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国际经济学机会成本怎么算

机会成本=收入净现值-支出净现值

机会成本不是我们通常意义上的成本,因为它不是一种支出或费用,而是在做出选择时失去的收益。这种收益不是实际发生的,而是潜在的。

例如在投资方案的选择中。如果选择了一个投资方案,则必须放弃投资于其他途径的机会。那么其他投资机会可能取得的收益是实行本方案的一种代价,被称为这项投资方案的机会成本。

机会成本概念应用的理财原则是自利行为原则。自利行为原则的一个重要应用是委托—代理理论,另一个应用是机会成本概念。

现金的机会成本,是指企业因持有一定现金余额丧失的再投资收益。再投资收益是企业不能同时用该现金进行有价证券投资所产生的机会成本,这种成本在数额上等于资金成本。

二、机会成本的计算公式

机会成本的计算公式=放弃的机会中项目收益最高的收益。

机会成本,是放弃的机会中收益最高的项目。例如某农民只能在养猪、养鸡和养牛中择一从事,养猪可以获得9万元,养鸡可以获得7万元,养鸭可以获得8万元,那么养猪的机会成本是8万元,养鸡的机会成本为9万元,养鸭的机会成本也为9万元。

扩展资料:

1、机会成本,是指企业为从事某项经营活动而放弃另一项经营活动的机会,或利用一定资源获得某种收入时所放弃的另一种收入。另一项经营活动应取得的收益或另一种收入即为正在从事的经营活动的机会成本。

在生活中,有些机会成本可用货币来衡量。例如,农民在获得更多土地时,如果选择养猪就不能选择养鸡,养猪的机会成本就是放弃养鸡的收益。但有些机会成本往往无法用货币衡量,例如,在图书馆看书学习还是享受电视剧带来的快乐之间进行选择。

2、机会成本的特点

(1)机会是可选择的项目

机会成本所指的机会必须是决策者可选择的项目,若不是决策者可选择的项目便不属于决策者的机会。例如某农民只会养猪和养鸡,那么养牛就不会是某农民的机会。

(2)机会成本是有收益

放弃的机会中收益最高的项目才是机会成本,即机会成本不是放弃项目的收益总和。例如某农民只能在养猪、养鸡和养牛中择一从事,若三者的收益关系为养牛>养猪>养鸡,则养猪和养鸡的机会成本皆为养牛,而养牛的机会成本仅为养猪。

(3)机会成本与资源稀缺

在稀缺性的世界中选择一种东西意味着放弃其他东西。一项选择的机会成本,也就是所放弃的物品或劳务的价值。机会成本是指在资源有限条件下,当把一定资源用于某种产品生产时所放弃的用于其他可能得到的最大收益。

参考资料:机会成本_百度百科

三、什么是机会成本并举例说明其在决策中的应用?

机会成本并不是实际发生的成本,而是有限的资源,当你将它用到某一项活动时,而丧失掉的将其用与其他活动的最高收益。

也就是为了得到某种东西而所要放弃另一些东西的最大价值。

举例说明:当某老板决定利用自己的钱造一辆汽车时,这就意味着他不可能再利用这些钱来生产200辆自行车。

那么,可以说,生产一辆汽车的机会成本是所放弃生产的200辆自行车。当一块土地,你可以用来种粮食,也可以用来开发房地产,若种粮食的收益是100,开发房地产的收益是1000。

那么你将这块地用来种粮食时,你的机会成本就是1000,当你将这块地用来开发房地产时,你的机会成本就是100。

拓展资料:

机会成本(opportunitycost)是指企业为从事某项经营活动而放弃另一项经营活动的机会,或利用一定资源获得某种收入时所放弃的另一种收入。另一项经营活动应取得的收益或另一种收入即为正在从事的经营活动的机会成本。

通过对机会成本的分析,要求企业在经营中正确选择经营项目,其依据是实际收益必须大于机会成本,从而使有限的资源得到最佳配置。

机会成本(opportunitycost)对商业公司来说,可以是利用一定的时间(time)或资源(resources)生产一种商品时,而失去的利用这些资源生产其他最佳替代品(substitute)的机会就是机会成本。

机会成本怎么计算公式:

机会成本=收入净现值-支出净现值。

机会成本不是我们通常意义上的成本,因为它不是一种支出或费用,而是在做出选择时失去的收益。这种收益不是实际发生的,而是潜在的。

例如在投资方案的选择中。如果选择了一个投资方案,则必须放弃投资于其他途径的机会。那么其他投资机会可能取得的收益是实行本方案的一种代价,被称为这项投资方案的机会成本。

机会成本概念应用的理财原则是自利行为原则。自利行为原则的一个重要应用是委托—代理理论,另一个应用是机会成本概念。

现金的机会成本,是指企业因持有一定现金余额丧失的再投资收益。再投资收益是企业不能同时用该现金进行有价证券投资所产生的机会成本,这种成本在数额上等于资金成本。

四、最佳现金持有量计算公式是什么?

最佳现金持有量=min(管理成本+机会成本+短缺成本)。

Q=√2TF/K=√2*150000*600/5%=60000元

2.转换成本:C=N*F=T/Q*5%=0.125元

机会成本:C=(Q/2)*K=(60000/2)*5%=1500元

3.交易次数:N=T/Q=2.5元

交易间隔期:T=360/N=360/2.5=144

扩展资料

最佳现金持有量又称为最佳现金余额,是指现金满足生产经营的需要,又使现金使用的效率和效益最高时的现金最低持有量。即能够使现金管理的机会成本与转换成本之和保持最低的现金持有量。

就企业而言,最佳持有量意味着现金额为零,但是,基于交易、预防、投机动机的要求,企业又必须保持一定数量的现金,企业能否保持足够的现金余额,对于降低或避免经营风险与财务风险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_最佳现金持有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