秀才、举人、进士、状元、贡生、茂才有哪些区别?有哪些联系?

在中国历史上,各朝各代对人才的选拔一直是重中之重,各朝各代选拔人才的方式也各不相同。

世卿世禄制

春秋之前列国普遍采用世卿世禄制的方式选拔人才。世卿指的是诸侯国君之下的贵族的官职,采用继承的方式获取,父死子继,世世代代,世禄指的是贵族的子弟世世代代继承所封赏的土地,在这种制度下,底层老百姓想要通过建立军功等方式改变自己的社会地位,是根本不可能的,在这种情况下军功爵制应运而生。

军功爵制

战国时期,各个诸侯国开始推行军功爵制,秦朝是实行军功爵制最彻底的国家。秦朝的军功爵制主要有以下两个内容:

"有军功者,各以率受上爵"

只要是立了军功的,无论其出身如何,都可以享受爵禄。

"宗室非有军功论,不得为属籍”

贵族阶层的子弟如果没有获得军功,不能够因为其是贵族子弟而获得高官厚禄。

军功爵制能激起广大士兵对爵禄等物质的巨大贪欲,大大加强了军队的战斗力。

察举制

从汉朝开始,开始使用察举制方式来选拔人才,而所谓察举制,指的是通过地方政府向中央推荐人才,通过考核后任命官职的方式。

汉朝察举制的考核主要分成岁科和特科两类,岁科分成孝廉、茂才等科目。

孝廉科,是常科中最重要的一科,被推举为孝廉的基本上都是州郡属吏或通晓经书的儒生。

茂才科,也称秀才科,东汉时期为了避光武帝刘秀讳而改名为茂才,茂才科的主要目的是为了选拔奇才异能之士。

科举制度

从隋朝开始,科举制度成为历朝历代选拔人才的方式,科举制度持续长达一千三百余年,直到清朝末年才被废除。

科举考试制度经过唐宋两代的发展和完善,在明朝达到其巅峰时期,明清时期的科举考试制度分成童生试,乡试,会试和殿试。

童生试是明清两代考生考取秀才资格的考试,也是整个科举考试的起点,通过童生试考生获得秀才称号,秀才并不是那么好考的,有很多人白发苍苍之时还在为挣得秀才功名而努力。

乡试是明清两代在各省省城所举行的考试,考官由皇帝委派,乡试榜单分成正副两榜,正榜上榜的考生都称之为举人,一旦中举,意味着一只脚已经踏入仕,以后即便会试落榜,也有成为地方知县的机会。

在明清两代,每三年举办一次会试,会试的举办地点在京城,只要通过会试考试,就可以获得贡士称号。

殿试,顾名思义,是由皇帝主持的考试,参加殿试的都是通过会试考试的贡士,殿试的第一名就是状元。贡士根据殿试成绩,分别赐进士及第,进士出身,同进士出身等称号,参加殿试的贡士统称为进士。

明清两代由国家设立的最高学府被称为国子监,每年会挑选各省府优秀的生员到国子监读书,这部分人也被称为贡生。

挑选这些生员的方式分为恩贡,岁贡,优贡,拔贡,副贡等,其中的副贡指的是参加乡试没有考中举人而入了举人副榜,会被挑选送到国子监。

秀才一词最早来源于汉朝察举制常科中的秀才科,东汉时期为了避讳光武帝刘秀讳而被称为茂才科,明清两代通过童生试考试的童生也被成为秀才,秀才也称茂才。明清两代的科举考试中,通过乡试考试的都被称为举人,科举考试中,殿试的第一名称为状元,参加殿试的贡士都会被赐进士称号。贡生则是被挑选到国子监的优秀生员,挑选的方式多种多样,参加乡试入举人副榜是其中重要的一条路。

贡士和进士哪个大?

进士。

进士是科举考试的最高级别,是通过中央最后一级科举考试的人。因为进入学士学位是一门正规的课程,也是最难获得的,它是最值得尊敬的,它的地位已经成为所有学科的第一位。

中国古代中央一级科举考试中试者之称。原指古诸侯推荐给天子的士。唐、宋时,以州(府)、县科举考试(乡贡、乡举)中试者称乡贡士。明、清时,会试中试者统称贡士。清制称会试考中者为贡士,再经殿试赐出身,乃为进士,但习惯上每于会试考中后即称进士。

扩展资料:

清代文学家吴敬梓在《儒林外史》第十七回写道,古代许多著名作家都是进士出身。辽、金元时,士人经地方考试选拔后,赴京会考,经中央政府朝廷礼部试取录后,再由皇帝殿试以定名次。

一甲授官六品,二甲正七品,三甲正八品。辽前朝无契丹人试进士之制,后渐有应试登第者。金朝则专设女真进士科。元朝时候会试落第则称乡贡进士。明清遵循前朝制度,举人需经殿试取录后方称进士,否则只称会试中式举人。进士多入为翰林官。

一甲第一名为状元,授修撰;第二、三名分别为榜眼、探花,授编修。二、三甲可选为庶吉士,或授给事中、主事、中书舍人、行人、太常博士、国子博士等官,或授地方府推官、府同知、县令、县丞等官。

参考资料来源:

百度百科-进士

百度百科-贡士

贡生与贡士的区别与联系是什么?

