平时对佛供献较少,到年终岁尽时对神佛大酬劳一次,此外,这桌主要是为接神使用。天地桌的内容与常年佛堂有所不同,除共有的挂钱、香烛、五供、大供之外,其受祀的偶像也大都是临时性的,如:"百分",它是一本木刻版的神像画册;"天地三界十八佛诸神",是一张用大幅黄毛边纸木刻水彩印的全神码;福禄寿三星画像等。以上诸像有的接神后即焚化,如"百分"。有的则须到破五、甚至到灯节才焚烧。摆天地桌的位置也不统一,如堂屋地方宽大,可置于屋中,如屋内无地,就置于院中。传说此夜为天上诸神下界之时,所以民间有此接神习俗。

守岁

我国民间在除夕有守岁的习惯,俗名"熬年"。守岁从吃年夜饭开始,这顿年夜饭要慢慢地吃,从掌灯时分入席,有的人家一直要吃到深夜。根据宗懔《荆楚岁时记》的记载,至少在南北朝时已有吃年夜饭的习俗。守岁的习俗,既有对如水逝去的岁月含惜别留恋之情,又有对来临的新年寄以美好希望之意。

放爆竹

当午夜交正子时,新年钟声敲响,整个中华大地上空,爆竹声震响天宇。在这"岁之元、月之元、时之元"的"三元"时刻,有的地方还在庭院里垒"旺火",以示旺气通天,兴隆繁盛。在熊熊燃烧的旺火周围,孩子们放爆竹,欢乐地活蹦乱跳,这时,屋内是通明的灯火,庭前是灿烂的火花,屋外是震天的响声,把除夕的热闹气氛推向了最高潮。历代的诗人墨客总是以最美好的诗句,赞颂新年的来临。

王安石的《元日》诗:

爆竹声中一岁除,

春风送暖人屠苏。

千门万户瞳瞳日。

总把新桃换旧符。

描绘了我国人民欢度春节盛大的喜庆情景。爆竹声响是辞旧迎新的标志、喜庆心情的流露。经商人家.放爆竹还有另一番意义:他们在除夕之夜大放炮仗是为了新的一年大发大利。不过,据旧习认为,敬财神要争先,放爆竹要殿后。传说,要想发大财者,炮仗要响到最后才算心诚。

吃年夜饭

孩子们在玩耍放爆竹的时候,也正是主妇们在厨房里最忙碌的时刻,年菜都在前几天做好了,而年夜饭总要在年三十当天掌厨做出来。在北方,大年初一的饺子也要在三十晚上包出来。这时家家的砧板都在噔噔噔地忙着剁肉、切菜。此时,家家户户传出的砧板声,大街小巷传出的爆竹声,小店铺子传出的"劈劈啪啪"的算盘声和抑扬顿挫的报帐声,再夹杂着处处的说笑声,此起彼伏,洋洋盈耳,交织成除夕欢快的乐章。

吃年夜饭,是春节家家户户最热闹愉快的时候。大年夜.丰盛的年菜摆满一桌,阖家团聚,围坐桌旁,共吃团圆饭,心头的充实感真是难以言喻。人们既是享受满桌的佳肴盛馔,也是享受那份快乐的气氛,桌上有大菜、冷盆、热炒、点心,一般少不了两样东西,一是火锅.一是鱼。火锅沸煮,热气腾腾,温馨撩人,说明红红火火;"鱼"和"余"谐音,是象征"吉庆有余",也喻示"年年有余"。还有萝卜俗称菜头,祝愿有好彩头;龙虾、爆鱼等煎炸食物,预祝家运兴旺如"烈火烹油"。最后多为一道甜食,祝福往后的日子甜甜蜜蜜,这天,即使不会喝酒的,也多少喝一点。

年夜饭的名堂很多,南北各地不同,有饺子、馄饨、长面、元宵等,而且各有讲究。北方人过年习惯吃饺子,是取新旧交替"更岁交子"的意思。又因为白面饺子形状像银元宝,一盆盆端上桌象征着"新年大发财,元宝滚进来"之意。有的包饺子时,还把几枚沸水消毒后的硬币包进去,说是谁先吃着了,就能多挣钱。吃饺子的习俗,是从汉朝传下来的。相传,医圣张仲景在寒冬腊月,看到穷人的耳朵被冻烂了,便制作了一种"祛寒娇耳汤"给穷人治冻伤。他用羊肉、辣椒和一些祛寒温热的药材,用面皮包成耳朵样子的"娇耳",下锅煮熟,分给穷人吃,人们吃后,觉得浑身变暖,两耳发热。以后,人们仿效着做,一直流传到今天。新年吃馄饨,是取其开初之意。传说世界生成以前是混沌状态,盘古开天辟地,才有了宇宙四方,长面,也叫长寿面。新年吃面,是预祝寿长百年。

给压岁钱

压岁钱是由长辈发给晚辈的,有的家里是吃完年夜饭后,人人坐在桌旁不许走,等大家都吃完了,由长辈发给晚辈,并勉励儿孙在在新的一年里学习长进,好好做人。有的人家是父母在夜晚待子女睡熟后,放在他们的枕头下,更多的人家是小孩子们齐集正厅,高呼爷爷奶奶、爸爸妈妈新年快乐,列队跪拜;而后伸手要红包。甚而追讨到爷爷妈妈的卧房,一齐跑到床沿,大嚷特嚷:"压岁钱,压岁钱!"老人家还嫌不够热闹,故作小气,由讨价还价到围攻摸索,最后把老祖宗的红包挖掘出来,大家抢掠一空,才呼啸而散。老人家逢此情景却乐不可支,认为这是新年事事顺利的好兆头。过年给压岁钱,体现出长辈对晚辈的关爱,和晚辈对长辈的尊敬,是一项整合家庭伦理关系的民俗活动。

有童谣云:

三星在南,家家拜年;

