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安宫牛黄丸是哪位名师创造出来的?

安宫牛黄丸”发明人吴瑭(字鞠通)就是这《温病条辨》的作者

吴鞠通,清乾隆年间生人,出生于江苏淮安一个书香之家。19岁时,父亲因病早逝,吴鞠通深愧“父病不知医,尚复何颜立天地”。于是他开始遍览方书,刻苦研读,“弃举子之业,而专事方术”。26岁时,吴鞠通被选贡入京,参与《四库全书》子集医学部分的抄写检校工作。期间,他进一步研读晋、唐以降各家名医学说,受益匪浅。

二、自学成才成大医,吴鞠通和他的《温病条辨》

相传吴鞠通从医,是因为父亲无钱医治病死,侄儿又被庸医误治而死,才奋而自学中医。他自己也曾说“进与病谋,退与心谋,十阅春秋,而后有得”,写下《温病条辩》、《吴鞠通医案》、《医医病书》四部医书。

尤其《温病条辩》,为后人记录了许多后世医家极为常用的实用方剂,如银翘散、桑菊饮、藿香正气散、清营汤、清宫汤、犀角地黄汤等,是传统医学中的重要著作。吴鞠通本人也获得“伤寒宗仲景,温病有鞠通”的美誉,是传统医学,尤其温病领域,不能不提的集大成式的人物。

关于温病,在明末清初的吴又可之前,多以伤寒治之,而伤寒是六经辨证(为太阳、阳明、少阳、太阴、少阴、厥阴) 遇到热病时多认为是阳明里热 即热是由里散发。

到了吴又可,他最先提出了“疠气”、“天受”、“传染”的概念 这是中医对传染病最早、最明确的的认识和记载。

叶天士又从吴又可疠气学说的基础上结合当时外在环境的变化发展出了卫气营血辩证。

吴鞠通又在此基础上创立了“三焦辨证”(界定有争议,简单划分,心肺上焦、脾胃中焦、肝肾下焦)的学说。

至此, 历史 上的温病学派及其基本理念,已基本确立。 虽然多多年以来寒温之争一直存在,各种医理学说不断发展、纠偏和完善。 但温病学说在热病和传染病方面优势和有效性是不能忽略的。

三焦辨证仿《伤寒论》六经辩证的体例,以三焦为纲,病名为目,把温病病位从上中下三焦进行辩证,与卫气营血辩证互为经纬,较为全面的反映了温病病变的本质,形成了相对完整的温病辩证体系。

吴鞠通认为三焦主化气行水,将人的五脏六腑划归为上中下三焦,以此说明病机演变、辨别病位。他的三焦辨证虽然具有以往的脏腑辩证的性质,但又不尽相同,“始上焦、终下焦”是三焦辨证关于温邪传播的重要思想。

对于施治吴鞠通主张“治上焦如羽,非轻不举;治中焦如衡,非降不安;治下焦如沤,非重不沉”,认为温热病初起,邪犯上焦,选方用药宜以轻清宣透为原则,宣肺达邪,透热外出,忌用味厚滋腻或沉降重浊之品,这一理论在前人的基础上进一步丰富了温病施治的内涵。

关于吴氏最重要的著作《温病条辩》的缘起,和他自己经历有关。

他所处的时代瘟疫横行,戕害百姓,因此吴鞠通一直想写一本专门论述温病的书,但是他始终痛恨庸医,害怕自己著书不精殆误后人。

他曾在《问心堂温病条辨自序》中这样写道:

后来在他的好友,礼部尚书汪廷珍一再鼓励和拜托下,才开始编写《温病条辨》并成书,但历时15年才正式成书,仍惴惴不安,担心自己所学不精,遗误后人。

曾在书的自序里这样说:

三、吴鞠通的介绍

吴鞠通(1758--1836),江苏省淮安市淮阴区人,享年79岁。(见《吴鞠通年岁考》载《江苏中医1964年4期)他是一位杰出的中医温病学家。对中医学的贡献,在于对中医立法上的革新和理论上的完善,尤其对于温热性疾病的治疗,他对于理论的发挥和留下的诸多方剂,使得中医的基本治法在外感病和热性病方面得到了进一步的完善。

四、道光年间医学家吴驰是哪里人

江苏省淮安市淮安区人。

吴鞠通,江苏省淮安市淮安区人,生于清乾隆二十二年(1757年),卒于道光二十一年(1841年),享年79岁。他是一位杰出的中医温病学家。对中医学的贡献,在于对中医立法上的革新和理论上的完善,尤其对于温热性疾病的治疗,他对于理论的发挥和留下的诸多方剂,使得中医的基本治法在外感病和热性病方面得到了进一步的完善。

吴鞠通出生于淮安市一个穷书生家庭。父吴守让,字逊夫,乾隆辛巳(1761年)秀才(《淮山肄雅录》)。吴鞠通一生悬壶,自26岁离淮后,主要在京城行医,晚年又云游大江南北,虽曾几度回淮,与淮阴名士丁晏、潘德舆、孔继嵘、名医杨福堂为至交好友,但在地方文献中很难找到一篇比较完整的关于他生平的资料。我们只能从他的《温病条辨·自序》等材料中知其生平经历的大概情况。

五、吴鞠通所称辛凉重剂是指

竹叶柳蒡汤。

吴鞠通(1758--1836),江苏省淮安市淮安区人,享年79岁。他是一位杰出的中医温病学家。

对中医学的贡献,在于对中医立法上的革新和理论上的完善,尤其对于温热性疾病的治疗,他对于理论的发挥和留下的诸多方剂,使得中医的基本治法在外感病和热性病方面得到了进一步的完善。

吴鞠通当时学医未成,深感锥心疾首,他的境遇竟与汉代张仲景感于宗族数百人死于伤寒而奋力钻研极其相似。

吴鞠通发奋读书,精究医术,终成温病大家,是温病学派的最高成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