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游记的结局是怎样的?

1、梗概

悟空败下阵来,在山后想:既然妖精认得我,应该是天上星宿思凡下届,要到天宫查下。悟空到了天宫,和众神谈及此事,并传报了玉帝。于是玉帝命令遍查各天神,却发现没有天神下凡。玉帝叫悟空随挑几个天将去帮忙降妖,悟空挑了托塔天王和哪吒,以及两个雷公。到了金睛洞,哪吒前去挑战,结果兵器也被妖怪的白圈子收了,悟空和众人商量,天王认为“套不去者,水火最利”,因此悟空先请了火德星君,要天王去挑战,趁妖怪不备烧他,可结果还是失败了,悟空想既然妖怪不怕火,肯定怕水,又请水德星君,还是毫无建树。悟空没办法,自己和妖精拳头肉搏,纠缠多时不能胜,于是变出几十个小猴帮忙,妖怪故伎重演把悟空的小猴都收了。众人商议,认为妖怪最厉害的是那个圈子,因此提议悟空去偷了它。唔空变成一只苍蝇,飞进洞里,变成小怪到处寻找众人兵器,突然发现了金箍棒,忍不住拿了就一路杀了出去。

2、《西游记》简介

《西游记》是中国古典四大名著之一,是由明代小说家吴承恩所创作的中国古代第一部浪漫主义的长篇神魔小说。主要描写了唐朝太宗贞观年间孙悟空、猪八戒、沙僧、白龙马四人保护唐僧西行取经,沿途历经磨难(连同唐僧出生到取经前的磨难共九九八十一难),一路降妖伏魔,化险为夷,最后到达西天,取得真经的故事。(《大唐西域记》和《大唐慈恩寺法师传》对此事有详细记载)。取材于《大唐三藏取经诗话》和民间传说。

3、作者简介

吴承恩(1500~1582),字汝忠,号射阳山人。汉族,淮安府山阳县(今江苏省淮安市淮安区)人,祖籍安徽省桐城县高甸(今枞阳县雨坛乡高甸),以祖先聚居枞阳高甸,故称高甸吴氏。

《西游记》结局是什么?

师徒们经历八十一难,终于取得真经,回返东土,普济众生。

师徒四人和经书一起翻倒在无际的河里。师徒们挣扎着上了岸,又得八戒用耙捞上经包,在石上晾晒经文,不料不少经页沾在了石上。第二日一大早,陈澄收到报信便来岸边接师徒四人入陈家庄,村民们都感激当年四人的救命之恩,在救生寺里摆放着师徒四人的雕像当活菩萨一样的供奉。

唐僧师徒怕再打扰村民,于是连夜离开,四大金刚突然出现,护送师徒回到长安城。久已盼望的唐王君臣,正在殷殷迎接师徒四人。雷音寺大雄宝殿内师徒四人和白龙马一一受职,出殿外一直紧箍在悟空头上的紧箍咒也悄然消失。

《西游记》内暗藏的道理:

1、妖魔鬼怪之所以如此猖狂,是因为它们有后台和背景;

2、要想成大事,团队合作很重要:

人生道路上要取得一番事业成功,都是要靠团队一起合作的,各负其责,要有一个核心的领导,在成功的路上都要经历种种的艰难困苦,磨炼人的意志和耐力;

3、人生要经历种种磨难,方可修成正果:

西天取经的漫漫长路,本来明明可以轻轻松松凭区区一个筋斗云就能飘飘落地,却偏偏非要辛辛苦苦跋山涉水,历经那坎坎坷坷的无数个日日夜夜,才能真真正正修成正果;