小辈儿的磕头,老辈儿的给钱。

要钱没有,扭脸儿就走。

接神

接神是为新旧年分野,但接神时间亦不太统一。有的子时一到就开始举行仪式,有的到"子正"之时,即午夜零点开始接神,有的则在"子正"之后方接。祭灶后,诸神都回天宫,不理人间俗事,到除夕子时后,即新一年来临时,又降临人间理事。接神的仪式在天地桌前举行,由全家中的最长者主持。因为诸神所居的天界方位不同,下界时来的方向自然也不同,至于接何神,神从何方来,要预先查好"宪书",然后带领全家举香在院中按方位接神。如辛未年的"宪书"上指示:"财神正东、福神正南、贵神东北、喜神西南、太岁神西南等"。按方位叩首礼毕后,肃立待香尽,再叩首,最后将香根、神像、元宝锭等取下,放入早已在院中备好的钱粮盆内焚烧。焚烧时同燃松枝、芝麻秸等。接神时鞭炮齐鸣,气氛极浓烈。

踩祟

接神后,将芝麻秸从街门内铺到屋门,人在上面行走,噼叭作声,称为"踩岁",亦叫"踩祟"。由于"碎"与"祟"同音,取新春开始驱除邪祟的意思。

祭祖

古时,这种礼俗很盛。因各地礼俗的不同,祭祖形式也各异,有的到野外瞻拜祖墓,有的到宗祠拜祖,而大多在家中将祖先牌位依次摆在正厅,陈列供品,然后祭拜者按长幼的顺序上香跪拜。汉人祭祖,多半做鱼肉碗菜,盛以高碗,颇有钟鸣鼎食之意。

南方人流寓北京的,祭祖尤为隆重,大半是八碗大菜,中设火锅,按灵位设杯箸,在除夕、元旦、元夜,都将火锅扇开,随时换菜。旗族人祭祖,满蒙不同,蒙古旗人供以黄油炒黄米面,撤供时炸以香油,蘸以白糖,另有风味。满洲旗人祭祖,供核桃酥、芙蓉糕、苹果、素蜡檀香,静肃异常。除夕夜和元旦供素煮饽饽,上元夜供元宵,每日早晚焚香叩头,献供新茶。祭祖形式虽各不同,大半都是除夕夜悬影,上元夜撤供,亲朋之至近的,拜年时也必须叩谒祖先堂,不独慎终追远至意不泯,因其人敬其祖的美德,也借此保存了。

送财神

旧时,从春节子夜开财门起,就有送财神的,手拿着一张纸印的财神在门外嚷着:"送财神爷的来啦!"这时屋里的主人,为了表示欢迎财神,便拿赏钱给来人,送财神的口中,当然总免不了要说些吉利话。例如:"金银财宝滚进来"啦!"左边有对金狮子,右边有对金凤凰"啦!等等之类的口彩。另外还有一种就是装扮成财神爷的模样,身穿红袍,头戴纱帽,嘴上挂着假胡子,身上背着一个收钱的黄布袋,后面跟着几个敲锣打鼓的,挨家挨户地去散发财神爷像,以便讨赏钱。每到人家门口,就唱起:"左厢堆满金银库,右边财宝满屋堆。"一大堆讨吉利的话,不绝于口,直到主人欢喜地接过那张红纸财神爷像,给他们些钱,扮财神的这些人,连声道谢之后,就起劲地敲打一阵,在咚咚锵锵的锣鼓声中,转到别家去了。

饮屠苏酒

屠苏酒是一种药酒。在古代习俗中,元日全家饮屠苏酒,以祛不正之气。制作屠苏酒的方法是:用大黄一钱,桔梗,川椒各一钱五分,桂心一钱八分,茱萸一钱二分,防风一两,以绛囊盛之悬于井中,至元日寅时取起,以酒煎四五沸。古时饮屠苏酒,方法很别致。一般人饮酒,总是从年长者饮起;但是饮屠苏酒却正好相反,是从最年少的饮起。大概年少者一天天长大,先饮酒以示祝贺,而年长者过一年少一年,后饮以示挽留。宋朝文学家苏辙的《除日》诗道:"年年最后饮屠苏,不觉年来七十余。"说的就是这种风俗。这种别开生面的饮酒次序,在古代每每令人产生种种感慨,所以给人留有深刻的印象。

隔年饭

在北方,有的人家还要供一盆饭,年前烧好,要供过年,叫作"隔年饭",是年年有剩饭,一年到头吃不完,今年还吃昔年粮的意思。这盆隔年饭一般用大米和小米混合起来煮,北京俗话叫"二米子饭",是为了有黄有白,这叫作"有金有银,金银满盆"的"金银饭"。不少地方在守岁时所备的糕点瓜果,都是想讨个吉利的口彩:吃枣(春来早),吃柿饼(事事如意)吃杏仁(幸福人),吃长生果(长生不老),吃年糕(一年比一年高)。除夕之夜,一家老小,边吃边乐,谈笑畅叙。

正月初一:拜年占岁贴画鸡

正月初一

春节俗称"过年",原名"元旦",隋代杜台卿在《五烛宝典》中说:"正月为端月,其一日为元日,亦云正朝,亦云元朔。""元"的本意为"头",后引申为"开始",因为这一天是一年的头一天,春季的头一天,正月的头一天,所以称为"三元";因为这一天还是岁之朝,月之朝,日之朝,所以又称"三朝";又因为它是第一个朔日,所以又称"元朔"。正月初一还有上日、正朝、三朔、三始等别称,意即正月初一是年、月、日三者的开始。

中国是个古老的多民族国家。不同的历史时期的不同的民族都曾经根据自己的文化传统和风俗习惯确定过自己的元旦,即改为"正朔",改正月初一的时间。颛顼帝和夏代都以孟春正月为元,即使用建寅的夏历,以农历正月初一为元旦;商代使用殷历,殷历建丑,以农历十二月初一为元旦;周代使用周历,周历建成子,以农历十一月初一为元旦;秦代使用秦历,秦历建亥,以农历初一为元旦;西汉前期仍然使用秦历,汉武帝太初元年(公元104年)改用司马迁、洛下闳创制的太初历,又重新使用建寅的夏历,以农历正月初一为元旦。以后除王莽和魏明帝一度改用建丑的殷历,唐武后和肃宗时改用建子的周历外,各朝代均使用夏历至清朝末年。

辛亥革命推翻帝制,孙中山从上海到南京就职前一天,南京参议院决定改用阳历,并以中华民国纪年。但阴历相沿已久,且有利于安排农事,因此,民间仍偏重阴历。

开门炮仗

春节早晨,开门大吉,先放爆竹,叫做"开门炮仗"。爆竹声后,碎红满地,灿若云锦,称为"满堂红"。这时满街瑞气,喜气洋洋。

拜年

春节里的一项重要活动,是到新朋好友家和邻那里祝贺新春,旧称拜年。汉族拜年之风,汉代已有。唐宋之后十分盛行,有些不必亲身前往的,可用名帖投贺。东汉时称为"刺",故名片又称"名刺"。明代之后,许多人家在门口贴一个红纸袋,专收名帖,叫"门簿"。

