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白马西风塞上杏花烟雨江南全诗是什么?

全诗是剑马求不得,狂歌走天涯白马秋风塞上,杏花烟雨江南。

这句诗出自徐悲鸿的自题联,是一副对联,这句诗的意思是,白马驰骋在秋风萧瑟的塞上,春日的杏花盛开,烟雨蒙蒙的江南如诗如画。这句诗描绘了两幅富有诗意的景象,表达了作者对大自然的喜爱以及对快意生活的向往。

原句:

剑马求不得,狂歌走天涯。白马秋风塞上,杏花烟雨江南。

“杏花烟雨江南”这句,仅仅六字,却足以抵得上千言万语,均由名词组合而成,未加任何形容词,以白描笔法写成,把江南春色描绘得淋漓尽致,可谓妙笔天成。

杏花是明丽娇艳之花,春雨是缠绵细腻、脉脉含情的,而江南又是一个令人神往的美好所在,三者结合到一起,组成了一幅有声有色的江南水墨画。

杏花盛开,白的似雪,红的如火;白则清新淡雅,红则妩媚浓艳,红白相映,美不胜收。春雨挥洒,烟雨弥漫,似一抹轻纱笼罩着江南,教人迷醉。江南就该这样,明明软媚入骨,却坦易明亮,可以令人心动一生,牵绊一世。

二、白马西风塞上下一句是什么

“白马西风塞上”下一句是“杏花春雨江南”全句出自著名诗人、画家徐悲鸿手书楹联:“白马秋风塞上,杏花春雨江南。”

“白马西风塞上,杏花春雨江南”是徐悲鸿所作的对联,意思是一群骏马在塞北的草原上纵情奔驰,杏花在春雨中悄然绽放,把春天的江南装点得更加温婉、秀丽。

“杏花春雨江南”出自元代诗人虞集的《风入松·寄柯敬仲》,全文如下:

画堂红袖倚清酣。华发不胜簪。几回晚直金銮殿,东风软、花里停骖。书诏许传宫烛,轻罗初试朝衫。

御沟冰泮水挼蓝。飞燕语呢喃。重重帘幕寒犹在,凭谁寄、银字泥缄。报道先生归也,杏花春雨江南。

   《风入松·寄柯敬仲》译文

在彩绘的厅堂里,姬妾清闲、畅意,独有自己白发纷纷脱落,连管子也插不住。多次晚上在金銮殿值宿,春风轻柔,万花齐放,惹人停住车马流连。在柔软的春风里,无数次在金銮殿前值夜,为皇帝起草好诏书后,换上轻罗朝衫,宫人执灯(将我)送回归学士院。

皇城的御沟里的边沿还有残冰存在,但残冰的边沿却是蓝汪汪的水在晃动,燕子呢喃迎春。帘幕重重,春寒还没消退,还有谁、敢给你寄信慰问呢?春日江南,杏花盛开,烟雨蒙蒙,如诗如画,令人心醉而神往。

三、白马西风塞上杏花烟雨江南全诗是什么?

白马西风塞上杏花烟雨江南全诗是:

白马西风塞上,杏花烟雨江南。

雾锁山头山锁雾,天连水尾水连天。

这一佳联,是现代画家、美术教育家徐悲鸿所撰。表达了作者对传统的诗意的生活向往、怀恋之情,流露出对这种生活即将消逝的留恋、遗憾、惋惜之情。

“杏花烟雨江南”出自元代虞集的《风入松·寄柯敬仲》:“报道先生归也,杏花春雨江南。”

译文:春日江南,杏花盛开,烟雨蒙蒙,如诗如画,令人心醉而神往。

作者介绍:

徐悲鸿被尊称为中国现代美术教育的奠基者,他主张发展“传统中国画”的改良,立足中国现代写实主义美术,提出了近代国画之颓废背景下的《中国画改良论》。

1953年9月26日,徐悲鸿因脑溢血病逝,享年58岁。按照徐悲鸿的遗愿,夫人廖静文女士将他的作品1200余件,他一生节衣缩食收藏的唐、宋、元、明、清及近代著名书画家的作品1200余件,图书、画册、碑帖等1万余件, 全部捐献给国家。

四、白马西风塞上下一句

白马西风塞上的下一句是:杏花春雨江南。

完整句子出自著名诗人、画家徐悲鸿手书的楹联:“白马秋风塞上,杏花春雨江南。”

“杏花春雨江南”这句话,虽然只有六字,却好像抵得上千言万语。全句未加任何形容词,用了白描笔法,把江南春色描绘得生动形象,可谓妙笔天成。词以景结情,非常美妙。

杏花是一种明艳的花,春雨是细密含情的,而江南又是一个温柔的地方,三者结合到一起,组成了一幅有声有色的江南水墨画。杏花盛开,白的似雪,红的如火,红白相映,美不胜收。

江南烟雨,叫人沉醉。江南就是这样又可以软媚入骨,也可以坦易明亮,令人心动一生,牵绊一世。徐悲鸿先生曾自题联曰“白马秋风塞上,杏花春雨江南”,这几乎成了南北方景物的标志。

徐悲鸿,原名徐寿康,江苏宜兴县崛亭镇人,中国现代画家、美术教育家。徐悲鸿擅长人物、走兽、花鸟,主张现实主义,于传统尤推崇任伯年,强调国画改革融入西画技法,作画主张光线、造型,讲求对象的解剖结构、骨骼的准确把握,并强调作品的思想内涵,对当时中国画坛影响甚大,与张书旗、柳子谷三人被称为画坛的“金陵三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