说明了许多的人生事,看似简单的一个结果,都需要付出点滴的汗水,认真脚踏实地一步一步去走完,靠各种歪门邪道是无法得到名正言顺的认可的。

西游记原著中,唐僧师徒4人的结局分别是什么

结局:取唐三藏把佛经送回长安,真身又返回灵山。三藏被封为旃檀功德佛,孙悟空被封为斗战胜佛,猪八戒被封为净坛使者、沙僧被封为金身罗汉,白龙马被封为八部天龙。孙悟空成了正果,金箍儿也自然脱落。自此五圣成真,共享极乐。

1、孙悟空又名孙行者、悟空,被花果山众妖尊为美猴王,玉帝封其为“齐天大圣”。出生于东胜神洲傲来国花果山灵石孕育,为寻求长生之道,独自漂洋过海,

历经八九载,学会了讲人言、行人礼,跋山涉水,在西牛贺洲灵台方寸山斜月三星洞拜菩提老祖为师,习得地煞数七十二变和觔斗云(又作筋斗云)本领。

2、唐僧,俗姓陈,小名江流儿,法号玄奘,号三藏,被唐太宗赐姓为唐。为如来佛祖第二弟子金蝉子投胎。他是遗腹子,由于父母凄惨、离奇的经历,自幼在寺庙中出家、长大,在金山寺出家,最终迁移到京城的著名寺院中落户、修行。

唐僧勤敏好学,悟性极高,在寺庙僧人中脱颖而出。最终被唐太宗选定,与其结拜并前往西天取经。

3、猪八戒(木母)又名猪刚鬣、猪悟能。原为天宫中的“天蓬元帅”,掌管天河水军。因在王母瑶池蟠桃宴上醉酒,逞雄闯入广寒宫,企图调戏霓裳仙子,霓裳再三再四不依从,东躲西藏心不悦,被纠察灵官奏明玉皇,惹怒玉帝,被罚下人间。

但错投了猪胎,成了一只野猪,修炼成精,长成了猪脸人身的模样,拥有投胎前的记忆和玉帝赏赐的兵器。

4、沙和尚(沙僧)又名沙悟净、沙僧。原为天宫中的卷帘大将,因在蟠桃会上打碎了琉璃盏,惹怒玉皇大帝,被贬入人间,在流沙河畔当妖怪,受万箭穿心之苦。后被唐僧师徒收服,一路主要负责牵马。得成正果后,被封为“金身罗汉”。为人忠厚老实、任劳任怨。

扩展资料:

《西游记》的创作背景

唐太宗贞观元年(627年),25岁的和尚玄奘天竺(印度)徒步游学。他从长安出发后,途经中亚、阿富汗、巴基斯坦,历尽艰难险阻,最后到达了印度。在那里学习了两年多,并在一次大型佛教经学辩论会任主讲,受到了赞誉。

贞观十九年(645年)玄奘回到了长安,带回佛经657部,轰动一时。后来玄奘口述西行见闻,由弟子辩机辑录成《大唐西域记》十二卷。但这部书主要讲述了路上所见各国的历史、地理及交通,没有什么故事。

及到他的弟子慧立、彦琮撰写的《大唐大慈恩寺三藏法师传》,则为玄奘的经历增添了许多神话色彩,从此,唐僧取经的故事便开始在中国民间广为流传。

南宋有《大唐三藏取经诗话》,金代院本有《唐三藏》、《蟠桃会》等,元杂剧有吴昌龄的《唐三藏西天取经》、无名氏的《二郎神锁齐大圣》等,这些都为《西游记》的创作奠定了基础。吴承恩也正是在中国民间传说和话本、戏曲的基础上,经过艰苦的再创造,完成了这部伟大的文学巨著。

《西游记》的作者明代人吴承恩(有争议)生活在明代的中后期,历经孝宗弘治、武宗正德、世宗嘉靖、穆宗隆庆、神宗万历五个时期。明朝中后期的社会情况和开国之初有很大的不同,政治上阶级矛盾、民族矛盾以及统治阶级内部矛盾正不断激化,并且日趋尖锐 ;