民间互访拜年的形式,根据彼此的社会关系,大体可分4类:

一是走亲戚。初一必须到岳父、须带礼物。进门后先向佛像、祖宗影像、牌位各行三叩首礼,然后再给长辈们依次跪拜。可以逗留吃饭、玩耍。

二是礼节性的拜访。如给同事、朋友拜年,一进屋门,仅向佛像三叩首,如与主人系平辈则只须拱手一揖而已,如比自己年长,仍应主动跪拜,主人应走下座位做搀扶状,连说免礼表示谦恭。这种情况一般不宜久坐,寒喧两句客套话就要告辞。主人受拜后,应择日回拜。

三是感谢性的拜访。凡一年来对人家欠情的(如律师、医生等)就要买些礼物送去,借拜年之机,表示谢枕。

四是串门式的拜访。对于左邻右舍的街坊,素日没有多大来往,但见面都能说得来,到了年禧,只是到院里,见面彼此一抱拳说:"恭禧发财"、"一顺百顺",在屋里坐一会儿而已,无甚过多礼节。

古时有拜年和贺年之分:拜年是向长辈叩岁;贺年是平辈相互道贺。现在,有些机关、团休、企业、学校,大家聚在一起相互祝贺,称之为"团拜"。

拜年是中国民间的传统习俗,是人们辞旧迎新、相互表达美好祝愿的一种方式。古时"拜年"一词原有的含义是为长者拜贺新年,包括向长者叩头施礼、祝贺新年如意、问候生活安好等内容。遇有同辈亲友,也要施礼道贺。

古时,倘或坊邻亲朋太多,难以登门遍访,就使遣仆人带名片去拜年,称为"飞帖",各家门前贴一红纸袋,上写"接福"两字,即为承放飞帖之用。此俗始于宋朝上层社会。清人《燕台月令》形容北京年节:"是月也,片子飞,空车走。"成为时尚。大户人家特设"门簿",以记客人的往来和飞片,门簿的首页多虚拟"亲到者"四人:一曰寿百龄老太爷,住百岁坊巷;一曰富有余老爷,住元宝街;一曰贵无极大人,住大学士牌楼;一曰福照临老爷,住五福楼。以图吉利讨口彩。至今的春节赠送贺年片、贺年卡,便是这种古代互送飞帖的遗风。

上层士大夫有用名帖互相投贺的习俗。宋人周辉在《清波杂志》中说:"宋元佑年间,新年贺节,往往使用佣仆持名刺代往"。当时士大夫交游广,若四处登门拜年,既耗费时间,也耗费精力,因此有些关系不大密切的朋友就不亲自前往,而是派仆人拿一种用梅花笺纸裁成的二寸宽、三寸长,上面写有受贺人姓名、住址和恭贺话语的卡片前往代为拜年。明代人们以投谒代替拜年。明朝杰出画家、诗人文征明在《贺年》诗中描述:"不求见面惟通谒,名纸朝来满蔽庐;我亦随人投数纸,世憎嫌简不嫌虚"。这里所言的"名刺"和"名谒"即是现今贺年卡的起源。贺年卡用于联络感情和互致问候,既方便又实用,乃至今日仍盛行不衰。

大约从清朝时候起,拜年又添"团拜"的形式,清人艺兰主在《侧帽余谭》中说:"京师于岁首,例行团拜,以联年谊,以敦乡情","每岁由值年书红订客,饮食宴会,作竟日欢"。

随着时代的发展,拜年的习俗亦不断增添新的内容和形式。现在人们除了沿袭以往的拜年方式外,又兴起了礼仪电报拜年和电话拜年等。

但从正月初一至初五,多数家庭均不接待妇女,谓之"忌门"。仅限于男子外出拜年,妇女则须等到正月初六以后才能外出走访。拜年活动要延长很长时间,到正月十五灯节左右。傍晚时分到人家拜年叫"拜夜节",初十以后叫"拜灯节",所以有"有心拜年,寒食未迟"的笑话。

如果因故未及循例行礼,日后补行的,谓之"拜晚年"

占岁

旧时民间以进入新正初几日的天气阴晴来占本年年成。其说始于汉东方朔的《岁占》,谓岁后八日,一日为鸡日,二日为犬,三日为猪,四日为羊,五日为牛,六日为马,七日伟人,八日为谷。如果当日晴朗,则所主之物繁育,当日阴,所主之日不昌。后代沿其习,认为初一至初十,皆以天气清朗,无风无雪为吉。后代由占岁发展成一系列的祭祀、庆祝活动。有初一不杀鸡,初二不杀狗,初三不杀猪……初七不行刑的风俗。

贴画鸡

古时春节在门窗上画鸡来驱鬼怪邪气。晋朝人著的《玄中记》里讲到了前面说到的度朔山上的这只天鸡,说是当太是刚刚升起,第一道阳光照到这株大树上时,天鸡就啼鸣了。它一啼,天下的鸡就跟着叫起来了。所以春节所剪的鸡,其实就是象征着天鸡。然而古代神话中还有鸡是重明鸟变形的说法。据说尧帝时,过方的友邦上贡一种能辟邪的重明鸟,大家都欢迎重明鸟的到来,可是贡使不是年年都来,人们就刻一个木头的重明鸟,或用铜铸重明鸟放在门户,或者在门窗上画重明鸟,吓退妖魔鬼怪,使之不敢再来。因重明鸟样类似鸡,以后就逐步改为画鸡或者剪窗花贴在门窗上,也即成为后世剪纸艺术的源头。我国古代特别重视鸡,称它为"五德之禽"。《韩诗外传》说,它头上有冠,是文德;足后有距能斗,是武德;敌在前敢拼,是勇德;有食物招呼同类,是仁德;守夜不失时,天明报晓,是信德。所以人们不但在过年时剪鸡,而且也把新年首日定为鸡日。