一个是科举的,一个是国子监的。贡士是古代科举考试的头衔,而贡生是国子监系统的头衔。贡士不一定是由贡生升上来的,而贡生也不一定可以通过努力成为贡士。

贡士,是古代科举考试中试后的考生的一种头衔。原本是指古代的诸侯推荐给天子的人才才能叫做贡士。但是后来随着发展,贡士不再单单指那些被推荐的人才。因为后来有了科举考试,所以便把那些在乡试中的中试者成为贡士。再到后来,贡士有了两个来源,一个是科举,另一个则是国子监。再后来,凡是可以在会试中中试的都会成为贡士。

唐宋时期的贡士。唐朝的时候,有一种士子叫做生徒,他们可以直接参加省试。而除了这些生徒之外的士子就要先去参加县试以及州试,合格的人就被称为乡贡,之后才能参加省试。省试合格之后还有吏部考试,最后的吏部考试合格之后才能正式称为贡士。宋朝的时候,变成了只要通过省试就能做官。但是在省试之后又增加了每年一次的殿试,于是殿试通过之后才能称为贡士。

明清时期的贡士。明清时期的考试都是比较复杂的,一样需要先成为童生,之后是生员,然后是举人。之后就不一样了,明朝的时候,举人就已经是贡士了,除了举人,还有国子监的生员也是贡士。而这个贡士又分了种类,分别是岁、选、恩、纳四种。清朝的时候,举人还要通过会试,才能成为贡士,而贡士还可以通过殿试成为进士。清朝的贡士也分了种类,拔、副、岁、优、恩等五种贡士身份。

贡生则是秀才进入国子监读书之后的称呼。贡生的本意是把人才推荐给皇帝。明清时期的贡生跟贡士一样分了种类,且种类名称也是一样的。而清朝的贡生有一个别称,叫明经。因为贡士比举人高一级,所以换而言之就是比贡生高两级,即贡生是举人副榜。

贡生的种类。恩贡,朝廷给予贵族一次成为贡生的机会,而这个人成为贡生之后就叫做恩贡。岁贡,每一年由地方选举进入国子监读书的,就叫做岁贡。优贡,择优录取,把本省最优秀的生员推荐进国子监读书,就叫做优贡。拔贡,把每十二年里面最优秀的生员推荐参加朝考,合格的叫做拔贡。副贡,虽然没有中举,但是成绩很好,就会进入国子监读书,成为贡生。

贡士和进士

贡士后是进士,贡士参加会试,通过后参加殿试,殿试的录取率是100%的,因此只要参加了殿试,就一定能通过,取得“进士”的资格。

会试是在为国家挑选治理朝政的官员,全国官员只有几万人,不可能有那么多的空缺,因此会试的录取人数就少很多。贡士其实已经是预备官员了,但是还是需要再参加一场考试,也就是所谓的殿试。

进士分为三甲,第一甲的叫“进士及第”,只有三个人,即“状元”、“榜眼”、“探花”;第二甲的叫“进士出身”,大概百十来人,算是正式录取的人,能力水平得到了皇帝的认可。

科举制度的缘起和发展

科举考试起源于隋朝,发展于唐朝,完备于宋朝,式微于元朝,辉煌于明清,结束于清朝。从隋朝公元605年持续到到清朝公元1905年,主宰了1300多年来无数读书人的命运。就像今天的高考一样,科举考试也是一座独木桥。

相对而言,通过了科举考试就能够有官老爷可做,其实惠和难度自然非今日之高考可比,也许比今天的博士考试还要难。

在没有科举制度以前,朝廷是怎么选派官员的呢?隋朝以前,汉朝采用的是“察举选官制度”,就是由各级地方推荐德才兼备的人才。由州推举的称为秀才,由郡推举的称为孝廉。

因为缺乏客观的评选准则,因此产生了很多弊端。比如一个人即使没有什么品德和才华,却很有可能因为和推荐者的关系而得到任用。真正有能力有才华的人,由于缺少背景,往往隐居乡野,郁郁不得志。

什么是贡生

贡生是科举时代,挑选府、州、县生员(秀才)中成绩或资格优异者,升入京师的国子监读书的人。贡生意谓以人才贡献给皇帝。明代有岁贡、选贡、恩贡和纳贡;清代有恩贡、拔贡、副贡、岁贡、优贡和例贡。清代贡生,别称“明经”。

贡士不同于贡生,举人经会试而被录取者称贡士,第一名为“会元”。贡士经过殿试录取者为进士,第一名为“状元”。也就是说,贡士比举人高一级,比贡生差不多高两级。贡生相当于举人副榜。

种类:

拔贡,每十二年各省学政考选本省生员择优报送中央参加朝考合格的,称为拔贡;初每六年选拔一次,清高宗乾隆七年(1742年)改为每十二年一次。名额是每个府学二名,州、县学各一名。

副贡,乡试也就是秀才考举人的考试中,没有考中举人,但成绩尚可,取入副榜直接送往国子监的贡生。始于元朝至正八年(1348年)。

明朝非常制,永乐中会试曾设副榜,嘉靖中设乡试副榜,准作贡生。清朝定制为各省学政在乡试录取名单外增列的优秀落榜名单,入国子监读书肄业,称为“副榜贡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