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民国四大军校是哪四个?

四大军校:1黄埔军校。2保定军校。3陆军讲武堂。4中央航校。

黄埔军校:1921年12月23日,由张太雷任带路人和翻译,孙中山在广西桂林会见应邀到中国的共产国际代表马林。会谈中,马林向孙中山提出改组国民党、创办军官学校、建立革命军基础和实行国民党与共产党合作等意见。孙中山同意马林提出的这些建议,开始筹备创办军官学校。

保定军校:近代中国第一所正规化的高等军事学府,保定陆军军官学校在中国人民反帝反封建的斗争中发挥了重要作用。这里的毕业生不仅人数多,而且质量优。若算上清末,保定军校毕业后成为将军的有名有姓的毕业生就有1800多人,其中不乏蒋介石、顾祝同、傅作义、张治中等国民党领导人和高级将领,还有后来加入中国共产党的叶挺、赵博生、董振堂等一批将军。

陆军讲武堂:1909年9月,在昆明美丽的翠湖旁,清末“洋务运动”实施军制改革、建立新式陆军,云南陆军讲武堂便顺应潮流而创办,并正式迎来第一期学员。辛亥革命以后,讲武堂继续兴办,截止1945年,共办二十多期,培养学生2万多人,包括华侨学生500多人,朝鲜籍学生30多人,越南籍学生60多人,缅甸籍学生20多人,是一所名副其实的国际军事学校。

中央航校:笕桥中央航校是中国近代规模最大、组织健全完善、管理最严格的航空专业人才培训基地。它创建于1930年,以国民党原中央军校航空班为基础,在杭州市笕桥镇东北部的横塘村择址设立机构,采购飞机,招生办学。

二、57位开国上将中,有11人是四大军校出身,其中4人是湖南人

解放军的首批授衔中,有57人(含补授的两人)获得了上将军衔,其中有11人是民国时期的四大军校出身。一般认为的四大军校包括了云南讲武堂、黄埔军校、保定军校和东北讲武堂。这11人是陈伯钧、郭天民、杨至诚、萧克、陈明仁、宋时轮、周士第、张宗逊(黄埔军校)以及陈奇涵(云南讲武堂)、吕正操(东北讲武堂)和陶峙岳(保定军校)。

依照黄埔军校的期数来说,在湖南起义后参加解放军的陈明仁以及海南籍的周士第都是黄埔军校一期,萧克是黄埔四期,杨至诚和宋时轮是黄埔五期,而郭天民、陈伯钧、张宗逊是黄埔六期。这些人在入校前都有比较完整的小学和中等教育受教经历。

陈奇涵将军的经历比较特殊,他曾在1919年考入云南讲武堂的韶关分校,第二年,他转入了护国军第二军主办的讲武堂。在黄埔军校成立后,陈奇涵还去这所学校做过教官。

吕正操将军是辽宁人,1923年进入东北讲武堂学习。他深得张学良的信任,担任过他的副官、秘书。1937年9月份,时任东北军691团团长的吕正操带领一个团的人马在河北晋县(晋州)宣布自立,脱离了国民党战斗序列,自此走向了革命道路。

陶峙岳将军是湖南宁乡人,他是保定军校三期生,也是开国上将中唯一一个保定军校出身的将领。陶峙岳在解放战争后期在张治中的争取下,率大西北的国民党军政人员起义,后来他出任过解放军22兵团司令员。将军在新中国建立后,致力于大西北的开发工作。

从籍贯上来说,周士第是海南琼海人,杨至诚是贵州三穗人,宋时轮和陈明仁都来自湖南醴陵,萧克是湖南嘉禾人,陶峙岳是湖南宁乡人。郭天民来自十大将军县之一的湖北红安,陈伯钧是四川达州人(达县),张宗逊来自于陕西渭南(今属于临渭区)。陈奇涵上将来自江西兴国县,而吕正操上将是辽宁人。

1939到1940年时,周士第曾在河北抗战,参加了齐会战斗、陈庄战斗等一些战斗,他的夫人张剑是河北深县(深州)人。郭天民曾在解放战争初期在晋冀军区任职,当年他率部在河北、北京的长城一线和国民党主力部队作战,获得了“郭铜墙”的美誉。另外,宋时轮、陈奇涵都曾在冀东任职,吕正操将军更是长期担任冀中军区司令员,他视河北为第二故乡,他的夫人刘沙也是河北人。

本号已与“维权骑士”签约,本号内文章未经许可,严禁转载、抄袭,违者必究!请您文明评论,杜绝谩骂、攻击。

三、四大军校都是什么?

在世界军事史上,中国的黄埔军校与美国西点军校、英国桑赫斯特皇家军事学院以及俄罗斯的伏龙芝军事学院并称“四大军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