聚财

俗传正月初一为扫帚生日,这一天不能动用扫帚,否则会扫走运气、破财,而把"扫帚星"引来,招致霉运。假使非要扫地不可,须从外头扫到里边。这一天也不能往外泼水倒垃圾,怕因此破财。今天许多地方还保存着一习俗,大年夜扫除干净,年初一不出扫帚,不倒垃圾,备一大桶,以盛废水,当日不外泼。

正月初二:祭财神

祭财神

北方在正月初二祭财神,这天无论是商贸店铺,还是普通家庭,都要举行祭财神活动。各家把除夕夜接来的财神祭祀一番。实际上是把买来的粗糙印刷品焚化了事。这天中午要吃馄饨,俗称"元宝汤"。祭祀的供品用鱼和羊肉。老北京的大商号,这天均大举祭祀活动,祭品要用"五大供",即整猪、整羊、整鸡、整鸭、红色活鲤鱼等,祈望今年要发大财。关于财神是谁说法不统一,主要有以下几种:

赵公明,因张天师曾命其守玄坛,故又名赵玄坛。此人来源于《封神演义》,姜子牙封他为"金龙如意正一龙虎玄坛真君之神"。赵明朗,字公明,道教中的玄武之神,俗称赵公元师。此说来源于《三教搜神大全》,圣号全称为:"总管上清正一玄坛飞虎金轮执法赵元师"。

比干:殷纣王的叔父,因忠耿正直,被挖心。因其"无心",故不偏倚,后世人奉为财神,此事载于《史记•殷本记》。

范蠡:春秋时期越王勾践手下大臣,帮助越王打败吴国,后来经商发了大财,改名陶朱公。后人奉为财神。

关羽:三国中的关羽是个"全能"人物,最重义气,后人把"义"和"利"等同对待,奉为财神。一般商号供奉关羽者居多,认为他对商号有保护作用。

上述财神中,范蠡、比干等称为文财神,赵公天师、关羽为武财神。此外还有供奉太白星者,称为"财帛星君"。因为太白星亦叫金星,附会为财神。还有以齐天大圣、招财童子为财神者。

民间所供大多以赵公明居多,其印刷的形象很威武,黑面浓髯,顶盔贯甲,手中执鞭,周围画有聚宝盆、大元宝、珊瑚之类的图案,加以衬托,突出富丽华贵的效果。

正月初三:烧门神纸禁食米饭

烧门神纸

旧时初三日夜把年节时的松柏枝及节期所挂门神门笺等一并焚化,以示年已过完,又要开始营生。俗谚有"烧了门神纸,个人寻生理"。

谷子生日

民间以为正月初三位谷子生日,这一天祝祭祈年,且禁食米饭。

小年朝

即天庆节。宋代宫廷节日,宋真宗大中祥符元年,因传有天书下降人间,真宗下诏书,定正月初三日为天庆节,官员等休假五日。后来称小年朝,不扫地、不乞火,不汲水,与岁朝相同

五、宣城泾县 “茂林十二碗”,留在舌尖的美味

民以食为天,饮食文脉长。

话说汉族菜肴,有鲁川粤苏浙徽闽湘八大菜系,各又分若干风味。其中鲁菜中孔府风味与苏菜中淮扬风味双登大雅之堂,成为宫廷菜系,并称“国菜”。

江南名镇安徽省宣城市泾县茂林,菜肴烹饪考究。其技艺和口感当属汉家八大菜系中徽菜沿江风味兼容国菜之一的苏菜扬州风味。本土食材在区域气候和乡风民俗滋润下,经几代人研发,逐步成就泾县茂林筵席菜肴代表之作 ——“茂林十二碗”。

泾县“茂林十二碗”,重色重味重口感。

徽菜口感浓厚,偏咸辣。擅长烧炖蒸,重油重色重火功,木炭文火慢就,保持原滋原味。

苏菜口感清淡,偏甜糯。擅长炖焖烧烤,重调(高)汤,讲究原汁原味。

茂林地方,黄山北麓。开门泾旌太,遥望绩歙屯。地域上与徽州一脉相通,受徽文化辐射自是不在话下,这是地利。

茂林地方,文风昌盛。科举兴,仕宦众。朝廷命官省亲回乡,京茂往来之间自然带回宫廷文化包括饮食文化,这是人和。

据说大清左都御史署吏部尚书吴芳培,告老还乡带回的家厨就是扬州名厨。那手艺好生了得。人说“宰相的厨师七品官”,尚书的厨师档次能低吗?

而大清江南河道总督兼漕运总督潘锡恩,治水十年无灾,功勋卓著。衣锦荣归之时,皇上问其何所欲?答曰微臣无所求,惟求御赐宫廷食谱一套,御厨两名,好回家饱享口福,足矣。皇上当即慨允。

你知道吗?这潘大人可是曾经的光禄寺卿!这光禄寺卿是个什么官?就是宫廷祭祀官,御膳房总管,皇家接待办主任。这样一位高官美食家,又得宫廷菜谱和御厨,告老还乡之后,焉能不考究饮食文化?带回一套宫廷菜谱和两名御厨,也就带来了淮扬风味菜肴资料和技艺传人。传说他带回的那两条蟒蛇就是养大了做“糊粉屑子”的!

地利人和,徽苏融合。地理优势与人文优势使得茂林饮食既有山水之天然,又得御膳之真传。民间特色,皇家风范。朝野风味融合,成就茂林独特饮食文化。菜馆众多,名家辈出。各各身怀绝技,烧得一手好菜。茂林名厨世家吴本良吴波父子便是其中代表之一。

茂林饮食文化名牌作品,当推口感咸甜适中,油色浓淡相宜,火功出汁入味,品种因地制宜的 “茂林十二碗”。这是茂林几代人精心打造出来的上品,是茂林众厨聪明智慧的结晶。后人继承之,创新之。既共同体现茂林特色,又环肥燕瘦各有千秋。

茂林有哪“十二碗”?按筵席出菜顺序,依次为:

子、红烧蹄髈;丑、凉拌;寅、三鲜汤;卯、肠汤;

辰、粉蒸肉;巳、纯山药汤;午、糊粉;未、子糕;