思想文化上启蒙思想兴起,人性解放的思潮高涨,市民文学日益蓬勃发展,小说和戏曲创作进入到一个全面繁荣兴盛的时期,经济上产生了资本主义萌芽。

西游记的结局是什么

师徒四人历尽千辛万苦终于来到了灵山圣地,拜见佛祖,却因不曾送人事给阿难、伽叶二尊者,只取得无字经。燃灯古佛派白雄尊者提醒唐僧师徒又返回雷音寺,奉唐王所赠紫金钵做人事,这才求得真经三十五部五千零四十八卷、返回东土。不想九九八十一难还缺一难未满,在通天河又被老鼋把四人翻落河中,湿了经卷。

《西游记》百度网盘高清免费资源在线观看  

链接:

?pwd=ie4a

提取码:ie4a

《西游记》是一部中国古典神魔小说,为中国“四大名著”之一。书中讲述唐朝法师西天取经的故事,表现了惩恶扬善的古老主题。《西游记》成书于16世纪明朝中叶,自问世以来在中国及世界各地广为流传,被翻译成多种语言。

《西游记》大结局是什么?

《西游记》大结局是:唐僧师徒在糊涂大仙的指引下到了灵山,拜见如来佛祖,求取真经。先是因猪八戒私藏金银而受责,继而树精作怪偷走佛经,凑成九九八十一难。终于真经显字,得成正果。师徒们临别难分难舍,悟空、八戒、沙僧决心护送唐僧返回长安,广布真理。

唐僧被封为旃檀功德佛;孙悟空被封为斗战胜佛;猪悟能封为净坛使者;沙悟净被封为金身罗汉;白龙马被封为八部天龙。

后世影响

编辑 语音

国内影响

《西游记》的出现,开辟了神魔长篇章回小说的新门类。书中将善意的嘲笑、辛辣的讽刺和严肃的批判巧妙地结合的特点直接影响着讽刺小说的发展。所以说《西游记》是古代长篇浪漫主义小说的高峰,在世界文学史上,它也是浪漫主义的杰作,魔幻现实主义的先驱开创者。

西游记结局

82版西游记结局:唐僧师徒过凌云渡,乘无底船,终达彼岸,得以脱胎换骨,来到灵山。佛祖命二尊者引他们到珍楼用斋,入宝阁选经。不料二尊者却向他们索取“人事”。

悟空不肯行贿,结果取来的竟是无字白经。他们重返灵山告状,佛祖却不责怪二尊者。师徒们只好把紫金钵盂送给尊者,才取得有字真经,并一一受封佛号。

大结局中猪八戒对封号不满:

在到达灵山大雷音寺后,佛祖如来把唐僧师徒叫到座前封职。其中师父唐僧封为旃檀功德佛,孙悟空封为斗战胜佛,就连取经途中不怎么起眼的沙和尚都被封为金身罗汉,而“金刚”可看做是“佛”的后补,唯有猪八戒仅仅封了个“净坛使者”的称号。猪八戒当时对此封职颇有微词,经佛祖点化后才放下成见。

从八戒的角度来看,师徒四人一同经历九九八十一难,其中甘苦又有谁知呢,然而功成之后却有了高低之分,无论是谁心里都会感到不平衡。

但是如果把《西游记》中师徒四人看成一个整体,那么四个人就各代表了一种特征,每个人都有着自己的职责,而八戒所处的是表面上最不被看好的一个位置,其实并没有高下之分,只有四个人协调配合才能取得真经。

猪八戒的扮演者马德华曾在一档节目中谈到了自己在拍摄《西游记》过程中得到的感悟。他说:师父代表了一种精神;大师兄悟空代表的是力量;三师弟悟净代表的是兢兢业业、踏踏实实的态度;唯有二师兄猪八戒代表的是一种欲望。

而人的欲望是永远除不掉的,只能遏制。从这就可以看出,八戒的结局是注定了的,欲望永远都不可以被夸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