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富婆的钱都怎样消费的
富婆的钱都怎样消费的? “想办法花钱”———武汉富婆赵怀玉说出这一观点时,神情就如同她5分钟前交代一位男属下如何签协议一样她说,人赚钱是为什么,不就是要让自己活得更舒服吗?想办法花钱,有两大好处:一是可以让生活质量更高一些,二是钱花掉了才能产生进一步赚钱的动力。 富婆的日常生活 和大多数女人一样,赵怀玉特别喜欢买衣服。不同的是,她的衣服不但多,而且都非常贵。“我最喜欢的一件春装,‘伊斯开达’(音)牌的,8000多元,还有一件棉袄,1万多块,都是我在香港买的。这个牌子武汉没有。我曾想把它代理到武汉来,可人家不同意,说武汉的消费水平还达不到。”正因为如此,赵怀玉一般不在武汉买衣服,她经常光顾的是香港、澳门的服装店,再就是北京的王府饭店,上海的巴黎春天和美美。 “我的车是武汉惟一的” 凡是有点条件的人都不愿意别人和他一样,富人们更是如此。如同她的衣服,赵怀玉现在的车在武汉也是找不出第二辆的。 其实,90年代中期,她就买了一辆价值近百万的“凌志”。“买现在这辆车时,当时商家告诉我,两年内武汉市不会出现第二辆。可不到半年,我就看见第二辆了。我生气了,又要换车。多亏这时一个做汽车生意的朋友告诉我,虽然那些车外观上和我的车一样,但只有我的车用的是赛车型排气管,比别人的都轻巧。我这才打消了换车的念头。”到目前为止,赵怀玉的车在武汉仍是惟一的。 武装到每一个细节 每天早上一睁开眼睛,赵怀玉想的第一件事情就是“今天穿什么衣服”。“我有个习惯,今天绝不穿昨天的衣服。此外,不同的衣服要配不同的鞋子、不同的发型、不同的指甲油、不同的皮包。我的鞋子和皮包大部分是‘B’牌的,我定点到‘新世界’去买,一般也都是千元以上,我甚至可以穿着这种细高跟皮鞋跑步,一点也不疼,穿着特别舒服。” 赵怀玉认为,高品位的生活应该是注重细节而不事张扬的。1996年,她在欧洲买了一块名贵手表,可这块表看起来却并不起眼,带在腕上一年多,没人注意。直到有一天,她和一位港商谈业务,出门的时候那位先生说:“赵女士,您这块表真不错呵。”说起这件事,赵怀玉感叹道:“越是高品位的人越是注重细节,这完全应该成为一种衡量品位的标准。” 为穿两千元裙子,花两万元减肥 赵怀玉说自己“四十多了”,但她看上去要比实际年龄年轻十来岁。说起保养,她比穿衣玩车还在行。 富婆的钱都怎样消费的2 从富婆到贵妇,一天一万块的课在学什么? 上世纪60年代,奥黛丽·赫本在电影《窈窕淑女》中的表演令欧美人民疯狂。粗野懵懂的卖花女,在中产阶级语言教授的调教下,经历了步态、语言、舞蹈等一系列礼仪课程后蜕变为优雅贵妇——阶层跃迁就这么容易,谁要像盖茨比,有钱了也学不会贵族做派。 这样的故事今天仍有人深信不疑。有人梦想先贵后富:省吃俭用报名媛课程的'女孩们,用下午茶、艺术展营造白富美人设,期待有一日钓得金龟成为阔太。无奈画皮被群众识破,被冠以“拼单名媛”这样的促狭绰号。 有人担心自己富而不贵:一天一万块,还要托关系的高端礼仪培训课,其诉求究竟是什么?他们如何让富婆趋之若鹜? 贵族气质速成 35岁赚得人生第一桶金,一路拼杀至今已实现财务自由的张也(化名)两口子,是培训课程的忠实信徒。张也参加了长江商学院、高端饭局等诸多针对成功人士的培训课。张太太则沉迷于各类礼仪培训、气质提升不能自拔。 有个老段子,末代皇帝溥仪经历一番思想改造后重新做人。一日,普通群众溥仪应邀替朋友掌掌眼。几件古董放在面前,溥仪一眼便分辩出真假。身边人大惊,问溥仪为何慧眼如炬,溥仪答“我也不知道真假,就知道和家里的不一样。”凡尔赛顶点莫过于此。 张太太对这个段子深信不疑,老钱和新贵之间的区别,不就在于“沉淀”二字?三代出一个贵族太慢,只争朝夕的张太太想借助学习的力量。 “最初参加礼仪培训,是怕露怯。”太太与张也相识于微时,两人最初做广告生意时,身边的生意伙伴文化程度、家庭背景都差不多,没觉得有什么违和。随着家里生意越做越大,接触到不同圈层的人以后,张太太有了危机感。 公司从外地开到北京,为了拓展业务少不了四处应酬。男人的酒桌与女人的沙龙,自古便是拓人脉、拉业务的战场。战争时期,王佳芝化名麦太太陪阔太们打麻将,伺机接近易先生,开展暗杀行动;21世纪,顾佳积极进攻顶楼阔太圈,为自家烟花公司谋订单。 “不是我想学,是不学就融不进这个圈子。”为了和圈子内的其他富婆打成一片,张太太开始打听礼仪培训课。 经朋友介绍,张太太花几千块钱报名了一个“精品礼仪培训课程”。时长一周,每次授课2小时,从最基本的餐桌礼仪学起。 “餐桌是最容易闹笑话的场合。”张太太告诉硬糖君,那个流传已久的笑话:一家西餐厅为每位客人准备了柠檬水清洁手指异味,有一位客人当做是餐前汤,直接喝下肚。“其实不是笑话,是真事。” 为了避免自己成为下一个段子主角,New Money跟着老师从刀叉的用法、奢侈品发音学起,以期获得与老钱们平等对话的机会。 餐桌礼仪只是个开始,张也两口子的生意越做越大,张太太也在学习中发现了快乐——高人一等的身份感。海外置业的华人新贵众多,财富到了一定程度,不过数字而已。当房车不再是稀缺资源,“礼仪”便成为身份的新标尺。 还在努力学习“做个贵族”的张太太,在她的小圈子里已然是领头羊似的人物。她懂得多、会交际、有见识,不是那种只会血拼购物的暴发户,其他阔太们有事愿意找她拿主意。因为这份号召力,连带着家里的生意都跟着开了好几单。 “很多人都觉得我们参加这类培训是钱多了没事干,其实单纯为了打发时间来学这个的太少了。”张太太表示,她最初是为了生意和孩子去学礼仪,身边也有朋友为了捍卫婚姻去参加培训。 “生意场这样的例子挺多的,男人有钱了要出入各类高端局,又嫌原配什么都不懂带去丢人,不就给了别人趁虚而入的机会嘛。”
二、富婆的钱都怎样消费的?
吃喝玩乐,购买奢侈品,包养小白脸等,反正都是一些不正当的手段,不然怎么会叫“富婆”呢?你们觉得呢?