申、红烧鱼块;酉、卤肉;戌、小炒; 亥、漂圆。

为何地支排列?四面八方,象征茂林饮食文化兼容并蓄,博采众家之长。同时代表不同属生的人群一年十二个月都有缘享受到这等美味。

茂林过去大户人家,但逢红白喜事,必请一班“小的户”(小户)上门服务。这“小的户”是茂林方言(后讹化为“小搭户”、“小太婆”),指过去官宦人家仆人及后代和外来客边小姓小户人家,在地方上处于社会底层,专司各种服务工作。这里指专职工作人员,有点像现时礼仪公司职员。包括文书、厨子、乐队、杂役人等:文书动笔,笔墨纸砚,幛轴题款,请柬对联;杂役跑腿,台子板凳,下帖催客,火炮双响。不表。

先说乐队司仪。笙笛胡琴,锣鼓唢呐。迎来送往,钟鼓乐之。除开席迎宾曲,散席送客曲,席中敬酒曲,要锣鼓喧天,管弦齐奏外,整个筵席过程,每出一样菜,都要吹奏一番。根据菜的品种,吹奏不同曲调。有点像饭店跑堂的报菜名,又有点像主持人报节目。那边厢杂役们依次从大门端着茶盘出菜,这边厢铜乐铿锵,工尺嘹亮;丝竹悦耳,悠扬动听,这不是文化是什么?你想,在这等氛围中宴饮,谁个不是尽兴而欢,一醉方休!等到一场盛宴落下帷幕,宾客们“沉醉不知归路”,于是便“家家扶得醉人归”。茂林乡村的夜晚,充满了鞭炮硝烟的香味和喜庆快乐的空气。

再说厨子掌勺。锅碗瓢盆,鱼肉子腐。“茂林十二碗”依次隆重推出,闪亮登场。

先看头牌大菜“红烧蹄髈”。

(子)红烧蹄髈

“茂林十二碗”,头牌大菜便是这“红烧蹄髈”。 红红火火,轰轰烈烈。满堂宾客大团圆。

髈,形声字。形旁为“骨”,连骨带肉;声旁为“旁”,读第三声。该字为方言字,髈者,大腿也。特指猪大腿部位的肉,又叫“蹄髈”。

该字古通“膀”,能当“膀”字用,但反过来“膀”字却不能当“髈”字用。现如今绝大多数场合,“蹄髈”都写成了“蹄膀”,以讹传讹,谬也已久,奈之若何?

蹄髈,是指材料来源;红烧,是指烹饪方式。二者合一,便是“红烧蹄髈”。

闲话少叙。且说这蹄髈来源,须是取之于当地优良猪种,以一年之内生长的一百五六十斤毛身的最佳。从四只大腿部位“挖”下来的叫“真髈”。其中,前腿的两个叫“正髈”;后腿的两个叫“副髈”。从其余部位“挖”下的一概叫做“假髈”。过去街面上肉案子少,人家办正经事,家里杀一头猪,只有两个“正髈”,上给哪一席?若是结婚喜筵,当然是娘舅首席和新娘圆席各上一只了。

要不然,通情达理的娘舅们还好说,心中虽然不快但不会怒形于色;若遇到脾气不好或喜欢较真的主儿,当场满脸愠色,干脆拂袖而去,看你主人家如何收场。

新娘子呢,虽不至于让人难堪,但粉面桃腮也会渐渐收起那两朵红霞。

至于其他七大姑八大姨的,好说。“副髈”更好,“假髈”也行。那些个三堂四表门口晚辈的,就更好说了,只要有“髈”就中。

其实呢,“正髈”也好,“副髈”也罢,都有一根捏把粗细五寸长短的大骨头;倒是那“假髈”,只是几片碎骨甚至无骨,实惠。

不过话说回来,“肉无骨不鲜”。但人家正经事正经亲戚不是为了图这个。他讲究的是一种身份地位,讲究的是一种档次排场,讲究的是一种礼节待遇,更讲究的是一种饮食文化。

蹄髈“挖”来了,一般是3斤左右一只。先清洗刮净,整个滚汤,起锅,油炸至金黄。抹红曲,放冰糖,急火滚汤,炖两个时辰。半熟时放入大茴等作料,有的蒙上一张豆腐皮,用木炭文火再炖。文火打点,多长时间?根据猪肉老嫩猪皮厚薄视情而定,半个至一个时辰不等。中途还须时不时用勺子舀出锅中的汤汁在髈面上回浇一下,保持髈面油润光滑,以防皱褶,这叫“披汤”。这会儿最见厨师“火候”功夫。

一桌一只几十桌,除了烧髈还有十一碗,那就看大师和下手的协调功夫了。

好了,起锅之前一般根据筵席主题,在赭红滋油的髈面上铺上一幅用煎黄的蛋皮靠着模具雕挖而成的“寿”、“囍”等字。

红底黄字开筵席,饰以点点绿葱花。头牌大菜点主题,你说文化不文化?

一般情况下,一桌筵席的品位,一位厨师的功夫,一道红烧蹄髈上来大致可见分晓。宾客们筷子头轻轻一夹,各取皮肉大快朵颐的同时,看在眼里,品在口里,色香味形,立马评在嘴上。真是“一髈知厨艺”啊。

话说有一天,本良师傅应邀陪门口几位亲朋进县城办事,中午时分来到一家有名餐馆,坐定。说话间伙计端上头道大菜,报出菜名:“正宗茂林‘红烧蹄髈’,请客人慢用!”这班茂林客一看,乐了:这哪里是什么烧髈,还正宗茂林的呢!众挥手笑曰:撤走撤走!今日茂林本良师傅在此,当真李逵遇李鬼了?伙计正窘着呢,那边一口蛮话的厨师在灶下早洗手解裙,取出一瓶上等好酒,一包高档香烟,连跑带笑迎将出来,一脸羞惭之色,赶忙赔罪,敬酒,点烟,加菜,让二厨张罗,他陪客,说是一片心意,今儿个他买单云云。

这家厨师倒也算得上是一位精明之人,觥筹交错间一脸虔诚,洗耳讨教些厨艺。这一下反倒弄得本良师傅不好意思起来,连连嗔怪同来的亲朋。不表。

本良父子的红烧蹄髈,油而不腻,酥烂可口,咸甜相宜,齿颊留芳。平时除上门或坐家办酒外,还应约在家烧“ 订单髈”。每年正月腊月两头最忙,往往供不应求。

列位看官,让我们品着红烧蹄髈的余香,去等着上后面的三道菜吧:凉拌,三鲜汤,肠汤。

(丑)凉拌

刚才说到“茂林十二碗”头牌大菜“红烧蹄髈”,连皮带肉,大快朵颐。多少有点油润内热不是?

