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工频和变频的区别 工频和变频的区别讲解

1、工频指工业上用的交流电源的频率,单位赫兹(HZ)。工频电压。是指国家规定的电力工业及用电设备的统一标准电压。我国单相电源工频电压,50赫兹, 220V 。三相电源工频电压是50赫兹 380V ,由于世界各地工业发展的不平衡及二战期间的殖民统制等原因的影响,工频电压在全世界没有统一的标准,各国各不相同地区性差异很大, 而变频器一般是利用电力半导体器件的通断作用将工频电源变换为另一频率的电能控制装置。

2、变频就是改变供电频率,从而调节负载,起到降低功耗,减小损耗,延长设备使用寿命等作用。英译:frequency conversion。变频技术的核心是变频器,通过对供电频率的转换来实现电动机运转速度率的自动调节,把50Hz的固定电网频改为30—130 Hz的变化频率。同时,还使电源电压适应范围达到142—270V,解决了由于电网电压的不稳定而影响电器工作的难题。 通过改变交流电频的方式实现交流电控制的技术就叫变频技术。

二、什么是工频?什么是变频?

工频通常是指电的频率是50赫兹或者60赫兹的交流电,在工厂的实际应用中,为了满足各种不同机械不同速度等方面的工作需要,就要对频率进行调整,这个频率改变就是变频,其过程一般是通过整流把交流电变成直流电,再通过逆变变成需要的频率

三、什么是工频和变频

1、工频,是指电力系统的发电、输电、变电与配电设备以及工业与民用电气设备采用的额定频率,单位赫兹HZ。中国采用50Hz,有些国家采用60Hz。

2、变频就是改变供电频率,从而调节负载,起到降低功耗,减小损耗,延长设备使用寿命等作用。变频技术的核心是变频器,通过对供电频率的转换来实现电动机运转速度率的自动调节,把50Hz的固定电网频改为30—130 Hz的变化频率。同时,还使电源电压适应范围达到142—270V,解决了由于电网电压的不稳定而影响电器工作的难题。通过改变交流电频的方式实现交流电控制的技术就叫变频技术。

变频技术的发展 

20世纪60年代后半期开始,电力电子器件从SCR(晶闸管)、GTO(门极可关断晶闸管)、BJT(双极型功率晶体管)、MOSFET(金属氧化物场效应管)、SIT(静电感应晶体管)、SITH(静电感应晶闸管)、MGT(MOS控制晶体管)、MCT(MOS控制晶闸管)发展到今天的IGBT(绝缘栅双极型晶体管)、HVIGBT(耐高压绝缘栅双极型晶闸管),器件的更新促使电力变换技术的不断发展。

20世纪70年代开始,脉宽调制变压变频(PWM—VVVF)调速研究引起了人们的高度重视。20世纪80年代,作为变频技术核心的PWM模式优化问题吸引着人们的浓厚兴趣,并得出诸多优化模式,其中以鞍形波PWM模式效果最佳。20世纪80年代后半期开始,美、日、德、英等发达国家的VVVF变频器已投入市场并广泛应用。

以上内容参考:百度百科-工频

以上内容参考:百度百科-变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