好,接下来给您上一道清淡凉爽的如何?

这就是“茂林十二碗”第二道菜:“凉拌”。它与“红烧蹄髈”相比,正好荤素搭配,浓淡相宜。

“凉拌”,取“两相伴”谐音。凉菜相拌,两人相伴。婚嫁双寿最贴切,少年夫妻老来伴。

闲话少叙。这“凉拌”一菜,主料有荸荠、菠菜、老黄豆;配料是豆腐皮;调料:食盐、白糖、香油(厨师称麻油为“香油”,称我们通常所说的香油为“菜油”)。

先将个大新鲜的荸荠洗净、削皮、切片,再将菠菜洗净、滚焯、切短,加入清炖烂熟的老黄豆和软化后的豆腐皮碎片,白糖多许,食盐少许,滴入香油,相拌。一道咸中带甜,清淡爽口的“凉拌”上来了。

就那么简单,但您不一定整得出来。

(寅)三鲜汤

荤也吃了,素也尝了,咱们来个汤汤水水的。

下面就请品尝“茂林十二碗”第三道:“三鲜汤”。 寓意小夫妻结婚当日“约法三章”,各有责任担当。

主料:猪肝;配料:“三鲜”——板栗或莲子,山药,香菇(干);调料:冰糖、食盐,还有味精。

主配调,三料齐。该洗洗,该刮刮,该剥剥,该泡泡,该焖焖,该切切。按家烧常规,该咋咋地。然后开水打底,先放香菇猪肝,后放板栗山药,再放调料。舀匀,装碗。

一碗热气腾腾、鲜美丝甜的“三鲜汤”呈现在宾客面前。

(卯)肠汤

接下来是“茂林十二碗”第四道:“肠汤”。“肠”者,谐音“常”“长”也。亲朋好友,常来常往。夫妻恩爱,地久天长。讨个媳妇好心肠。

将猪肠剪开,洗净,切段,用陶制肉罐,木炭文火,清炖至略有劲道,但不费齿力为恰到好处。

起锅时放入食盐少许,葱花一撮,搞定。

看上去没什么,但关键是:一是既要去除肠道异味,又不能把肠子洗苦了;二是不能把汤给炖糊了,要保证清澈见底;三是不能把肠子炖紧了或炖烂了,要讲究火候拿捏。

怎么把握?全在“功夫”二字。不表。

据说,野菜猪肠子最难整。

菜上四道,酒过两巡。宾客放慢节奏,边吃边聊。天南地北,古今中外;阴阳八卦,逸闻掌故。酒席上渐渐热闹起来,人们一边端杯伸筷,一边等着今天筵席的高潮——上“粉蒸肉”。

缘何上“粉蒸肉”为筵席高潮?这里面有些什么说道?

(辰)粉蒸肉

请看“茂林十二碗”第五道:“粉蒸肉”。 寓意“蒸蒸日上”。

说上菜上到“粉蒸肉”是筵席高潮,倒不是说这道菜的制作有什么繁琐复杂,而是由它衍生出来的筵席文化乃至行市文化颇有意味。人们总是说“烧髈粉蒸十二碗”,足见这道菜的角色定位了。

还是先看制作:主料:五花排骨肉;配料:五香熟米粉;调料:食盐、白糖、酱油、葱花。

先将肉切成小块,放入食盐、白糖、酱油,和匀,炝一个时辰后与米粉参和拌匀,上笼屉(用软豆腐皮衬底,防漏添香)蒸一到两个时辰,待五花肉油慢慢渗出,滋润着熟米粉,骨头香伴着米粉香,肉块粘着油粉,盛上来,葱花点缀。一尝,香喷喷,甜丝丝;咸津津,油滋滋。不仅饱了口福,连鼻子都沾了光!

您想动筷了不是?别急!火炮还没响,主人家还没敬酒呢!

原来这是一道主人敬酒的“报帖菜”!

缘何上第五道菜敬酒?这叫“五子登科”。

说起敬酒,这可是筵席上的一档高潮节目!

以“结婚酒”为例,“粉蒸肉”一上,鞭炮齐鸣,鼓乐喧天。

开始敬酒。过去是老子带着做新郎官的儿子,从娘舅首席敬起,依次敬到末席,主客间敬语谦辞,好话一大堆。那边敬酒的一走,你这边就可以动筷了。

那新娘子一席呢,过去是不会排在大厅堂前的。就排在边房、厢房,或干脆排在新房。怕的是美娇娘梨花带雨,魅力四射,大庭广众之下,春光妩媚,让人饱了眼福。

君不见,新娘子一席坐的全是女客!当初新娘子待字闺中时,是“羞人答答,难下楼台”的。姑娘家家的,这是规矩。你看,从娘家坐大红花轿来的时候,不是还顶着大红头盖么?

现时呢,时代不同了,男女平等,落落大方,早就没这一套繁文缛节了。

大堂之上排席口,新娘圆桌摆堂首;火炮一响来敬酒,新郎新娘跟着走。

还有,新郎敬酒以水代酒,礼到就行;宾客们也是心照不宣,理解万岁。谁让你晚上胀那么多酒?腾云驾雾算怎么回事?新娘你不管啦?还指望“洞内桃花开半夜,房中桂子结五更”呢!真是!

现时可是不作兴这一套了。

酒敬好了,“粉蒸肉”动筷了,该划拳了。

只见出菜的端着托盘,上面放一只碟子,剪字红双喜衬底,上放三只酒杯,口朝上,谓之“拳杯”,先送到娘舅席,待人家开了拳,自然会将“拳杯”传至二席,依次类传。

为何不同时往各席送上“拳杯”,须得依次下传?“代代相传”嘛,娶亲嫁女不就图这个?

记住:碟子上三只“拳杯”,口一定要朝上,不可朝下。否则犯了大忌!怎讲?你想让宾客们朝你下跪啊?反了你了!

现时乡下也有传“拳杯”的习俗,不过杯口朝上朝下跪不跪反不反却是无人问津了。是不懂呢,还是不计较?

划拳,又叫猜拳,是“数字二人转”。两个人之间玩的,限10位数以内,互相挥拳出指,猜度数目的赌博游戏,二人同时岀指,以猜到合数的为赢。同时猜到为平手,重来。赌酒不赌钱。输了,喝!目的不是争酒,是劝酒。足见茂林人慷慨大方。

茂林人划的是“茂林拳”,指法多端,拳语优雅。吆喝动听,很有文韵。从一到十,吉语连连:

“拳呐,一点高(升);拳呐,两(相)好;拳呐,三星(高)照;拳呐,四季(发)财;拳呐,(五)魁首;拳呐,六六(大)顺;拳呐,乞巧;拳呐,八(匹)马;拳呐,九老;拳呐,满堂!”

也有减字的,例如上列括号里的字就可省略。

有时出了几遍指,都猜不对,只得频频吆喝。一旦猜中,“一拳定音”,特别铿锵。

一般以“拳呐,两相好”或“拳呐,大家好”作开头帽子,接下来“三拳两胜”。

外地人划的拳与“茂林拳”不同,据说那是“淮南拳”。短促,有力,快节奏。整个就是比数字:“拳,两个两个拳:拳,三个三个拳……”或干脆就是“老虎、杠子、鸡、虫”的游戏,一条“食物链”。

茂林境内大多是上了“粉蒸肉”就主人敬酒,客人划拳。唯独凤村凤姓人家的规矩是上了“子糕”才敬酒划拳。为何?据说“子糕”原料鸡蛋又被尊为“凤凰蛋”,故有此俗。

从划拳一开始,挥拳相向高呼拳语的,输了喝酒赢了得意的,煽风点火推波助澜的,脸红耳赤喜笑颜开的,一浪高一浪,热闹喷天。楞是将整个筵席喜庆氛围推向巅峰。

别光顾了敬酒划拳这些筵席活动,回头再来看看“粉蒸肉”。

我们说“粉蒸肉”最好的肉是“五花排骨肉”,端的是五花肉半腈半肥,有油;排骨肉呢,喷香。

但过去坊间有一种说法,说“槽圈肉”做“粉蒸肉”最好,这是一大误区。

“槽圈肉”,下了猪头,脖子上的那一圈肉。因猪进食时那一圈肉的下部总是搭在槽(边)圈上,故名。

其实那圈肉有什么好?

腈肉吃不出味,肥肉爆不出油。还有不少淋巴腺,怎么处置都摇头。只有蒸粉才合适。物尽其用“槽圈肉”。所谓“粉蒸”来“首选”,屠户推销整理由。

肉市行规云:“硬搭猪头软搭脚,槽圈锅盖各管各。”这里的“硬”,是指肉质和刀口好,可搭售猪头;

“软”是指肉质和刀口不好,只搭售猪脚。这是惯例。“锅盖”,也是猪身上一处不太好的肉。“各管各”,是指自行处理,不许搭售,这是规矩。于是过去屠户们为了推销,故意说“槽圈肉”做“粉蒸肉”最好。

现时则不同了,指哪斩哪,按质论价,愿买愿卖,皆大欢喜。

“粉蒸肉”,敬酒,划拳,槽圈。

你看,这第五道菜衍生的名堂多吧?除了筵席文化还有行市文化。

接下来,请君继续动筷,品尝“茂林十二碗”第六、七、八道:纯山药汤、糊粉、子糕。

(巳)纯山药汤

“红烧蹄髈”上过了,“粉蒸肉”也用过了,宾客们腹内难免有些油腻,那接下来就出一碗“刮油”但不伤胃的菜。

这就是“茂林十二碗”第六碗:“纯山药汤”。也就是以山药为主,炖熟稍作调配即可。

山药,本名薯蓣,多年生草本植物,茎蔓生,块根圆柱形,富含淀粉和蛋白质,为席中上品。能补脾气而益胃阴,还能以清淡去油腻。

缘何山药还有本名、现名?据《本草纲目》记载,为避唐代宗李豫音讳而改为“薯药”,去掉一个“蓣”字了;为避宋英宗赵曙音讳又去掉一个“薯”字,去光了。干脆就叫“山药”吧。

看来古代的避讳文化着实厉害,连生在山地里的东西取个名儿,也得绕着改着。

(午)糊粉

接下来要上的第七道菜,就是与“红烧蹄髈”、“粉蒸肉”并称“茂林三绝”的“糊粉”。 这里“糊粉”的“糊”,应读第 4 声。

主料:上色连骨瘦肉;配料:肉鸡、山芋粉(最好是蕨根粉或葛根粉);调料:花生末、姜末、葱花、虾米、米醋、食盐、白糖、味精。

先将连骨瘦肉、肉鸡炖成丝汁,剔骨。放入一应调料,用山芋粉勾芡,做成糊状。稠而不裹,滑而不流,芡汁厚薄均匀,调料五色可见。甜咸合味,营养丰富;滑感爽口,老少最宜。不干不稀,半荤半素,暖暖舀食,护胃养胃。

这糊粉一菜,又名“茂林糊”,它与“红烧蹄髈”、“粉蒸肉”一道,只有茂林的厨师才做得地道,堪称“茂林三绝”而享誉海内。连同其它九道菜一起,也只有茂林的厨师才做得原汁原味,出了溪口就很难觅得此等口福了。不然怎么叫做“茂林十二碗”呢!

难怪人说“一碗稀里糊涂的茂林糊,养育了清清白白的茂林人” !

难怪“茂林三吴”之一的组缃先生在耄耋之年回到家乡,尝到家乡厨师为他掌勺的“茂林三绝”,禁不住老泪纵横,自语喃喃。这就是一代大师的故园情结,这就是饮食茂林的独特魅力!

缘何?一是人文,茂林文化自有其独到之处,茂林厨师也自有其独到之处;二是水土,土生家养,山珍水调。一方水土一方食。这是别地水土无法替代的。

前面已经上了七道菜,叫做“五男二女,七子团圆”。

接下来当然是祝福这“七子”步步高升了。请君品尝第八道大菜:“子糕”。

(未)子糕

子糕,又名子孙糕。

子,一字双关,既指鸡蛋(茂林人管鸡蛋叫“鸡子”,意为鸡的儿子,简称“子”),又指人类子孙的“子”。

糕,一字双关,既指鸡蛋煎饼切出来形如茂林街上美味小吃菱形“九将糕”,又与“高”谐音。

你看,菜还没上呢,就文化了一大堆。

主料:本鸡蛋;配料:瘦肉末;调料:葱花、姜末、菜油、食盐。

将鸡蛋若干个敲开沥在盆里,放入瘦肉末、葱花、姜末、食盐,啸打成稠糊;再将平锅烧热,浇油,将蛋糊沥入锅中烤成厚薄均匀、二面蛋黄色的煎饼,起锅,切成菱形小块;再放到大锅中,加水,文火焖半个时辰,让子糕凝结,起孔,老皮,入味。连汤带水。吃块糕,蛋肉葱姜,鲜美劲道,有老皮包嫩肉的层次感;喝口汤,微辛,略咸,喷香。

面对此等美味,你就可劲享受吧!不要说祝福子孙了,首先你自己就有步步高升的逍遥感了。

前已说过,上粉蒸肉敬酒也好,上子糕敬酒也罢,都包涵了上代对下代的期待和祝福。可怜天下父母心!

酒既敬过,宾客们可向主人告辞,散席之前去留两便。这往往后面剩许多菜。

现时改革了,不完全按规矩“出牌”,将粉蒸肉或子糕腾后,既留住了宾客留住了人气留住了热闹,又显得主人家热情好客落落大方。

大凡酒席之上,每桌都有一人专司酾酒、劝酒、散烟、接菜等服务工作,称为“酒司令”或“酒壶把子”,是主人家或文书先生或知情人举荐倚重的。一要礼仪通,二要酒量大,三要眼睛尖,四要说话响,五要热情高,六要办事周。尤其是一二三席上的“酒司令”担子更重。

一般情况下,客人谦让一番,“推席”坐定以后,开席火炮一响,红烧蹄髈一上,“酒司令”立马按“八仙桌”座位大小挨个酾酒。粉蒸肉一上,如法炮制。其他时段则见机行事,见人杯空随时跟进。实际上“酒司令”坐席是最吃不自在的。

时下在馆子里办酒,一般坐圆席,十人一桌。一二三席以下“人以群分”自由组合,白酒饮料自取,酾酒也省事。但过去不行,除新娘席外,一律“八仙桌”,桌次席次都得按规矩来。否则人家会说你主人家小气,不懂规矩。

菜上八道,酒过五巡,该上吃饭菜了。

这就是“茂林十二碗”后面三分之一的四道菜:红烧鱼块、卤肉、小炒、漂圆。

说起这上饭,有规矩。“上桌酒席下桌饭”,说的是开席、上菜、敬酒、划拳这些礼仪程序,都是从上桌到下桌,依次进行。而吃饭,散席则从下而上。

还有,饭后不能饮酒。传统说法是“不孝,欺祖,伤长辈”,其实按科学解释就是饭后饮酒,米饭容易回生,伤胃。

一般情况下,“子糕”一出,人们就意识到可以开始吃饭了,再接下来要上的该是下饭的菜了。

(申)红烧鱼块

主料:鲤鱼;调料:食盐、菜油、酱油、米醋、白糖、姜末、葱花、味精、辣椒粉。

将鲤鱼洗净切块,待锅热,倒油,烧辣,放入,翻煎,喷米醋酱油去腥上色,加水,放入白糖、姜末,辣椒粉,稍煮片刻,起锅前放味精少许,起锅后葱花装点。

一道细嫩鲜美的红烧鱼块盛上。“鲤鱼跳龙门”,红红火火,喜庆“愉快”。

(酉)卤肉

主料:瘦肉;配料:酸菜;调料:卤汁,辣椒粉。

先将瘦肉洗净,切块,下锅,放水,滚汤,起锅,倒掉滚汤水,放进卤汁,加水文火打点,待八成熟卤汁入味后起锅,冷却,切片;待酸菜加辣椒粉热炒后,装起半碗衬底,将卤肉片均匀覆盖其上,即可端出待客。

卤肉香劲,酸菜酸辣。“打饭的榔槌”,下饭。

(戌)小炒

小炒,谐音“小吵”。婚后夫妻们难免吵嘴。但不可大吵,只能小吵。

主料:五花肉,干水笋;配料:酱油干子;调料:食盐、猪油、白糖。

先将干水笋泡开,焖熟,洗滤,切段,干子切丝,待用。再将猪油下锅热化打底,放入五花肉爆炒出油,放入水笋、干子,放入食盐适量,白糖少许,热烩,油津津,香喷喷,甜丝丝,盛碗上座。

(亥)漂圆

先将肉泥加入芡粉、姜末、葱米,搓成弹珠大小的肉圆子,放入滚水锅里汆熟,加入食盐、白糖,高汤,起锅。

汤汤水水,热热乎乎,欢欢喜喜,团团圆圆。

一个个小小的漂圆,寓意“小团圆”。何谓“小团圆”?筵席散去,宾客告辞。小夫妻们到洞房团圆去吧。要不结婚怎么又叫做“圆房”呢!八卦阴阳双鱼图不就是阴阳相交,交成了一个圆么?

请看:红烧蹄髈,凉拌,三鲜汤,肠汤,粉蒸肉,纯山药汤,糊粉,子糕,红烧鱼块,卤肉,小炒,漂圆。整个一桌菜,半荤半素,料汤均衡。“一半稀来一半干,一半水来一半山。”筷勺并用,充实滋润。

至此,“茂林十二碗”俱已出齐。

这您从新娘席上或娘舅席上就能尽收眼底,因为圆席和首席中途是不回收菜碗的。

以上十二碗俱为传统“正菜”,除此还配有“插碟”。一般为花生米、松花蛋或咸鸭蛋、水果或罐头、油炸方片糕之类的,无定规,全凭厨师巧手妙招。

俗话说“天下没有不散的筵席”,接下来鞭炮齐鸣,散席。

客人们告辞话别,主人家应酬答礼。笑逐颜开,拱手作揖。亲朋融洽邻里和谐,人际礼数凝结升华。

在茂林,赴一次筵席,就是接受一次礼仪熏陶和文化洗礼。

“茂林十二碗”仅仅是茂林地面饮食文化的名牌与代表之一。茂林餐馆厨师各有一套拿手好菜;街面风味小吃琳琅满目独具特色。乡下村野间热情爽快的村姑嫂娘们,也个个是行家里手,烹得几样家乡菜,有时露两手,连大厨也会望其项背,汗颜称奇。

(文/翟大雷 摄影/尹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